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35|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出新与突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4-27 1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只要是文学作品,都有其内在的力量打动人心。如果没有,这篇文字就失败了。至于说这种力量体现在哪里,我觉得关键体现在细节中。一篇好的作品,需要大量的细节做支撑,需要栩栩如生、新颖独到的描述感动人,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因为读者很难通过你的理性说教来得到感染,获得魅力。另外,必须是属于“这一个”的,而不是大多数人都熟悉的。新鲜,这是作品的生命。新鲜包括内容的新和形式表达的新。关键是表达要出新。很多大家哪怕写那些老素材,也能游刃有余,新颖别致,就是表达新的缘故。这个表达新,由结构新与语言的新决定。真正做到不容易,需要大量的练笔和潜心的琢磨。
      
  我们总在写,但是不能仅仅是一般化的写作。流于大众化的层面上的写作,原地踏步的写作,是无意义可言的。
      
  作为一个写作者,如果大量重复自己,重复别人,那是什么情形呢?制造无数的文字垃圾不说,还无端浪费别人的时间精力,这不是可取的行为。尽管大多数网络写手不自知,安于现状,但不能因此否定创新的实质性意义。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追求文字表达最大可能性的发展空间,这一点是值得注重的。我们应该形成一种自觉,一种有效的实践习惯。提笔第一要想到的,就是要新颖别致,与众不同,与之前的自己不同。这样才有进步的可能。
      
  既然是选择了写作,那么就要考虑这个事,关于文章出新与突破的问题。这是个理念建立与否的话题。你有意识地追寻,可能会有所发展,否则,只能是原地踏步。
      
  需要出新,需要突破。生活中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入笔,但是能否写好,写得新颖别致,就在于你能否有独到的发现和独特的表达。
      
  我觉得写出新颖别致的文章,最重要的是需要拥有一种敏锐的感觉。我们要善于发现这种不平常。要培养自己的这种敏感性。惟其如此,平常的人和事到了你眼里,或许就会变得不平常。
      
  比如说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个女孩被欺负了,生活中,我没有姐妹,这个梦纯属是无中生有的,但是梦中的景象十分触动我,女孩楚楚可怜的样子十分让我心疼,我就想这是怎么回事。几天过去了,这个梦境还在脑子里回旋。一来就想起,我刻意忘掉,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就想,那就动笔写吧,能写成什么样子,心里一无所知。着笔的时候,尽量表达主人公的内心情感状态,很细腻、鲜活的那种状态。最后完成了,就是《姐姐》这篇小说。在此篇中,我努力追求属于自己的风格,当然也注意适当借鉴,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当然需要巧妙地化作自己作品中的血肉,而不是肤浅地机械地复制模仿。事实说明,没有什么不可能,除非你想不到。需要拥有新颖的表达能力。这个好说难做,需要不断地在写作中磨练,总结,与他人交流,自我体会。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有一句是“若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其中道理无须多说。
      
  真正的作者是不会满足于自己的水准的。他一直在向前走。始终有一种力量在推动他前进。这种前进、变化的区间,或许是短时间的,比如一月两月,半年一年,或许就是长期的,比如两三年,五六年,等等。所以要耐得住寂寞。
      
  这个根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时候,昨天你还苦苦寻找突破的途径,今天忽然就会有崭新的理念或者灵感冒头,让你有柳暗花明之感。我曾经遇到过几次这种情形,我觉得是上天的赏赐。比如《活着五味》,比如《姥姥名叫王凤英》,比如《看电影》等,比如《搁置》,比如《姐姐》,《李彩霞》,等等,都属于此列。其实算是自己的积累所致。所谓功到自然成吧。只有不断地自觉地寻找新的突破点,你才有可能有既有别于自己、又有别于别人的文章出现。如是,所谓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才能出现。关键在于一个突破。必须自己心里有这个自觉,有这个追求。习惯于既成的定势化写作,显然不好有更大的突破。能否理性客观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的创作态势,就很重要。目前,自己是置身在什么层面上,准备向什么层面上挺进,按自己的条件,将来可能达到什么层面,这些都应该有所把握,合理认识。视野要宽,境界要高,要求要严,要善于从自己身上找到问题,找到差距,找到努力的方向。真善美是文学创作涉及到的很普遍的现象。作品里的真善美无疑源自生活,但是它肯定高于生活。生活琐碎不能是完美的文本本身。必须有所选择,取舍,做相对艺术的提炼,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陷于不自觉,总感觉那些话都是自己身上的肉,不舍得割舍,其实要善于用减法,这一点很重要。需要遵循基本的原则,既不能言之无物,也不能无限夸大,让人反感。只有从这些基本的点上注重起来,才能让你的文本充满生命力,充满活力,而不至于因小失大。
      
  同样的内容,你换一种角度去说,感觉就迥然不同。
      
  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记不清最初是在哪里看到或者听到这句话了。面对这句话,我常常陷入沉思。究竟文字的表达有多大的可能性?它有多么大的发展空间?细细去想,真的是无穷无尽。你可以任意设想,任意创建,鲜活的文字总是在你未知的那里等待着你。你永远不知道闪现在你脑海里的下一句话是什么。这一点你永远无法想象。
      
  比如说,在某一天,我看到存车棚那里有一辆摩托倾倒了,它不是惯常那样向左倾倒,而是向右倒。这个情形好几天就那样存在着,我每天上下班都能看到,摩托的不正常状态让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它就是一个悬念,一个谜。面对这个悬念,这个谜,我无法保持平静。于是陆陆续续写出小说《搁置》。这篇小说与惯常所见的小说不同,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情节,它就是一种状态,事物的状态,人的状态,世界的状态。写的时候,感到了一种十分随心随意的意味,游刃有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我意识到,你除非失去信心。只要你还有足够的好奇心,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就存在,就不会穷尽。别人肯定不这么写,我偏要这么写,就永远有突破的可能;永远有发展空间。就是这么神奇。
      
  在这方面,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图森的《迟疑》、格里耶的《嫉妒》、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等,很有启示意义。那种种耳目一新的表达方式,别出心裁的艺术探索,给我们十分有益的启迪。
      
  2
      
  世界之大,造就了读者群之纷繁。我们不应该一概而论。论坛上大量涌现深情缱绻的文字,好像我们被情感包围了,淹没了。诚然,相对深情缱绻的文章,自有其可取之处,值得借鉴之处,但是还是需要辩证看待,最好是既深情,又能使人有所憬悟,就相得益彰了。面对那些至亲的人,朝夕相处的人,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触,你最清楚。你只要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那部分来挖掘,展现,就可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来。亲人朋友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所谓的亮点吧。为什么我要说“可能”呢?因为你只是心里想到还不行,还得有相应的笔力来相衬。这就需要很好的磨练了。
      
  有的文章确实值得好好品读。因为它不仅仅写了亲情,而且还把记述放在一种诗意的氛围里展现,让人觉得感动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很美的那种氛围,还能受到思想上的淘洗历练。你会觉得,这文章我看完一遍不能就完了,还得再看一遍,甚至多遍,甚至还要推荐给好友亲朋看。这就是优秀作品的无形魅力。我们都需要向这个目标看齐。
      
  其实随着社会的变革,文学自身也在发生变化。关键在于,不能囿于圈子无法跳出,约束得越紧,自我的发挥越受限。还是注重自我突破为要。当然也有个适度的问题。只要读了让人有所感,有所思,心情欢喜,就好。
      
  实际上,我们最缺乏的不是什么写作套路,而是这样的套路太多了,有很多时候反而束缚了我们的手脚。或许对于某些新起步的作者来说需要一定的路子来适应,来寻找规律,而对于另外一些作者而言,对于大多数作者而言,就需要跳出来,对一些既定的套路坚决摈弃,才有望走出崭新的路子。我们常能够看到高考作文似的那种八股样的模式化,比如曾经我们很熟悉的杨朔散文。这是使文章越写越死的路子,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我想这个能否“跳出来”,就算是目前很多作者的困惑吧。不知是不是合乎别人的心思。我自己这么想而已。期待得到相应的探讨交流。
      
  3
      
  选择写作,我觉得是为了实现一种表达的需要。人都有表达的需要。有的人能说会道,这也是表达,而我这个人口头表达很不擅长,这就需要提起笔来记述。记述下来后,意义就产生了。至于之后衍生的其他意义,比如在报刊发表,收获一些稿酬,获得一些奖项,入书出书,比如读者读后的感受,等等,就属于另外的事情了。其实就与作者无关了。
      
  拿散文而言,它确实是一种自由宽泛的文体,具体到某一个作者来说,也有其局限性,比如有的人擅长写记人记事散文,有的人则擅长写游记散文,还有的人擅长写哲理性散文。作为成熟的散文作者,应该保持一份自觉与清醒,最好是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区域去锻炼,容易出成绩。不过我觉得这不叫避开,是一种主动的寻找吧。
      
  简单有简单的妙,复杂有复杂的好。朴实与优美均有其可赞之处,也都有其局限,不能一概而论。实话说,在提笔的时候,不可能想这么多的。只能是顺其自然。
      
  生活是最重要的老师。这话千真万确。生活可能给予我们的,你根本想不到。其次是自觉锻炼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自觉敏锐的感知能力和深刻的认识能力。想事情要辩证客观,忌主观武断片面。这些都能很好地培养自己对生活的精确认识能力。
      
  写作对生活的影响是肯定的。既有正面的良好的影响,——有的人就因为写作改变了一生。对此我不敢奢望,不过会尽力。同时也有不大好的影响。不过这个影响属于周瑜黄盖的关系。相信大家都对此有所体会。
      
  至于写作的灵感,源于自觉不自觉的胡思乱想。我喜欢在走路的同时开动脑子,其实我也没有刻意,它自己就开动了。我一些想写的东西的苗头,就是在这种情形之下诞生的。这样的情形说实话,很有意思的。那些灵动的因子出现在脑海,这便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有没有这个现象,很重要。一旦缺失了这个,你的写作路子就濒于停滞状态。往往会有新奇的东西冒头,这就决定了一篇东西的诞生。但是能否诞生,还取决于很多因素,你是不是能坐下来好好进入状态,是不是有那份心情,有那个时间,有那个游刃有余的笔力。种种因素决定着。关键是,心里的把握。你会自觉对自己心里的感觉有一个认识。像《活着五味》,像《1982,一只芦花鸡》,冒头的情形至今还记得。都是在一种清新的状态下,自然流淌出来的。开头的第一句话一露头,整体行文风格,就奠定了。你一路走下去就好。说真的,这样的状态犹如天赐。
      
  关于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有的人说过时了。我觉得不能这么简单论定。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说到底还是要坚持一些传统的,基本的准则。我感觉要很好地做到,需要一种习惯。就是说,在日常的练笔中,日久天长养成那样一种习惯。你一旦提笔写,心里就有一个“点”,这个“点”就是所谓的“神”。如果在提笔的时候,对这个“神”心中有数,就好办,否则,很容易写成一盘散沙。在有一个基本感知的情况下,才能谈及文体的创新,语言的创新。否则,白费力气,耗费你和读者时间。
      
  本能的求新,求变,那份欣喜与自足,一言难尽。尤其是在小说的创作阶段。相信很多小说作者都有这个体会。那种千回百转、随心所欲的状态令人着迷。很多时候我渴望拥有这种状态,可惜这不是容易的事情。受限于各种情形。有自身的水平影响,也有精力时间等因素的制约。
      
  写小说的冲动一直有,不过我对自己的这种冲动有一种自觉。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硬写。小说是需要善待的文体。当然这么说不是说散文不需要善待。请大家不要误解。相对而言,散文更适合随心随性写来。它出手要快捷一些,一般情况下,耗费的心力要少些。这有一个前提,就是需要具备了足够的生活和思想储备。在此基础上,散文才能有那种历尽沧桑的感觉。当然,我们应该保持一种警醒和自觉,对每一种文体都应该努力写好,写精。
      
  网络里的小说与散文有区别,我觉得主要体现在,大多数人提起笔来述说心情比较容易,写一篇让人耐看的小说就不大容易。这就促使散文比较泛化,量要大得多,小说比较规整、有难度,量比较少。
      
  所谓网络小说的火爆,应该是指那些穿越、言情、武侠等小说的火爆,这与人们的快餐阅读有关。我不大欣赏这种阅读趋势。尽管很多人喜欢。
      
  我倾向于阅读自己喜欢的小说,比如一些实验文字,像图森、格里耶、福克纳等等的作品。我比较偏爱。再三品读都不腻歪。还有中国作家中,余华的《活着》,莫言的《红高粱》,我也是读了又读,它们总有惊喜让你满足。对网络小说我看得少。我还是喜欢具有正统意味的小说,不管现实性的,还是实验性的。比如邓迪思的《猫》,刘尔谋的《猫》,都是写猫,但是风格不一样,给人的感觉都很好。我对比阅读,感觉过瘾。这样的作品,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刘尔谋是个写小说的好手,也是我较早认识的文友之一。还有那个叫恶鸟的家伙,小说写得也很有特点。他的作品被《大家》等大刊发表。我对图森等人的作品的注意,就是这家伙给带动起来的。另外,一些网络作品拥有一种非常好的质地,给人的感觉很好,再三读也不厌烦。我始终相信,符合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曾经有朋友问起我对文学的理解,我想是不是这么说吧,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首先文学是一种令人心暖的事业。我们拥抱她,她就温暖我们。其次,文学也让人无奈,让人困于窘迫,尴尬。比如,我常问自己,究竟物质重要,还是精神重要?我觉得,你根本不能以一句话两句话说清道明。任何偏废都是一种伤害。无论如何,在文学写作中寻找新颖别致的路子,努力让自己与众不同,与先前的自己不同,是一个令人不断惊讶和欣喜的过程,值得我们一起探索。
      
  2013.6.14  

评分

23

查看全部评分

46#
发表于 2018-5-4 09:09 | 只看该作者
拜读老师佳作,点赞加分。
45#
发表于 2018-5-2 23:38 | 只看该作者
夏版的佳作不能看多了,看两段,消化了再来,
44#
发表于 2018-5-2 23:2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总在写,但是不能仅仅是一般化的写作。流于大众化的层面上的写作,原地踏步的写作,是无意义可言的。

    其实我挺佩服总在写的人,写得出,偶尔还能够捞个数十元不等的小费,也打发了时间,何乐不为呀?
43#
发表于 2018-5-2 23:24 | 只看该作者
新鲜,这是作品的生命。新鲜包括内容的新和形式表达的新。

精彩!内容的新,可以通过深入生活,敏锐观察获得,而表达的新,就要作者自己修炼与提升了。为什么很多作家要把早期作品多次修改,就是因为对自己以前的东西有了更高“形式表达的新”。
42#
发表于 2018-5-2 17:02 | 只看该作者
小说创新是多角度的,不是一篇短文可以全部概括,何况还有未竟领域。可是,有这么高起点文字的点拨,太值得珍惜了。
41#
发表于 2018-5-2 05:55 | 只看该作者
言默然 发表于 2018-4-28 16:49
拜读学习了,且见一贯的文笔风格,平实朴素,我喜欢

看到了老师年轻时的影子,太帅了啊。
40#
发表于 2018-4-30 19:5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很有收获。加分受限,友谊如昨!
问好夏版,远握
39#
发表于 2018-4-30 18:52 | 只看该作者
预祝五一节快乐,阖家'阖家幸福美满😊!~
38#
发表于 2018-4-30 18:5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佳作!~长知识了!
37#
发表于 2018-4-29 23:38 | 只看该作者
夏版~~五一节愉快~~~~阖家幸福美满~~
36#
发表于 2018-4-29 23:3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夏版大作~~~晚上好~~~~
35#
发表于 2018-4-28 21:09 | 只看该作者
简单有简单的妙,复杂有复杂的好。朴实与优美均有其可赞之处,也都有其局限,不能一概而论。实话说,在提笔的时候,不可能想这么多的。只能是顺其自然。

想到才写,想不到的也无法写,我很赞美版主的有关论述。
34#
发表于 2018-4-28 19:15 | 只看该作者
素离歌 发表于 2018-4-28 13:30
读了,感觉很受益。我最近才悟到这一点,最近一直忙着赶着写东西,忙到每天一醒,来不及洗脸梳头就在电脑面 ...

观点经典,点赞
33#
发表于 2018-4-28 17:41 | 只看该作者
寻找个人的突破和创新,除了积累,灵感也很重要。老师有灵感来自梦中,这让我想起自己做的梦,可惜大多很零散,只记得一个画面,情节不清晰了。唯一有些清楚脉络的是噩梦关于鬼怪的,这个写 出来恐怕会吓着自己和别人。: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9 08:16 , Processed in 0.05121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