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153|回复: 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相知诗语共芬芳------我读《相知集》高骏森诗歌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9 2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知诗语共芬芳------我读《相知集》高骏森诗歌随笔             高迎春

  收到高骏森邮寄来的《相知集》,真心为他高兴。历经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诗歌的天空里,终于升起一道亮丽的彩虹。打开诗集,端坐书案,平心静气,让目光沿着诗行采撷。我听到了诗人怦然跳动之仁心;我嗅到了诗人描绘画百花之芬芳。有人说:诗歌是心灵感应的至高点,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这话未免夸张,却也有些道理。走在语言的刀刃上,清雅简洁,诗意绵绵,富有启示,品味起来,余韵悠悠,或许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和高骏森在春夜听雨散文版认识,因为我们都姓高,好像就更加亲近了一些,对他也多了几份关注。阅读他的散文,我知道他几年前失去了父亲,独身一人在外打拼,在艰难与困苦中磨砺,却始终没有放弃文学。偶然去明月清风诗歌版,才知道高骏森也写诗,而且颇有成就。与廖锦合著《相知集》收到之后,我重点阅读了其中高骏森的诗歌。所得感想,零零碎碎记在下面。

  好的诗歌,总是平中见奇,逸趣横生,使人感觉如临画境,妙不可言。读高骏森的《执笔也写一枝春》,给我就是这样的感觉。春天轻轻移动莲步,向我们走来;旧年残雪,藏在瓦垄半沟玉,是阳光将它照暖,厚冰渐渐化作蝉羽;一群白鸭,时而挥动红掌,搅动一池绿色涟漪;时而展翅高歌,泄露了春江水暖消息。诗歌的前三段,经过渐进式层层铺垫,一个春光明媚、波动鸭欢的场景,徐徐展现在人们面前。此刻,作者的文笔一转,方引领读者进入佳境:“月下,窗前/寻一季少年羞涩的梦/从诗经的河流出发/打捞,爱情的歌谣/瓣瓣湿红/瓣瓣香/流过月光湖/过北宋,到南唐/躺在一首余温的情诗里/半闭双眼,半仰蓝天/邂逅一佳人。静候/筝升月起,轻弹琵琶”。春天里,香雪最是桃花落。盛开的桃花,总是让人联想到美好,联想到爱情。诗人流连在月光下,期待美好的爱情,如鹤如凤,能够从诗意的天空,降临到身旁。

  春天,孕育大地万千生机;春天,激励人们辛勤耕耘。古往今来,人们迎春、叹春、惜春、送春,歌颂春天,是诗词歌赋永恒的话题。但是,一个话题,写多了,极易雷同,而且难出新意。若能达到美学高品位,呼唤起读者审美愉悦,就很不容易。高骏森写《谁在这个春天里被感动着》,以设问句做标题,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引领读者急切阅读,破解答案,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你一步三回头,直到/再也看不见我的背影/才哭出声来/回来的路上,我看见/你的脚印/在风里飘香/暖阳洒在树叶上/闪着银光/画眉婉啼,我被这个春天/深深感动着/乘一片流云下江南,我看见/西子湖畔的春潮/柔情一片/这时候,蝴蝶才醒过来/春天的脚步/姗姗来迟/月光下,浪漫的玫瑰与桃花/说着浓浓的情话/春天受孕,秋天分娩。”在诗中,作者自问自答,却原来,是自己被这个春天深深感动着。为什么呢?为什呢?只因为,在这个春天,有一位可人儿,楚楚动人。连她送行的脚印,都在飘香。是她的柔情,让作者轻飘飘醉上流云,风舞玫瑰,雨打桃花,也似乎隔着时空,谈起了浓浓的情话。一言“春天受孕,秋天分娩”,寄托着诗人多么美好的畅想,意蕴悠悠。诗歌,避讳刻意,最是不留痕迹,才是大境界。高骏森使用一只灵巧的笔,使得这一首诗歌,清新流转,留给读者以婉转、圆隽、秀美的艺术感受。

  普天下的好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凝练。高骏森的诗歌,无疑也是有着这样的特质的。而他的诗歌,带有散文诗特质,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在《父亲的悲哀》、《祭父亲》、《清明,缅怀我的父亲》这三首诗里,就更明显一些:“父亲,儿子来看您了/带着冥钱、草纸、爆竹/还有烟和酒,以及忏悔和虔诚/跪在你的墓前,除了烧纸/还和您轻轻诉说着我心中的知心话/这么多年我俩的僵硬、瓜葛/终究孰对孰错,已成了阴阳两隔的永久缄默/归终是血浓于水呀!父亲/您去的那么心酸,也那么的不瞑目/我用拒绝接听你的电话的方式拒绝见您最后一眼/请恨我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孝的儿子吧----因为/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此次您不再是和我火战,而是做最后的诀别/父亲,日落了,风起了/让我在您的坟头饯洒这杯酒/好好安息吧/这里有青山绿水伴您长眠/在下一个春天/我会静静地来,来看您”。压抑着悲痛,饱含着忏悔,深情地诉说,传递出一种大气,一种巨大的震撼力。可以看到,每一句都不是诗,可是完整地读,却展现出一种人性之美,令读者的灵魂,也为之颤抖!

  应该说,作品是作者的生命,作者的灵魂。毫无疑问,让作品说话才是硬道理。真正的好诗,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请看,高骏森在《劝酒》中如此表达:“晨风轻扬,绿柳吐丝/在一首唐诗里,我听见马蹄声/渐行渐远。渐行、渐远/兄弟,饮吧。饮到金星沉落,饮到旭日东升/饮到,我送你离别的站台/折两枝柳条/吹一支短笛/送你------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朋友相聚,交心知心,喝着喝着,就喝高了。真真是,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作者劝酒,恐怕自己也早已醉了,所以,劝酒词也有点语无伦次。送别,想到折柳相送,虽然人醉了,心还不醉,依然恋恋不舍。人生难得一知己,即便醉一回,也是值得的。这首诗,并不长,可谓凝植于方寸之地;可是,却在简约中流淌出真情光彩。于是,一首诗,就成功了。与其说,这是诗歌的高明,倒不如说,这是诗人的高明。

  读完《相知集》,想写点感想。脑海中,相知诗语共芬芳一闪念,我便决定用它了。一部诗歌集,肯定有许多好诗在其中;但是,也有些许不足在其中。毕竟,高骏森很年轻,相信他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扬长避短,给读者写出更完美的作品来。



通联:山东省宁津县开瑞社区二号楼三单元101室        高迎春         邮编:253400





心与心相知:






[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4-2-18 03:31 编辑 ]
66#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04: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红秋叶 于 2014-2-26 22:48 发表

老师,这是什么面料做的,看上去织的很密。
我想请人设计《天香醉染牡丹春》封面,搜索了一些图片,没处贴干脆贴到这儿了。;P这是在绫罗上画的工笔画。
65#
发表于 2014-2-26 22: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4-2-24 08:58 发表
扇面

老师,这是什么面料做的,看上去织的很密。
64#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09:03 | 只看该作者
扇面
63#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09:01 | 只看该作者
扇面
62#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08:59 | 只看该作者
扇面
61#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08:58 | 只看该作者
扇面
60#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08:57 | 只看该作者
扇面
59#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08:55 | 只看该作者
扇面
58#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08:55 | 只看该作者
扇面
57#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07:02 | 只看该作者
扇面牡丹图
56#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06:56 | 只看该作者
工笔牡丹
55#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06:39 | 只看该作者
国画扇面
54#
发表于 2014-2-21 14:27 | 只看该作者
对新手多加鼓励和提携,对后辈多加关心和鞭策,也是一种不错的文心展示啊。
此文基本上抓住了该诗集的特点,情感内敛、语言凝练、意象丰满等,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要素。
53#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03:32 | 只看该作者
这一篇是我给高骏森诗歌集写的随笔,请版主给转到评论版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5 20:28 , Processed in 0.08023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