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030|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红薯,红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8-12-15 0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红薯,红薯

若荷
  有一些记忆生长在心田,像四处伸展着枝叶的树,稍一拈动就会给心田带来又一幕的潮湿;有一种记忆缠绕在心中,哪怕仅是一个名字,哪怕是有着淡淡忧伤,也能够泛起一片温情,让岁月化作永恒的美好。

  客居异乡,我的行踪总是来去匆匆,身后拖着的长长的影子,大概也是寂寞如风。只是那天,从文化市场回来,看到小区门口停着一辆木板车,十几个人围在车旁,唧唧喳喳地说着什么,以为那不过是一些人在凑热闹,草草地看了一眼,便想离开。但是,只一秒钟,这个念头就被我打消了,也和那些人一样往板车面前挤去,直到挤进人群的最里层,才看清楚,原来板车上装了大半车的晒薯干,而那些热闹的围观者,正是闻声而至的过路人。

  见我挤了进来,两个妇女忙让开一侧,和我一起向小贩要过一只包装袋,也急忙地装进一些。我每次都是满满地抓一把。一把是感动,另一把还是感动。一把又一把,装得毫不犹豫。看着那些长短不一,大小不等,片状、条状的红薯干,我笑眯了眼睛。大喜过望,也许就是这个模样吧?薯干的表层覆了一层白粉,像在面粉里打了几个滚,吃过许多的红薯,这副模样的薯干还是第一次见到。问旁边的一位女同胞,她说那是晒出来的葡萄糖。我诧异,竟然红薯里也有葡萄糖,并且把它们焙烤出了记忆中的柿饼模样。

  从小吃红薯,到现在还不能心甘情愿地罢休,与它的感情已到矢志不渝的地步。如果让我评选这世界上仅有的美食,红薯干当在我推举的首列。它不像煮红薯那样吃起来噎人,也不像烤红薯那样丝丝粘粘,每次品味,表层的汁液都把双手粘成炭灰色。红薯切片或切条晒成七成干,不粘,不腻,不面,吃起来有筋道感。在现实中,“面”字好像不太让人喜欢,但凡作一下联想,总让人想起“面瓜”一样的男人。然而在我眼里,那看似讥人的词汇,与瓜联系在一起,怎么看都是一种赞美:待人诚恳,忠厚老实、至忠至孝,朴素无华。我真的喜欢这种感觉,面,却有丰富的内容。

  在人类所有食物中,红薯的地位不是低到尘埃里,也是低到泥土里的,它的身份似乎有点像平民百姓,永远不会高贵到开出花来,惹人娇怜叫侍弄。有句名言: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不知那不为民作主之官,真得去卖了红薯,会不会遇到“口刁”的官员。据说有些人吃红薯多了曾经得过病,也听说胃是最敏感的一个防红区,有许多人吃多了曾经把胃弄坏等等的例子。我倒以为,这不过是一种乏味的借口,多少有一点对富贵的崇拜,人最世俗的贪欲。

  《本草纲目》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它含有大量的淀粉、红萝卜素等人体必需物质使人“长寿少疾”,还能保持皮肤细腻、延缓衰老。特别是红薯的叶子,经常食用有预防便秘、保护视力的作用。在许多国家,用红薯叶制作的食品,甚至摆上了酒店、饭馆的餐桌。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20种抗癌蔬菜“排行榜”中,红薯的名字位列榜首。不曾想到,红薯居然是如此有实用价值。

  红薯,红薯,这个生命力级强的植物,把它从泥里刨出来,只要不霉,不烂,不被人类煮熟或者晒干,其生命就有再生的机会。一块完好无损的红薯,可以培育出十多枚红薯芽,一枚枚种在地下,再继续生长成一棵棵的红薯秧,薯藤蔓儿爬呀爬,地下呢在生成着根,根上就能生长出一只只的红薯来。如此往复,让人联想到世间万物,各有各的自然道法,不一而同,其生长规律繁衍生息是那么精彩繁复。

  谈到这里,索性不叫它们红薯,还是叫它们地瓜吧,因为在我的故乡,对它另有一个亲昵的称呼——地瓜。就像一个人,有学名也有乳名一样,地瓜便是红薯的乳名啊。有了乳名的红薯,就可以不用离开根植的乡村,不用离开生命的泥土。不离开乡村的红薯更加香甜绵软,那颜色或红润或黄泽,永远都不会尘落风沙。它可以糖衣打扮,地瓜拔丝,媲美传统的“拔丝山药”。而懂饮食之道,又略有厨艺的人,秋天采下地瓜叶,精工细作出一锅小豆沫,不知满足了多少人的嗜好。将地瓜配以红枣、大米、南瓜、百合、莲籽,做出来的地瓜羹,不知盖过多少美味珍馐。

  光阴流转,转眼已到不惑之年,无论贫富苦乐,吃过的酸甜苦辣可谓应有尽有,但让我说出各种食物的味道,还是难上再难。只有地瓜,虽然普通,却可以让我一语道出它的许多好处来,并且可以从育秧、栽培,到收获、储藏,枚不胜举。甚至具体以它为原料制作出的精美甜点,制作出各种食品的整个过程。慢慢品味地瓜的清香,是一件惬意的事情,而我曾经最惬意的,是在一个寒风凌厉的冬天,手捧一只热地瓜尽情享受。

  听当教师的母亲说,她年轻的时候,每天晚上临睡前,都要批改学生的作业,有时要批改到很晚。我小时候爱哭闹,夜深人静,哭闹得她心烦了,都会塞给我一块晒得半干的红薯片。有了这块红薯片,我一定会乖乖地躺在被窝里,有滋有味地舔食,累了,就悄然而眠。有一年我在储蓄所,上班的地方离家远,有时上班前来不及吃早饭,幸亏门前有一个烤薯车,每天一顿烤红薯当早饭,足足快活了小半年。至现在,我的垂涎里仿佛还含有它的成份,味觉里都是红薯的甜,淡淡的却是那么地长久。

  此刻,我是如得胜凯旋一样,提着一袋红薯干上楼,走进租住的屋。在这个不大的小屋内,这个冬天,因为有了它而将暖意轻漾。我不知道,若干年后我在异乡的这段时光,是否能够成为心底里最为温馨的回忆,但是我知道,异乡的月光带给我的不只是独倚斜阑的寂寥,还有红薯的味道,以及一个名字的温暖,它根植在我的心里,并且有来自故乡的缕缕回忆,甜蜜,遥远。




[ 本帖最后由 若荷 于 2008-12-21 12:49 编辑 ]
57#
发表于 2008-12-19 21:15 | 只看该作者
再次欣赏美文佳作!
56#
发表于 2008-12-19 08:17 | 只看该作者
流畅的文字,亲情的回忆,开阔的思维,在你的文字里我嗅到了红薯淡淡的清香,我也很喜欢吃啊,问好若荷!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23: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若水 于 2008-12-15 21:58 发表
红薯也好,地瓜也罢,我对它熟悉的就如自己,可红薯的妙用却不曾研究,看了若荷的这篇“红薯”,不由使我想起了童年。那时农村的孩子放了学,或下到地里割草,或给猪拔菜,间或挖两个地瓜找个地方架火烘烤,这成为我 ...


若水好,说起这个,我们都有同感的,是吗?
54#
发表于 2008-12-18 18:5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在我们这里被称做“红苕”。城里人常常用“苕”字来讽刺乡下人,比如“苕相”,“好苕啊”之类。由此可以看出,的确红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于这样低下的地位。我的童年,对红苕是深恶而痛绝之的,因为它的噎人,因为它味道的单调,吃饭时就常常背着父母把它悄悄藏在靠壁头一方的板凳上,结果因为长期未发现而发霉变味,从而遭到母亲的责打。读了若荷的文章,让我开始重新喜欢红苕了!问好!

[ 本帖最后由 秦时明月 于 2008-12-18 23:51 编辑 ]
53#
发表于 2008-12-18 18:37 | 只看该作者
文字中饱含糖一样的甜蜜。
5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16: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8-12-18 12:01 发表
  看到你在,问好若荷,你发上来时就读过。佩服你的写作精神和心境,还有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力与感悟力。


谢谢,问好!
51#
发表于 2008-12-18 12:01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你在,问好若荷,你发上来时就读过。佩服你的写作精神和心境,还有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力与感悟力。
5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11: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云南陈洪 于 2008-12-18 09:28 发表
红薯、土豆,这些乡间最常见的,如今也是很多人的美食了!

谢陈洪朋友阅读,问好!
49#
发表于 2008-12-18 09:28 | 只看该作者
红薯、土豆,这些乡间最常见的,如今也是很多人的美食了!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08:52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并感谢以上朋友的提读,远握!
47#
发表于 2008-12-17 21:02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让我回忆起童年往事,也很显得楼主的仁慈心肠!欣赏~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13: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08-12-15 21:09 发表
红薯,红薯,好一个生命力级强的植物!把它从泥里刨出来,只要不霉,不烂,不被人类煮熟或者晒干,生命就可以有再生的机会。一块完好无损的红薯,可以培育出十多枚红薯芽,一枚枚种在地下,再继续生长成一根根的红薯 ...


多次欣赏你的文章,进步好快,向你学习!
45#
发表于 2008-12-17 09:44 | 只看该作者
物质的享受,精神的愉悦.
过去在故乡生活的几年,烤红薯是最得我心的,现在也偶尔在街上能买到,吃得时候,觉得满嘴都是家乡的味.
44#
发表于 2008-12-17 09:35 | 只看该作者
若荷的优美文字过滤了我对红薯的伤感。


我小时候吃红薯吃怕了,这是我小时候的主食!叫山芋!
43#
发表于 2008-12-16 23:15 | 只看该作者

读若荷散文《红薯,红薯》

  我也喜欢这种食物。曾经,很难得到一小块红薯干。不知道上面的白扑儿是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8 01:39 , Processed in 0.05810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