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65|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曳尾居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2 11: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混混 于 2017-12-3 11:30 编辑

  
  四年前,因孩子上学父母年高,我不再漂泊回到家乡,闲暇时,依旧写点东西消遣。某段时间心血来潮,想叩开本地文界大门,苦于无人引荐,遂登录当地互动网站,偶尔发些小文交流。结识一实名注册女子穆冬梅,对我一篇小说赞赏有加,回复近千言,颇有相见恨晚之味。由此开始互相关注,由她所发帖子得知,她因自家厂房被官方强拆,几年间都和官方对簿公堂,诉讼已达一百多次,从当地法院到中院到高院,再到首都,再发回重审,此等讼事,举国罕见。也因此,她常会被官网删帖,却不急不躁,依然不停说明诉讼进程,输赢心得,偶尔还会凑几句古韵调侃自己,调侃时事,我便有在现实中相见之意,相邀再三,终在一年后如愿。
  
  那天我陪一残疾文友去《新民晚报》驻当地编辑部办事,她正好居住附近,于中午得以一见。“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本以为能和官方如此周旋,“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娴静,美丽,大方,柔弱,寡言,善解人意,各种词汇在我心里次第呈现,并甚以为奇。可惜那天与她交流甚少便匆匆告别。后来几次去市里参加作协活动,总是邀她一起。文友大都喜欢听她说话,声音柔和,语速平稳,思维敏捷,口齿清晰,分明淑女一枚。只是因她身份特殊,每次都会与政府大楼门卫解释,再三说明只是参加文化活动,等确认了才能进入。后来可能因我太孤傲,不再参与文联各种活动,但每次约会文友,都会叫她,大都能慨然应允,慢慢成了挚友。据她所言,和我交往没有任何压力,纯粹君子之交,对我,此言当属最高评价。
  
  一六年底,省高院终审判决政府对她强拆违法,我因此连发数帖祝贺,可惜悉被删帖。她亦开始慢慢退隐,读《庄子》,学古琴,淡然世事。今年初,她私下告知,想弄套房子,简装一下,供我们几个文艺人消遣,并留一房间给我,以后去市里和友人相聚,晚上再不需匆匆回转。我取笑她土豪思维,她苦笑,说国家赔偿还遥遥无期,起码会在三五年后——唯有慨叹。
  
  不久钥匙到手,她便开始动工,期间我去过两次,商讨布局设置。后收到微信留言:陋室简装新成,夜半不寐,忽想取名曳尾居——汲古清音琴室。原因大概如是:其一,我此生偏好老庄,尤其对庄生曳尾涂中这个典故理解日深。于我,这些年人生境遇较大变故有很多关系。鲁迅先生说过,他自己何尝不中点庄子之毒?我不敢比附大先生,但确是深深喜欢庄子。庄生对世事人生无常中有恒道洞察,有与天地精神独往来之境界,以及恢诡谲怪、气势磅跎文风和灰里埋线、草里惊蛇之构架,更有奇思妙想寓言。可惜我仅仅读了点皮毛,不曾深入精髓,其中诸多妙处无能表述。但这一切都令我着迷、喜悦。庄子崇尚以真为美,认为人、物自然天成应该得到尊重保持,反对机心人为,以此为天刑之苦。这个说法成为后世文艺评论最高标准。文章讲究真感情、真境界,书画艺术讲究遗貌取神、气韵生动,其本质我以为是在尊重生命,尊重事物本然。
  
  又云:国人不似日本那样喜爱乌龟,可骨子里却渗透着乌龟血脉,事不关己,得过且过,一直是人生第一哲学。尤其当下不得不谨言慎行,曾经豪气干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越来越成为一种只能意会难以言传之奢望,或许,做一缩头乌龟,未尝不是明哲保身之法宝。但国骂乌龟王八却盛行不衰。于是好奇,此等说法起于何时?出处何在?毕竟,所有习俗或文化皆有有起源,庄子里,丝毫没有贬低乌龟之意。由此明白国人之虚伪早已根深蒂固,一直活在自相矛盾夹缝里,并以此自慰,真不知道此等情形何时尽头。
  
  又云:你觉得可以接受,就叫曳尾居,反正我超喜欢,深得我心意,即便有粗人不懂高人笑话,活到我们这种程度,还有什么介意?于我,此三字是我半生写照,人生信条。自勉、自慰、自嘲、自逍遥!也是我十年读庄子最得心处。我想,我俩在此方面应有相通之处,曳尾涂中正是我们所求,琴棋书画诗文之类都是手段,目的都是要在人世天地间逍遥游。
  
  看完留言,一时无语,忽然间有顿悟人生之感。
  
  有人说,曳尾涂中这四字写出来不好,更没美感。说秋水篇是外篇,未必出于庄子。说外篇大都牢骚怨言,非正能量。
  
  我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量本无正负之分,关键在于怎么看,从何种角度看。没经过沧海桑田,还真没资格评判。能做一个缩头乌龟,同样也是我等愿望,只可惜自制力有限,常常无法掌控情绪,这四个字亦是共勉之词。
  
  昨日闲暇,邀二三好友共往,曳尾居已初成,品茶斗酒听琴书墨,不亦乐乎,怡然而归,遂成此记。

  2017年12月2日于华江





IMG20171201121422.jpg (5.2 MB, 下载次数: 645)

IMG20171201121422.jpg

IMG20171201122221.jpg (5.72 MB, 下载次数: 650)

IMG20171201122221.jpg

IMG20171201122241.jpg (4.32 MB, 下载次数: 661)

IMG20171201122241.jpg

IMG20171201122315.jpg (5.45 MB, 下载次数: 601)

IMG20171201122315.jpg

IMG20171201122400.jpg (5.13 MB, 下载次数: 638)

IMG20171201122400.jpg

IMG20171201122421.jpg (4.55 MB, 下载次数: 583)

IMG20171201122421.jpg

IMG20171201122428.jpg (4.17 MB, 下载次数: 649)

IMG20171201122428.jpg

IMG20171201123814.jpg (4.5 MB, 下载次数: 645)

IMG20171201123814.jpg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3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20:29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7-12-3 21:22
因为我看的时候,火气已经消了。哈哈。没有火也没有气。

火不能燃太久,会把自己烧伤的,我还想多活几天,所以就熄火了。
32#
发表于 2017-12-3 21:22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7-12-3 11:37
我倒觉得没什么。木门有建议权,我保持沉默。

因为我看的时候,火气已经消了。哈哈。没有火也没有气。
31#
发表于 2017-12-3 19:51 | 只看该作者
混混 发表于 2017-12-3 11:32
嗯,想想还是把那段有火气的删了。

感觉你这次很正经,能正经地对待心里那股火了。哈哈。
3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9:07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2-3 18:58
我倒觉得这昵称很有魄力!哪个人不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混混”着?!但凡有几多清醒的人,倒是觉得自 ...

是啊。我用混混这个笔名纸媒了近百篇玩意,从来没有编辑质疑过,没想到在这里会被人以此否决。也算是经历了。

谢谢理解支持。
29#
发表于 2017-12-3 18:58 | 只看该作者
混混 发表于 2017-12-3 18:41
对,名字只是符号,不重要。可惜就是有人常常以名取人,第一次遇到这里竟然有人以“混混”这个名贬损否决 ...

      我倒觉得这昵称很有魄力!哪个人不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混混”着?!但凡有几多清醒的人,倒是觉得自己想“混混”时却感到力不能逮。能够“混混”——在混里混或者混在混里,而不是“昏昏”,中财论坛有几人?!写文是在物役之下猥琐的,倒是像野草随风俯仰于遍野,你心里欣赏?!
      
2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8:41 | 只看该作者
东方玉洁 发表于 2017-12-3 18:20
但有闲情,叫什么名字都是主人的志趣,很有意味的。看你们雅集,调琴品茶,谈诗论文,好!

对,名字只是符号,不重要。可惜就是有人常常以名取人,第一次遇到这里竟然有人以“混混”这个名贬损否决我咧。
真是好玩。
谢谢理解临帖。
27#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8:37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2-3 18:12
曳尾涂中
      不为物役,在泥淖中寻求自己快乐行走的姿态。这女子的心真大,这男性很有格局,二人之气象 ...

谢谢,谢谢 ,谢谢,谢谢,谢谢
2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8:36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7-12-3 17:31
倒是一个闲雅的好去处。
中财也尚可,不妨多做几篇文章,少惹几分闲气。

因搁笔好久,这些天刚刚重拾,坚持每天至少练习一篇,现都发在中财。
感谢临帖。
25#
发表于 2017-12-3 18:20 | 只看该作者
但有闲情,叫什么名字都是主人的志趣,很有意味的。看你们雅集,调琴品茶,谈诗论文,好!
24#
发表于 2017-12-3 18:12 | 只看该作者
曳尾涂中
      不为物役,在泥淖中寻求自己快乐行走的姿态。这女子的心真大,这男性很有格局,二人之气象,令人心往。文意至此,可也!
      只是林子太大了,没有不受风寒的。祝福心灵独自站立者得到自己的静安!
      
23#
发表于 2017-12-3 17:31 | 只看该作者
倒是一个闲雅的好去处。
中财也尚可,不妨多做几篇文章,少惹几分闲气。
2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2:29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7-12-3 11:44
文中这位女子,真是有胆色,讲义气,而又不失女子温婉,且无论如何磨难,内心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清明。文章不 ...

能和政府打两百场官司,还是全省的五个典型案例之一,恐怕全国仅有。
只是当地官方不让谈及此事,被删帖无数。


感谢临帖。
21#
发表于 2017-12-3 11:44 | 只看该作者
文中这位女子,真是有胆色,讲义气,而又不失女子温婉,且无论如何磨难,内心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清明。文章不错,把一传奇般的女子写得十分鲜活。欣赏!问好!
20#
发表于 2017-12-3 11:37 | 只看该作者
混混 发表于 2017-12-3 11:34
感谢临帖。听从建议,小修了一下。

问好。

我倒觉得没什么。木门有建议权,我保持沉默。

点评

我始终保持建议权。  发表于 2017-12-3 19:5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3 07:19 , Processed in 0.160149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