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451|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土怀旧系列之三十六:风雪弥漫的乡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24 1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乡土怀旧系列之三十六:风雪弥漫的乡村
            文/于文华
  如今北方的冬天晴多阴少,只是冷风肆虐,就是不见洁白晶莹、似玉若银的雪花飘落。即便下雪也是蜻蜓点水,没有记忆中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数天降雪的景致。是大地留不住雪花,还是雪花不愿降落大地?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多年后的冬天久久不见风雪弥漫。

   没有雪花的装点和铺陈,失去雪花的飘洒和飞扬,北方的冬天,还有什么能够吸引和打动人心扉的地方?还有什么能够惹人眼目和激动人心的所在?全球气候的变暖,暖冬现象的日益加剧,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和反思。臭氧层、大气污染、植被稀少……降雪条件被无情摧毁,雪花来不及飘扬就被烘干,人们只能从书报电视和图画中欣赏瑞雪飘飘的情状。

   无雪的冬天便格外怀恋下雪的日子。

   小时候雪天特多,一下就是三两天。寒风吹拂着、呼啸着,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铺天盖地地下着,遮没了山林川泽、遮没了田野河渠、遮没了村庄院落,复苏了农民心中的期盼,勾连起人们幸福的憧憬。庄户人家的屋里,家家的土炕烫的几乎要烫熟皮肤,火炉一个劲地冒出股股热气,炉子上的土豆片一块块散发出勾人的香味。抑或火炉上是“滋滋”作响的茶壶,一家人围坐在温暖的被窝旁,听长者和父母有一句没一句的话语。那些平和随意的语句,就像缕缕蒸发的水汽,悄悄地渗进年少的心扉,沉入心灵的某个触角——那一粒粒饱蘸温暖、真善和爱的种子,不知孵化出多少美好的枝叶。

   印象中,北方冬天常常洋洋洒洒着雪花。先是云层翻卷着、跳跃着、奔涌着,似千万头疯跑的野马群,一刹那的功夫就遮没了天穹。风声呼啸中,烟蔼弥漫里,飞舞飘扬的“白蝴蝶”蜂拥而来,雪花舒展着轻盈的身姿,袅娜着柔曼的舞步,盘旋、飘舞、飞扬、撒落,再洒脱恬静地扑入地母温软宽厚的怀抱。滋润,悠扬,素面素心的天公,以天空做舞台,上演一场叫做“落雪”的大戏。背景上枯寂的树木,一点点被雪花渲染成为银装素裹的俏模样,一个个仿佛白雪公主似的精神,醒目,好看。原本简陋的房屋、院落,被美妙的雪花遮盖了,好似童话故事里晶莹剔透的房子,变得那么富丽堂皇,那么喜人耐看。而背景音乐是潺潺的流水声音——小河里的流水,上面尽管结了一层冰,下面依然有汩汩清澈的水流动。即使天再冷,雪再大,冰层再厚,趴下仔细倾听,冬水还在默默无闻、充沛恣肆地流淌着。顽强的生命力,是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的。就像生活在大西北的人们,即使严寒,即使艰苦,即使贫穷,即使落后,但依然固守着,坚持着,和命运抗衡,和自然搏斗。条件越是艰难,越磨练着人的意志。

   记忆中清楚地记得:冷风一阵猛似一阵地刮,像是刀切般,撕扯着枯枝烂叶,那些最后残留在树上的枯黄的树叶,极不情愿又无可奈何地飘落在地,村子,像个瑟瑟发抖的流浪汉,紧紧束住勒在腰间的布袋抑或草腰,强打精神,听任猛烈的风一点点侵入骨骼乃至身心。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不约而同地急匆匆往家里赶。各家日子过得再精细的女人,也使劲撕些麦草,装填在火炕里,点燃了,好让炕快点烫起来,全家人的心里快慰些,有些人家点燃了平日舍不得使用的火盆,有些人家引着了做饭用的土炉子——取暖、做饭两不误。我们家里的老母猪一嘴一嘴往猪圈里叼着麦草——它想让猪窝温暖些,小宝宝产下来不至于冻坏。而母亲,拿着做鞋用的剪子,把烂棉花一点点塞进钻冷风的木板缝,再拿糨糊用旧牛皮纸把窗子的烂洞补上。这是爷爷和祖先住过的老房子,老的不能再老,四面的墙壁都是木头板子,窗户是花棱形,到冬天四处透风,像个风蚀残年、气息奄奄的老者,但舍此再哪里找一处安居乐业的住处呢?

  起初,炕烫的竹席子似乎要点燃,屁股蛋子用小手轮换着垫放在下面,后来就迷迷糊糊恬然入睡了,全不管不顾树梢鸣笛似的吹响寒冬的音符。母亲给父亲说话时,才猛然惊醒。透过窗缝往外一瞧:全是纯白的一片,想必雪花日夜兼程而来,在我们不知不觉的熟睡中,铺天盖地倾泻而下,白了天,白了地,白了村庄,白了山川……

   母亲推门,门好像被雪切了一堵墙似的,推不开。我穿好棉衣,和母亲用力往外推,还是纹斯不动——母亲急的要看一眼她精心喂养的老母猪下崽了没有,下了几个,冻坏了没有。爱睡懒觉的父亲,只好披上衣服,极不情愿地起来,双手用力,再用力,还是推不开。我说从窗子里爬出去,看门究竟怎么了?母亲赞许地点点头。跳出去一看,原来是风,将飘落的雪花“推搡”在门前,还以为是最温暖的地方,酣然入睡。我拿起填坑的铁锨,铲了半天才将堆在门前的雪弄走。母亲急急忙忙去猪圈看了一下,仔仔细细数了几遍,才喜形于色地告诉我们:下了十三个,六个白色的,三个花色的,其余的四个是黑色的,都安然无恙,活蹦乱跳。可是我望着依然飘舞的雪花却发了愁:如何去上学呢?

   路面被风雪阻挡,凭我稚嫩的小脚,无论如何也走不出一条路来。母亲为猪生育且全部成活而喜悦,拿上扫帚,顶风冒雪准备给我清扫出一条上学的路。父亲说,算了吧,雪这么大,想必老师也知道,就坐在家里把功课温习温习,也不差这一天两天。我是多么想上学呀,可看着风雪弥漫的村子,看着“万径人踪灭”的寂静,只好拿起课本,围着棉被,默读起来。

  乡村的雪天,有无法形容的乐趣,无法描绘的快乐,无法述说的美丽。有时候雪一直下给几天才停止。乡村的男人急了,一个个争先恐后地爬上冰冷的土墙,拿着铁锨和扫帚,将屋顶的积雪及时扫下来,否则太阳一出,雪就变重了,会压垮房子的。这家那家的房上,都是扫雪的人。相互说着话,飞扬着雪霄,铲如屋下面的树林里,或者菜园中。现在,乡村里差不多的人家住上了红瓦红墙的房子,再也用不着操心去扫雪,而雪花吝啬起来,轻易不会降落了。我的母亲,从菜园中间“简易地窖”里摸出几个大白菜,准备做午饭。农民有农民的智慧与聪明。白菜、萝卜,放入土窖会腐烂变质,深秋在菜园里挖个长长坑,将萝卜掩埋在细土里,上面仔细码好大白菜,既保鲜又水灵,不像拉练的解放军,把一棵棵的白菜堆码的像小山一样好看,可一下雪,西北风一吹刮,一个个冻得硬棒棒似的,吃起来有木渣味。

   曾经在乡下生活过的孩童,有谁没有快乐难忘的童年,有谁没有寒冷中嬉笑玩耍的经历。现在的孩子,很少体会出那个时代的美好,很难想象出那个年月乡村在落雪后孩子们的幸福生活。

   可以想方设法地掏麻雀、笑语喧天地打滑槽,可以自得其乐地玩冰车、一心一意地赶牛儿。居住在人家屋檐下的鸟儿,冬天不大愿意飞翔,被小伙伴们搭个梯子攀爬上去,小心掏出来,放在炉子或者炕洞里烧了吃,在很少吃肉的年代,那种滋味感觉特香。记得有次,中午家远路滑,放学在学校里做作业,一只麻雀飞进教室,被我们几个人逮住,放在炉子上烧了,麻雀的两条腿被两个人有滋有味享用了,头和膀子叫我津津有味的吃了,身子被另外一个同学“消灭”了,想起来似乎现在仍然口角留香。有时,母亲边纳鞋底,放个簸箕,簸箕下撒些陈谷子碎粮食,簸箕上拴一根长长的绳子,边静静等候着鸟雀,观察着动静。一旦鸟雀扣住了,一旁早就迫不及待的我们,小心翼翼地捉住,交给父亲去烧。既有乡村的乐趣,也可解馋。

   晚饭后,村子里的孩子们一个个不约而至到村后的大路上——那是一个长长的缓坡,我们一个个“刺溜”一下,“刺溜”一下,慢慢就变成了滑滑的冰坡,有人能一口气滑到坡下面,有人半路上就滑倒了,跌了个仰面八叉,也不疼,接着重新再来。反正谁也不用笑话谁,谁也不用讥笑谁。有时候,十几个人小手套在一起,联成一长龙,后面力气大的几个使劲一推搡,长龙就会顺着长坡滑动下来,像现在的过山车一样,可是不用电。但,更多的情况是有人在半路脚底一拌,拉动着其他人一个个跌倒:我们笑着、说着、吵着,闹着,全然不顾冻得发红的脸庞,尽管常常肚子饿的咕咕叫着,身上穿的衣服单薄,鞋子也是开口有洞的,但这似乎不影响我们内心的欢乐,我们不断变化着玩的方式。闭上我的眼,淡蓝淡蓝的天幕下,一弯明镜似的月亮下,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追着、打着、跳着、蹦着,雪花是他们天然的道具,玩伴是他们自然的对象,天地是他们自由自在的舞台,寒冷被撇在脑后,寂寞被扔在野外,一个个兴致勃勃,不亦乐乎。不像现在的孩子,玩什么都不再那么喜悦!什么玩具都只图个新鲜;吃什么都好像提不起胃口。看着湿湿的裤子与鞋底想着母亲的责备甚至殴打是无法避免的,但有什么能比这样无拘无束的疯玩更有乐趣、更有意义。一直玩到星星闪烁,冷风呜呜吹响了还不想回家。直到听见高高低低的呼唤声,才急急忙忙跑回家。有时,找块结冰的空地里打滑槽,但没有长坡带劲、爽快。

   央求父亲找几块木板子,乒乒乓乓一番,上面砸进去两根粗钢筋,找两根粗铁丝,当滑动的器具,坐在上面,就可以滑冰了。更多的人家,没有多余的木板,因陋就简,随意拼凑三四块,没有粗钢筋,就用铁丝砸进去,一样能够滑动,只是不大好看。可是有总比没有好。拿着各自的“坐骑”,在平展如镜、光洁厚厚的冰面上相互竞赛着、比试着。使劲拄着铁丝,驱动着冰车快速地滑动飞翔。有月亮的夜晚,如水月色沐浴下,水银样洁白的冰层上,我们玩的不亦乐乎,玩的兴高采烈。这样的天然冰面可以是涝池,可以是空地(浇过冬水的田野),可以是小河,到处都能够随意找到。前些年,我给儿子讲述童年欢快热闹的滑冰车的经历时,他一脸羡慕,求我带他到老家也滑一滑——可是,哪里找一块可以滑行的冰面呢?哪里能够有一处能够玩耍的空地呢?何况哪有那种氛围,那种境地?有人细心地将木头削成一个圆锥体,尖尖的那头再放进去一个架子车上的钢珠,找个鞭子,在光滑的冰上,双手转动了,用鞭子抽打着那牛儿,一个劲旋转,霎是好玩。

  后来随着年岁见长,下雪天也不怕,只要有一串脚印,跟着就能够走出乡村。知道并且明白:雪再厚,只要走,终归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的,只要不屈不挠地走下去,就能抵达坦途。下小雪的日子里,乡村的孩子是不会呆在家里的,打雪仗、堆雪人、跳方格、玩三角子(用纸折叠了,使劲用手甩),不知怎么,跳着跳着就跳到了遥远的外婆家。穿着棉衣棉裤棉鞋,头上是缝制的蓝色棉帽子,手上是也是手工制作的棉手套,一个人,去看望外婆。走着,走着,天就飘扬起雪花来,欣赏着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景致,心中默念着:仁慈灵巧、忠心不二的雪啊,用纯美轻柔的吻,轻轻压住天地的唇,浸透麦子的金黄与花朵的芬芳,以一种温润、舒展的抵达,宽慰冬麦痴情的守望。没有雪花飞舞的冬天,就没有生命不绝如缕的大地;没有春种冬藏的大地,哪有蓬勃昂扬的生命家园。

  我边走边吟咏着不成诗文的句子,参照着记忆中模糊的印象,天擦黑才摸到舅舅家里。外爷赶忙把我让到火盆前。睡梦中,我的尕舅推醒我,递给几个炕洞里烧的土豆,香香的吃了,再次盖着厚厚的棉被子,和乡村一道做着丰收的美梦,酣睡起来。
                   (全文4253字)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08-11-24 17:14 编辑 ]

冬天3.jpg (17.93 KB, 下载次数: 1064)

冬天3.jpg
5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10:29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霍名夏 于 2008-11-27 22:21 发表
  作者的乡村物事,写得十分深情,描绘出了一幅幅意境隽永的风景画。系统化,通俗化,从而使之成为这一系列地域文化的核心——真是风物长宜放眼量,其如醉如痴的情怀同样也深深地感染了我。 [/quote]

  感谢名夏文友的评阅与支持,谢谢了,问好朋友,握手!

abbr_3bc1931907ba265225cc2ac70a670200.jpg (16.22 KB, 下载次数: 1074)

abbr_3bc1931907ba265225cc2ac70a670200.jpg
57#
发表于 2008-11-27 22:21 | 只看该作者

读于文华散文《乡土怀旧系列之三十六:风雪弥漫的乡村》

  作者的乡村物事,写得十分深情,描绘出了一幅幅意境隽永的风景画。系统化,通俗化,从而使之成为这一系列地域文化的核心——真是风物长宜放眼量,其如醉如痴的情怀同样也深深地感染了我。
5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10: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梅花 于 2008-11-26 14:14 发表
 我边走边吟咏着不成诗文的句子,参照着记忆中模糊的印象,天擦黑才摸到舅舅家里。外爷赶忙把我让到火盆前。睡梦中,我的尕舅推醒我,递给几个炕洞里烧的土豆,香香的吃了,再次盖着厚厚的棉被子,和乡村一道做着丰 ...

    感谢梅花老乡的评阅与支持,问好!

abbr_909bf40a1ebb2a468afedc32ce5e969f.jpg (12.86 KB, 下载次数: 1059)

abbr_909bf40a1ebb2a468afedc32ce5e969f.jpg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16: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8-11-26 08:27 发表


     别怎么客气。这是我应该这样做的哦。很喜欢你的怀旧文章。我不也是在写这样的文字吗?

   
    我也每天上网,但落的个胳膊有些疼,就知道版主是如何辛苦了,真的,非常感谢你!

u=574575057,4014477541&fm=0&gp=20.jpg (11.08 KB, 下载次数: 1029)

u=574575057,4014477541&fm=0&gp=20.jpg
5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16: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8-11-26 08:25 发表


你的系列怀旧文章确实是我们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坚持下去。相信你!

    感谢支持,感谢对我的关爱,我会坚持下去的,有了版主的厚爱与抬爱,我会继续努力下去的!
    是的,相信我!我会的!一定!真的,再次感谢永生的鼓励!

abbr_909bf40a1ebb2a468afedc32ce5e969f.jpg (12.86 KB, 下载次数: 1073)

abbr_909bf40a1ebb2a468afedc32ce5e969f.jpg
5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16: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若荷 于 2008-11-26 08:23 发表
    乡村的主题,是永远写不尽的,欣赏你朴实的文字,在字里行间感受你与乡村之间那种不尽的情怀。


    的确,乡村永远有写不完的话题!
   感谢姐姐的指导与厚爱,请多多给予批评指导呀!

abbr_b38f80c8063e278e8ba021f88c1c6e4d.jpg (18.92 KB, 下载次数: 1021)

abbr_b38f80c8063e278e8ba021f88c1c6e4d.jpg
5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16: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08-11-25 23:29 发表
  于老师总是很认真的,谦虚的。我认为这篇文章一是写得很温情,二是文字流畅,如水流淌,自然亲切,三是写景状物形神兼备,情态也写得好,四是文章紧扣主题细节写得丰满厚实。整个看来写得非常顺手:像奔腾不息的 ...

  
    真诚感谢星钧文友细心认真的评阅与夸赞。尽管我们认识时间不长,但感觉到你的评论很真切,谢谢了,问好!

u=1564719339,734099694&fm=0&gp=8.jpg (16.89 KB, 下载次数: 1079)

u=1564719339,734099694&fm=0&gp=8.jpg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16: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秦时明月 于 2008-11-25 21:54 发表
      即使是很冷刺骨的童年回忆,也是温暖的.学习了.

    感谢秦时明月文友的支持与捧场,谢谢了,问好!

abbr_9da48d17023f179c266a4f1819009ecb.jpg (16.71 KB, 下载次数: 1077)

abbr_9da48d17023f179c266a4f1819009ecb.jpg
5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15: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非儿陈 于 2008-11-25 21:53 发表
   雪花、冰溜,乡村、童趣,都在浓浓的文字里了。问好于老师!

   感谢非儿陈文友的支持与评阅,问好!

abbr_3bc1931907ba265225cc2ac70a670200.jpg (16.22 KB, 下载次数: 1018)

abbr_3bc1931907ba265225cc2ac70a670200.jpg
49#
发表于 2008-11-26 14:14 | 只看该作者
 我边走边吟咏着不成诗文的句子,参照着记忆中模糊的印象,天擦黑才摸到舅舅家里。外爷赶忙把我让到火盆前。睡梦中,我的尕舅推醒我,递给几个炕洞里烧的土豆,香香的吃了,再次盖着厚厚的棉被子,和乡村一道做着丰收的美梦,酣睡起来。
学习于老师好文!问好!
48#
发表于 2008-11-26 08: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08-11-25 20:37 发表

   渴盼着期望着先生细致入微的评价文字。先生的评论,每每让人受益匪浅,感觉特爽!
   非常感谢永生先生的评阅,辛苦了劳驾了,每一篇文字都这么细的评论,你付出了太多的汗水与心血,真的。我们的一点一滴的进 ...


别怎么客气。这是我应该这样做的哦。很喜欢你的怀旧文章。我不也是在写这样的文字吗?
47#
发表于 2008-11-26 08: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08-11-25 20:31 发表


    的确,干什么都要有恒劲。我可能是遇到了许许多多的贵人相助,也可能是知遇性地获得了各位版主的厚爱与文友的抬举,才如鱼得水,越发激发了我的创作激情与动力。
   设若没有强有力的厚爱与赞誉,没有这种 ...


你的系列怀旧文章确实是我们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坚持下去。相信你!
46#
发表于 2008-11-26 08:23 | 只看该作者
乡村的主题,是永远写不尽的,欣赏你朴实的文字,在字里行间感受你与乡村之间那种不尽的情怀。
45#
发表于 2008-11-25 23:29 | 只看该作者
  于老师总是很认真的,谦虚的。我认为这篇文章一是写得很温情,二是文字流畅,如水流淌,自然亲切,三是写景状物形神兼备,情态也写得好,四是文章紧扣主题细节写得丰满厚实。整个看来写得非常顺手:像奔腾不息的江水。也写出了情趣。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7 16:33 , Processed in 0.06397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