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184|回复: 1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读不厌的小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1 0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不厌的小镇

           ■
敬一兵

  忽然想念一个小镇了。没有理由,没有预兆。

  小镇旁边有一条江。很难分清楚是小镇抚慰了江,还是江支撑了小镇。每一个走进小镇的人,都会因了它们彼此相偎的模样,生出水乳交融的惬意。至于是怎样的情愫,才让它们跨越几个朝代,一直相拥到今天,除了小镇的祖先,谁也说不清楚。江边的滩地上,沙砾是主角,还有一些包谷地分布在较高的地方。很难找到一棵树。一条江与一个小镇的邂逅,是不需要媒介来过渡,即便是一棵树,也会成为梗在它们中间的障碍。

  几只野鸟掠过江水飞向小镇。一群鸭子在江边戏水。已是夏天,自然看不见白花花的雪块漂浮形成的桃花水。没有桃花水的景致也不要紧,至少我还拥有搭载我的渡船,被长胡子老艄公的一根竹竿往水里使劲一撑,船就向小镇悠悠漂移而带来的诗情画意。江水不深,小镇背后的山也不高,但这并不影响依山傍水的所有美的元素,在我眼前清澈明净起来。并不是所有的美景都在深山里。看见这样的情形,电影里的美景不再神秘,不再是我的名胜古迹。从小就形成的不是审美就是审丑的认识和记忆,以前总是让我把这类美景,归结于风水造化,完全不知道它的实质,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一种交融的止境。小镇和一条江构成的依山傍水的姿势,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止境。择水边而居的人都是具有大智慧的人。他们的智慧不是来自于天天都能吃到江里的鱼,而是来自于他们懂得在止境面前停步。

  任何人都不可避免要走上一段弯弯拐拐的石阶梯。因为从水路抵达小镇,只有这条层层叠叠的石阶梯,才能把人引到镇里去。依形取势的石阶梯,最有韵味。相互叠置的石板,大小不一,错落有致,既有顺应地势而骤然表现出来的层叠密集的紧凑与精妙,也有坡度之间一段平坦地域带来的舒缓和镇定。节奏上的跌宕起伏,是否就是那群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小镇祖先,驾独木舟溯江而上,在这里修建石阶梯的时候,把他们自己风风雨雨的经历,同时也修建在了石阶梯上的一种暗示,迄今无法找到定论。所有的动荡日子在他们心里埋下的变故,如今全都被单纯而又平静的石板取代了。石板是单纯的,祖先也是单纯的,都被规定在了依山傍水的世界里了。于是,通往小镇的这条石阶梯上的每一块石板,还有萦绕在石板周围的风、太阳光、水分和气味,自然就成了留在我心里的一个陶罐。只要从此之后看见一个自然的原始景观,那些插在陶罐里的花卉,就会一次又一次打开它们的花瓣。

  我走到石阶梯的尽头,就是我从远在几百年以后的今天,接近择水边而居的祖先,在他们身后留下来的遗物面前。

  小镇最先沉沦在我感官里的印象是阴郁,如同遗物散发出来的气息,以及只有秋天的阴雨里才有的那种阴郁。即便太阳就挂在天上,格外灼亮的光线制造的反差,让晒不到太阳的地方,更加阴暗。铺面的深处,小巷的深处,都像是被掏出来的黑窟窿。古老的小镇只有一条青石铺就的石板路,宽不过五米,长不足二百米。午后走在路上,灼热也会穿过鞋子传递到脚上来,让先前已经适应了江水的充盈身体,一下子就被虚脱的感觉替代了。如果我能看见身体虚脱的内部,它也一定像是铺面和小巷深处制造出来的黑窟窿。临街的低矮瓦檐和斑驳的木门木墙,被太阳一照射就照出了热量,还有热量里泄露出来的古典主义的迷离愁绪。我在这种愁绪的合围中,察觉到了它的力度是逼人的,因而也就相信,它对瓦檐和斑驳的木门木墙也是一种逼迫。难怪瓦檐和斑驳的木门木墙总是在这个时候表现出守望的情形,原来它们仿佛生来就只有守护住自己的沉默,才能在盛大的黑夜降临之前,呼应旷野无边无际的寂寞勾沉。

  一条青石板,一扇斑驳的木门,一片瓦,甚至一丛长在瓦缝里的摇曳野草,轻易就托出了小镇古朴冷静的内涵画面。这个时候再看画面,内容依旧是依山傍水的内容,情形依旧是继续走在生长过程中的情形,但它的实质已经变了:镜头的定格已经从依山傍水的视野,变成了一条回归僻静的道路。焦距也从全景的长焦浓缩成了短焦,聚集在青石板,木门,瓦和那丛长在瓦缝里的摇曳野草等铺垫回归僻静之路的材料上。小镇上所有居住者天天看见的这些材料,就是他们的祖先曾经使用过的遗物。阳光、雨水、风、江水的声音和青苔天天都覆盖在它们的身上,覆盖在它们的身上,就是覆盖在祖先的身上。小镇上的人天天都与它们相伴,接受它们带来的泽惠,又不断用自己的劳动和生活,给它们增添新的内容和色彩。过去我一直不明白,生活在僻静乡村和小镇上的人为什么都是朴素和憨厚的人,现在才清楚,青石板,木门,瓦和那丛长在瓦缝里的摇曳野草,连同择水边而居的大智慧,都是祖先用遗物的形式,继续向他们呈现的一段生活情景,一段曾经说过的灿烂言辞。他们天天都在聆听祖先的话语,抚摸祖先的遗物,这样他们就有了比我更多的机会,亲近自然和已经与自然相融在了一起的祖先。亲近祖先,就是亲近天堂。惬意和幸福都来不及享受,他们哪还有时间去钻营与妄为呢?

  人对居住环境的取舍,似乎都是在一刹那间定下来的,然后就落地生根。这里面既有缘分的意思,也有情愫的成分。安然踏实的生活,很多时候就是通过落地生根,还有他们对居住环境的构建表现出来的。夏天的小镇,最突出的一个生活景观,就是房前屋后种植的瓜果藤蔓,可以一直爬到瓦檐顶上,与那些挂在屋檐下的干海椒和包谷,堆放在墙边的烧柴一道,勾连出生活的色彩。这种色彩是有厚度和力度的,不像耸立在小镇东边的那座寺庙的木阁楼,尽管有了高度,但始终显得孤僻和单薄。特别是在晚饭前,木门木窗打开的此起彼伏的嘎吱响动,烟囱里冒出来的蓝色炊烟,瓦檐下面飘出来的食物香气,还有房前屋后呼儿唤夫吃饭的叫喊声,都是那座寺庙的厚度与力度无法比拟的。

  小镇还有一个突出的景观是,低矮陈旧的瓦房都在小镇的中间,而新贵的楼房都围在老房的四周,呈现出星散四野欲扩散而去的趋势。住在新贵楼房里的人,大多是年轻人和外来户。他们对居住地的选择,有很多原因,但根本的一条理由,还是他们与他们的老人,在视觉的审视和判断上,有明显的区别。像太阳、雨露、地气和周游的风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一样,他们总是烦躁不安,把眼睛和心都拴在了外面花花绿绿的世界里,随意将身体降落在危险的地方。守护与发展,很多时候都是矛盾多于协调,没有办法。

  读小镇,是我无限接近事物内部的一个视角。即便就是走马观花,看一个小镇的外表,也能获得多种视觉。每一种视觉,都可以无限接近人类的悠远与昏暗之处。读不厌的小镇,其实就是读不厌的一段历史,天地人间的生活本身也是这样——百川归海,还需要什么证明呢?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9: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鸽子杨军 于 2010-5-26 14:08 发表
精美力作!从始至终都吸着读者往下,往下,再往下……掩卷之后,还是觉得美,多美的文笔和多美的小镇啊!读不厌!再读也不厌!
感谢提读,问好!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9: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0-5-26 14:03 发表
读不厌的小镇
因为那里面有太多的人生的痕迹,感情的沉淀。在优美恬淡的景致中,小镇隐蔽的美好一一浮现。
谢谢提读评点,握手致意!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9: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芬芳五月菊 于 2010-5-26 14:03 发表

好文好评一起学习,问好两位
感谢提读!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9: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唐宏 于 2010-5-26 09:37 发表
宁静、淡泊,不经意间就把人的怀想勾起。很美的文章,——而就在很多年前,这些江南风情曾多少次让我心生向往!
——只是身边的风景一直在变,江南也再变。在敬版的文字中感受自己曾经的念想,是难得的愉悦……
祝 ...
谢谢你的悉心评点,握手问好!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9: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5-26 08:20 发表
小镇最先沉沦在我感官里的印象是阴郁,如同遗物散发出来的气息,以及只有秋天的阴雨里才有的那种阴郁。—— 这种感受,老大说得实在贴切! :victory:
谢谢你的认同!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9: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5-26 06:45 发表
任何人都不可避免要走上一段弯弯拐拐的石阶梯。因为从水路抵达小镇,只有这条层层叠叠的石阶梯,才能把人引到镇里去。依形取势的石阶梯,最有韵味。相互叠置的石板,大小不一,错落有致,既有顺应地势而骤然表现出来 ...
谢谢提读!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9: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潇湘渔父 于 2010-5-25 16:49 发表


  很有老子道法自然的哲理思维。也许有的人并不欣赏这样的小镇,但这种陈年老酒式的小镇正反映着我们的先人在选择居住地时的天人合一思想。现代社会的最大结症就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虽然现在人们已有所醒悟, ...
你的平点鼓励让我感动,严重握手致意!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9: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5-25 10:45 发表
老大只是去欣赏,还没有把宝贵地经验传授给大家涅。《不开心了怎么办呢?》嘿嘿。
要去说两句的~~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9: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清浅居 于 2010-5-25 10:37 发表

非常认可眉妩的评,问好两位了!
问好老朋友!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9: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眉妩 于 2010-5-25 10:36 发表
读不厌的小镇,如同读不厌的一本线装书,有一种感觉,让人不想一下子就读完,总还期待着更多的精彩,沿着古朴自然的小镇且行且读,画面一点点展开,生活的气息一点点扑面而来,这种感觉,恰恰好,将一个人的想像引至 ...
谢谢点评,握手致意!
107#
发表于 2010-5-28 08:38 | 只看该作者
再读,问好,握手!
106#
发表于 2010-5-28 08:09 | 只看该作者
周末愉快! :victory:
105#
发表于 2010-5-28 01:10 | 只看该作者
先提读,问好一兵老师,欣赏后作交流。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17: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北平原 于 2010-5-25 09:53 发表
常在不经意间
握手致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7 15:43 , Processed in 0.06306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