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72|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珍藏在心底的往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28 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春秋 于 2015-12-30 16:35 编辑

珍藏在心底的往事

1.
       说是不小心,可出门在外,谁又想伤筋动骨来给自己制造痛苦呢?而结果还是在那个疲惫不堪的加班的夜里,被钢筋头扎伤了小腿骨。记得绊倒爬起来的时候,借着工地一角昏黄的灯光,发现伤口往外流着血,虽然不多,却有着钻心的痛。他抬头望着漆黑的夜空,不由地问,自己的命运为什么这般苦?刚刚逃离疾病的折磨,能爬出家门,还没有赚到什么钱,今天则伤成这样!但在痛定思痛的那会,却又觉得命运不会一直这样来捉弄自己,他为人一向真诚。真要再发生什么,活着的希望又在哪里?不是还有句“善恶到头终有报”的话嘛!
2.
       为了在寒冷的冬天全家人有个温暖身子的热炕头,10岁那年他就开始上山砍柴。这段岁月里,被扎伤碰着成了家常便饭,根本不当回事,至今膝盖和小腿上还有昔日留下的不少疤痕。在他的记忆深处,这些伤从未有药物根治过。当然,其间也有被感染的时候。不过,流点脓水,最后再用力挤一点血,在不知不觉中就自动好了。这次是比以前重点,但他依然觉得不会有事,因为当时同样挤了不少血。他是想用这种落后而古老的疗法,通过涌流的血把渗进去的尘沫带出来,这并不是他的独创,而是农村人多年来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一直沿用的抗感染疗法。

       他虽然不明白结果会怎样,但从疼痛的感觉分析,这次并不是什么皮外伤,而他依然心存侥幸,说不定像以前那样,大不了多痛几天。当然,他心里也明白,饭要热吃,病要早医。可他手头有这个钱吗?来时的路费也是向人借的。就是这点看似小伤的地方,一时比一时红肿,最后那条腿变得有点沉重。

       如果休息了,或许感染的程度不会这么急速,但他不能小病大养,家里的外债等着他的劳动果实来偿还。如果不是这个目的,他尚未复原的身体骨,根本难以承载任何的体力活。别人都有个三兄四弟,而他家里除了年迈的奶奶,剩下的就是嗷嗷待哺的女儿。妻子说是一个年轻人,有点可口的东西都让给他,那缺乏营养的身体,早已变得每况愈下......也就是说,只有到了不能再干的那会,他才敢停下脚步。

       天亮后,同伴们已发现他伤口周围有点发紫,劝他立即去医院,这并不是什么好兆头,在劳动中扎伤碰着的人很多,都没有看到这种症状……他也知道,城市不能与农村相比,这里有各式各样的医院。但是,一点皮外伤的包扎费也是1元多,他伤成这样,是三元五元能解决了的事吗?再说,他仍想把这夜以继日的活干完。即使伤痛有增无减,也不在乎这一时三刻。如果半途而废,天下心黑的人莫过于包工头,谁知道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他拖着那条受伤的腿,好不容易熬到傍晚收工时,再看扎伤的地方,周围已成一片紫黑。

        一个工棚里的人,不管他同意不同意,拉着将他扶上了自行车。伙伴们同他的命运差不多,有点奈何谁又想出来打工呢?他们虽来自四面八方,老少不一,彼此从前并不认识,所以也谈不上有什么交情,而一样的命运把他们的心紧紧锁在一起。钱虽拿不出多少,却有力苦来帮他。
   
       临走时,已经是万家灯火。他被自行车推到市中心医院,说是夏日的天,也到了10点多。
   
       值班室里有两位看上去头发花白,早已超越了上岗年龄而仍在坚守岗位的女大夫。当她们察看了伤势,叹了口气,两人无奈的摇了摇头,最后异口同声地说:
   
         “为啥不早来?”
   
       其中一位身材像白杨一样挺拔的刘大夫接着说:
   
        “骨头已被感染,除了刮骨疗伤,弄不好还有被截肢的危险。多可怜的孩子,瘦骨嶙嶙,哪像个出门打工的人?伤痛又感染成这样......”她重新看了他一眼,惋惜中带着不尽的同情。
   
        他已经是28岁的人了,居然还有人把他看成一个孩子!除了奶奶,这些年还没听到有谁如此疼爱地来称呼自己。但在感激的那会,他还是心急火燎地问:
   
         “那该怎么办?”刘大夫的话,才使他真正意识到自己伤势的严重性。奶奶含辛茹苦将他拉扯多年,还没有看到他的未来;以沫相濡的妻子更盼望自己走向新的一天,缺腿的日子又让他怎么去想呢?

         “这个?”刘大夫皱紧了眉头,显得有点举棋不定。

         “但也不能让他在这里治疗。他一身的尘土,看上去今天仍在干活,一个四肢健全的人尚且活的如此艰辛,没腿的日子又让他怎样走过?如果想保住这条腿,并不受刮骨之苦,现在只能把你介绍到骨科医院。无论谁,我们都不想轻易做手术,除了万不得已。这样一位英俊而又年轻的人,我们更不想让你伤残地活在这个世上……”

       个子稍矮却又显得非常精明的那位张大夫插嘴进来。不过,她说话的声音有点哽咽,难以继续下去。停顿了一会后,又接着这样说:

         “听说那里还有一种祖传的特制膏药,虽没见过,但对这种的伤口是有一定疗效的,很多比他还严重的骨伤感染的患者都得以康复……还是让他去那里治疗吧,这儿根本不会有什么奇迹出现.......”

         “看来也只能这样了......”刘大夫点了点头,顺从了张大夫的提议。最后她又这样嘱咐:“你今后的路还很长,千万要注意……”
                           其实,她也没必要如此多心,可晓阳这孩子实在是太招人喜欢了,且不说他的长相有着怎样得天独厚的天赋,眉宇间,始终散发着一种浩然正气,不像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就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依然高昂着头,没有一丝一毫的低眉折腰,如此血性饱满之人,不该得到一份认知与同情?

       正在他愁眉不展之际,两位大夫承接的话语,不仅使他变得绝处逢生,而且还看到一丝崭新的希望。她们俩并不是他的亲人,且是萍水相逢,为什么会如此关爱他呢?看她们各自的面容,虽没奶奶那样苍老粗糙,而她们白皙细嫩的皮肤上同样刻满了岁月走过的深深印痕。当然,他在欣喜中又有点担忧,因为外面的夜色变得更加浓重,今晚还有时间赶往那里吗?所以,他又急匆匆地问:

         “那骨科医院又在哪里呢?我初来乍到,对省城这么大的地方根本不熟悉,还想再麻烦你们,给我指点一个具体的地方,也好去找。”
她们听后,对望了一下,然后两人相互询问着路线。最后还是由对那里比较熟悉的张大夫来描述,并在一张处方纸上标明了一些大的建筑或商场之类好去辨认的地方。

       当她画写完最后一幢大的建筑,心中却又充满了疑问,她为什么要这么认真?如果按亲疏论情义,面对一个陌生人,完全有理由搪塞过去。说白了,谁生谁死,与自己又有什么关联呢?可她实在是做不到!固然,她也是从山村走出来,知道乡下人的苦衷,而她今天真正的出发点并不在这里。她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人。即使做不到济困扶危,却也可以为人指出一条明路,好让那些病患者,早日得以康复,尤其是像他这个因病返穷的人......

       无论她们各自流露出怎样的表情,惊奇之中都让他特别感动。可他又能上前说什么呢?体现感激之情的表白,在这个世界上,永远都金钱或物质之类的东西,而他有吗?   
3.
       尽管有手里捏着路线示意图,他们还是在昏暗的路灯下边走边问,好不容易找到那个地方,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当时那份开心,如同找到了人生的最好归宿......
   
       他们踏进诊断室的那会,对面墙上的挂钟已指向了午夜的12点。在灯光下他也发现,靠窗台的那张床上,背靠着被褥半躺着一个带着老花镜的四方大脸的老太太,手里正翻看着一本《啄木鸟》。当她突然发现有这么多人闯入,放下手中的书,急忙扶了扶眼镜,审视着他们这些半夜三更的不速之客。

        当同事们向前说明来意,让我在这里治疗的话。想不到这个老女人连身子也没挪动一下,冷冰冰地说:

         “先交400元押金!”

       这虽不是什么天文数字,但对他来说,却也是个拿不起的巨大数目。他起早贪黑,一天劳动十几个小时,也只能挣到2元钱,除了生活费,一年到头也很难拿到这个数。临走前,在众人的求情下,工头仅给了他50元。时态的发展,果然不出所料,50元也成了杯水车薪。可眼下又有什么法子呢?无论他们七嘴八舌怎样恳求哀告,这个教条死板,又像猫头鹰一样,眼睛在夜色里闪烁着寒光的女人还是那么坚定。他为什么这样形容她呢?因为他刚从市中心医院过来,同一片蓝天下,共属省城所辖之地,怎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呢?那里的两位大夫也是上了年纪的人,相比之下,他不仅不去敬重她,反而想用世界上最恶毒的语言来诅咒......

       他是不该这样无情地去憎恨一个陌路相逢的人,一气之下,就是把她打翻在地,又有何益呢?但他依然觉得她罪有应得,等候的时间里,她不仅不过问他的伤势,在她回绝的语气里还夹着不少讨厌与愤恨。怎么会这样?他又没有去刨她家的祖坟……面对窗外漫漫夜色,又是人生地不熟,让他去哪里搞这么多的钱呢?心底的那把无名之火,能不燃烧吗?

        无奈中,他只能怨自己命苦,人世间的光明到底在哪里?为什么在他眼前总是这般漆黑!

       当他无意间触及到上衣口袋里一叠纸时,那颗感受不到任何温暖的心突然随之而变得敞亮许多,他终于发现了一件可以来搭救自己的东西。

       知根知底的同伴们都清楚,他是一个不甘心命运的摆布的人,可又有谁知道,在求学的路上,最喜欢的词莫过于岳飞的《满江红》,为其文字大气磅礴,热血澎拜,他在前几天还抽空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当然,那时的文笔还免不了歪歪斜斜,如同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但他同样觉得那段出自心底的语言,足以成为打开这个老女人心扉的钥匙,如果她还是人的话。于是,他毕恭毕敬把这篇随笔呈上。

       当她粗略地看过后,像突然间服用了什么兴奋剂,变得眉开眼笑,那看上去非常沉重而点不想挪动的身子一跃坐起,且仔细瞅端着。这到底是谁呀?一个打工仔,没匡扶社稷之力,却有‘精忠报国’之心!惊叹的那会,她急忙说:

         “快把裤子挽起,伤在哪儿,让我好好瞧一瞧……”   
            
        她检查完伤口后,紧接着说:“她们说的没有错,真的够厉害的......但不要紧。如果不是找到我,这条腿非截不可。只是,输液之类的东西还被别人锁在柜子里,明天一定要早点来,在我交班之前.......人老了,有时免不了犯糊涂,刚才的事,真的对不住,我以为又是打架的人找上门来......”

         “那押金的事?”他此时担心的并不是她对自己有着怎样的理解,而是那数目巨大的可怕押金。

         “不用了,这里我说了算,还会给你省不少的钱。我知道,你现在处于自学阶段,根本没有自己的什么作品,但也从中看到你有一颗红彤彤的心……我虽然没有什么未来了,再看不到你日后的变化,不过,我还是盼望你最终写下面世的文字……”

       人生的无奈感叹和对他的最后期盼,使他变得不再有任何的抱怨,反而觉得她特别可亲可敬。一个行将走向枯萎的生命,在她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仍将一颗爱的心交付给一个并不相识的年轻人,这比任何精雕细琢过的语言都令他惊奇,使他感动!于是,他拐着那条受伤的腿,上前深表歉意地说:

         “实在是对不住,给您添累了。那我们走了,您也早点休息吧!”

       她把他们送出门外,扭头一看,墙上的挂钟已经指向午夜后的1点30分。她也真的该休息了,往常这个时候,她早已安然入睡。但今天,尤其是到了这个时候,却没有丝毫睡意。是为自己刚才的过失懊悔?没有的事,她已经道歉过了。那又是为什么呢?

       原以为,她这辈子阅人无数,再不会有任何诧异的事让她睁大眼睛,人都走在那条争名夺利的老路上。不过,今夜突然出现在她面前的这个晓阳,还是让她感到特别地纳闷。是谁的教化?让一个早早失学的乡下人,树立起如此博大的襟怀?对了,一定是他的奶奶!当然,还有他的妻子的支持。他是没有朝这方面描述,可顺理成章,她们都是他的至爱亲人。如果不是这两位女性做他生存的坚强后盾,他能从诸多的疾病中一次次站起?
4.
       当然,第二天他起的特别早,在伙伴们的帮助下,来的那会这家医院还未到开门的时候。他虽是一个急需要治疗的病人,但多等一会无妨。如果让医生等他片刻,他心里也觉得过意不去,不说她的工作有多忙,熬了半夜也该让她早点回去休息,毕竟是一个年迈的老人。昨天晚上他回到住处的时候,已超过了凌晨的3点钟,可以想见她休息了多长时间……此时此刻,更盼望她健康长寿,能永远造福天下的患者,用她的人品,她的才智,还有她的善心!

       门开了,她看到他后,并笑着招呼他:“快进屋,今天起床晚了……”

       她那双睡意朦胧的眼睛,看上去还没有完全睁开,就让他在睡眠前准备好的剃须刀把伤口左右的汗毛刮得干干净净。紧接着她扭身打开柜子,端出盛有半碗的黑色糊状药膏,涂抹在一块3寸见方的白布上,然后贴在他的伤口上。并告诉她:

        “不要乱掀动,在明天换药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所有的脓液都会被吸在上面,再让他们上班后给你输几瓶液,过不了几天就会好的。”她收拾完眼前的东西又接着说:

         “这里的床位很紧,也很贵。我心里更清楚,临时农民工根本没有什么工伤保险,为了给你省点钱,我想给你门诊治疗,辛苦多跑几趟吧!”

       他高兴地点了点头,腿伤虽没有好,却有一种拔云见晴天的欣慰。此时,他不仅知道她姓甚名谁,还清楚她今年76岁,是请来的骨科专家。听起来年纪不小了,而他发现,她比奶奶的身体强健多了,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疾病。

        医院上班的职工陆续走进大门,也包括领导。

         “院长来了......”王大夫欣喜呼叫着。

       没等他进门,她就迎了出去。他们到底窃窃私语了些什么?他不知道,也不想去了解的那么详细。只见这位院长朝屋子里的他看了一眼,笑着点了点头,仿佛为她答应着什么。
  
       他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看似挺舒服,其实他心里急得很,王大夫眼看就要交班了,再没有一个认识的人,护士们正忙着为患者配药,而他此时还不知道该去那治疗,输液也需要一个地方呀!这里说是两间房子,却也早已挤满了人,除了医务人员,还有来取药的患者。                 

       王大夫从院子里返回后,就接着召唤他:“跟我来……”他顺从地跟在她后面,像一个乖孩子。原以为领他去哪个病房,想不到被引进院长办公室,让他躺在这里仅有的那张双人沙发上,并告诉他:“这里以后便是你输液的地方……”

       他明白了,刚才的那一幕,原来是王大夫为他向院长求情。他一个贫穷的乡下人,根本不敢有任何的奢望,却有人为他安置了这样一个既干净又无比舒服的地方。紧接着护士又来给他输液,这一切又是怎么回事?他至现在还没交医院一分钱!也许他们见王大夫如此殷勤,误以为他是她家的什么亲朋好友,根本无人过问此事。
  
       办公室里,除了那位山东大汉院长外,办公桌边还坐着一位女同志,看上去40出头,白皙的脸上呈现着慈善的文静,仿佛成天就是一个做送往迎来工作的人,对他这位突然闯入的陌生人一点也不讨厌,反而有时还扭过头来看看他和挂在上面的输液瓶。此时,无论是院长,还是眼前的这位张主任,他们虽然没有见过面,一种特有的亲切感,还是让他想多看他们几眼。
  
       一天输两瓶液,由于拖得时间太长,他实在有点憋不住了,身子不由地开始翻动起来。他虽然没有说出尿急的事,院长也许从他焦虑的目光里看的出他此时想小便,急忙为他找来一个痰盂,帮他便完又给倒掉......让领导来侍奉自己,天下会有这样的事吗?.
    
         “别在意,我们院长是天下第一好人。他关心着来这里诊治的每一位患者,每天都要去几次病房……你没有陪视人,腿又不能行走。王大夫说了,她很敬重你的为人,我也觉得你与众不同……她把你安置在这里,就是要我们来好好照顾……”张主任的话,使他加深了对王大夫的认识                        
  
        从此,除了院长为他按时接送小便,又多了位天天陪他说话的人。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但他还是不知道,一个刚满28的人,身体为啥这般差?是那场大病没有完全复原?还是又有什么新的疾病要向他袭来?有人告诉他,输液可以长精神,而他已输了几天的液,身子骨为什么还是如此沉重?

       他也想往前走,饱蘸着自己的热血写下人生最美的文字,去告慰那些关注自己的人。可向前的力量又在哪里呢?几次患病,让他摸索到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在感到身体特别乏力的日子里,总会有一场新的疾病降临。这次又会是什么呢?他说不清楚,也难以去预测,所以,他此时真想用一句“谢谢”的话,来了结这份人情,哪天突然死去,也变得了无牵挂,而事实会这么简单吗?倘若没有绵延不绝的感动,谁还有热血为之沸腾的日子?
5.
       当然,在王大夫的精心治疗下,他的伤势一天好于一天……而他们,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要求他去回报什么。如果命运不再那么可恶,还会给他留有继续生存的空间,在为人抛洒热血的日子里,他同样要把这段往事重新说起。但是,当真把曾有的记忆写成文字时,仍需要一段漫长的岁月。在此之前,就有人这样告诉过他:“谁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可在脱稿的那会,还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根本找不到原有的那份真实与感动......”到时候王大夫的生命不在了,很难再听到他的任何声音,而她曾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依然要重新去描述,绝不能让那些行善的人,生与死都这么悄无声息……当然,他此时想到的不止她一个,还有……还有很多对他予以肯定的人!
  
        在最后结算的时候,如果他不去,别人也不会说什么,而他能吗?因腿伤已麻烦了不少人,真要悄悄离去,良心何在?又让王大夫今后怎样说话做人?所以,他又找到这位像奶奶一样可亲的老人。
         
         “没有多少钱,就按我所写的去会计处……”一看最后的合计,还是没有超出50元的范围,每贴30元的膏药也没有写上,输液的事,他想也有出入,护理费也不是这个数,在人吃人的年头……

       结算完药费,他又折返回去,他还想同王大夫告个别。这虽不是起死回生的大恩大德,却也是一份付出,一份难得的情义!如果没有她那种无私的爱,他就不可能保住这条伸缩自由的腿,而他上前又能表述什么呢?

         “什么也不要说了……你的心意我明白……”她扭头来又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接着说:“去吧,孩子!前行的路上,你不会孤单的,无论面临着怎样的处境,只要永葆……”
         
         “我知道,奶奶和妻子都这样说过......”

       在渐离渐远的那会,他还是不由地回过头来,难舍的并不是这家医院,而是那些珍藏在心底的往事......

                                                                                                                                                        2015年12月15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3:03 | 只看该作者
牧歌 发表于 2016-1-12 21:52
这样的生活境况还在坚持创作实在令人感佩!期待着您下一篇佳作出现
问好

牧歌老师,我何尝不知道您的心意,可那不公平的命运,总是让我觉得离目标越来越远,无论怎样努力。不过,在心平气和的那会,却又觉得还是得到苍天的特别厚爱,它总是在我感到无助日子里,悄然为我安排好一切。如果不是这样,有些人就是打着灯笼也难以找寻......在深感开心的时候,却又觉得目标近在眼前,只有一步之遥。无论怎样说,我都不能上负苍天,下愧自己的亲人,一定要活出个样子来!
当然,很多需要动笔的文章还没有写,写过的还需要重新整改。也就是说,我要告别论坛,静静地把肩负的使命在有生之年得以完成。酒逢知己千杯少,不知不觉又说了这么多,您也知道,说什么都是出自一份感动,一份信任......此时此刻,我更想把心底最美的祝福送给您!
22#
发表于 2016-1-12 21:52 | 只看该作者
春秋 发表于 2016-1-12 18:51
这段日子农村搞慢病普查,挨家逐户,早上出去,傍晚才能回来。这样的工作量,说不累也是假的。沉困的那会 ...

这样的生活境况还在坚持创作实在令人感佩!期待着您下一篇佳作出现
问好
21#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8:51 | 只看该作者
牧歌 发表于 2015-12-30 13:09
一个命运坎坷的打工者的悲惨遭遇。不难看出,作者怀以悲悯情怀。单看题目就给人以亲身经历之感,文字里隐含 ...

这段日子农村搞慢病普查,挨家逐户,早上出去,傍晚才能回来。这样的工作量,说不累也是假的。沉困的那会,连话都不想说,根本没有什么心思来上网,对您给加精的事,更是无从知晓。此时,我也看到这篇小说没有计酬,但对您的那份认可,我还是心存感激。不来说句话,我还像个人吗?祝您幸福安康,好事连连!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18:22 | 只看该作者
牧歌老师,如果单说一声“谢谢”,面对如此诚恳的点评,实在是过意不去。既然文稿被您看破,我也没必要在圣人面前打岔。不错,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只是,才疏学浅,难以再现当年的情景,尽管从一篇日记写到今天。不瞒您说,我根本不是写文章的那块料,13岁离开学校,15岁就开始出门打工,其间还有疾病的不停折磨,读书写字的日子真的不知道在哪里,而总有人盼望我写下面世的文字......所幸,在爱的呼唤下,我还是一步步走来。想您也看到,很多文字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只不过采用了小说的形式罢了。难得老师如此见爱,不说了,祝元旦快乐,阖家幸福!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17:28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5-12-29 16:01
虽是一场事故,虽经很多磨难,但总也有一份人性的真诚于文字之间洋溢。这个世界不乏世俗,也不缺违背,少的 ...

您这贴心入肺的点评,实在是让我感动啊!一个远在天边的人,却又似站在自己面前。怎么能这样描述呢?成天送往迎来,又有谁能触动灵魂让人热泪盈眶呢?的确,这个世界不乏世俗,不缺背信弃义,少的是那份真挚。但是,善心还在!除了小说中的人物,有您,还有很多素未谋面的文友,大家的言行让人看到光明,看到希望,看到一个崭新的未来......预祝元旦快乐,吉祥安康!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17:00 | 只看该作者
摇曳风铃 发表于 2015-12-29 14:02
看这篇小说 的时候,我突然想到有个作家叫王十月,也曾是个打工的,写了很多和这个工种有关的故事。故事很 ...

生活就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没有知识的,也会让人变得阅历丰富,跃跃欲试中,最终写下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谢谢您,在百忙之中赶来。问好!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16:49 | 只看该作者
枫落吴江 发表于 2015-12-29 12:29
用真情描绘的小说,语言沉稳平实,结构工整合规,揭露生活之艰辛,也彰显人性之光辉。
对于分段,您自己稍 ...

我刚才又试了一下,分段还是老样子。辛苦您,这么长的文章,一定花费了很多时间吧!要不,哪来这切入主题的诚恳点评呢?谢谢您!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16:42 | 只看该作者
暴雨迎风 发表于 2015-12-28 20:57
好久不见,先支持一下!

每个人都有属于各自的工作,来去显得很匆忙。当然,我们都是老熟人了,客气的话就不说了,期待您的精彩点评。问好!
15#
发表于 2015-12-30 13:09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命运坎坷的打工者的悲惨遭遇。不难看出,作者怀以悲悯情怀。单看题目就给人以亲身经历之感,文字里隐含着沧桑。果然,作者以力透纸壁的磁性语言营造出一个真实得令人叫绝的故事,和一个个真实得另人叫绝的情节和细节,故事里的人物个个都凸显着质朴、善良的人性光辉。作者把控的情绪化的叙述语言,主人公的真情外泄,很能打动人
14#
发表于 2015-12-29 16:01 | 只看该作者
虽是一场事故,虽经很多磨难,但总也有一份人性的真诚于文字之间洋溢。这个世界不乏世俗,也不缺违背,少的或者就是一份待人的真挚。读此文仿佛读老师的心情,感慨非常。
13#
发表于 2015-12-29 14:02 | 只看该作者
看这篇小说 的时候,我突然想到有个作家叫王十月,也曾是个打工的,写了很多和这个工种有关的故事。故事很感人,描绘了亲眷般的医患关系,令人倍感温暖。
12#
发表于 2015-12-29 12:29 | 只看该作者
用真情描绘的小说,语言沉稳平实,结构工整合规,揭露生活之艰辛,也彰显人性之光辉。
对于分段,您自己稍微研究一下就可以了,文化春秋老师!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11: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春秋 于 2015-12-29 11:47 编辑
潭边老桑 发表于 2015-12-28 18:54
很耐心地看完了春秋老师的这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农民工,因为一次工伤事故,在去医院治疗 ...

我从前也是打过工的人,个体户根本没有什么工伤保险。一旦有大的事故,都是结果自负。不用说在那样的岁月,就是现在村里的那些包工头,除了个别高空作业的上有工伤保险,一般都没有。小伤小痛,给几个医疗费就算完事。但您的善意,我还是非常感激。至于提到钱的地方,我也作了个别删除。不过,那种膏药很管用,大一点的收费标准40——50元。在从医的岁月,我也煎制过几种膏药,诸如抗肿瘤的“百草膏”。就是熬一碗,也需要很多的药材,除了自个去野外采集,还要去城里买成品,花钱不说,还要劳时费日,柴碳也得一大堆。如果东西多的话,一天也完不成......辛苦您了,再次谢谢!问好,远握!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11:07 | 只看该作者
碣石清风 发表于 2015-12-28 18:52
好温暖的故事,再现一个打工者艰难的生活路。老天对他真是不公,当他拖着病身子进城打工却突然遭遇事故在求 ...

我不辛苦,倒是给您添麻烦了,真诚地谢谢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5 11:23 , Processed in 0.05555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