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93|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读史铁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14 1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sjby 于 2017-6-20 10:17 编辑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10月1日出版发行了一套的插图珍藏版“史铁生精选”。这套书是“博集天卷”“读行者”系列的一种,共四册:《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夏天的玫瑰》、《放下与执着》。插图选的是吴冠中的画。中信出版社出版过吴冠中插图珍藏版的《声律启蒙》,其图笔画简洁,意蕴深远,常人如我者亦能看懂。喜欢史铁生的文字,喜欢吴冠中的画,二者结合,定然更美,所以,毫不犹豫地买了回来。

    最早读到的史铁生作品,是《小说选刊》上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读完,觉得好。但好在哪里,却说不出所以然。那些人,平和如邻村农人,那些事,平淡如鸡毛蒜皮。那时,每年《小说选刊》后几期,都附有“全国优秀短篇小说”推荐表。1983年,我推荐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第二年初,《小说选刊》公布的获奖名单上,《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赫然在列。这,令我兴奋好长一段时间,很觉得自己很有欣赏水平。从此,《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就一直潜藏在我的记忆里。天长日久,岁月蹉跎,小说里的清平川,慢慢幻化成江南景致,岸边绿柳成行,河水清亮见底,游鱼唼喋荷荇,出入蒹葭,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后来,买过、读过史铁生的一些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随笔集:《我与地坛》、《命若琴弦》、《病隙碎笔》。感触颇多,特别是《病隙碎笔》里那句“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令心中根本就没有“天堂”的我自惭形秽得无地自容,只想地上有个洞,钻进去,不再出来,不去面对史铁生。

    “史铁生精选”之《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卷,开篇就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三十多年后重读,竟然读到一丝淡淡的悲凉。这丝悲凉令我想起史铁生“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的自谓。1972年,21 岁的史铁生因病瘫痪从插队落户的清平湾回到北京,坐着轮椅进入一家街道工厂。作为形象思维特别丰盈的史铁生,有许多青春的梦想,有属于自己的追求。这些梦想与追求,在深重的病魔面前,异常苍白;残酷的现实,沉重地压在史铁生身上。每天来回于街道工厂与家之间,丰富的客观世界就在轮椅之外,他无法延展自己的足迹去探寻;精彩的世俗生活就在他身边,他难融入其中。丰富与精彩,是别人的,与他无关。他拥有的,是固定的线路,是年复一年枯燥无味的重复和日盛一日的痛楚。物质生活不可逆地陷入贫乏,正常人的世俗生活,对他只是一种奢望;同龄人的精彩青春,他无法触及。

    于是,史铁生专注于文字,在文字里寻找自己的位置。世俗生活的“贫乏”深刻地影响着史铁生的创作。他的作品,总会出现“我”。这个“我”,既是文学作品里的艺术形象,也有史铁生的影子,很多时候,直接就是史铁生。他的小说,没有宏大的现实生活场景,没有曲折起伏的情节,没有“高于生活”的离奇故事。有的,是他少得可怜的世俗经历,是他物质视野所及的狭窄空间,是他刻意回避却又无处不在的“我”。史铁生的小说“缺乏”很多小说“要素”,散逸灵性,飘渺悠远,更象散文或随笔。因为,“真正”的小说,需要物质生活丰富的积累和大量积累基础上的文学提练,史铁生缺少积累。散文随笔,需要优美的文笔与深邃的思想,这是史铁生的优势。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便是用优美的文笔,“实录”自己插队生活“拦牛”的日子。史铁生在他另一篇回忆性质的作品里,曾经提及清平湾的人怎么看待《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第三十五节,四元在县上的宾馆遇到“我”,说:“你写的小说我看过,看得人笑哩。亮亮妈不识字,识字喽要揍你咧。”可见,清平湾的人认为,《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不是小说,是“实录”。正因为如此,“我”才会一再向四元解释:“小说嘛……”,“写小说得用点虚构。”

    当物质生活陷于不可逆的贫乏,当世俗世界愈来愈远,史铁生在另一个“我”世界寻找到实现生命价值的路径。坐着轮椅,躺身病床,虽不能享受精彩的世俗生活,却有更多时间思考陷于红尘纷扰的人们不会思考的问题。生命,就是这么奇特:享受精彩的同时,许多更有意义的东西会倏忽而逝;剥夺丰富世俗生活,却给你常人无法体验的感觉,让你进入更为深刻更为自由的空间。史铁生因祸得福,因为失去而有更为丰富的收获。他冷眼滚滚红尘,远离世俗利碌,拒绝物质诱惑,静静地思考人和生命的意义,慢慢地将思考推到“终极”。他的作品,越来越渗透着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越来越具有浓郁的哲学意味,深邃的宗教意识。他的叙述平缓随和,悠闲自在,由于特殊的生命体验而贯穿着温情却又宿命的感伤。既有对生命赐与和馈赠的感激,又充满对命运安排的无奈和对荒诞宿命的抗争。这些,在他晚期的《病隙碎笔》、《扶轮问路》以及逝世后整理出版的《昼信基督夜信佛》里,表现得无以复加,淋漓尽致。

    史铁生的创作年轮,作品内涵,完整地阐释着一个人的成长、成熟。按时间顺序大略读下来,可以领略他对生活生命越来越高的体认与感悟。这所有,这一切,或许都是从《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里那一丝淡淡的悲凉演绎出来的。早在创作之初,他就埋下了自己的写作走向,就选定了自己的未来之路,并一直走下来,走到生命的尽头。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病逝。他逝世的时间给我一种错觉:这,不是病魔的胜利;这,是史铁生的主动选择。他选择了有始有终,走完2010年,走完自己的一生。

    2017年1月1 日,人民文学出版社终于推出了10卷本的《史铁生作品全编》。书柜里有许多史铁生的“单本”和“集本”,面对“全集”一直犹豫。但每次上网,都要看看这套书。朴实的封面,看上去与史铁生的生命一样平凡;简略里隐藏着的厚重,仿佛在宣示标榜史铁生的深邃思想。今天,我再也按捺不住,把它买了下来。

    我知道,我无法读完书柜里的书。但我会认真地读史铁生。现在,读湖南文艺出版社“博集天卷”之“史铁生精选”,许多篇目,是再读。明年,读人民文学出版社之《史铁生作品全编》,许多篇目,会是三读甚至四读。我不期待读史铁生收获什么,我只想满怀敬畏地读,把读他的书,当成对他永恒的祭奠。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6-14 16:03 | 只看该作者
我特别喜欢他。好,我慢慢读。

点评

史铁生的文,百读不厌。  发表于 2017-6-14 17:38
3#
发表于 2017-6-14 16:03 | 只看该作者
女儿高考前夕我陪着孩子去北京,还特意去了地坛公园。

点评

这篇让我知道了史铁生  发表于 2017-6-20 16:55
4#
发表于 2017-6-14 16:04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想起《我与地坛》,他的苦痛与热爱,最是深刻。
5#
发表于 2017-6-14 16:30 | 只看该作者
我从来也没读过史铁生的任何作品。后来人们都说史铁生,就知道这个名字了。
6#
发表于 2017-6-14 16:31 | 只看该作者
只有读过《我与地坛》。生命的坚强是用笔抒写出来的。
7#
发表于 2017-6-14 17:08 | 只看该作者
这名字熟悉,不知道读过他的书没有。或许有读过,忘记是他写的了,或许没有读过。
刚才,去百度了一下,他的那些作品名称,没有一个是有印象的。据说《我与地坛》很有名,就看了一下,味同嚼蜡……看来,人与人之间,是讲缘分的,人与字之间,也一样。
8#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17:39 | 只看该作者
秦皇岛简枫 发表于 2017-6-14 16:03
女儿高考前夕我陪着孩子去北京,还特意去了地坛公园。

好几次到北京,却没去过地坛。下次有机会,一定到地坛去看看。
9#
发表于 2017-6-14 17:49 | 只看该作者
rsjby 发表于 2017-6-14 17:39
好几次到北京,却没去过地坛。下次有机会,一定到地坛去看看。

你会喜欢的。去地坛遇见很多事物,一直想写。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21:14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6-14 16:04
首先想起《我与地坛》,他的苦痛与热爱,最是深刻。

读史铁生,总会引起许多平时难有的思维。虽思得不得要领,却也算是思过。
11#
发表于 2017-6-14 21:28 | 只看该作者
看这篇文章,感动欲泪!重读,才算阅读。我重新理解了这句话。

点评

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他文字的奇特魅力,更重要的是因为我的理解力太差劲。  发表于 2017-6-15 10:25
喜欢史铁生的文字。每读一次,都可以从他的文字里领略到许多平时领略不到的东西,从而对人,对生命产生一些瞬然的认识。所以,读了,还不满足,想要再读; 甚至再读,依然不能完全理解,所以三读。  发表于 2017-6-15 10:25
12#
发表于 2017-6-14 21:30 | 只看该作者
以后,就看你的文章了!向你致敬!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22:45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7-6-14 16:30
我从来也没读过史铁生的任何作品。后来人们都说史铁生,就知道这个名字了。

总体上讲,史铁生属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吧。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8:38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6-14 16:31
只有读过《我与地坛》。生命的坚强是用笔抒写出来的。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最为知名的作品。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8:39 | 只看该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发表于 2017-6-14 17:08
这名字熟悉,不知道读过他的书没有。或许有读过,忘记是他写的了,或许没有读过。
刚才,去百度了一下,他 ...

应该是这样。与作家,与文字,也讲求缘份。但史铁生真还值得读一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16:39 , Processed in 0.11282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