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74|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杂文——不必太在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7-10 1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18-7-10 13:34 编辑

    最近忙于家事,很少上网,即便如中财论坛这样耳鬓厮磨的六七年的网站也是触及很少,终于到了假期,家事也渐趋稳定,还是习惯性地打开论坛看看,倒是留意了一个帖子,版主安姑娘的《杂文,你该到底往哪儿走》,响应者众,看来这个点找得挺准。


    不过,话说回来,这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也很难挖掘出什么新意。往哪儿走?又没有指南针,谁知道往哪儿走,一边走一边悠着呗!高大上一点的说法叫做:摸着石头过河!也可以说在摸索中前进——反正,好词很多,大体意思上没多大区别。


    之所以大家对杂文会有这样的思考,在通常的认识当中,杂文就是鲁迅那样的:匕首、投枪!死磕到底,最好还能再剁一脚,永世不得翻身,充满了火药味儿。从文体上来讲,鲁迅杂文只是属于鲁迅式的战斗檄文,不能代表杂文的全部,只不过他老人家太杰出了,东西写得太类型化了,于是我们以偏概全,渐而误以为杂文非鲁迅式莫属。


    当然,文体的划分是人为的。通常诗歌、戏剧、散文、小说的划分也没有把杂文单独列出来,多半归入散文类型,可它又与我们常见的一些散文不大一样,怎样定义还真说不准。好在又不是小孩考试,非要精确到内涵与外延的零误差,所以,我一向觉得反正纠缠在概念的漩涡里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鸡蛋能吃,什么鸡下的并不重要,写得能看,看过了有感觉就行,什么文体并不重要。


    鉴于此,我们不妨就把杂文认为是鲁迅那款的,而我们讨论的也就是批判、战斗的那种侠义上的杂文。


    正因为如此,人们就觉得现在人写杂文原本就不多,即便是写了也隔靴搔痒,没有多少杀伤力,终而造成杂文式微的表象,无论是各种文学评奖还是官媒的专业报刊杂志认可度均不高。连那些小小的文学论坛,杂文版块也是勉强支撑,包括颇具影响的中财论坛,写手走马灯一般轮转,版主也是叫苦不迭,不时只能以一些大众口味的话题来烧烧火、增增温,热度忽冷忽热,走得不见得有多么稳健,没有找出长效的路子。


    怎样看这个问题?我觉得任何现象只有存在必定是有其理由的——这并不是说存在即合理,而是说有合理的因子。杂文不火、缺少批判性一来的确有个语境受限的情况,鲁迅有鲁迅的时代背景,明明是自家的国土,偏偏是个什么租界;国内积贫积弱,乱象横生,普罗大众觉醒者很少,而精英们又多半徒有其表;一句话,没几个明白人!他本身对自己道德要求是很高的,看不惯、忍不了,化为杂文,战斗到底属于情理之中。我想到了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说的:我像一条狗似的,叫了一百年,愣是没叫醒几个!他真是活了一百岁,言语之间也是“怒其不幸、哀其不争”的悲凉,与鲁迅异曲同工。


    李敖演讲是说过,自己初中毕业时就能算个人才了,因为那时候每四千个人当中才可能有一个中学生。公众受教育的机会是很少的,普遍的缺乏教育、没文化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现实问题,知识分子自然而然精贵起来,声音很大,底气也足,地位不错,只要是不出个什么格子还真没什么大不了。加上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身上“士”的精神发酵,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写起来顾忌的东西自然少了许多,行文无忌,读起来自然畅快许多。


    今天呢?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尽管我们的时代依然有很多问题,但是一些基本型的、常识性的东西是不需要大声疾呼的,道理都懂。比如爱国、比如平等、自由之类,这些都是常识,也都纳入了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为这些横眉立目当然不会有很多响应。

把常识当真理的时代是个悲哀的时代,屡有发生,都是教训,此处不提。


    我们现在的很多问题,都是局部的、个体上的, 我们需要对付的是某些个不良商贩、无良文人、不成文规则、无耻政客、老虎苍蝇等等。就事论事足矣,上纲上线不仅不大必要,也不利于问题的最终解决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2003年,孙志刚事件遭遇口诛笔伐,劳教正式废止。我们在痛惜年轻生命的同时,稍许宽慰的是事情的结局还是推动了法制的进步;去年的于欢案件争议激烈,结果也有所改变。这些都是在当时当地影响很大的事件,牵引了大量的关注,也是以批判为特色的各种媒体人包括杂文者的聚焦所在,结局都还好。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社会在进步,说明了我们的社会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和习惯,已然在改变,我们还想要什么?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杂文的衰微对于杂文不是什么好事,但对于社会来讲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杂文的难兄难弟诗歌好像也有类似遭遇,不是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这样的俗语吗?


    爱因斯坦说如果知道原子弹被人这样用来杀人的话,当初不如去做鞋匠。那一天,杂文真正地消失了,我们也情愿当文盲。


    所以,杂文,真的不必太在意。


    不必在意的第二点是,不能老惦记着批判和战斗,还要看到温情和敬意。


    钱理群先生说过,知识分子的使命永远是批判。他是专门研究鲁迅的,但是他主要关注的也还只是像教育这样专业性的问题,做的多,说的并不多,而且老人的脸庞活像一个佛陀而非战士,他和他的精神导师一样,批判的是阴暗,向往的却是美好,人活得也很豁达通透。


    我们既要有揭露和批判的勇气,也要有承认进步,颂扬美好的气量。实事求是是根本,对于好的视而不见,一味盯着阴暗面同样是一种媚俗,甚至会一条路走到黑。


    道德指数从来不是一个作者的硬性要求,比如奈保尔遭人诟病的地方就有很多,但他是写小说,讲故事的,自己可以置身事外。真正的杂文写手针对的是完完全全的社会现实,有自己的价值取向非常正常且必要,他们的道德水准会决定着他们究竟能走多远,他们的高尚会让他们赢得尊敬,会影响更多的人求真向善尽美,比如鲁迅等等。而他们撇开了道德因素,一味耍笔杆子,掉书袋,关于调侃,终只能滞留于油滑,帮闲帮腔的成分多了起来。


    真正写杂文的人重点不在于文章本身,文章只是工具,救时济世才是目的,所以是不会在于别人究竟怎样关注自己的。像鲁迅,似乎连那个时间都没有,再者盯着别人就疏远了自己,忘记的自己的人反过来又怎么会赢得别人?这像一个悖论,却又是事实。


    还有一个原因是最近才感觉到的,现在机械上的甄别的确很影响心情。官媒上的文章把关很严倒是能理解,因为官媒是有站位的。《华盛顿周报》和《泰晤士报》也是有审查的,因为他们要对言论负责,不是每一个外国的月亮就圆到了边,很正常的一件事。电影局的发言人说,你们说我们审查严,可是你们成天什么“姐夫,我想你”“小姨子,不要”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们不审查行吗?到底是谁的格局出了问题?他的话有些居高临下的气势让人不大舒服,但是,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崔永元抖的那些事儿就集中在娱乐圈,我们之前在干什么?在吹捧,在跟风,官方该不该审查,该不该封杀?


    岂止是电影,我们的一些网络文学——如果还被称为文学的话,写了些什么?哪来的香车美女?哪来的那么多艳遇?哪来的那么多总裁和少爷?一味地迎合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低级趣味,还大言不惭地说自己的作品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我嘞个去!


    在为某些封杀较好的同时,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就不大受到恭维了。因为网络上更新的非常之快,所以人工的甄别几乎不可能,机械取而代之。机械是冷冰冰的,不会在语境中判断,于是只要出现一些所谓的敏感词语就立马不成,这很让人败兴。我曾经有多篇小文章放在自己的日志里都不行,就是找不到缘故。比如我写过关于袁世凯的《老四姓袁》不行,想不明白,是我对这个既算不上“窃国大盗”更不是“东方华盛顿”的袁大头不敬?应该不会啊!不敬咋啦?我还有一个写朱淑真的《绝色人生》也通不过,也不大明白,莫不是以为我在宣传好色之类?其实,都是相对严肃的东西,素材也都有据可查,但是没办法,机械就是不理这茬儿。


    中财也遇到这样的情形。最近的一篇写北大高材生的那篇,原稿就是发不上去。我反复读,读不出在哪儿过了头,于是用了最原始的办法,我一句一句地粘贴,看问题到底在哪儿。结果找到了三处,一处是关于教育的;一出是关于政府官员的;还有一处是卢梭的名言:自以为是其它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它一切更是奴隶。这几句话一删除就行了。这几句话有问题吗?我看不出,看来敏感的是我们的机械!

    审查可以有,但机械不能替代,毕竟人脑子不能受制于机械,机械是我们创造为我们所有的,而不是再来捆绑我们的。

    我前天去办事,采集头像,三次都没有成功,因为我和身份证上的相似度不够,人变老变丑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机械不懂,也管不了这些,你还能指望它们吗?

    不如弄一个大全,告诉我们机械甄别时到底哪些词语敏感,也好让我们“曲线救国”,毕竟,写好了发不掉是一件很窝火的事情,窝火之后,我们还得将杂文进行下去的!谁叫机械招惹咱?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44#
发表于 2018-7-29 15:51 | 只看该作者
一孔一顺产,举坛皆欢。

43#
发表于 2018-7-16 17:25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8-7-14 21:46
个人感觉惯于写杂文过于犀利的人脾气往往暴躁,而且为人不随和。

不是脾气,是个性。脾气暴躁能写檄文不能写杂文。
42#
发表于 2018-7-14 21:46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感觉惯于写杂文过于犀利的人脾气往往暴躁,而且为人不随和。
41#
发表于 2018-7-14 12:07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一孔老师好文,明白了好多道理。82年单位图书室处理过期书刊,买了20多本鲁迅先生的单行本集子,大部分都是杂文,我的阅读范围仅限于此,手头有几本朋友送的杂文选刊,没怎么看。读了老师的文章,我感觉真的很有必要补上杂文阅读这一课,谢谢一孔老师,问好!
40#
发表于 2018-7-13 16:18 | 只看该作者
杂文的界定很难,有人说它已经不是纯文学了。
39#
 楼主| 发表于 2018-7-13 15:30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8-7-12 11:37
对杂文不必太在意。
如果你把杂文当匕首、投枪,你会很在意你批评的事情有人管了吗?你批判的人服气了吗? ...

草舍兄是知我的,尽在不言中吧
38#
 楼主| 发表于 2018-7-13 15:29 | 只看该作者
高骏森 发表于 2018-7-12 10:51
看一孔老师的文章就是过瘾,无论是针砭时弊,还是歌颂美好,都痛快。

骏森好,一晃,你也是中财的老伙计了
37#
发表于 2018-7-12 11:37 | 只看该作者
对杂文不必太在意。
如果你把杂文当匕首、投枪,你会很在意你批评的事情有人管了吗?你批判的人服气了吗?如果没有,你会继续骂下去,以致不惜人身攻击,不惜把整个天下都描绘成人间地狱。
但是,如果你把杂文当做是济世的良药,你只需了解你揭露的人与事有没有引起公众的注意,大家是否赞同你的观点,不会指望你的文章能起到焦点访谈的作用。
良性社会导致杂文式微当然好,但就像天下无贼一样,是个良好愿望。
36#
发表于 2018-7-12 10:51 | 只看该作者
看一孔老师的文章就是过瘾,无论是针砭时弊,还是歌颂美好,都痛快。
35#
 楼主| 发表于 2018-7-12 10:45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8-7-12 10:11
嗯嗯,杂文我不会太在意的,爱咋咋滴。不过久不过一孔,倒是很想念的。

偶……也……想……你……啦!小猪长得咋样了?后院的花儿开了吗?隔壁的阿婆还好吧?外来的小两口还安生吧?
34#
发表于 2018-7-12 10:11 | 只看该作者
嗯嗯,杂文我不会太在意的,爱咋咋滴。不过久不过一孔,倒是很想念的。
33#
 楼主| 发表于 2018-7-11 20:56 | 只看该作者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18-7-11 18:13
小写手,哪来的那么多济世救民功能呢,写着玩吧,不管写什么。
如我,写杂文是给学生们挣小礼物钱,这就是 ...

你写杂文还想着给学生买礼物,那就是善莫大焉,最近不怎么上论坛,怠慢如风了
32#
 楼主| 发表于 2018-7-11 20:55 | 只看该作者
雪白演义 发表于 2018-7-11 16:23
无论杂文还是小说,鲁迅面对的都是国民性,小说的枪口对准大众,杂文的枪口对准精英,目的就一个,启蒙。如 ...

文字这东西只有接地气才会发光,冒着热气。鲁迅时代,识字率很底,读他的人却很多,现在普遍水平高了,却乱花渐欲迷人眼,严肃的东西反倒小众了,问候先生。
31#
 楼主| 发表于 2018-7-11 20:53 | 只看该作者
an安 发表于 2018-7-11 15:34
后面的,一孔老师都说得那么明白,那么巧妙,那么含蓄,那么深刻了,我再来个句读式的轻鉴赏,未免太画蛇添 ...

我倒好奇安姑娘捏死杂文乃至于捏死一孔会有什么样的情状,说笑了,安姑娘也是个性情中人哈,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7 18:36 , Processed in 0.06059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