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994|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6.【金秋】秋风秋雨漓江近(散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7-11-3 18: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达清 于 2017-11-20 11:30 编辑

                                                                          秋风秋雨漓江近

                                                                          文:王克楠’

    秋天了,又去漓江。在没有去漓江前,漓江是一个符号,到了漓江,漓江是一条江。

  因为漓江是一条江,我又一次来了,到这里不是为了参观6A景区,不是为了看“漓江百里画卷。青峰夹岸,绿水萦洄,峡谷峭壁,悬泉飞瀑,绿洲险滩,奇洞美石,景致万千”,关于漓江的形容词太多;我只是为了看看宁静恬淡的漓江水。

  傍晚抵桂林,一路疲劳,倒头就睡,梦还没有做完,天色渐亮,搭头班旅游接送车,一头扎进了漓江。扎进了漓江,头发却没有湿,因为脚底踩的是游船。游船上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大家坐在游船上,嗑瓜子,看着窗外的风景说笑。漓江却不会笑,静静地流淌。大哥是从美国来的,是美籍华人,许多年没有回国,这次专门来看漓江。大哥在大学教哲学,问我,河床里有什么?孔夫子来过没有?

  我不敢随便回答,不知大哥的话语里藏了什么玄机?支支吾吾地答道,是水,也有船,还有美…….大哥朗朗地笑了,说,老弟,就是水啊,哪里有这么复杂的?无论是哲学,还是艺术,化繁为简还是正途。

  我和大哥在谈论的时候,漓江水是静的。开船了,漓江便哗哗哗比地响,是船的涡轮拨动了水。漓江醒着时,哗哗哗,睡时,也是哗哗,哗哗……从表面看,船在走,水未动,其实水也在走,只不过没有船快,罢了。滴江,尽然内心激情澎湃,也显得波澜不惊。

  我仔细打量漓江,江底有石头,平时被江水盖着,河水浅时,会露出来,这些鹅卵石,像小乌龟一般哂太阳。漓江静静地流,似乎并不孤独,有绿树和山陪着。树是绿树,山,也是绿山,山在几亿年前沉在海底时就是绿的,头顶上蒙的是海藻;如今依然是绿的,头顶上蒙的是绿树。

  游船上有喇叭,不断提醒游客到甲板上看漓江两岸风景。我和大哥没有动,静静地读着窗外的漓江。大哥问我,你读到了什么?我说,读到了心?大哥问:谁的心?我答,是水和石头的心。大哥说,水和石头的心容易读出来,人的心难懂,因为人的性格千变万化,最难琢磨。

  桂林的云雾雨天比较多,尤其在秋天,雨水来得更勤。早晨上船时,天气就是阴的,船行一个小时后,下雨了,刚开始雨点小,偶尔也会有小雨,雨花落在船舱玻璃上,像是天空落的泪,也不知天空被漓江的什么打动了?后来雨点子越来越大,雨点子打在江面,击打出很多小涟漪,像是击鼓,也像是摸抚。

  漓江两岸有很多耸立的山,有的山很高,离江很远;有的山不太高,高漓江很近。漓江两岸的山没有坡度,直陡陡地插向天空,或许它们这样做,是为了把脖颈挺得高一点,好清漓江里的流水。船是动的,山也开始动,从远处看是匐匍的,走到近前,大山就抖然直起腰来。

  世界上的美,需要距离,有了一定的距离,才更美。漓江两岸的山很懂审美——朦朦美。远处的山,几乎都雾气罩罩着,就像宣纸上的“晕”……既然美了,不由就会想起美人,美人呢,美人哪里去了呢?洒目江边,美人就应该是江边的石头以及石头叠加起的大山吧?漓江两岸的石头不仅古拙,而且灵秀,尤其是被水浸泡那部分石头,是最懂得恋爱的,它们与漓江水互相抱着,你泡着我,我噙着你,非常恩爱。

  人世间会有欠缺,漓江两岸的山岩壁上会有洞,像是大山偶尔睁开眼睛。江边沙岛上,也会卡看见牛在吃草,很少见鸬鹚。前年春天游漓江,见过一次鸬鹚,已经和它结为莫逆交;因为漓江鱼少了,就不会有渔者用鸬鹚捕鱼。实际上,我也是一只鸬鹚,文坛上的艺术散文少了,我还在写,应该属于另类。人的文明史足有限的,人对水的理解却不断变化,不同的江,就有了不同文明,江水就有了人的性格。漓江还是具有自然美,剥夺自然美的是现代化,现代化使河面上的船变成了轮机船,隆隆地从南到北,再从北到了南,惊跑了江里的鱼儿。

  游船继续在漓江荡漾。远看,江水是平的,近看江波会形成般形的波纹,船娘说,船到阳朔大约在下午一点,中午船家会供应午餐。我和大哥买来一壶红茶,茶色谈黄,不知是不是漓江水泡的。漓江水无色无味,一旦成为茶水,便有了《诗经》的滋味。记着前年春天来看漓江,看到一江春水;眼下是深秋,秋天看江,一江秋水是也。我无法去评价是秋天的漓江好,还是春天的漓江好?我喜欢春天的漓江,更喜欢秋天的漓江,原因很简单,因为秋天的漓江更朦胧一些,朦胧到了极致,就美到了极致。

  哲学家说,人不能进入同一条河流,说起来,已拜访漓江两次了,不知道现在进入的漓江是否是同一条漓江,我想,漓江的轮廓是不会错的;漓江存在的地点在桂林,也不会错的。既然没有错,就想醉一次,醉在漓江边,成为漓江里的一抹倒影。

                                                                                                                          2017年10月从桂林归来


评分

13

查看全部评分

6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07:29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7-11-5 16:14
  最喜欢此文的语言,运用独特而个性,读来却不失美感与准确。再就是文中随处闪烁的禅意、哲思。自然的引 ...

再次感谢 梦儿的解读。
6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18:24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7-11-24 16:41
再读,发现自个儿的点评没被回复。

梦儿你好,欢迎多批评。
62#
发表于 2017-11-24 16: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7-11-25 16:02 编辑






再读,发现自个儿的点评没被回复。
6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3 19:52 | 只看该作者
紫玉清凉 发表于 2017-11-23 18:50
化繁就简的文字。开篇寥寥几句,既点明主旨又阐明深意,接下来便是带有禅心与佛性的行走。水光天色间,对人 ...

感谢您的解读,漓江真的是一个感悟自然和人的关系的好地方。
60#
发表于 2017-11-23 18:50 | 只看该作者
化繁就简的文字。开篇寥寥几句,既点明主旨又阐明深意,接下来便是带有禅心与佛性的行走。水光天色间,对人生与世事人情的洞察端然呈现。落笔处与开篇遥遥呼应,又有新的提炼。拜读学习老师佳作!
59#
发表于 2017-11-22 17:06 | 只看该作者
您笔下的漓江,美而不空洞,令人神往。
5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7 11:0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红秋叶,芳草,月牙文友的赏读,文坛无涯,克楠继续努力!
57#
发表于 2017-11-16 22:22 | 只看该作者
贴近自然的叙述与走进内心感受的表达,二者统一在了一起。问好。
56#
发表于 2017-11-16 18:32 | 只看该作者
再来读美文,是一种享受。
55#
发表于 2017-11-16 17:25 | 只看该作者
化繁为简,举重若轻,美。
赏读,问候。
54#
发表于 2017-11-16 14:03 | 只看该作者
文字质朴,意蕴丰厚!赏读克楠老师美文!
53#
发表于 2017-11-16 12:58 | 只看该作者
王老师的散文,一直有自己的特色,是我喜欢的,虽然不常留言,但一样的黄土地,同样的北方,让我产生无限亲切。
5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5 07:2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飞震的认真解读,克楠问好!
5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23:30 | 只看该作者

对蝉衣的认真态度,克楠在很感动,正是深夜了,遥祝!
5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23:28 | 只看该作者
对蝉衣表114的认真,克楠在很动,深夜,遥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5 12:35 , Processed in 0.12317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