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655|回复: 9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村生活之: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 0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乡村生活之:食

[/杜永生]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我将记忆放回到七十年代中,是我刚刚上学的年龄,也是我对人事物事开始记忆的时候。对于五岁前,我还是记得一些零星琐碎的场景和经历,那就是人们的生活处于布衣蔬食、食不裹腹的状态。尽管是大集体时代,大家的生活都贫苦,但周而边方的只听说有人病死还就没听说过谁饿死的现象。

  自记事起,我的家庭环境与生活和更多的人家一样,五口人家,赖于生存的粮食没有储存,连年接济不上,大多还是靠借维系着。在当时,谁家都不容易,有道是“亲帮亲,邻帮邻,贫苦农人一家亲”,即使自己将就着也都会去帮助他人。我印象极为深刻地是在我七岁那年的夏天,因为打摆子,高烧退了之后,特别想喝上一点稀饭,我也知道家里只有一些面粉,而那个不大的米缸早已空了,但还是忍不住对母亲说了。母亲二话没说,手里提留着大水瓢就出去了。我不知道她去那家借米,我就坐在家门口的石凳上热切地等待了一个多小时,母亲才回来,而且,水瓢里有半下的大米。母亲赶忙淘米烧锅,我不禁要问,妈妈,这些大米是从哪里借的呢?母亲没有及时答话。她将手里的一把油菜秆子填进了锅膛,通红的火光照着她脸上清亮的不断滚落的汗珠子,说,是从姚楼队的苗婶家借的。我惊讶起来。苗婶家有四个孩子,一个个都竖将将的,怎么还有大米呢?母亲说,这是你苗叔前段时候用麦子换的,因为你苗婶生病,也是想着熬点稀饭呢。我没再问一些细节,但就这次,每每想起那喝下的热乎乎的稀饭心头还是热乎乎的。

  可想而知,母亲为借这么点大米,跑了多少家,又有多少家的米缸是空荡荡的。借的这些大米,到了秋后分粮食时一定如数归还。而真正归还之后,家里的稻折子已去了一半。在小学期间,时常因起床早干活而得到大人们的“优待”,那就是容许从刚开的稀饭锅里捞取点硬头米,然后垒点细盐、挖点荤油搅拌一下,吃起来,那才叫劲道、香醇呢。家里的菜地上,每年还收成不少的山芋,到了冬天,烀山芋、吃山芋稀饭则成了习惯。尽管是在大集体劳动,但在干农活挣工分上,还是有不少任务的分配,那么,大人们就得起早贪黑忙碌着。尤其是父亲,天不亮就备牛耕地。母亲则准备着早饭,大多的时候,是用菜耔油炒饭,黄亮亮的,盛在大号的瓷缸子里,而送饭一般都是我去。站在田头,大声喊着父亲我送饭来了。而父亲不会立马停下手里的活计,基本上要再耕作一圈才歇牛停犁,然后,在浑浊的泥水里洗洗手,坐在田埂上,大口吃着炒饭。我就这么认真地看着,看着。还有好多次,炒饭里有了鸡蛋,而父亲从来都只吃一点,甚至全部留下。实际上,我也吃上一点,将剩下的带给妹妹和弟弟……

  可以说,那些年,尽管日子清贫,但很多人家还是保持着“一干两稀”的生活习惯。干饭,不是纯粹的大米饭,而是菜饭。是用大量的切碎的蔬菜和着丁点的大米混煮而成,尽管吃起来满是蔬菜味的清清醇醇,可久吃不免胃浸酸水。而香喷喷的菜饭锅巴却让我们开了胃,提了神。那年头,几乎只有逢年过节才吃上一顿肉,不过,也时常有打牙祭的时候,队里有一个小型养殖场,那些经常病死的家畜不会随意扔掉,就在公场上支个大锅,使劲烀煮,然后分肉喝汤。最难忘却的是一九七七年的冬天,队里的一头三百多斤重的老母猪病死了,还是同样的方式,支个大锅,烀吧。从点着了火开始,锅的周围就围拢了至少十多个孩子,一个个眼巴巴地瞅着,一个个饕口馋舌的样子。负责烧锅的是年轻着的任爷,一个小时过去了,叉起一块,肉不熟;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是嚼不烂。即使这样,还是有不少的伙伴馋滴滴的以囫囵的方式吞咽下肚。而那次这满锅的猪肉到底烀了多长时间,到底是不是烂熟了,反正我们不关注,倒是听大人们都唏嘘不已:我的小乖,下次再也不吃老母猪肉了!

  好在,很多人家从年初就购买了几个猪秧子,到了年底,一头上缴,一头杀掉过大年。而更多的猪肉被腌制起来,晒干后焖在干菜里不至于发黄变味,可以吃到来年的秋天。而杀了年猪也就有荤油。荤油可以存放很长时间不会变质变味,这也是我们平时有了“油腻”饭菜的一种改善。整个夏天和秋天,我们除了吃主食之外,更多的还是钟情于瓜蔬野果,什么黄瓜、菜瓜、蚕豆、桑葚、赖葡萄、菱角、野荸荠、鸡头米、野蔷薇茎、野茶果等等。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现代生活中,无疑当年有了这些野果子,不仅填实了我们的胃部,也滋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一生也消化不了。

  生活有了转折、出现了起色是在一九七八年春,是当时的大队队长对于村民们开荒种植的默认。就是每家自行开垦出几分地,种植一些玉米、花生、绿豆或棉花、芝麻之类的旱作物,收获之后,可以用来交换大米。这些开垦出来的地,后来就称之为自留地。甭小看这自留地,它给了农人以信心,也带来了指望。尽管这在当时是禁止的,但有了它的收获,不仅让更多的农家生活有了气色,也很快呈燎原之势波及到附近的大队。所以,即使今天,大家还是非常记念着曾经的大队长朱成龙。

  七十年代末,受到凤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鼓舞,我们这里很快也实行了“包产到户”,尽管,国家还没明确这种做法,但第一年的秋收,笃实地让农人们喜上眉梢。我家当时分得七亩水田,一亩多旱地,收入稻谷近五千斤,除了交纳公粮之外,家里的稻折子有一人多高,也从此再也不用为“吃了上顿顾下顿”发愁着急了。那些机麦子稻子出来的麦麸子、米糠和碎米也让家禽的食物丰赡起来。不论是鸡鹅鸭还是猪狗猫,一个个肉敦敦肥实实的19821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地指出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犹如春风喜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的产量在逐年增加,农民的收入也逐渐增多,使一些田亩多的种粮大户很快摘掉了贫困落后的帽子。

  由于我们这里属于半丘陵半圩区,主要以种植油菜和水稻种为主,而不多的旱地上安种的则是自家留用的生活必需品,如山芋、玉米、花生、绿豆或棉花、芝麻等。这里还是优质大蒜种植区,在没实行“包产到户”之前,农人们只在自家的菜地里排种一点点,后来,从东北过来几个商人,发现这里的土质非常适合大蒜的安种,就与很多农户签定了定向收购合同,很快,安种大蒜的热情被调动起来,连续几年,大家从这种经济作物上取得了丰盈的收入。可以说,那些年,很多人家由土坯房翻建成砖瓦房,与大蒜的收入息息相关。但好景不长……

  粮食多了,吃喝不愁了,生活资料丰富了,那么,农人们鼓腹含哺的生活也逐渐丰盈起来。一日三餐,不再是“一干两稀”,而有些时候,还会再做些令人怀旧的食物,如死面粑粑、饭锅蒸茄子、绿豆稀饭、沓面粑、大米团等。只要你去乡下的亲戚家或会朋友,随便做的菜都是七荤八素或八碗十二碟。而很多的菜都是产自自家的菜地,每家每户的菜地上,一年到头都有青葱鲜灵、蓊蔚勃勃的蔬菜,养殖的家畜不仅可以增加收入也使生活滋润起来。又快到收割水稻、吃新米的时候了,每到此时,乡下的亲戚和朋友送来的大米,足够我们全家吃到来年的这个时候。(全文2777个字,于2010826日晚




[ 本帖最后由 杜永生 于 2010-9-2 07:44 编辑 ]
91#
发表于 2010-9-8 23:45 | 只看该作者
很勤奋的,继续努力!问好!
90#
发表于 2010-9-8 19:41 | 只看该作者
提读问候永生!
89#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07: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清风拂面 于 2010-9-7 18:25 发表
你的字,写得的确是越来越厚实了,感觉得心应手。
学习过,问好你。


看来最近来过黄山了。感谢你的关注。握手!
88#
发表于 2010-9-7 18:25 | 只看该作者
你的字,写得的确是越来越厚实了,感觉得心应手。
学习过,问好你。
87#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7: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10-9-6 17:32 发表

欣赏拜读,果真如是!


感谢刘版主的关注。握手!
86#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7: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周施梅 于 2010-9-6 13:56 发表
提读,祝贺永生文字得精华。


再次感谢你的关注!
85#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7: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叶浅韵 于 2010-9-6 11:35 发表
如今的生活已是今非昔比了,感受着幸福的滋味,用心去回忆那些艰苦的岁月,真是感慨万千呀。我没有经历过太贫苦的日子,但却常听上一辈人们唠起,祖母在世时,她总是说这是顶好的日子了,再不会比这更好了,其实只是 ...


感谢老朋友如此悉心的点评鼓励。握手!致敬!
84#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7: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日荷风 于 2010-9-6 11:15 发表
再读,问候!


再次感谢你的关注。握手!
83#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7: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秦时明月 于 2010-9-5 17:18 发表
有空再来品味杜兄乡味十足的文字。问好!


好的呀。期待着。握手!
82#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7: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张红华 于 2010-9-5 17:04 发表
欣赏!问好!


感谢你的关注。握手!
81#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7: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清浅居 于 2010-9-5 16:59 发表
杜老师,乡音,乡情,乡味从那质朴浑厚的文字里飘了出来,对于故去的老时光,我们没有办法让它定格,但这样的文字,这样的叙述便轻易的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年代,咀嚼起来特别有味!
问好,杜老师,前阵子很忙,清浅来 ...


感谢老朋友的关注与周至的点评鼓励。握手!致敬!
80#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7: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0-9-4 21:00 发表
有乡音,有乡声,有乡情。
质朴的情愫里,五味皆在。
走过的时光,正在消逝,而有很多人很多事,是我们不能忘记的。
:)问候永生。


感谢你的关注与悉心的点评鼓励。握手!致意!
79#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7: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芬芳五月菊 于 2010-9-4 16:54 发表
杜老师这个系列,让人回忆起逝去的遥远年代,虽然辛酸,苦难,但却给人丰富的精神滋养。


感谢你的关注与热情的鼓励。握手!致意!
78#
发表于 2010-9-6 17: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日荷风 于 2010-9-2 10:49 发表
特别亲切的文字,感觉到日渐老道的文风。
对乡村生活“食”的记述,是一次惬意的思想之旅,文笔轻快,文脉清晰,读来舒适。
问候!近日较忙,上网时间较少,忙过这一阵子,多多交流。

欣赏拜读,果真如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9 21:33 , Processed in 0.05223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