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77|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忠孝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9-4 1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23-10-28 08:45 编辑

忠 孝 辩
文/草舍煮字


  儒家学说自古倡导以孝治国(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君子为人处世忠国孝亲,其初衷想来主要有三。其一,孝敬长辈有利于家族关系稳定。家族是构成社会的细胞(最小单元),家族关系稳定则社会稳定。其二,孝亲必然忠国。长辈是家之大者,国(朝廷)是万家统领,以下敬上,等级分明。在家“父父子子”,在外就会“君君臣臣”,因为自小叩拜“天地君亲师”,深受等级观念影响,并且社会风气也是如此。其三,尊老可以使得家族长辈的处世为人经验,和谋生技艺得到尊崇和传承,教导年轻人少走弯路;敬老可以使得家族长辈老有所养。这样一来,年轻人也不必担心晚景凄凉,一心只需做“一种人忠臣孝子,两桩事读书种田”。
  
  如果人人通过教化成为忠臣孝子,那么儒家的“大同”社会就不难实现。但是人性自私实在难以控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尤其是那些诸侯、君王们“天下为家”,世袭君位,把一国据为私有家用,隐没了人间大道(儒家最高政治理想)。所以儒家只能退求其次,主张通过礼制来实现“小康”社会:“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也就是说,制定礼仪作为准则,用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
  
  然而礼制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两千多年围绕皇权的明争暗斗,朝代的盛衰兴替,祸起萧墙和家门不幸不绝于史,忠臣孝子也要面临家国两难、须赴其一的局面。即使在承平年代,也需要有人守土卫国。守孝难以尽忠,忠孝不能两全。虽然朝廷以孝治国,非常时期,皇帝也不得不“夺情”“丁忧”的臣下。
  
  议论人性复杂的时候,往往会提及这样的例子:某人危害社会,劣迹斑斑,对父母却是个孝子,说明人性恶的黑暗中也有善的微光。可是看看《三国演义》中,董卓就是个祸国殃民的窃国大盗,却又是个恭谨亲顺的孝子。在被王允派人以禅让皇位的花言巧语骗去挨宰之前,他出门时还要先去探望一下母亲。这就遵从了《论语·里仁》的记载,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此时,母亲无端感到心慌,董卓好言安慰,并且分享了即将登上九五之尊的喜悦。母亲想到能过上人间极致荣华富贵的晚年,一时间心恙也就荡然无存了。然而,由董卓暴尸街头的悲惨结局,就可以想象他母亲此后的命运如何了。国难未息,何以家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祸国殃民的孝子是十足的伪孝。
  
  《三国演义》虽是小说家言,但引为案例的未必只能是事实。
  
  《三国演义》中的另一个母亲则深明大义,那就是徐庶的母亲。曹操为了收服谋士徐庶而软禁了她的母亲,徐庶乱了方寸,千里还家救母。在刘备阵营里时,徐庶用计斩将破阵,以少胜多,打得曹军丢盔弃甲落荒北逃,在后汉三国也是个排得上名的谋士(“凤雏”庞统也就使对了一个连环计),却被曹操利用模仿徐母笔迹的书信骗到曹营。他这个孝子一听说母亲蒙难,脑子就不灵光了,直到母亲点醒他忠孝不能两全。结果是徐母为汉朝舍身尽忠,断了曹操的念想,全了自己的名节。徐庶却在曹营里苟且偷生。说“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过是自我安慰而已,看着傀儡皇帝被仇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东汉日渐衰微,心里不难受吗?谋士被谋破,输得何其惨,直落得个忠孝都落空的名声。
  
  足智多谋的徐庶怎么混到如此地步?定力不够。《三国演义》中唯一一个无计不中,而且寿终正寝的谋士是贾诩。他怎么做到的呢?靠的是深谙人性。徐庶要是懂得曹操,懂得母亲,以他的聪明才智要想识破阿瞒的诡计不难(他向刘备“走马荐诸葛”后还见了诸葛亮一面,为什么不问计于诸葛亮呢?)。徐庶如果不回家,曹操也不会对他母亲怎样。后来徐庶在曹营一言不发,曹操不依然好吃好喝好待遇吗?如果伤害徐母,曹操也担心徐庶对刘备更加死心塌地。徐庶如果不上当,既忠于了汉室(刘皇叔),又保住了母亲。有道是尽孝未必在膝前啊。

      最后我们看看,封建统治阶级独尊儒术,倡导礼治天下、以孝治国,结果却出了那么多董卓这样的人物,当然,也可以说他是乱世的产物,但是乱世又是怎么来的呢?前面说了,那是历代君王把一国据为私有,两千多年围绕皇权的明争暗斗,王朝兴替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极端的愚忠、害人的愚孝也挽救不了封建王朝的覆亡。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3-9-4 18:53 | 只看该作者
奇怪啊,十几万的会员都去哪里了?
这还是秋季,而论坛已经进入数九寒天,太冷清了。
3#
发表于 2023-9-4 19:05 | 只看该作者
教化人的东西,大都能用辩证法辩驳,好像都自相矛盾,没发自圆其说。
人性有两面性,坏人跟好人也只是按各自利益而划分
儒家道家的说法,更多的都是为统治者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所谓的忠孝也越来越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就像现在,孝子不多了,有人断言,七零八零后会是最后一代。看看现在许多年轻人生活都不能自理,还能让咋孝老人,可能这话真会成为事实。
4#
 楼主| 发表于 2023-9-4 19:46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3-9-4 18:53
奇怪啊,十几万的会员都去哪里了?
这还是秋季,而论坛已经进入数九寒天,太冷清了。

可能都去了自媒体直播了吧?
精神生活也一样,精于勤荒于嬉。
5#
 楼主| 发表于 2023-9-4 19:54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3-9-4 19:05
教化人的东西,大都能用辩证法辩驳,好像都自相矛盾,没发自圆其说。
人性有两面性,坏人跟好人也只是按各 ...

年轻人躺平、摆烂,老一代是有责任的,所以要承担子女不孝的后果。
老有所养,在老龄社会恐怕子女们也越来越承担不起了,需要依靠社会力量。
当然,居家养老父母道义上无需向子女支付费用,而社会养老服务不是无偿的。
6#
发表于 2023-9-4 21:47 | 只看该作者
粗看题目,感觉这一篇好烧脑啊,就我这粗线条的人,打死也写不出来
细读之下,又折服于草版读书之精准,总能提纲契领,提练到位。
好吧,我负责鼓掌
7#
发表于 2023-9-4 21:54 | 只看该作者
所谓忠臣孝子,自古忠孝两难全,岳飞的悲剧,那又怎么定义?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如此忠孝,何其悲哉,值不
其实,还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最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23-9-5 10: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23-9-5 10:24 编辑
秋实 发表于 2023-9-4 21:54
所谓忠臣孝子,自古忠孝两难全,岳飞的悲剧,那又怎么定义?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 ...

关于岳飞的悲剧,黑手是高宗赵构无疑,这使得悲剧更加悲惨。
秦桧当然是积极的、深得朕意的帮凶,但他的“卖国”罪名只是民间判决。
对于赵构来说,岳飞的致命罪责主要有两点。
一是一心只为直捣黄龙,迎二圣还朝。如果二圣还了朝,庶出的赵构往哪放?
二是在皇帝设立储君的事情上多嘴。这是犯忌的。当然他的罪名还有桀骜不驯。
这是不是愚忠呢?从历史的角度看不算是,
一,迎二圣还朝的直接结果是光复北方半壁江山,结束南北分裂状态。
统一中国是民心所向,无论岳飞做不做得到都有一颗忠于国民的心。
二圣无疑是国民的代表,虽然这俩货太糗。
二,北宋亡国之君宋徽宗的继位,正是皇太后不听张惇谏言,意气用事的结果。
宰相张惇是迫害苏轼的那个人,但他的这个谏言是正确的,忠心的。
前车之鉴,岳飞插嘴立储的事也是出于公心。
但无论他有多大功劳,赵家王朝对武将都有着极度的警惕和提防。
9#
发表于 2023-9-5 10:36 | 只看该作者
忠孝两全难,是古代将士能臣在儒术面前,在家与国间的两大难题。但他们往往取忠于君主忠于朝制而放弃对父母的孝。这是大义。董卓徐庶之辈在孝面前忠于内心家庭,不存在好坏之说,人性本来就是多面性。换而言之董卓有更高的理想,他打破既有的君臣关系,以更大的理想取悦母亲视为有大志向,徐庶是关心则乱,成为一个时代的笑柄与自身的遗憾。
10#
发表于 2023-9-5 11: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道云 于 2023-9-5 16:40 编辑
喻芷楚 发表于 2023-9-5 10:36
忠孝两全难,是古代将士能臣在儒术面前,在家与国间的两大难题。但他们往往取忠于君主忠于朝制而放弃对父母 ...

立国,当然需要思想来支撑,但是并不意味着有思想就能长治久安。有时我想,治国思想大约不是用来骗自己,就是用来骗众生的。
忠与孝,更多的是个人的品质,如果把它们上升为治国良方,力不堪任呀。政治家,多的是虚伪与奸邪,尽忠尽孝的实诚人遭殃的多。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9-5 11:30 | 只看该作者
喻芷楚 发表于 2023-9-5 10:36
忠孝两全难,是古代将士能臣在儒术面前,在家与国间的两大难题。但他们往往取忠于君主忠于朝制而放弃对父母 ...

董卓和曹操都用了恶的方式打破既有的君臣关系,两人的不同在于短视还是远见上。曹氏在立国前就进行了官制等政治改革,董卓在篡位上过于急迫。且不论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要能保证成为前提。
12#
发表于 2023-9-5 12:48 | 只看该作者
老师的 这篇文章 就跟 文言文 《六国论》一样深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9-5 13:10 | 只看该作者
最美的诗意 发表于 2023-9-5 12:48
老师的 这篇文章 就跟 文言文 《六国论》一样深奥

我已经写的是白话文了啊。
前半截没什么趣味,后半截如果读过三国演义的话,会比较好理解。
14#
发表于 2023-9-5 16:48 | 只看该作者
忠孝只是个人品质,统治者认为这俩品质于治国有大益,所以很提倡,但那只是他们的阴谋,他们知道尽忠尽孝之人真的诚实,实在好用;不仅好用,而且好毁,想怎么对他就怎么对他。
15#
发表于 2023-9-5 17:01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3-9-4 18:53
奇怪啊,十几万的会员都去哪里了?
这还是秋季,而论坛已经进入数九寒天,太冷清了。

想写得很,只是太忙了,力不从心呀,只能抽空会两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16 02:53 , Processed in 0.06164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