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51|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写给女儿的两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2 1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52 编辑 <br /><br />

  1、学会与人相处


  放学了,女儿把书包朝凳子上一放,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皱着眉头,胸口起伏剧烈。我看出来,她要哭了。


  我急忙放下手头的事儿,来问她。她的声音带着哭腔,说了半天,我才听明白。原来,女儿无意中得知老师对同桌的评价。这个评价,照我看来,有些“怒其不争”的埋怨,可她“好心”地告诉了同桌……同桌自然难受得要命,在QQ空间里写文发泄。女儿自然是后悔的,又怕同桌跟老师核实,由此而担心。


  这些小孩子的事,我乍听是哂笑的,只是告诉女儿别乱传话,嘴巴一定要紧,少说多做,这也是与人相处之道。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搞上去,才是正事。看着孩子眼含泪花,懵懂地连连点头,我也把此事丢在了脑后。


  无意的目光扫到书柜,里面放着我多年前买的《刘墉全集》。忆起其中有一组文字的主题便是:孩子,我不是教你诈。我的内心像被什么撞了一下,或被尖锐之物划了一下,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突如其来的疼痛……思绪像洪水一般,瞬间把我淹没了。


  女儿像我的小鸟,一直在我爱的羽翼之下。我自身并不强大,但对她的爱,让我成为一个无畏的母亲,无怨地为她遮风挡雨。我想让她的心灵洒满灿烂的阳光。我一直告诉她,世界的真、善、美。我们对生活要满怀爱心和热情。


  但生活是多面的,像一个女巫。时而温柔、美丽、可人,时而又面目狰狞,可憎。它的表情不可能不影响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女儿最终要离开我的身边,她需要自己的天空。


  我们在社会中生存,我们要与人交往,在生活中,处理各种关系,以求得自己安身立命,世界上的桃源是不存在的。我求内心的安静与清纯,只是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在画饼充饥。但希望她去融入社会,迎接挑战,做到心态的平和与游刃有余。


  但这种能力的获得,是来于自身的感知与感悟,外人有时候是无能为力的,进退之道的原则说过千遍万遍,但她不一定能往心里去。只能这样告诉她,坎坷不一定是坏事情,一味地顺风顺水,也不一定令人幸运。


  在待人接物中,言谈举止中体察人性,来安置自己的底线,规范自己的行为,是每个人都在做的事。这些需要知识素养,世界观的决定与陪衬。我已经不惑,却还是小学生。看见她在蹒跚学步中的疼,我心疼不已,却又无比清醒。


  鹰妈妈的断然与坚决,让小鹰只有经过磨炼与摔打才能翱翔蓝天。这是破茧成蝶的炼狱。这无人能躲得开,无人能代替。


  人生的画布已经铺展开来,墨已经研好。孩子,莫徘徊,别怕风雨。提起笔,去挥毫吧!



  2、我们像一把梳子


  国庆长假,家人都在。平日没有分离,节日的相聚既平静又平淡。没有出游打算,不用上班赶时间,生活节奏一下子就慢了下来。往往是快到中午,才吃早饭。但是,晚上六点钟去广场跳舞锻炼,是丝毫不能拖延的。


  这也是女儿参与热情给予我鼓励。每天晚饭后,她都要跑在我的前面,是为在舞蹈的队形中争取站到前几排,获得一个好位置。这跟我的做派相反,我每次都要站在排尾,音响的声音足够大,动作也娴熟,我希望不被人注意。


  跳舞的人以中老年人居多,似女儿这般年纪的舞者,还真少见。她显得更加与众不同。今天,散场之后,女儿闷闷不乐。原来,她临近的一位老太的几句闲话,刺激了她。她当时没有回击,在我面前倒滔滔不绝起来,我费了半天劲儿才听明白。


  原来,这位老太评论女儿道:这都是中老年人在跳,你不写作业,来这疯啥?跳得还挺“有意思”(意为舞姿不雅),我早就想说你了。我离女儿比较远,没听见这番“教诲”。女儿自然是又急又气的。一个劲儿地跟我说,明天,她不来跳舞了……


  我苦口婆心地跟她讲,尽量用淡化的语气告诉她,一个人的行为,不要受其他人的影响。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就是这样的一种坚持。咱们不能左右别人的嘴巴,但是能够管理自己的心情。咱们不是专业的舞蹈演员,所以,对动作不必太苛求。只为锻炼身体,为了这个目标,其余的小插曲,可以忽略不计。


  这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谁又能不在意旁人的意见或者评论呢?万物都有个“度”,不及或者太过,都不是正确的,唯有“中庸”寻求一种新和谐。太再乎别人的意见,则容易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容易一事无成。而完全置之不理,更容易刚愎自用。正确的态度,则是按照意见的轻重缓急,排排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具体到跳舞,我想。女儿,你不用听那位老太的评论,她也许只是不满意你站错了地方,前排的位置顺序,有种“约定俗成”,像一个站市场自然形成的“小圈子”,是不容外人染指的“欺生”而已。至于,她对你写不写作业的评论,就当成奶奶或者姥姥的唠叨吧!


  妈妈没有去找她理论,是觉得没有必要。一个人的气度与涵养,需要面对更大的事情。世事似流水,我们要做一把梳子,留出一些缝隙,让生活中某些不相关的、不值得关注的,都从心底滤过去,留下精力,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推而广之,生活中的其他经历,也如跳舞一般。如果,认定了一个目标,就要义无反顾地去做,去坚持。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可以忽略他们的态度,语气,我们需要的仅仅是内容。用这些话来警醒,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战略或者步伐,我们会少走弯路。


  女儿,课余时候,还可以跟妈妈去跳舞。咱们站在队伍的后面跳。非原则的问题,不用弄出大是大非。该叫真的问题,比如学习,咱们当仁不让。该糊涂的问题,就靠我们宽厚的心胸去理解,去消融了。


  女儿跟在我的身边,听了我这些自言自语,激动时候的粗重呼吸变得平稳,我怕她嫌我话多,也就适时闭嘴了。





49#
发表于 2009-10-16 10:58 | 只看该作者
生活小文散发出智人的光彩,问好龙女!
48#
发表于 2009-10-15 21:46 | 只看该作者
有生活的味道,文章出于原生态的生活,蕴含的哲理又高于生活。学习!
47#
发表于 2009-10-15 20:39 | 只看该作者
已学习。
为人父母,大抵皆有望子成龙之心。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4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10:55 | 只看该作者
宋老师,叶浅韵、娴情姐姐,曹斑。
谢谢你们对龙女的关注,鼓励,支持。
4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10: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扁舟一叶 于 2009-10-14 22:02 发表
我家也是有女,一直在思索跟女儿怎么交流,怎么用自己仅有的这些感受去看待这个世界。

现在,我最担心和最渴望的就是,不希望女儿太善良。

咱们俩有共鸣,人性之复杂。现在我还在体会之中。。。
4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10: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溪 于 2009-10-14 21:38 发表
“推而广之,生活中的其他经历,也如跳舞一般。如果,认定了一个目标,就要义无反顾地去做,去坚持。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可以忽略他们的态度,语气,我们需要的仅仅是内容。”

在龙女的这些语言里,感受到一种 ...

我现在觉得培养孩子执着不饶的劲儿,很主要。而我自己则是随遇而安了。。。谢谢你。
4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10: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10-14 16:09 发表
         点点滴滴,真情融融,欣赏小龙女对女儿的教育,有你这样的好母亲,女儿是幸福和温暖的,有你伴她成长,相信女儿一定很优秀的。祝福你。欣赏,支持精华!

琴儿的话,好温暖。
龙女感谢并同样祝福你。
4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10: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09-10-14 11:39 发表
  这个取材和立意角度好。
  把生活事务纳入观察思考和着笔的视野,紧扣时下,读来贴心实用。让读者同感同享和长见识。

谢梁老师鼓励。
4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10:50 | 只看该作者
一丁,才智,老海,若荷,感谢朋友们的关注,留言,祝福。
绝版蔷薇,世事繁复,我们需要豁达,你理解的对。
若水:是啊,我们融入社会,我们的纯净在慢慢消失
心中的秘密:谢谢朋友的指点。以前我对孩子粗心,现在正慢慢体会,改变。
4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10: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10-13 08:08 发表
两件事,看来微不足道,但对于女儿的正确引导却极重要。作为母亲,对女儿的开导与引导以“学会与人相处、我们像一把梳子”一下子就直击心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其实,孩子在这个时候思想还是稚嫩的,他(她)们没有社 ...

谢谢杜版的评,可以看出来你也是个好父亲。
39#
发表于 2009-10-15 09:03 | 只看该作者
你受启发的两篇文章。问好龙女!
38#
发表于 2009-10-15 02:09 | 只看该作者
女儿的可爱和母亲的和蔼相互映衬,感觉出温馨可人!
问好龙女!
37#
发表于 2009-10-15 00:14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好妈妈,一个可爱的女儿!祝福!
36#
发表于 2009-10-14 22:03 | 只看该作者
清淡隽永的哲思小品.欣赏,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6 19:38 , Processed in 0.08651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