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67|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不只因是异乡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5 2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时光安然 于 2016-1-17 19:32 编辑

                                                                                      不只因是异乡人

  虽说年节就这么快节奏地来临,却依然挡抵不住每日黄昏后好兴致的外出散步,顺便欣赏一路经过的风景。

  近来每经过新华街市路口,总是被一个外来的新疆人摆下的羊肉摊位吸引。

  之所以说他是新疆人,不仅是因为那卖羊肉串的汉子特有的络腮胡,还有那种新疆人才戴的那种圆顶小帽。虽然还没来得及听他说当地人听不懂的维吾尔族语,但那首被反复播放的维吾尔族曲子更是明显的标志:他们是地地道道的新疆人。何况摊位上方还挂着新鲜的瘦肉,提示那串串上的肉片,就是从这新鲜劲道的块头上割下来的……当然,尚显厚道的当地人也不会轻易就质疑说这到底是挂的羊肉还是狗肉。

  炭火倒是旺的。

  只是烧烤摊前却是异常的清冷。

  而附近的小吃摊位依然如往常那般的忙碌,有蒸饺加梨汤,有炒米线、拌面皮,也有热气腾腾的涮羊肉……

  就连烤香肠的都不闲着,虽不曾有半声的吆喝,却依然被散步的家长悠闲地牵着孩子,后面还跟着一条从鼻孔里喷着热气的狗。他们在烤箱面前停下来,递过去两个硬币,摊主便手脚麻利地取两根热香肠,递给伸长了手的孩子。而那孩子的家长在护着孩子小手的同时,还不忘低头喝斥一声正欢撒着讨馋的狗儿:烫着呢,馋得你!

  之前的那个铁板烧鱿鱼也很火爆,可不知什么原因,最近却不见了踪影。大概是摊主攒了钱,干别的比烤鱿鱼更上心的买卖去了。我之前尝过这里的鱿鱼,味道不错,据说是加了一味别人不常用的料酒,杀腥,鱿鱼鲜味却依然不减。

  听说涮杂串的最捞钱,年轻麻利的小伙子两年间就盖了小别墅。他也真的很会招揽营生,生意清淡时就将那些站在街口发传单的美眉们招呼进来,让她们围坐一起,涮几根豆腐串端上去,再倒几杯黄酒,让她们欢撒地边吃边笑,于是乎人气指数立即上升,不愁没人光顾。

  卖羊肉的络腮胡却怎么也招揽不来客人,他一脸冷漠地盯着摊位的某个角落,一脸无奈地等待客人的惠顾。眼见年关将至,大多在外的人儿都候鸟般地回归了。我们不知道这个异乡人何以竟在这样的节骨眼上背土离乡,来到这虽说繁华但未免有些狭小的县城。他看起来举目无亲,因为不曾看到有跟他相熟的谁前来捧场,哪怕是偶尔逗留的陌生路人。他大概有些起急,前几日下雪,摊位前竟多了一只拴着的羊。

  那羊很是温顺,弯弯的羊角,卷曲的羊毛,厚厚的羊尾——标准的绵羊。

  绵羊就那么老老实实地卧着,很服帖的模样。仿佛烧烤摊上的肉串就是从它身上割下的,连同摊位上挂着的那块瘦肉,还依然新鲜着,向人们暗示着羊们特有的味道,虽然当地人通常以吃山羊肉为主,因为在大家的印象里,绵羊肉是膻的。

  然而他的烧烤摊依然还是冷清。

  曾经看李娟写过的《马桩子》,说一家人去一个叫做沙依横布拉克的地方经商,结果生意渗淡,竟然赚不到搬家的钱。后来才偶然发现,那地方的人往来都是骑马的,而她们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一节,那就是门前该有的马桩子。

  新华街是一条狭窄的街道,不似沙依横布拉克赶场的人,必须备有拴马桩。何况来夜市的人大多步行,无所事事的模样。他们甚至已吃过晚饭,或肚子根本就不怎么饿,只是不知该怎么打发这闲余的时间,或大人领着孩子,或年轻人结双成对,来到摊位前,要两串豆腐卷,很便宜的,两块钱就够了;或索性坐下来,掏出十块钱,烤十来个羊肉串,一大把地攥着,如是两个人,就一分为二,或索性烤两份,每人手里攥一把,细细地啃,却又显得很慷慨的模样——也不是真饿,图的就是那样的味道。

  然而烤羊肉串的外来人仿佛不黯此道,他跟他的羊被夹裹在喧嚣的新华街道口,在寒风中显得无以言状的无助与落漠。如果你留意就会发现,羊肉确是串穿得很厚实,你几乎不怀疑其中掺了别的假。人也显得很厚道,虽然他是听不懂当地语的外来人。

  那天我经过他的摊前,见两个孩子手里捏着一张十元的钞票。或是被那头温顺的羊吸引,他们问:羊肉串多少钱?

  络腮胡伸出三个手指。

  三块钱一串?

  嗯。他点了点头。

  两孩子相互对视了一眼:可我们只有十块钱——三个串找一块,怎么吃?

  两个孩子有些为难。只是很快地,他们就将目光锁定在不远处的另一个烧烤摊位,随即便一声呼哨,鸟儿般地飞奔了过去。



  


34#
发表于 2016-1-20 20:26 | 只看该作者
的确,不只因是异乡人呢,问好安版
33#
发表于 2016-1-20 17:47 | 只看该作者
安然老师这小文,在我身边也发生过啊,确实如此,可能是地域文化的影响吧,是一种保守的踏实,实诚。
西北地区的人是很憨厚的,与东方的环境有点不适应。
很长时间没来你家里了,到您这坐坐,欢迎到俺家坐坐。
32#
发表于 2016-1-20 09:17 | 只看该作者
老师的一份爱心,盈满全文,让人颇受感染,欲罢不忍。
31#
发表于 2016-1-19 15:29 | 只看该作者
身处何种境地,随遇而安的心境和适时而为的思维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智慧。生活不易,各自安好,其实有多少人可以安然的吧异乡当做家呢? 也或者说:在祖国的土地上,就不该有异乡人。
悲悯之心,怜惜之情,跃然纸上,惹人感念。
30#
发表于 2016-1-19 13:24 | 只看该作者
生活不易,本分的生意人更不易。这则文章让我一下子想起了去年冬天我在广州的时候,那段低落的日子每天路过的一个借口,一个新疆人卖羊肉的场景,也是旁边栓这一只小羊羔,我每次路过那里,哪里特有的味道我就心里难受,我再看见那只活着的羊就更难受,然后急速离去。
   我和安然斑斑的感受不一样,你怜悯的是人,我怜悯的是羊。
     只是我看见的那个新疆人生意很好!
29#
发表于 2016-1-19 11:02 | 只看该作者
有时候, 我们是不敢吃,  是源于对外地人对少数民族的不信任.  如陈佩斯的小品,  他要讹你时,  可以说自己的语言,  你又听不懂,   又没有时间和他纠缠,  看在钱不多,  只好吃哑巴亏.  如今的主管部门又没人给你撑腰,   所以没办法,  还是吃本地人的东西安全些.
28#
发表于 2016-1-18 16:43 | 只看该作者
放眼街头巷尾,小买卖到处都是,特别是卖小吃的吆喝声,诱人
27#
发表于 2016-1-18 16:26 | 只看该作者
安然老师街上溜达吃饭,都能闹出故事来。也遇到过没趣的吗,写一个出来看看?
26#
发表于 2016-1-18 11:25 | 只看该作者
白描与勾勒力道恰好,安然的确是写意高手!
25#
发表于 2016-1-17 20:13 | 只看该作者
很生活,荟蓉闻香赶来啦!安安好!
24#
发表于 2016-1-17 17:12 | 只看该作者
虽说年节就这么快节凑(节奏)地来临
他们在烤厢(烤箱)面前停下来
虽然当地人通常以吃山羊内(肉)为主
之前的那个铁板烧鱿鱼也很火爆,可不知什么原因,最近却不见了踪影。大概是摊主攒了钱,干别的比烤鱿鱼更上心的买卖去了。
--------------
说不定看似火爆,也没赚到钱呢。生意难做,别看有些生意很红火的,其实人家根本不够开销。
还有,新疆人在全国各地是很不受待见的,为什么?暴力加小偷加无赖。
23#
发表于 2016-1-16 18:14 | 只看该作者
文字恬静平和,普通雍常的视角洋溢浓浓的悲悯情怀,是一种对异乡人、普通人的人文关爱。生活之美,美在熟视无睹的细节。
2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5:47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6-1-16 15:21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wMzgwMjU2.html

我倒这把个给忘了。
21#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5:31 | 只看该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发表于 2016-1-16 14:07
我也感觉欲读未尽的感觉,生活化的文字总是撼人心魄。

这样轻轻地放下,仿佛心也轻了。
因为我们不忍再遭遇无法释放的沉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05:17 , Processed in 0.25269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