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50|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四月三日事件》里的余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2-11 2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sjby 于 2018-12-11 22:41 编辑

    《四月三日事件》,是余华1987年5月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2018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推出收录有余华中篇小说13篇的“余华中篇小说集(珍藏版)”时,便以《四月三日事件》命名。编辑这样命名,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四月三日事件》很能体现余华早期小说的风格。

    余华的早期小说,往往缺少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从小说的题目看,《四月三日事件》应该有很强的故事情节。但恰恰相反,名为事件,其实并没有称得上事件的事件。有的,是小说主人公“他”与现实交错的想象。在“他”的想象里,不但有事件,而且有很多事件。这些事件正不断地迭加、发酵,即将酿成一个大事件。在这个“他”想象中的大事件即将来临之际,“他”出走了,逃离到“他”想象的大事件之外,让“他”想象中针对 “他”的事件失去目标,没有了主体。于是,“他”想象中的事件,也不成其为事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四月三日事件》,真还没有事件。事件,是一种客观现实,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之外。不论你是否感觉得到它,它都会按着自己的规律运转。但真正有意义的事件,却更可能是主观的。只有你看重这个事件,这个事件才可能影响到你的生活,在你的生命里发挥作用。小说里,常人不关注的事件,“他”关注,在常人那里不是事件的事件,在“他”心目中却是致关重要的事件。但同样,“他”想象中大事件即将来临,“他”悄悄从想象的事件中抽身出走,那个可能是围绕着“他”的事件,因为没有了“他”而虚空了,最终消失了。

    余华早期小说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结构复杂,常出意表,给人以新鲜感。这,与他早期的先锋实验不无关系。《四月三日事件》情节的发展虽然是线性的,但结构却是立体。“他”每天都在想象中设计不同的场景,然后在现实生活里去体验这些场景,去印证自己的想象。现实的,与“他”的想象虽有差别却多相似,“他”越印证,一切越符合“他”的想象。零乱平常、波澜不惊的世俗日子,在“他”的想象与印证下,异常奇巧,无限吊诡,堆积叠摞,释放出一个危险的信号:四月三日,有事件发生;这事件,是针对“他”的。同样的场景在余华笔下,有两次基本相同却有差别的描写,看似重复,却有变化。线性,在这种重复与变化里丰富起来,有了立体感。故事情节虽然按着直线在向前运行,但两条看似平行的直线,却波动起无数的涟漪,仿佛相交相汇,又仿佛彼此生疏,山重水复里柳暗花明,朦胧夜月下树影婆娑。余华小说的结构复杂的特点,在《四月三日事件》,只是牛刀小试,到《此文献给少女杨柳》,发挥得淋漓尽致。余华在《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篇末有注:“这篇小说有四大段十三小节,我故意采用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一二三一二的顺序排列,以显示这四段的同步关系。”读过很多小说,这样标识小说章节的,只有余华。虽然只是章节顺序,但也可窥见余华小说的结构之复杂。

    余华的小说,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笔调细腻入微,细微的点在他笔下可以演绎成长长的线条,甚至宽广的平面,耸入云天的立体。但这样的铺陈却自然而然,一点也看不出是刻意而为。《四月三日事件》里,“他”的生活与想象中,一束阳光,一间房屋,一条街道,一次偶然的相遇,家里的平常生活;阳光里的灰尘,房屋里的陈设,街道上的行人或景致,相遇时不同人物的微笑或暗嘲,家里平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欲言又止,细腻得无以复加,细致到纤毫毕现。这些细微的描写,是“他”的观察,也是余华的视角。这个特点,余华的早期小说里有充分的体现,余华的中期小说中,也有一以贯之的继承。最喜欢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唤》和《许三观卖血记》,因为小说里有行云流水般细腻的笔调。可惜的是,在余华的《兄弟》《第七天》里,特别是他体量最大的小说《兄弟》里,这种细腻缺损了,甚至消失了。这,不知是余华的进步,还是倒退。以我的喜好看,至少不是进步。

    当然,余华小说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在《四月三日事件》里展现不足:生活的残酷,命运的残忍。《现实一种》里因小孩过失导致的兄弟子侄四人死亡,《河边的错误》里疯子杀人害三人法律无法惩处警察无奈杀掉疯子,《古典爱情》里惠小姐在荒年沦为菜人……不理解余华,很不理解余华。不理解他为什么不愿意给我们幸福的生活锦上添花,安逸的命运雪中送炭。很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把小说里的生活写得如此残酷,命运安排得如此残忍。这些残酷、残忍,点点滴滴,都是鲜红的血,不忍卒读。但,生活真是残酷的,命运真是残忍的。至少,在余华笔下如此。

    在《四月三日事件》里,余华想写什么呢?

    或许是在写一种世相。小说中的“他”,显然是个神经分裂或者精神错乱的人,在“他”眼里,街道、房屋、同学、邻居、父母都刻意回避“他”,都怪异地看待“他”,都似乎别有用心地在设计“他”。想象主宰了“他”的生活,“他”生活在自己的想象里。这样的人,是什么人,不需再言。透过“他”的眼睛与想象,我们看到了平时并不关注的世态与人心,看到了想象里丰富的过往与当下。

    或许是要我们去怜悯。坐在黑夜里,我想象着余华笔下“他”,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他”,觉得“他”耽溺于想象,把想象当成真实,活在想象里不能自拔,是不正常的。因为“他”不正常,所以我俯视地怜悯“他”。怜悯着,怜悯着,不知不觉间,一切悄悄起了变化,我觉得自己有了“他”的目光。文字里,我消失了,我变成了“他”,开始用“他”的目光看周围,看世界,看一切。这时,我才发现,没有想象、陷于世俗的我,虽然或许正常,但却真正值得怜悯。一个没有想象的生命,一个无法想象其他生命想象的生命,应该才是真正可悲的生命。

    或许是要讲述生命的“出走”。“他”的出走,或许不只是出走于事件之外,而是在寻找另一种生命的可能。正如托尔斯泰老年时的“出走”一样,每个人都有出走的可能。最平常的人,也有颗不平常的心。越是平常,越希望走出世故的圈子,庸俗的日子,走进生命更有意义之所在,走入不敢说完全自觉至少也是比较自觉的体验之中。我靠在床上,翻开《四月三日事件》,捧读余华,让自己沉浸在余华的小说里,跟着小说中神经分裂或者精神错乱的人,去想象平静的生活之中隐藏的意义,去享受生活之外文字里难得的优美与宁静,其实也是一种出走。

    读完《四月三日事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读明白了。但回头再看余华的小说,却有了自己的感觉:早期的,比如《四月三日事件》所选,太过先锋,有些难读,不是很好;后来的长篇,比如《兄弟》《第七天》,要么太过现实,要么太过虚幻,不太喜欢;在我这里,余华最好的小说,是以《许三观卖血记》为代表的他的中期小说。


2#
发表于 2018-12-12 08:16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真是千人千解。每个人的作品出来,当真就由不得自己了。我记得书话版阳光曾写过余华,当时还引起了版内不同声音的辩论。
链来与老师的同读。
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421407-1-1.html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个人,当然也不喜欢他的小说了。但是,文学作品的本身意义,却不是由喜欢或者不喜欢来决定的。
就比如说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现在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著,以其出色的心灵追索描写、宏大的结构、细腻的人物刻画以及卓越的意识流技巧而风靡世界,并奠定了它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介于散文与小说两种文体的跨界写作,曾一度不被当时文坛所重视,并有所排弃。
或者,几十年以后,余华的小说,会有新的定论。
问候老师早上好。
3#
发表于 2018-12-12 08:17 | 只看该作者
老师这篇文章,当属上一周期,就不再高亮显示。期待老师本周期新作。
4#
发表于 2018-12-12 09:23 | 只看该作者
类似风格的,余华写了好几篇,像古典爱情、还有一篇武侠风格复仇的(叫什么文题了?),绕啊绕的,就成解构艺术了。有一段时间,中国作家好象很流行这种写法,苏童、毕飞宇等都有类似的作品。相当于是手提摄相机表达手法,晃得利害,但不影响拍出好作品。
5#
发表于 2018-12-12 10:59 | 只看该作者
的确,余华《四月三日事件》够绕的,一般读者都觉得读起来不顺畅。这可能就是柳藏说的那层意思。在风雨老师这里,则有了结尾部分的感悟,我们跟在后面来学习,也就不难领会了:或许是要讲述生命的“出走”。“他”的出走,或许不只是出走于事件之外,而是在寻找另一种生命的可能。正如托尔斯泰老年时的“出走”一样,每个人都有出走的可能。最平常的人,也有颗不平常的心。越是平常,越希望走出世故的圈子,庸俗的日子,走进生命更有意义之所在,走入不敢说完全自觉至少也是比较自觉的体验之中。
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2 15:44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12-12 08:16
读书真是千人千解。每个人的作品出来,当真就由不得自己了。我记得书话版阳光曾写过余华,当时还引起了版内 ...

对余华,特别是早期的余华,并不特别喜欢。读他这部中篇小说集时,经常暗地里对余华说:求求你,别绕了。或者说:何必呢,一定要绕吗?但不管怎么说,余华都是当今文学不可绕过的存在。读他,虽然艰难,却也享受。
特别是自己觉得多多少少有点读懂了他之后,很是欣喜。虽然这所谓的懂,或许离他的主旨十万八千里,却也自在的欣喜着。
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2 15:47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8-12-12 09:23
类似风格的,余华写了好几篇,像古典爱情、还有一篇武侠风格复仇的(叫什么文题了?),绕啊绕的,就成解构 ...

的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崭露头角的那些作家,都从域外借鉴了许多东西。拿来时,并不一定就消化得好,所以可能生搬硬套。余华,也是其中之一。
8#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2 15:52 | 只看该作者
一水 发表于 2018-12-12 10:59
的确,余华《四月三日事件》够绕的,一般读者都觉得读起来不顺畅。这可能就是柳藏说的那层意思。在风雨老师 ...

这只是很随意的想象。余华的主旨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不过,有人说过:小说一经公之于众,就不再属于作者,而属于读者。因此,《四月三日事件》,在我浅薄的眼里,便成了窥视余华早期创作风格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看到的或许是真实的场景,或许是虚幻的假象。不管看到的是什么,我都将它营造成自己的收获,并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收获。
9#
发表于 2018-12-12 16:13 | 只看该作者
rsjby 发表于 2018-12-12 15:52
这只是很随意的想象。余华的主旨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不过,有人说过:小说一经公之于众,就不再属于作者 ...

我真实事求是地说,风雨老师写到的余华的这篇,根本就是我没有读得进去的典型。我其实还蛮希望在风雨老师这篇文章的启发下,重新来认识余华的作品。
10#
发表于 2018-12-12 16:44 | 只看该作者
窃以为,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是他最出色的作品,甚至比《活着》还更出彩,足以配上“呕心沥血”这四个字。有了这一篇,余华二字便有了光辉。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2 17:13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8-12-12 16:44
窃以为,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是他最出色的作品,甚至比《活着》还更出彩,足以配上“呕心沥血”这四个字 ...

也觉得《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最好的作品
12#
发表于 2018-12-13 10:06 | 只看该作者
rsjby 发表于 2018-12-12 15:44
对余华,特别是早期的余华,并不特别喜欢。读他这部中篇小说集时,经常暗地里对余华说:求求你,别绕了。 ...

我觉得老师读书,很有深度,比我们有深度太多,我们是读热闹,老师是在读精髓。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4-4 21:53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12-13 10:06
我觉得老师读书,很有深度,比我们有深度太多,我们是读热闹,老师是在读精髓。

也是读热闹而已。
曾经很喜欢余华的小说,现在依然喜欢。只不过,现在读小说的时间不多了。空闲时,多读散文,随笔。
14#
发表于 2019-5-4 13:45 | 只看该作者
翻到这里,眼前一亮。
因为余华这本小说集,我是一直想买,但总是怕读不完,因为看过实体,太厚了,吓人
眼前一亮是因为中财也有愿意读先锋短小说并能说出一堆想法的人。
难得难得。:victory::victory:
先锋小说不好读,难在意象相对于故事性比较强的小说来说不是很明晰,难在先锋本身的超前意识。
再者,是在当下的快餐时间,一切都是快的,对小说,大多数人都是奔着故事情节去的,所以这类纯文学的先锋小说难读。解读起来就更难。
最近精力不足,空了弄这本集子来翻翻。:victory: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20:29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喜欢余华的小说,特别是他的中期小说。后来的一些长篇,不是特别喜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7 03:56 , Processed in 0.05573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