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510|回复: 9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话外音——乱说晰子和山笛论简嫃作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3-27 1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9-4-8 10:45 编辑

                                话外音——乱说晰子和山笛论简嫃作品
      
       两位深析简嫃作品的文章,是至味匀和的美酒。以蝉衣牌老陈醋勾兑,易出馊味,还不如稍加淡水的调和。可是,怎敌我甘愿以烂文充数?!
      
       晰子版主主情,以情心呼应,内容的重心落在简嫃抒写过往爱情体验的文字。
      
       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而文字里却是真情与音容宛在,只是了结于无缘。就在这个时空的间隙,文学的翅膀展开了,挚爱纯情带着哀婉遍寻皈依,试图在美酒的沉醉中借梦找到那颗葡萄,让虚无了的不再缥缈,成就去岁之花的生命标本,以文字给旧年的标本做“人工呼吸”,伴奏的是心灵低徊吟唱的挽歌,飘漾着人性的至美,更是惊心含泪的凄美。于文学的艺术世界里发现爱情的诡异:舍,即是得;输,就是赢。
      
       晰子对可心处的原文再现,融情其中,随后略略几句的点缀,类同略施粉黛,便深解原文妙味。何况附加了彰显情致豪巅的延伸,已至妙不可言的缘。这些令简嫃莞尔的通达与升华的精细阐解,对我这样粗情又疏漏于文字的读者,是一种天恩降瑞的赐予。
      
       简嫃作品里相映成趣的,应该是《女儿红》和《胭脂盆地》。其互补的特点造就女性内在世界的缤纷繁艳,且细丽精美。尤其是体现简嫃骨子里果敢断然的那些内容,给予读者的,是沉浮于俗世后的无限补偿和教益。窃以为,这两本书是简敏嫃开始圈粉的重要利剑,也是粉丝愿意永做忠实读者的画地之牢。至少在大陆存在。
      
       对于《女儿红》里的《四月裂帛》,晰子版主聚焦四段爱情故事时,与山笛老师的不同处,在于以言情为主线,对凄婉的柔美作了版图式的勾勒,生发了情的缺憾美和以此为基础的纯然美。其导游的结果,让我们看到她女性阅读的细致和纤毫均在体悟之中的艺术审美的慧心。
      
       对《四月裂帛》,山笛老师更关注句式的圆融。考察和思虑的焦点,是以此为中心的。文章的后七自然段,就是证明。山师的笛音(山笛老师的行文),契合了简嫃语言的清丽悠扬和语意的凄清宛转,恰似夜深苇塘边注目水中的漾月,不留心风拂脸凉,已是神游内里。
      
       简嫃的语言,以简约赋予语意内部逻辑的小跳跃,似中国水墨山水画笔意的断续特点,极富古典博雅的审美特征。尤其在意象堆砌的句群,如:“犹似存在主义,/或是老庄,/或是一杯下午茶,/或两本借来的书。”山笛老师对此的聚焦,与晰子版主对其文字里感情精细的审察,使得审美方面的博雅与精细互映生趣。简嫃语言的简约特点,依然遵循意象的使用和再造。不同处在于意象的现代性:一方面是不局限于具象的局部类同,添加了抽象化里典型的普适特点;另一方面是对意象不追求意义存在的永恒性,不拒绝一次性消费的使用。前者不窄化古典意象美的路途,后者意淫了现代诗歌的技法。正是这种技法的经常涌现,使得晰子版主说“简嫃,稍显隐晦”。也是因此,致使山笛老师最后总结:“简媜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她很会锤炼文字,句法上时有自创又不脱学院之严谨,让文字内涵陡然深刻而回音袅袅;知识面广博,对素材搭配,拈手即来,混合成厚度和雅趣兼具的鸡尾酒;手法多变,避免了单调枯燥,文字时有弦外之响,令人耳目一新。”
      
       仍以之前的举例探析:“犹似存在主义,/或是老庄,/或是一杯下午茶,/或两本借来的书。”先做一下简要解读。所谓的简要,是指从一个方面的拟像。“犹似”是冠戴,是覆盖每一句的。近于“好像”“恰似”“恰如”“类于”等,多了一层自我犹疑的成份。第一个意象“存在主义”,不能简单解读为存在,它更是生存主义的。对应存在主义,爱情恰好也是非理性的、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强调个人以及个体的独立自主和个人的主观经验。这是文中的“我”对爱情曾经在那里生存过的感情记忆,有感情倾向性的美化再现,具有印象画的某种特点,与实存是有距离的。解读为:不是那个现实中具体的人,是心里因情感而美化了的那个人。索隐派可以认为就是那个具体的“他”,只是远离了前缀的“犹疑”。这容易让人想起鲁迅批评胡适的那段话。接着的“老庄”,可以理解为:自化,以己推人,人人化则天下化。结合文字里的“我”,更可以当做安那其主义理想者(有别于安那其主义者)。对于安那其主义,可以结合巴金及其小说《电》、没有当官之前的蔡元培等来认知。也近似魏晋时代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里的“任自然”。都是一种接近的相似,难以拟同。其中的自我人格完美、道德完善、言行自由等趋向“真人”的追求是基调。对于“一杯下午茶”,山笛老师的“只能消磨一个下午”,其中也含有“我”缺席“他”的“上午”,多了一份不能陪伴的遗憾。如果不是过分解读的话,我觉得山笛老师的语意里含有和强调了“茶”越喝越淡的必然发展方向。就像对最后一个意象的阐释“借来的书呢,是留不住的,要还的”,含有不能拥有、必然离去、不舍又必须舍去的无奈况味。必须重视的是前缀“犹疑”以及每句再次狐疑的“或是”“或”,它不仅使得具象都走向了抽象,更附加了虚无思想的展露。非得具体句读,展示四句话在诗意上渐变走深的次序——情感影像、任其生灭、无措面对、无奈撒手,也要把应然性放在或然性之中。不然,至少你失去了“犹似”的狐疑。
      
       最后一个语片:“或两本借来的书”,不再使用“或是”,只用“或”,说明简嫃深谙“再一再二不能再三”的拒俗规律。这种小的语言节奏变化,只是她对基本技巧非常熟稔的体现。不同意象互文所带来的语意变奏,让语言有了俯仰姿态,也以此为语言给养,扩展语言的含量,是简嫃喜爱也经常使用的“工艺”。同形词语(“或是”“或”)对不同语句同时作引领,加快了语言节奏,同形词语后面只带一个“兵”,不过分加入装饰的成份,是对节奏加快的积极配合。这种形式本身就令读者感到古韵盎然。意象都作为单个的个体,出操一样并列站立,让人一览入眼,显然是一种提速。前后风景的互为映衬和加深,模拟了过程,用意象来雾化,模糊了具象,并以这种再塑的抽象开启读者的思维空间,驱动读者的思维填充,以达成无忌的丰盈。
      
       对句中音韵的变奏,句末声调的参差,进行字句拆解,容易做到。这里不复赘言。简嫃语言有律动节奏比较快捷的现代特征、语意构造方式上属于暗色里闪烁亮光的后现代的韵味特点。这样的艺术美感很容易抓住现代读者。她对古韵的模拟与生发,激发了我们沉睡的文化基因;语言对现代生活节奏的塑形,让我们感觉亲近。其中都含有陌生化的熟悉气息,赋予语言亲和度又有距离感的审美特点。这,应该是其语言艺术的特征之一。(附存疑:文章后半部分与前面五个段落里流露的初衷,存在着偏移。其成因可能是写到后面时比较沉醉其里。)
      
       不得不说我收获的愉悦应该感谢二位老师的倾情奉献。更应该感恩有很多优秀的读者阅读,是简嫃等作家创作的重要动力。书话版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是多方面的,此为其一?应该是。
      
       简嫃的作品及其语言,细微体察又用精细语词呈现的特点,源于其保有女性直觉敏锐的特征,又以女性的敏感在瞬息里捕获。这,应该是其基色。阅读感受里,脱胎于铅华又淘洗得方的慧眼明心之语色,得益于刻画常物常情的细笔,其中之卓越处给人盛夏寒凉的意味。这,应该来自简嫃浩养了须眉的大气和坚守着学院式的法度。前者让男性作者羡慕却不能为之,后者(夹杂其中的须眉语味)令女性作家神往又难以摹写。是以成就秀豪的个性。以上几句简略的话,是对其作品及语言艺术特色的审美总结。既是个见的,更是粗略简陋的。但是,简嫃作品里流动的新风鲜气,即其言人之所不能言的那种异数,给人的乌托邦想象和享受,多是微观的,偶有中观的波及,欠缺宏观的异托邦冲击。一句概括,就是质疑处所存敏锐的勇毅都在女性的内在世界,并在此地追求细深的探掘,与更大范围的交感比较少,少了广度的触及和深度的发见。包括其虚无思想流露的现代主义特征和后现代主义的解构观念。与张晓风的散文比,简嫃更钟情于古典,不及张的纵身现代。她是生命本体性的诗性解读,张则兼有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这,应该是她们对现代散文的贡献。总体上,都不脱台湾岛屿的深情和眼界,尽管是以小博大的。
      
       妄言如上。



原作链接:
你我红尘——读简媜之《四月裂帛》 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431808-1-1.html

话中话——兼复山笛《你我红尘——读简嫃之<四月裂帛>》
http://bbs.zhongcai.com/forum.ph ... 1854&fromuid=262254




评分

9

查看全部评分

94#
 楼主| 发表于 2022-3-22 20:19 | 只看该作者

先生喜欢古典诗词,尤其绝句,有利于养人心性,已经很好。
这不是现在主流提倡的,这种过去的辉煌,已经不在文学发展的进路。
中财好像也走下坡路,过去点击量过万或两万以上也不稀奇,现在好像很少有了。
书话版很少一水和晰子时期比较热闹,之前和之后都比较冷清,现在的情况我不了解,很少来。
多谢抬爱!
93#
发表于 2022-3-20 21:01 | 只看该作者
好文,感谢加我
92#
 楼主| 发表于 2019-4-27 00:30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19-4-26 13:11
那是不可能的,砖家手里只有砖头,知识的种子怎么可能有
老杨玩的开心就好

开心。主要是不经常在论坛。偶尔来书话版,是喜欢这里的气氛——有书香味。可以看看这里的朋友在读什么书,最近有人注意台湾作家的作品,就多了一嘴。
91#
发表于 2019-4-26 17:44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9-4-19 22:53
从莫奈、雷诺阿到梵高、塞尚,在19世纪的后30年这种反古典主义的艺术特点成为一种风尚,也影响到文学艺术 ...

蝉衣兄台这谦虚的,把地面空间占完了,俺只有挖洞了。:)

你这评论水平,至少是大学老师级别的了。

文学和艺术,和哲学思潮,基本都是联动的。反古典主义,花开多枝,后来就汇为非理性思潮。哲学上,叔本华尼采以致萨特,对黑格尔康德的理性主义进行了反拨。文学上也是一样的,《简爱》《傲慢与偏见》类的古典主义逐渐退场,波德莱尔杜拉斯伍尔夫乔伊斯等崛起。

印象派应该是对古典学院派的反拨,如文艺复兴的拉斐尔达芬奇,后来的安格尔普桑等等。
90#
发表于 2019-4-26 17:36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9-4-19 21:44
我只是一个业余读闲书、也是乱读书的人,更是一个读书很少、已知道的很多好书都没有看的人,与一水、山师 ...

:)

我真不是科班出身,学经济的,文字只是休闲,想消磨一下时光,目的简单。

读书我也蛮少的。

读闲书我觉得挺好,专业书那是上班时必须看,如果业务需要,不看拿不起工作哈。
闲书看的比较自由也自在,而且品类多一些也是好事,个人觉得。
89#
发表于 2019-4-26 17:13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没看原作,但看了杨先生的评论,也确实受益不小。
杨先生一改往日大刀阔斧之杀法,来个太极外加蝴蝶鸳鸯派
最后不忘君子之谦说以上都是妄言。
大可不必如此谦虚,大可不必。
88#
发表于 2019-4-26 13:30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19-4-26 13:11
那是不可能的,砖家手里只有砖头,知识的种子怎么可能有
老杨玩的开心就好

那欢迎老师来拍砖。
87#
发表于 2019-4-26 13:11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9-4-26 12:33
一直在这里做学生,欢迎芳源老师也来这里播撒知识的种子。

那是不可能的,砖家手里只有砖头,知识的种子怎么可能有
老杨玩的开心就好
86#
 楼主| 发表于 2019-4-26 12:33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19-4-26 10:52
原来老杨跑这里来了

一直在这里做学生,欢迎芳源老师也来这里播撒知识的种子。
85#
发表于 2019-4-26 10:52 | 只看该作者
原来老杨跑这里来了;P;P;P;P;P
84#
 楼主| 发表于 2019-4-19 22:53 | 只看该作者
山笛 发表于 2019-4-19 10:08
:)

印象派其实很好哈,是绘画从古典到现代的转折。

从莫奈、雷诺阿到梵高、塞尚,在19世纪的后30年这种反古典主义的艺术特点成为一种风尚,也影响到文学艺术的创作和理论阐释。不管历史上的哪种思潮,在文学来说,都是艺术审美的方式之一。有所主张就会有所忽视,所以不存在永久的真理性。但是结合历史性的考察就会发现其中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学习的趣味所在。
蝉衣就是一种老陈醋,有着陈旧的酸味。点评能力属于初中生水平吧,方式方法思想等都漏洞百出,只是论坛文友修养好——能够海涵。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83#
 楼主| 发表于 2019-4-19 21:44 | 只看该作者
山笛 发表于 2019-4-19 10:12
:)

这个比喻新颖。

我只是一个业余读闲书、也是乱读书的人,更是一个读书很少、已知道的很多好书都没有看的人,与一水、山师等科班出身的不能比。
82#
发表于 2019-4-19 10:12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9-4-18 22:49
真真的不是谦虚!接近边际的期盼和惶恐,是惴惴的快乐——虽然不能向外界敞开,却在内里张开着。类似少年 ...

:)

这个比喻新颖。

读文字,读的是一种感觉。蝉衣兄台对文字的触觉很敏锐。

81#
发表于 2019-4-19 10:08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9-4-18 22:42
山师应该抬举着说我是“印象派”的,或者“感觉派”的,事实上就是马虎主义的。

:)

印象派其实很好哈,是绘画从古典到现代的转折。

蝉衣点评精到,理论素养很深,这个是有目共睹的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0 06:56 , Processed in 0.13523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