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912|回复: 7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0.【金秋】船上秋天(散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8 1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达清 于 2017-11-20 11:45 编辑

                                                                                                    船上秋天

  一个中年汉子,一身灰蓝色衣裤,肩头扛着一条弯曲的扁担,单薄的身材,稍显硬朗。他走过,两边破旧房舍的乡村小路,直奔河岭,翻过高高堤坝,从一片浓密的槐树林下到一条大河的岸边,然后登到一条陈旧的木船上。两只水鸟在头顶盘旋鸣叫,飞向对岸。

  这个场景发生在我十几岁的秋天。我跟着父亲,一条皮包骨头的小黄狗跟在我身后,秋天铜钱大的槐树叶从河岭那边,翻卷着飞到脚下,如被风吹起的纸钱,落在那片坟头隆起的坡地上。我回转身,对那条走走停停的狗,大声呵斥。一身乱毛的黄狗,一直跟到了河边。

  父亲站在船边,撑起竹篙,河水起着水花,水流在船体边拉开长长波纹,水声像一首唢呐独奏的夜曲,在耳边飘飞。但在潮湿的水面上,我觉得寂寥而荒芜。那条无法登上船的小狗,坐在岸边目送船只向东而去,到了很远的地方,依然听到它的叫声悠长。

  一屁股坐在船舱的装满粮食的麻袋上,我看着父亲泛着暗红色的粗糙大手,将撑篙插入河底。小船离开原地,向前滑行。船惯性行走里,他放下竹篙,从衣兜里摸出一个烟卷,用火柴点上,他眼睛迷离地看着前方。那一刻,我看到他的半边脸,肤色如那片黏土的土地,板结着,似乎没有任何表情。船行了好久,我头脑里装满了那仿佛永不息止的水声,微凉的吹着面颊,像一双宽阔无比的大手在抚摸我。

  我第一次随父亲沿着这条运河进入微山湖河道。船舱里装着几口袋大米,父亲要用这几袋米换回数量比这多一倍或者两倍的玉米或者瓜干,以便让我们这个多子女的家庭度过漫长的冬天。太阳光从河岸的另一边升起来,穿过树的缝隙,那笔直的光束,顷刻间让整个河道明亮起来,小船被涂抹了一层光辉。在寒冷中卷缩着的我,直了直身子。渐渐的,我感受到了光的微热,那种丝丝缕缕的热气,附着在我的衣服上,朝我的肌肤渗透,慢慢的,我的身体温热起来。

  父亲板结的脸,像泥土有些松动了。他回头看了我一眼。他胡茬上叼着的烟屁股,被猛抽了一下,用力吐出,烟头弹出好远,落到了河水里。父亲说,船舱里不光我们家的粮食,还有邻居的,要我看好小布口袋里的粮食,别不小心给登到河里去。我保证一定不会。那一刻,父亲脸色,像没有脱壳的米,泛着油彩的光。

  小船穿行的更快了。父亲的话匣子打开。他大声说:换粮食回来,再来这里打鱼。父亲有一个渔网,那渔网是爷爷留下来的。爷爷在我出生前就已去世。我说,那渔网都破了还能用吗?父亲说他补好了。爷爷常来这个运河里打鱼,冬天里没有吃的,爷爷带着破冰的铁管,敲开冰面,为了能多捞一些鱼,爷爷会赤脚进到水里,他的腿就是这样冻坏的,没几年得了寒病去世。

  到船闸,小船停在岸边,父亲从一个小布口袋里,掏出干粮来吃,我掰了一半,一起吃。他一口一口咬着干粮,干瘪的嘴蠕动着,像一条大鱼。从几岁开始,夏秋之交,河水减少,那是围堰捉鱼的好时机。每次捉了鱼,带回家,母亲要唠叨,吃油那么难,我又要浪费油了。捉鱼成为我的习惯之后,家里的生活得到一些改善。田野河渠间、树木丛中的小河沟,大一些河水里,常有我的身影(即便结冰的河水,也要用坚硬的物件敲打开冰面,进行捞鱼。)

  小船轻微颠簸,两岸树木从我眼角的余光中闪过。秋天的高空,辽远而苍茫。许多过往船只从身边经过。那些以船为家的人的船上,挂着衣物,迎风招展。有赤脚的孩子在船边弯腰舀水,也有孩子站着撒尿。混合着各种味道的潮湿气息,在我身边缭绕。我闭着眼睛,细细谛听水流声,那咕咕叫着的肚子,幻想着一顿美食。在那船的摇晃中,我渐渐入眠。那个船上的秋天,浩大繁盛,仿佛是一场盛宴,摆满肉食,我的手抓着香气四溢的肉,塞进空中……

  小船撞到了斜倒在河边的树枝,在那意外的碰撞声里,受到惊吓的我,一屁股坐了起来。每一次想到这个情景,我就觉得自己像一个怪物,睁着一双惊恐的眼睛,看着水浪滔天的水面。父亲大声说:起风了,坐稳!父亲站在船边,用力挥动手里的竹篙,一会左边一会右边,小船剧烈地颠簸几下后,终于在岸边停下来。

  风减速之后,小船前行,穿过船闸,船在一条临近村庄的地方停泊下来。父亲和我把大米一袋袋扛上岸,我在村外的小集市边上看着粮食,父亲走进村子带回来一些人,那些人解开口袋,和父亲讨价还价,谈好兑换的价格。那些粮食被人家运回家,又把一袋袋的瓜干和玉米运过来。

  我们把这些粮食装上船,看着比来时多出一倍多的口袋,父亲长长地出了口气。“这个冬天好过了。”他喘着粗气,满是汗水的脸,挤在深深的皱纹里,缓缓地流淌下来。他坐在船上,继续啃玉米干粮。深秋天空的光芒笼罩着他的身体。那瘦削的样子,像落光树叶的树木。

  在返回的船上,父亲说这些粮食不够我们吃到开春。事实如此,每年父亲都去换粮食,我们依然在每个春天都要到田野里挖野菜。那一年也不例外。看着高出船舷的一个个布口袋,我并不在意,那个少年的我,只知道看着秋日长空,无限辽阔,云彩漫游,心中无比舒畅。

  多年之后,父亲说没有那些乘船换回的粮食,我们的饥荒是没法解决的。我醒悟,一个人像树那么茂盛生长,就不必辛劳、愁苦,不必在荒寂贫寒的岁月,恐惧生的负担。大地上,土壤的孕育,植物在秋天结出果实,供养了作为土地子民的我们,但却远远不够。

  不管如何,那条秋天的船,在我心里,散布着起死回生的光辉。想着那河里的水,岸边的树和茂密的芦苇,经历从春到夏再到秋天,由绿而黄而灰白枝叶,仿若父母的头发,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日渐枯白。但日月的馈赠,必是人的辛劳。我们在秋天的行动,就是渡劫。

  几十年后,站在这条面目全非的河边。不见船只,河水接近干枯。唯有秋天这个词语,像一个无形的符号,从头脑里冒出来。那些随风而落的叶子,总令我看到日渐苍老,走入暮年的亲人,在那泛溢的植物光芒里,也返照青春的一张面容,也返照着无数个秋天,大自然慈爱的容颜……

  2017年11月8日


评分

21

查看全部评分

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4 08:41 | 只看该作者
紫玉清凉 发表于 2017-11-23 19:31
房子老师的文字,是会跳跃的,会抓人的。在文字风格上,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因循,也有属于自己的创新与开拓。 ...

问候紫玉清凉朋友,点评的真好,主要特点都你都说中,说透了。多谢多谢了。
祝好!
7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4 08:36 | 只看该作者
红秋叶 发表于 2017-11-17 22:37
父亲肢体语言的细节以及“我”感受的细节,两个细节交互关联,十分有带入感。问好。

欣赏秋叶朋友的评论语言,非常好。多谢!
7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4 08:34 | 只看该作者
贵妃醋 发表于 2017-11-16 12:43
秋收换粮,生活的艰难在文章中淋漓尽致,然而精神的豁达让文章又提升了一个高度!赏读!

问候贵妃醋老朋友,多谢来读评。问好。
69#
发表于 2017-11-23 19:31 | 只看该作者
房子老师的文字,是会跳跃的,会抓人的。在文字风格上,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因循,也有属于自己的创新与开拓。文本中,丰饶的意象与不动声色的讲述融汇一处,内里包容的生活、生命的重量被迅疾地抛至读者心上。读来既豁然开朗又感觉凝重。拜读房子老师佳作,问候老师安好!
6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0 15:53 | 只看该作者
冉令香 发表于 2017-11-17 21:34
沉静的文字描述的是鲜活的画面,传达的是生活的艰涩。欣赏学习,问好!

多谢老朋友冉令香读评,问好。
6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0 15:43 | 只看该作者
满庭芳草 发表于 2017-11-16 18:26
沧桑的回忆,动感的细腻描写,托出一个沉沉郁勤劳父亲的的形象,写到最后提升自己成熟之后对父亲的敬重和深 ...

多谢满庭芳草朋友用心读评,问好。
6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0 15:42 | 只看该作者
叶小蘖 发表于 2017-11-16 18:07
深邃而自制,沉重又上扬,是极好的。

多谢叶小孽朋友读评,问好。
65#
发表于 2017-11-17 22:37 | 只看该作者
父亲肢体语言的细节以及“我”感受的细节,两个细节交互关联,十分有带入感。问好。
64#
发表于 2017-11-17 21:34 | 只看该作者
沉静的文字描述的是鲜活的画面,传达的是生活的艰涩。欣赏学习,问好!
63#
发表于 2017-11-16 18:26 | 只看该作者
沧桑的回忆,动感的细腻描写,托出一个沉沉郁勤劳父亲的的形象,写到最后提升自己成熟之后对父亲的敬重和深爱与祝福,感人心怀,也令人难以忘怀。欣赏。
62#
发表于 2017-11-16 18:07 | 只看该作者
深邃而自制,沉重又上扬,是极好的。
6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5:36 | 只看该作者
芒乡化十龙 发表于 2017-11-15 17:45
第一次拜读老师作品!
禁不住让我回忆起童年时代一幕又一幕。
主题鲜明向上,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谢谢芒乡化十龙朋友读评,问好。
6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5:35 | 只看该作者
哥不是传说 发表于 2017-11-15 07:12
此篇散文开篇就很抓眼球,让人一口气读完,很能说明文字的气场了。学习欣赏了!加分支持!

感谢哥不是传说朋友读评和加分支持,问好!
59#
发表于 2017-11-16 12:43 | 只看该作者
秋收换粮,生活的艰难在文章中淋漓尽致,然而精神的豁达让文章又提升了一个高度!赏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5 17:36 , Processed in 0.12679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