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61|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交篇作业------野菜的流行版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4-30 1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野菜的流行版本

                                             

  尽管春天姗姗来迟,但五月立夏时节,我们毕竟还是有了温暖的感觉。这个时节,去野外也能采摘上野菜的嫩芽了吧?平素不喜欢与人结伴去采野菜,自从长安岭采风回来,吃过当地小饭店里的野菜,有了亲口的体验,心里就总是念着野菜的好了。

  野菜是朴素的,虽不像野花那样有小资情调,但它似乎更沉静更实在也更长久一些。野花呢,美则美亦,只是觉得开得烂漫凋零得也快。一个是绰约有致风情万种,一个是朴素单纯还可以果腹。两者我都喜欢,一个是精神上的赏心悦目,一个是物质上的秀色可餐。

  野菜在人们阅读欣赏过程中所呈现的也不是通俗意义上的版本了,现在有了流行的版本,甚至还有QQ农场的虚拟版本。种菜摘菜的游戏那么火,大概其中也有人们对大自然对收获的一种寄托,对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吧。

  通俗意义上的野菜吃法也是家庭式的,凉拌着吃最好,不失本真的味道。从野外把鲜嫩的野菜采回来,洗净了放点醋和盐,再加几滴香油或辣椒油,拌好了,吃上一口,带着田野的清香,爽口又败火。与普通的蔬菜相比,二者在滋味上无高下之分,但野菜有自己特定的清香。
大饭店里的野菜就是流行的版本了,无论从做法还是态度上,都有点上纲上线的意思。或是以忆苦思甜为名,或是以保健为名,好像没点名份就难登大雅之堂。做法也是精致到极点,精致的碗碟盛装的已经不是田间的野菜,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炫耀的格调,一种时尚的追求了。过去人们瓜菜半年粮,吃野菜是因为贫穷。现在则是为了尝鲜,走进大饭店,看到野菜的价格,穷人反而吃不起了。

  有些饭店的野菜不是新鲜的刚刚从田野中采来的,而是超市中包装精美的经过深加工的野菜,让人疑心野菜本真的之味是否还在,大自然赐予的精华灵气是否被剔除掉了许多?这样的野菜已经无味了。

  我们去回民乡采风,在小饭店所吃到的野菜是直接从山上所摘采的,绿色无污染,没有特别的深加工,如家常做法,价格也不贵,吃起来口味地道,的确可以败火排毒。

  盛在蓝色花边瓷盘里的野菜或绿汪汪的,或有些嫩黄,还有色深如墨,我大都叫不上名字。乡长介绍说有苦苣菜、野黄花、蕨菜、地骨皮菜、野蒜等,还有几个我忘记了名字。吃上几口,就感觉山野的清新,淡淡的香味甚至微微的怪味尽在齿颊间弥漫。所以,每每想起那次吃野菜的经历,我依然会感觉到唇齿间漫过的那清香味儿。东道主还给我们介绍了野菜的多种吃法和做法,可以与面拌上蒸团子吃,可以煎炸着吃,可以与肉炖着吃,他说得绘声绘色,馋味四溢,直引得大家啧啧称奇。过去以为只有南方人有这般闲情和食趣,看起来北方人在野菜的吃法上也毫不逊色。

  喜欢吃野菜,这是一种生活元素的调节点缀,也是一种选择,一种立身于平和的生活态度。

  散文大家周作人所写的《故乡的野菜》被许多文学评论家称为是一篇饶有情趣韵味醇厚的文化散文。人家在引文据典在平和的人去叙述中把野菜的文化意义也表现出来了,的确让人佩服。汪曾淇也是一位大家,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他也曾写过故乡的野菜。也正是从这两位大家的文中我知道了荠菜。荠菜在我对野菜的记忆里最显得有文化的底蕴,等我读书多了,发现对野菜的文化挖掘还有更丰富的矿藏呢。


  诗经里就有妇女们采野菜的吟唱:“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卷耳,不盈顷筐。”/“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在明媚春光中踏青挖野菜,悦者而歌,相互应答,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春景图啊。

  看起来,野菜还有一种文化上的版本呢。

  想到这里,我越发向往野外踏青的趣味了。五一放假满可以体验到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采野菜的心旷神怡了吧?




30#
发表于 2010-5-6 08:04 | 只看该作者
来看你的作业,也顺便学习了一下。
29#
发表于 2010-5-6 01:55 | 只看该作者
西夏这篇文章很好,是杂文,也是散文,感性和理性两者兼备。语言朴素真挚.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5-6 09:48 编辑 ]
28#
发表于 2010-5-3 22:1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美文,问好楼兰。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22: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0-5-2 14:05 发表
一路看下来,我是有点却了


方言?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22: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迟暮迂腐 于 2010-5-2 10:45 发表
看了楼兰妙文,勾起俺童年的憧憬。
小时候家里穷,口粮不够吃,只能靠野菜充饥。
我的家乡是一片盐碱地,自然野菜遍野,品种繁多,凡适合盐碱环境的如曲曲菜、荠菜,蚂蚱菜(马齿苋)、蓬蓬菜,婆婆丁、苦菜、灰菜 ...


呵呵,问好迟暮。最赔不起的就是感情了。你也就有关的话题写点随笔,就算我赔偿了。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22: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10-5-1 19:18 发表
婆婆丁就是蒲公英,全国各地应该都很常见的。
曲荬菜(曲字应该是“艹加个巨字”打不出来。)在东北是常见的,民谚有“三月三,曲荬菜钻天。”据说,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此菜在田野地头大量生长,活人无数。其 ...


如空比我知道的多。我一篇文章引出了大家的忆旧话题。
24#
发表于 2010-5-3 13:44 | 只看该作者
你说的蛐蛐菜,我们这里叫苦苦菜,又叫苦蕖菜,有奶汁,就像妈妈的奶子,吃起来有点儿苦味儿,不过,保证不中毒!请品尝!!!
23#
发表于 2010-5-3 12:32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吃野菜,但是不想去挖.怕晒黑.
22#
发表于 2010-5-2 14:05 | 只看该作者
一路看下来,我是有点却了
21#
发表于 2010-5-2 10:45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楼兰妙文,勾起俺童年的憧憬。
小时候家里穷,口粮不够吃,只能靠野菜充饥。
我的家乡是一片盐碱地,自然野菜遍野,品种繁多,凡适合盐碱环境的如曲曲菜、荠菜,蚂蚱菜(马齿苋)、蓬蓬菜,婆婆丁、苦菜、灰菜、面条菜等,应有尽有,到处都是。那时候田里不长庄稼,反而生长野菜,甚至野菜侵占庄稼的领地,成为为土地的主人。
以上种种野菜,我都吃过。其味道有酸,有涩,有苦。其性状有粘,有干,有糙。父辈们会以其味道的和性状施以不同的吃法。像蚂蚱菜和蓬蓬菜须开水煮熟,凉透后伴以蒜泥,吃起来软滑顺口,凉爽细腻。像曲曲菜和婆婆丁最好是洗净生吃,或蘸以甜酱,或蘸以蒜泥,吃起来清冽通透,口感极佳。像面条菜,则是拌面蒸熟,我们当地叫“拿狗”(呵呵,不知道那两个字),味道一般,口感粗糙,但足以填肚子。
野菜本身不好吃,特别是和我们的蔬菜相比绝对不好吃,要是好吃我们的祖先就不会丢弃。可以说,我是吃野菜长大的,是野菜给了我现在强壮的身躯,对野菜我有着不解的情感。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那遍地的野菜,也许我会饿坏,也许我会饿死。
好了,不说了,越说越难过。呵呵。
楼兰赔我情感!
20#
发表于 2010-5-2 09: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10-5-1 19:18 发表
婆婆丁就是蒲公英,全国各地应该都很常见的。
曲荬菜(曲字应该是“艹加个巨字”打不出来。)在东北是常见的,民谚有“三月三,曲荬菜钻天。”据说,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此菜在田野地头大量生长,活人无数。其 ...

看来先生也喜欢吃野菜,上述的这些野菜,陀螺所在的地方没有。明天就上先生家拜师,顺带吃点野菜也不错。
19#
发表于 2010-5-1 19:18 | 只看该作者
婆婆丁就是蒲公英,全国各地应该都很常见的。
曲荬菜(曲字应该是“艹加个巨字”打不出来。)在东北是常见的,民谚有“三月三,曲荬菜钻天。”据说,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此菜在田野地头大量生长,活人无数。其菜微苦,有败火之奇效。刚出生的小鸭,如果身体弱些,嚼一些曲荬菜水喂到嘴里,很快就会活力十足。另有一种“鸭食菜”,与曲荬菜类似,但叶小,没有曲荬菜味儿好,过去没人吃它,只喂鸡鸭,现在据说也搬上餐桌了。
大脑瓜儿,学名叫小根蒜,有和葱一样的辛辣味儿,这个名字大概都听说过的。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7:10 | 只看该作者
祝大家五一节快乐!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7: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陀螺 于 2010-5-1 10:11 发表

中医不讲卫生,你又不是不知道!


笑。抵制我们的国医,该当何罪?理论上成立的东西,现实中还有很复杂的前因后果。生着吃的菜也要注意方法。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7: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0-5-1 09:27 发表
汇报各位:今早上早市了,买了很多生菜回来,真没有陀螺说的。吃了,非常好。我以后多吃。吃不到朋友就找陀螺好了:)

一水版,螺说得没错,有的菜是打了农药的。最好用开水烫一下,消消毒。如果知道没使用农药,可放心吃。我一般都是老家的人送的时令鲜菜生着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22:37 , Processed in 0.64147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