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656|回复: 6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唱响大地的歌 ——米粒满仓秋收系列作品赏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7-5 0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8-7-5 19:33 编辑

  唱响大地的歌
                                                 ——米粒满仓“秋收系列”作品赏读

    秋天熟了。
  庄稼熟了。
  大自然整个熟透、出锅啦!
  ——
  自2017年10月21日第一章秋收散文“砍苞米”至今年6月,米粒满仓老师先后撰写秋收系列散文共18辑-31章。合计约60,000字。

  打开满仓老师的个人主页,不难看出,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与农村生活有关。如“炎炎夏日麦收忙”、“农村的水井”,以及中学校园纪事“捡粪”与“喂猪”等。文章无华丽的辞藻,读来却亲切感人。文字来源于生活,假如没有亲身的体会,是写不出那些农村生活的场景,也不会如此认真地去剖析、解说乡村生活与现实。那些物象的表白,实际上是一个人的精神生活的表达,同时,对作者文学创作有着巨大影响和促进作用。

  满仓老师在“秋收系列散文1•秋熟了•砍苞米”一篇中介绍到:那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事情。我们中小学生,从夏季、麦收以后,种玉米、花生、豆子,栽地瓜,并为它们撒药、锄地、拔草、授粉、施肥、管理、灌溉、捉虫,直至秋假割地瓜蔓、砍玉米秸、刨地瓜、刨花生、装车、运送庄稼秸秆、剥苞米棒子、扒苞米叶、剥苞米粒、刨苞米根,以及刨地、初中高中时拉耧播种小麦……样样农活都要干。

  那个时代的学生劳动较多,代替了不少学习时间。相比较现在的孩子,他们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珍惜,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教育,大自然是个“大课堂”。只有亲身感悟,才会有如此接地气的文字产生。

  “苞米从播种到收获,包括许多“工序”:刨地、耙地、施粪、播种,间苗、浇灌、喂肥,撒药、锄地、拔草、授粉,砍苞米、掰穗子、刨苞米根、扒苞米叶、剥苞米粒等”。(秋收系列散文2•苞米地)

  对于喜欢吃玉米棒子的人来说,也许根本不会想到一穗苞米需经过如此多的工序,才能收获至农家的手中。这个漫长的过程,饱含着农民兄弟多少劳动汗水,才能结出那饱满的颗粒来呢?

  “双手全磨出水泡、血泡、脱皮和老茧,浑身劳累、疼痛、火辣辣的,这一切是坐在地头休息时才能感觉到。”“干到上下午的后半段,早就累得砍不动了,镰刀磨钝了格外费力,所以是最累的时候。天天都是咬牙坚持。晚上收工时,所有人都像“土人”,满头满脸满身的灰土和草屑、庄稼叶子。”(秋收系列散文1•秋熟了•砍苞米)

  一粒粒苞米到手,那手指头都佝偻得伸不直。想想农人的日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咬着呀,就是这样过来的。

  写作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这些熟稔的乡村生活,具象的描述,所包含的一点一滴的体会及认知,从场景到体验再到经验,非亲历不足以如此细致地呈现和描述。只有真正体验过农村生活的人才能有此真切的感受。农民们种粮不易,收粮更是辛苦。城市人可能永远也体会不到。

  记忆中,我还是上小学的时候干过一点农活,那也是象征性地去干。家里也没有种地的亲戚,所以满仓老师的每篇秋收故事读来都感觉新鲜。第一次知道这样的农活,连“硬干”都是第一次听到。可见这些文字来自乡土的真实性。

  “母亲把硬干放进一口大瓷缸、或纸浆糊的面缸里,再用破旧塑料布和高粱秆箅簾,把瓷缸口封严捂着。过几个月,硬干表皮泛出一层白霜,全是糖分。咬一口似橡胶,有软有硬,在嘴里慢慢嚼着,哏盈盈的挺甜。”(秋收系列散文9•晒硬干•揽地瓜•揽花生)

  为什么要揽地瓜、花生呢?因为粮食不够吃。口粮不足,只好想办法。“别忘了,关键时刻,一天能有一粒花生下肚,可能就会保住一条人命。在山里,就连一截地瓜蔓蒂也不嫌弃,看见了捡起来,回家留着喂猪。”

  从晒硬干、揽地瓜再到揽花生,都是乡村人实实在在的劳动生活,是生存本身和生活本身所具有的状态和滋味,是中国农耕社会数千年来所具有的典型性的生活状态的真实反映。

  因为喜欢吃熟地瓜干,所以感觉这篇比之前的都好,尽管好好的地瓜干让满仓老师写得恶心巴拉的。但就是那经母亲的手晒好的“硬干”蕴藏着浓郁的亲情,嚼着才有味。

  在(秋收系列散文7•剥苞米•分粮食•地瓜蔓)——这一章节中,作者以怀旧的心态,将记忆里剥苞米、分粮食与地瓜蔓的三个劳动场景,从技能到劳动的心情,以亲历者的感悟与口吻,将特定年代劳动者的风貌陈述出来,细节描述详尽。

  “偌大的乡场上济济一堂,大家坐着蒲团或砖头瓦块小板凳。环绕着场中间高处嗤嗤响的汽(油)灯。大家边干边聊扯着瞎呱儿,嘻嘻哈哈很是热闹。像一桌欢乐的喜宴。话题内容包罗万象,张家长李家短、吃喝拉撒、汉子老婆孩子无所不有……”这也许是乡村生活最热闹,最温馨的场景了。这段文字的描述,有一种温暖人心的朴实。

  满仓老师的秋收系列故事写得有滋味有味,还充满童趣,读来妙趣横生。如(秋收系列散文5•咂甜儿•游乐场•啃苞米)中写到——“劳动间隙,孩子们捉蝴蝶、飞蛾、蜻蜓,到处捉蚂蚱、知了、青蛙、山蛇。先当玩物戏耍,把玩够了,找来半干的枯萎荒草,点燃篝火,把它们扔进火堆烧着吃。有的捉小虫、蟋蟀,或“怪怪”(蝈蝈)玩耍,逗乐;听其刺耳的高音嘶鸣,肉搏厮杀逗趣;总之,昆虫的家园就是孩子们游玩的乐园”。

  在满仓老师的秋收系列故事中,除了用朴实的文笔描述秋收的过程,也用了一些优美的词汇将一些恢弘、浩大而温馨的乡村生活场景进行了涂抹。

  “丰盛的金秋硕果累累、令人欢欣陶醉。恍然觉得像个绚烂广阔的大餐桌,伴随着山风中、漫山遍野各种庄稼秸叶汹涌澎湃的细碎波浪,正袅袅蒸腾着饭菜的香鲜”(秋收系列散文1•砍苞米)

  “秋高气爽,蓝天白云。秋天的云彩最漂亮!好天时,蔚蓝的天空青碧如洗、深不可测,一朵朵、一团团白云纯粹得像棉花团,有的丝丝缕缕浮在空中,随着西北风向南慢慢走动,飘飘悠悠散步似的,像被老天爷双手撕碎了随便一扔,随风飘撒得满天都是,边缘残留着撕扯后丝丝缕缕的撕扯痕迹。”(秋收系列散文之11•种小麦)

  “在这美妙的田园,穿行着男女老少,做着各自的活计,以各种体态劳动造型,抒写描绘着美丽的田野,像在为大地打扮、梳妆。构成一幅温馨迷人的秋色图;伴以乡民幸福的笑脸、快乐的对话朗笑,昆虫王国民间乐队的演奏乱弹混唱,共谱一曲原生态的《田园交响乐》。”(秋收系列散文3•田园诗)

  这就是田园诗画,这就是美丽家园。这样的画面在眼前一次次闪过,那么诱人,让人深深陶醉。远离喧嚣俗世的烟火味,跃然于纸上,读来令人无比感动。

  总体上,各种场景描写得不错,但有些段落语言不够凝练,显得冗长了。

  “整好的麦畦子,新土新鲜、整齐划一、漂漂亮亮,像人理发了一样,田野整个面貌一新、精神抖擞!麦畦子越平越好,易于浇水。劳力都想把麦畦子整得平光、漂亮,就像女人绣花,手艺高就绣得好。”(秋收系列散文之11•种小麦)

  “直至今天,我才幡然醒悟,那缀满山野的锃亮的露珠,原来是乡亲们唰唰落地的滚烫的汗滴,阳光晒了半年还没干燥,依然那么清澈、晶莹!而彤红的苹果,分明涂着乡民的血液,是血红细胞调和着七彩阳光染成。”(秋收系列散文2•苞米地)  

      以上两段描写生动,用语贴切、具象,带着浓郁的情感和暖暖的温度。亲切、自然,充满了对田园、家园的挚爱之情。而随和、幽默风趣的语言,又使文章添加了无限活力。

  “白菜、萝卜收获这些天,村边的各家菜园里,都在忙忙活活收菜、窖菜。有的在自家的自留园自留地里挖菜窖,有的在别人地里挖,也有的在近处的集体地里挖。”(秋收系列散文16•下萝卜•菜窖子)

  这两节,一写收,二写藏。收取的是萝卜,藏的不仅是萝卜,还有其它蔬菜。作者一一展开来写,朴实、形象,生动的语言写出了乡村风物和生活的内质,字里行间是满满的乡村生活的美好。此篇写得实在,不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更有对村庄事物的满腔热情。文中还含有许多知识点,而又不失幽默。绘声绘色的描写和感受,让读者记住那一段贫穷难忘的日月。

  “天寒地冻时,手脚冻得冰凉、双手冻僵了,有时疼痛难忍,用僵硬的手脱掉鞋子,爬上土炕,往被垛上一靠,扯床被子盖在身上,真是幸福极了。家的温暖、心的温馨一块儿降临!”(秋收系列散文18•热炕头)

  瞅见题目,内心就有一种温暖升腾。热炕头,是乡村人劳动过后的休憩地,这个词是和温暖、幸福连在一起的。古往今来,农村的热炕头,一直在演绎岁月的故事、温暖的往事。它同时蕴含了一些乡村文化的内涵,比如讲故事,由故事影射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再到秋收过后的一些物象和场景。文章语言朴实,叙述稳健,温情的表达,有着真诚和温暖的情感。只有熟悉乡村生活的人才能写出渗透乡村纹理的文章。

  美丽的乡村,黄色的土地、山野田园,它们仿佛是作者的一个信仰依靠,精神家园。在这里,作者似乎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真实、本色的乡村往事的回味,写就了一部厚重的农事书,还原与记录了乡村生活的原汁原貌。满仓老师秋收系列散文如一部生动的电视连续剧,陪伴了我们大半年的时间。详细的叙述,让记忆回归,让人性归真。使人情不自禁地回想那些走过的岁月。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深深眷恋,对农家乡民割舍不下的一往深情,以及对农业和各业科技发展的热切关注所写出的篇篇感悟,就是为了敬奉金秋,敬奉昨天,敬奉那个年代,以及众多曾经生活在苦难岁月的父老乡亲。这些隔着时代和岁月的记忆,恐怕会渐渐流失,但在作者的笔下却越发珍贵而美好。不足之处就是个别章节在描述中,用词繁琐,所要表达的场景,语句冗长不够凝练,显得啰嗦,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疲劳。

  散文,贵在一个“真”字,真的景,真实的情怀。满仓老师这一系列散文,虽是普通的劳动琐事、农家杂事,却耐品味耐咀嚼。无论是麦秸垛还是乡场上,以及乡亲们的劳动,生活,休闲娱乐和心理活动均撰写得细腻、真实、鲜活、饱满。这些风物和场景的记录,从对乡村历史进程的角度上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这样的文字绝非凭空想象和坐在书房里能够写就,它需要生活积淀,需要对那段生活的全面深入,感知后,再合理地加工取材,去伪存真,由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的思考与判断。而这样的生活描述,是对乡村生活的最好回忆,也将成为乡愁的最好载体与佐证。

  原散文版主柯英老师曾留评说:满仓老师这系列故事如果好好整理成册,若干年后,其价值可能远在文学之外。坚持着就是一份成就,就是一份收获。在此,祝愿满仓老师笔耕不缀,佳作频出。写出更多更好的农村体载的作品。

  秋收系列散文第1章链接: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364673-1-1.html
  秋收系列散文第5章链接: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370027-1-1.html
  秋收系列散文第9章链接: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380784-1-1.html
  秋收系列散文第11章链接: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383667-1-1.html
  秋收系列散文第16章链接:http://bbs.zhongca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87059
  秋收系列散文第18章链接: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393299-1-1.html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34#
发表于 2018-7-27 16:07 | 只看该作者
去读了满仓老师的秋收系列。于满仓老师的文,我比较看重其中的真实还原和时代特征。于云馨的评论,我更看重其中于不足之处的点精,这样,于作者,是促进。夸人谁都会,难的是,说出不足和 接受不足。这更是评论版所需要的,不说假话说真话。优缺并存。

点评

是的,【云馨文友的评论,已经是驾轻就熟了,【特别是做到了——实事求是,敢于说真话、说实话!【值得学习。赞一个!  发表于 2018-7-30 22:17
【冷晰子版主好! 【感谢您的阅读原作!【多谢指点、意见!【您的几点评述,很好!我们以后注意!【祝好!创作丰收!  发表于 2018-7-30 21:58
33#
发表于 2018-7-12 10:46 | 只看该作者
恭喜精华!赞一个!——我也给你加精华!

云馨大丰收!本周期,四个加精华,厉害!
看来,当CEO就对了!原来,比我大男人还要厉害!;P
我不服气,看来,是错了!

这样,俺就不去争官当!
32#
 楼主| 发表于 2018-7-11 13:25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8-7-10 06:55
拜读新作,精华问好。

感谢何版对我此篇拙文精华鼓励,问安!
31#
发表于 2018-7-10 06:55 | 只看该作者
拜读新作,精华问好。
30#
发表于 2018-7-7 18:00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佳作,分享精彩,问好朋友,祝福周六快乐!

点评

赞同您的认可好评!  发表于 2018-7-7 19:06
问好文友!多谢好评!祝好!  发表于 2018-7-7 19:0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9#
发表于 2018-7-7 17:55 | 只看该作者
不得不支持朋友佳作~~~~~太好了~~

点评

哈哈,赞同!云馨文友善于写作评论!赞一个!  发表于 2018-7-7 17:58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8#
发表于 2018-7-7 17:55 | 只看该作者
点赞~~~~学习~~欣赏~~~~~佳作~~~
27#
发表于 2018-7-7 17:55 | 只看该作者
为朋友满仓写的书评~~~写的好~~写得妙~~~~

点评

欢迎童心是老师!多谢!祝好!  发表于 2018-7-7 17:57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6#
 楼主| 发表于 2018-7-6 23:29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8-7-6 17:27
写农事的作品,大都有着切身的感受,所以表达一般都比较真实,有很强的感染力。

满仓老师这些秋收系列散文如连载长篇连载小说,而且每篇都写得真切朴实,许多场景描述详尽,根本没有听说过,可谓值得一读。

感谢何版光临支持,周末愉快!
25#
发表于 2018-7-6 17:27 | 只看该作者
写农事的作品,大都有着切身的感受,所以表达一般都比较真实,有很强的感染力。

点评

问好版主,多谢认可,好评。祝好。  发表于 2018-7-7 12:46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4#
发表于 2018-7-5 21:31 | 只看该作者
满仓老师系列篇章,段段精彩,一般人都不敢揽这(点评的)瓷器活,云丫头有金刚钻的本事,评点到位,分析具体,让原作熠熠生辉,评论也大放光彩,与原作交相辉映,大赞!

点评

【问好!老伍文友!【点赞,朋友的点评,好评!【朋友的点评能力,实在是高!高!高啊!【您的点评,与云馨文友的点评,并列冠军!不分伯仲啊!两枚金牌!奖金10英镑!!!  发表于 2018-7-5 22:58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3#
 楼主| 发表于 2018-7-5 20:56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8-7-5 16:41
最近看小说,有点忽略了满仓的文章。因为俺是实实在在的农民,满仓所有的经历俺都有过,除了地域差别所有的 ...

生活原本就是复杂零乱的,小草是潜心读书,也是一件好事。我现在都看不下去书了,玩啊,到处乱跑。

点评

你玩着,跑这,忙着都写了不少,看我闲得,啥也没有干,羞了。  发表于 2018-7-5 21:12
看网络言情小说,就是浪费时间的,都没啥意思了。谈不上读书。  发表于 2018-7-5 21:11
22#
 楼主| 发表于 2018-7-5 20:54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18-7-5 13:07
这是对米粒满仓秋收系列作品的深度赏读,有这样的作品评析,我想,最最得意、最最感动的当是满仓老师了吧? ...

但愿满仓老师能感动啊~~

点评

【哈哈,是的,太感动,太激动了!【我都感激涕零了啊!哈哈哈。【发奖金——10欧元!  发表于 2018-7-5 23:0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1#
 楼主| 发表于 2018-7-5 20:49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18-7-5 13:06
读云馨此篇,更多的还是感动。感动之一,云馨如此细腻的精读与点评,那么多的篇幅,那么多的章节 ...

秋秋谬赞了,感谢你的雅评。感谢有你支持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4 06:52 , Processed in 0.202673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