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52|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骗子如空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8-30 2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骗子如空气
           文/程学武

  如今的人,没有遭遇过骗子的,我敢断言,几乎没有。骗子如同空气中的细菌一样,一会身穿迷彩服,在你眼前晃悠,让你分不清他是人还是鬼;一会儿又人摸狗样,穿着“马甲”,装扮成酷哥靓妹,让你眼迷心乱。尽管现今的科技,能化腐朽为神奇,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但对于骗子,还是真假莫辨,“善恶不分”。手机诈骗,信用卡诈骗,以及“祖传神医”、地下挖出“金元宝”之类的故事一以贯之,被骗的“各种聪明人”长江后浪推前浪,永不绝迹。

  面对这些让人防不胜防的欺骗伎俩,我们常常会感叹一声,中国人这是怎么啦?

  骗子大行其道,究其深因,无非一个 “欲”字在作祟。有一则新闻,来自《法制日报》,说,在去年中的短短4个月,仅北京海淀人民法院受理的冒充官员诈骗案就多达8件。这些骗子分作3类:一类是直接将自己“化装”成某位身居显位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军队中的高级别干部、学校的校长等,也就是一般人心目中“成功人士”;第二类是化身为某位领导干部的亲属,可以利用自己与领导之间的亲戚关系,为别人办事;第三类是冒充秘书、司机等在领导身边工作的人。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骗子们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固然与我们每个人的素质有关,但为什么骗子无处不在,具有很大的“骗取”市场。我想,首先是我们的官员、精英们,在示范带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我们一些政府部门在决策或措施暂时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时,不是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妥善处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而是用各种“怪招”、“损招”对群众哄、吓、诈、骗,迫使群众就犯,等等。

  还譬如,官员“哄”官员现象普遍存在,就是下级领导用“撒谎”的方式,以虚假的文字和数据向上级或书面或口头报告工作,或当面向上级某项工作检(督)查组汇报情况。如近来媒体热议、社会反响强烈的某地一位地方官员,面对国务院七部委官员组成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督察组,信誓旦旦地说:“你们一万个放心吧,在我们的水源保护区,没有工业企业,也没有污水排放!”但国务院督察组在调查后发现,这些说法并不属实的情况,就是下级官员“哄骗”上级官员的典型例子。

  如果官员、精英们带头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权利资源,进行哄、诈、骗,肯定会引导一种人们失信的风尚。因为员的言行,代表着政府和组织的形象,代表着公众的利益。官员撒谎,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而是官员政治素质有问题。不但会对一个班子一个地区甚至整个干部队伍的作风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而且会使公众对组织、对政府以至对国家的公信度下降。
   
  骗子多,说明我们这个国家漏洞还很多。比如制度上的,按制度和程序办事,本应是很明了的原则,但在现实中往往会走样。我们有一个教人哭笑不得的常用词:“潜规则”。因为“潜规则”,许多人和事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面公平公正公开,实际上乱七八糟。其原因无外乎是一些人将手中的权力变为私器,不仅自己能用,甚至亲戚朋友都能借用。而由于法治的不完善和惩治不力,一些人的权力如入无人之境。正在这种社会潜规则掩护下,骗子们轻松地找到了冒充行骗的机会。如果公共行政的透明化和民主化再透明些,公众监督再有份量些,就有可能减少诈骗案成功的几率。

  骗子无处不在,说明我们的诚信体系不完备,侥幸心理在作怪。不诚信的人讨巧,诚信人吃亏,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社会的浮躁心态、假话盛行和骗局丛生。

  骗子多,还说明我们现在的人,心里承受能力弱。想占便宜的心里比较普遍。心浮气躁,渴望成功,成为一种普遍的大众心理。受骗者往往是爱做梦的和贪心的人不法分子利益熏心,社会公德心和责任心严重缺失,是造成这些行为屡禁不止的根源所在。少数不法分子为利益投机取巧,但他们屡屡得逞说明部分群众警惕性不高、常识缺乏、贪图便宜和心存侥幸,这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理性告诉我们,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自身没有贪婪的念头,怎么可能被骗。试想,怎可能有莫名其妙的一笔横财突然降临你头上的大好事?正因为人们在诱惑面前容易丧失理性,才给了骗子们以可趁之机。

  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掉了,也不会轻易砸到我们头上,因为会有更厉害的人去抢。万一砸到我们头上,香水有毒,你得小心地闻闻,千万不要随手一拿,放进自己的口袋。否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在一个世俗的社会,世上的确没有那么好的便宜可贪!记得老人说过,人生在世,只要你不想贪便宜,你就永远不会吃亏。如果有一天,天上真的掉下个饼子,我想,那一定是,哪个运动场上某位蹩脚的选手,摔飞的铁饼!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程学武 于 2009-9-2 09:45 编辑 ]
23#
发表于 2009-9-4 17:1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文章,潜规则就是骗子产生的温床。
22#
发表于 2009-9-4 14:22 | 只看该作者
提读学武先生好文!
21#
发表于 2009-9-3 10:04 | 只看该作者
官风引导民风,官骗导致骗官,骗官导致骗民,这大概是有些关联的。
20#
发表于 2009-9-2 19: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程学武 于 2009-9-2 08:49 发表

问好老朋友!


有时间常回来看看。
19#
发表于 2009-9-2 09:43 | 只看该作者
骗子多了,说明上当受骗的人更多。所以,骗子的市场潜力巨大。尽管有些骗局漏洞百出,可是照样能骗得到。如今,报道的各种骗局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实际上,这些伎俩很容易揭穿,很容易识破的。譬如,一些地方对于群众不断上访,不断呼吁的事件,他们照样说平安无事,上面来检查了,照样搞隐瞒,照样糊弄,照样欺骗。久而久之。问题堆积,后患无穷。势必引发潜在的大事件。这些都是普通老百姓能看得出来的,却在官员的倾力掩盖中。实际上,这样的欺骗比真正的骗子更可怕,隐患更甚。文章剀剀中理,句句如针。条分析理,发人深省。问好!

将不可能便(变)为可能。。。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08: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摇曳风铃 于 2009-9-2 08:37 发表
骗子如空气中的细菌,的确如此,防不胜防是因为它无处不在,别说善良的人,就是恶人也有掉“水沟”的时候。
好像骗的大多是我们的国人,兄弟之间的情谊抵不过金钱啊。
问好学武。

谢谢风铃!向你学习!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08: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王荣太 于 2009-9-2 01:14 发表
   社会骗子好识别,政治骗子可不好识别。社会骗子固然可恶,为什么骗子有市场?因为有些被骗者素质低下,让人不能同情。如果被骗者提不高素质,会永远受骗上当。而政治骗子玩弄手段,是以合法者的身份出现,让人防 ...

谢谢荣太!问好!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08: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qm407 于 2009-9-1 22:32 发表
可能,骗子骗官员最拿手,穷人最不好骗。
今天,我就听说一名官员被骗子用手机给敲诈了。
支持精华。问好学武!

谢谢4版主!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08: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09-9-1 20:40 发表
骗子真是无处不在。欣赏学武深刻好文。支持精华。

问好老朋友!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08: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9-1 11:19 发表
文中所说是官骗中的典型,还是说明了我们这个官本位社会的弊端,苍蝇不盯无缝的蛋。

问好微版!远握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08: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跃农 于 2009-8-31 17:10 发表
好多时候,不是骗子太高明,而是被骗者太愚蠢,或者说太善良,也许太贪婪。这才让骗子有了可乘之机。

谢谢跃龙兄!最近可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08: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武俊岭 于 2009-8-31 14:23 发表
看了写骗子的这篇文章,想起鲁迅所说的“瞒和骗”,想到鲁迅在今天中国的种种,想起各种比招摇的骗子正具隐蔽性的骗子。
好文章,才具有使人联想的功能。
问好学武,多写!

感谢武兄一直以来的支持!远握!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08: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圆圆饼干 于 2009-8-31 09:38 发表
馅饼掉在了一个人嘴里,有可能另一个人要承受蹩脚的运动员的铁饼威力,呵呵,相信能量守恒定律。。。
问好学武,饼干棋艺不精,改天再请教!

感谢饼干!哈哈,有机会再斗两盘!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08: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明 于 2009-8-31 09:22 发表
只要你不想贪便宜,你就永远不会吃亏。知易行难啊.
问候你

谢谢李兄!问好!
9#
发表于 2009-9-2 08:37 | 只看该作者
骗子如空气中的细菌,的确如此,防不胜防是因为它无处不在,别说善良的人,就是恶人也有掉“水沟”的时候。
好像骗的大多是我们的国人,兄弟之间的情谊抵不过金钱啊。
问好学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19:27 , Processed in 0.06438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