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89|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杂文死了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3-3-28 1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剑鸿
  
  在物质奴役了精神、欲望遣散了情怀、焦虑瓦解了理性、网络冲击了深度阅读的时代,杂文的作者和评论者喜爱者们,一直还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注着杂文的创作动态、生存状态和前途命运。这非常难得,而且可贵,是道义良心不泯的迹象。有些发现了问题、窥测到病灶的热心人士,因而不无悲观地发出“杂文已死”的感叹。如果将这种感叹与当下“诗歌已死”、“小说已死”、“文学已死”、“思想已死”、“道德已死”之类的呼号联想到一起,给人的印象仿佛就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很多事物大面积濒临死亡的时代。
  
  这也许是时代的某一个存在面,但有一类恰恰相反的现实是,在几千年未有的变局中,几乎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地方都在迎接着层出不穷的新生。
  
  真实的状况到底如何?我们得把话说回来,现在人的思维似乎陷入了一个死胡同,或者落入了线性思维的陷阱,凡事都喜欢往极端里想,事物的发展没有中间地带,没有第三条道路,只有两头,非此即彼,非死即活。由来已久的二元思维,在人心深处再次开始“借尸还魂”的游戏。造成这种思维方式的根底,说白了,都是物欲惹的祸。欲望、浮躁冲垮了理性的长堤,急切、焦虑绞碎了精神的耐力,表面化、快餐化、娱乐化消解了思想的广度、宽度和深度。于是,尼采的一句“上帝已死”,仿佛病毒传染,沾上了许多事物,引发出许多的“已死”现象。好像一句“已死”,就足以成为划时代的悲壮预言。莫言获奖而引发的关于中国文学的空前乐观,情形也颇似如此。要么是巨大的悲观,要么就是巨大的乐观。当代人心,就这样在悲喜交加中逐渐炼成。
  
  理性退场,从容失色,随之而来的,当然就是悲观、盲从、非理性所构成的时代景观。难怪乎人们一有所遇,就有大呼“淡定,淡定”的声音伴随耳际。淡定外表的内里,依旧是翻腾不息的浮躁的波涛。
  
  言归正传,当下,之所以有“杂文已死”这样的感叹,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必然是杂文有了某些将死或死亡的征兆。纵观当下杂文:
  
  得于神经过敏的多,行诸思想敏锐的少。杂文创作不能缺少敏感,敏感是察觉生活无奈的触角,是发现时代问题的利器。但敏感不是神经过敏,神经过敏往往导致陷入自我的泥潭,钻入不见天日的牛角尖,最终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杂文创作考验作者的思想敏锐度,考验作者能否从社会生活的一呼一吸之间,发现广泛存在的病灶,这就决定杂文的题材要从文化的劣根和社会的轨迹中去找,而不是纠缠于细枝末节,只在“据报载”的螺蛳壳中寻求保险。这样的杂文好写,安全率也高,却有负于时代与知识分子的期待,也难怪于人们对杂文作者存在偏见,以为写杂文者,多是愤青义士,既不如小说作者的敏锐和开阔,也不如散文作者的善解风情,只是一帮较真易怒,大叫大嚷的家伙。
  
  喜做隔靴搔痒的多,勇于手术解剖的少。杂文本质上是批判文学,但批评对象不是独立的一事一物,即使是一事一物,也应该是大背景中具有文化和社会典型意义的事物。杂文批判的属性应该是社会性的、文化性的、思想性的,重在批判藏之于事物中的社会机理,潜隐在现象背后的文化基因,凝结在行为里的的思想劣根。只有通过手术解剖式的终极疗法,才能激起人们的痛感,引起疗救的注意,剜除暗长的肌瘤。痛感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仅是具体的生活上的无奈和疼痛,更是基于丰富社会历史视野的形而上的痛感。如果仅仅满足于现象解说和感触分析,满足于义愤抒发和情感通畅,那就是隔靴搔痒,搔过之后也就舒坦了。只有立于深刻的痛感,着眼于解剖式的摘除,杂文才能建立自己的思想高度。
  
  失之狭隘油滑的多,富于深刻幽默的少。杂文的妙处在于过瘾,之所以能够过瘾,让人喜爱,在于它丰富的艺术性。杂文的艺术性,更多的体现在幽默中。一定程度上说,杂文是幽默的文学,这也是杂文之“文”的题中应有之义。幽默来自哪里,幽默的真正来源是苦痛。幽默,是痛苦岩浆喷发边缘盛开的花朵,是跌倒在泥泞路上而发出的自嘲和欢笑,显示的是对曲折和艰难的达观和理性。杂文借助幽默的艺术,让人在微笑中流泪思索,这种思索的力度,比之于故作思考之状的思索,更加具有感染力。但幽默不是油滑,不是狭隘的愤世嫉俗,不是插科打诨式的调侃和嬉笑。油滑是创作的天敌。杂文的油滑,会极大地损害其思想性,让读者只见失望,不见希望;只闻笑声,不见思考;只见迷雾,不见方向。
  
  至今,我还清晰记得,那些披着落日,伴着小牛,埋头于鲁迅杂文的日子,记得那些文字是如何为我拨开人生的迷雾,清醒地展开生命认知,如何让我在失望中萌生希望,在疼痛中感到抚慰的。
  
  杂文到底死没死?其实不是某个人或某一群人说了算的。作为一种文体,它的诞生有着自身的根源和现实需要。鲁迅说,杂文当如匕首、如投枪。很多人奉之为创作金箴,视之为杂文的形象定义,因而也习惯性地认为,杂文必须锋芒毕露,必须横眉冷对,必须嬉笑怒骂。我们不排除杂文的尖锐性、激烈性、甚至硝烟味,但仅仅从斗争性的角度来理解杂文,仍然有失偏颇,陷于生搬硬套。在社会土壤、生活情态完全不同的背景下,一味的强调斗争性,只会增加杂文创作中的非理性倾向,满足于情绪的发泄,情感的释放,而不能满足义理的推敲和思想的共振。除了斗争性,杂文应该具有更多的理性光芒和辩证智慧,更加注重自身的文体突破和艺术自觉,实现其固有的存在价值。
  
  说到底,杂文的死期尚远,杂文式微确是现实。鲁迅说,我以为反对时弊的攻击,文字须与时弊同时灭亡。只要时弊不曾消亡,杂文文字也就不会消亡。杂文的式微,实质上是精神和道德式微的具体体现。在不满足思想高度同一化的人群中,在努力保持思想尊严的独立个体中,杂文仍然坚韧地存在着。正如杂文家朱铁志所言,杂文,从来就没有大红大紫过,从来就没有站在舞台中央,它就像冬天的溪水,静静的,却在流;像春天的桃花,淡淡的,却在开。

    杂文,是那个说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孩子,只要自欺欺人的“新装"还在,这个孩子就不会长大,不会成熟到说谎。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剑鸿 于 2013-4-1 11:44 编辑 ]
43#
 楼主| 发表于 2013-4-4 21: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吴墨 于 2013-4-3 17:59 发表
杂文作为一种表达思想讲道理的文体,它不应该消失,只是看讲什么道理和谁讲道理;杂文的兴衰与土壤环境气候紧密相关,严寒和酷暑都是人为的;只要正义尚存,它就不会死;文明法制民主越健全,杂文越兴盛,反之亦然。 ...


吴墨兄过奖了,辛苦。
42#
 楼主| 发表于 2013-4-4 21: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孔 于 2013-4-3 13:20 发表
只要自欺欺人的“新装"还在,这个孩子就不会长大,不会成熟到说谎。

只要精神不死,杂文就会长存!


谢谢一孔兄来读。
41#
 楼主| 发表于 2013-4-4 21: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苏相宜 于 2013-4-1 22:17 发表
杂文是解剖手术,眼前手术刀握在领导手里,医生们只好 暂时歇业喝茶。


相宜从另一个向度说出了问题的根本。
40#
 楼主| 发表于 2013-4-4 21: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海凹 于 2013-4-2 18:10 发表
好文。问好兄。


海凹兄跑哪去了,神出鬼没啊。
39#
发表于 2013-4-3 17:59 | 只看该作者
杂文作为一种表达思想讲道理的文体,它不应该消失,只是看讲什么道理和谁讲道理;杂文的兴衰与土壤环境气候紧密相关,严寒和酷暑都是人为的;只要正义尚存,它就不会死;文明法制民主越健全,杂文越兴盛,反之亦然。最近家里有事来晚了。老弟这篇下了功夫。问好!
38#
发表于 2013-4-3 13:20 | 只看该作者
只要自欺欺人的“新装"还在,这个孩子就不会长大,不会成熟到说谎。

只要精神不死,杂文就会长存!
37#
发表于 2013-4-2 18:1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问好兄。
3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1: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安颜 于 2013-3-30 10:22 发表
深得大先生杂文三昧。真好,既畅快淋漓,有言之有据。最赞赏作者的初心:为杂文一呼一惜,对时弊清醒不伤。
嘿嘿~~ 杂文不会死的。世易时移同时也有另一解吧:人心自是多变的。变来变去还会变回来的。
欣赏。问好。 ...


非常感谢安颜的悉心点评和阅读交流。问好。
35#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1: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13-3-29 19:47 发表
思想与文采并重,剑鸿版此文值得细细品味。


如空兄褒奖,实不敢当。期待指点交流。
34#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1: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陀螺 于 2013-3-29 17:35 发表
看了此篇,我要是再保持沉默,即使杂文不死,我也死了。等我有空,把这几天的斗争经历写出来,剑鸿看看是不是杂文? :lol :lol


等着拜读陀螺佳作,先养好身体再说。
33#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1: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舄兢 于 2013-3-29 14:43 发表
杂文,是那个说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孩子,只要自欺欺人的“新装"还在,这个孩子就不会长大,不会成熟到说谎。 :victory: :victory:


谢谢朋友来读,你的名字二字,额可不认得一个。
32#
发表于 2013-4-1 22:17 | 只看该作者
杂文是解剖手术,眼前手术刀握在领导手里,医生们只好 暂时歇业喝茶。
31#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09: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日荷风 于 2013-3-29 14:35 发表
深刻,理性的文字,令人开拓思维,眼前一亮。


谢谢荷风光临。
30#
发表于 2013-3-31 0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 剑鸿 的帖子

哈,指教不敢,一起努力。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09: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梅青 于 2013-3-29 14:07 发表
万分赞同!文无外乎人心。人心不死,杂文不死,小说不死,散文不死,上帝也不会死(究竟存在不存在讨论是没意义的)。文者如茶似饭,发文附论,望请赐教!http://bbs.zhongcai.com/viewthre ... =page%3D1&frombbs=1


谢谢梅青,你的文章我已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1 14:44 , Processed in 0.12952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