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641|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人生就是一颗恹恹的种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0-23 1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柳藏 于 2018-10-23 16:58 编辑

——从《斯通纳》到《大卫科波菲尔》

  显然,文题已足以涵盖我想要表达的一切了。斯通纳的,大卫科波菲尔的,他们的,你们的,我的人生,莫不如此——恹恹的种子。

  斯通纳,一位生活得几乎清苦的大学教授,简单的生涯、略带执著的追求,那怕是爱情的出轨,也只是略作挣扎,便逝水无痕。如是数年,繁华已过,合上最后一页,他的一生便翻过——人可以很复杂,一辈子折腾几十年。人也可以很简单,只有墓碑上轻轻几道痕。

  大卫科波菲尔,被视为狄更斯的自传。童年如鸦渡寒岭,灰朦的阴影中,小科波菲尔像豆粒一样,在黑色的土壤上寻找阳光滋润。亲情、友情、爱情如同三叉戟,架住了邪恶的屡次侵袭,他终于在“向上的指尖”找到了幸福的伊甸园。这本书有很明显的舞台剧痕迹,每一个章节和场景都如临现场,栩栩如生。

  古今中外的诸多帝王谋臣、名士圣贤、英雄美人……不论位居九五之尊,还是身处渺远江湖,都像斯通纳或科波菲尔一样——在时空的旷荡舞台上,集束投射他们的一生,相同的身影,如虫豸般渺小,像荒漠中的沙粒一样,每个人都微不足道。倘若将时间轴线拉长,拉长他们的每一时分,将生活几近定格,那一帧帧动作分解,迟滞,挣扎,扭曲,任何时候,那怕是再欢乐的时光,呈现出的,仿佛都是戴着镣铐的舞蹈。

  生活种种,是被肉身囚禁的灵魂,作逃离的万般挣脱。

  影视是镜像。文字是固定的笔划构成镜像投射。每个人是自身和彼此的镜像。因此,米歇尔福柯在《身体乌托邦》中诡异的写道:“每当普鲁斯特醒来的时候,他就开始缓慢而焦虑地重新占据这个位置:一旦我的眼睛睁开,我就再也不能逃离这个位置。”热爱写作的作者运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观察、分析外部世界,内观、反省自我,反复揣摩,拼凑装接,从而构建出亦真亦假的文字世界。可以说,每一位写作者都是泥水匠,要不停搅拌、堆砌文字;每一位写作者都是码头搬运工,不断搬运人群,错开放置;每一位写作者都是烹饪师,要学会香臭咸甜的文字混搭;每一位写作者都是画师,用文字勾勒社会万象;每一位写作者都是傀儡戏师傅,文字提线演绎出人生百态……一位优秀的写作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细腻的心思、耐心的描摹、艰苦的建设、精心的装饰和老天的厚爱。

  浩瀚学海,著作千千万万,如烟波之淼,传世者有多少?既成的著作高耸林立,现实中的竞争者多如千军万马——与从政、从商、从事某项体育竞技相比,文字作业不会更轻松——在精神世界披荆斩棘,一样充满坎坷和未知的凶险。有那么多的人,以文字为生,吃着专业的饭,沽名钓誉。也不乏一些专业文字辅助工作者,恰似巨轮后追涛逐浪的鸟儿,啄食水面悬浮的渣粒。还有众多写作爱好者,先天不足,后继乏力,企图从逼仄的文字丛林分一羹,绝大多数徒增鬓白。然而,我们依然要坚守信念,朝着明明知道的,那怕是不喜欢的结果,毅然前行,正所谓“向死而生”。

  林林总总的传记,若非作者囿于浅薄,或者某些外在(如政治)因素干涉,我们总能在书的开始,看见一个光着脚丫的孩子,无拘无束,朝着森林奔跑,一些阳光透过枝叶,洒在他身上。毛姆的著作《月亮与六便士》中,高更为原型的画家年届中年,突然顿悟,毅然投身画画,在生命即将结束时,他画出了绝世之作,然后一把火烧掉。纪德在《如果种子不死》中,絮叨的叙述成长经历,家道中落造成的影响,让他专注于内心的和宗教的世界,这个被誉为“扎根于大地的身体、天空之上的头脑”,一生都在“人”与“神”的混乱中思考,在“反判”与“赎罪”之间摇摆不定。每位作者在讲述成长过程中的拼搏、机遇,总是让人感慨万千——高潮在磨难历尽之前到来。而功成名就后的繁华,便成了“抱蔓归”。卢梭在《忏悔录》中,不畏惧世俗,不回避自己,以未日审判的决绝姿态,曝光了那个被扼杀人性,不乏说谎、偷懒、偷窃、背判等罪恶的“他”。也因此,具有诸多人性缺陷,充满原罪的他,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神”性。

  人生恹恹,“袍虱”之痒在所难免,“七件事”终日烦琐,不净的“六根”零敲碎打,不断的蒙黑眼睛,扼住脖颈不让呼吸顺畅,束缚双手的自由。光阴的使者毫不留情,在它的拖曳下,人们的脚步越来越沉重,脸面被抓挠出了深沟险壑,头发不知不觉便换了颜色……

  只是这一切,都不能阻止种子发芽——因为生命之恹恹,恰如灵魂之跃跃。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10-23 16:05 | 只看该作者
生活种种,是被肉身囚禁的灵魂,作逃离的万般挣脱。
只是这一切,都不能阻止种子发芽——因为生命之恹恹,恰如灵魂之跃跃。这些语言都能成为经典!
3#
发表于 2018-10-23 17:0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本来想些《斯通纳》刚写了第一行:斯通纳是个好人。然后来了一堆事,放下。
下午看到你写的,只短短几行评说,胜我洋洋洒洒。
----我不用交作业了,你已经替我交了。如此恣肆洒脱。
突然想;以后写字要谨慎再谨慎。
比如张爱玲,大家都说,她的小团圆,等同于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予之。
比如姜白石,有人将他的很多词曲,总朝向年少的合肥情事。
不如这般:偶尔如种子,在温暖的阳光下发发芽,在“七件事”里,努力调和适合自己口味的酸甜咸辣。

4#
发表于 2018-10-23 22:51 | 只看该作者
狄更斯,高更,福柯,卢梭,毛姆,纪德,所读饕餮,看来是都消化吸收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斯通纳、科波菲尔的影子。

5#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08:25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8-10-23 16:05
生活种种,是被肉身囚禁的灵魂,作逃离的万般挣脱。
只是这一切,都不能阻止种子发芽——因为生命之恹恹, ...

坐驰役万里,说的就是身与意的相逆相袭。
问好草姐!
6#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08:33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10-23 17:08
今天本来想些《斯通纳》刚写了第一行:斯通纳是个好人。然后来了一堆事,放下。
下午看到你写的,只短短几 ...

你这是懒牛脱轭,不能算的
年少时,追着光阴跑。年长后,被光阴拖着跑。像两把利箭,拉扯人生。
所以海德格尔提出了“向死而生”,即以“无益之事”拉长时间密度,活出更多的经纬度。读书便是其中一种。交友也是其中一种……
7#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08:36 | 只看该作者
一水 发表于 2018-10-23 22:51
狄更斯,高更,福柯,卢梭,毛姆,纪德,所读饕餮,看来是都消化吸收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斯通纳 ...

放在时空的天秤上,我们该如何凝视自己呢?
西方说人的灵魂21克,中国算命术说至尊5钱命,好一些的四钱命,一般人三钱左右,一两钱的便是草芥般的芸芸众生了。如此份量,托于掌心,大约就是是轻如尘埃了吧。
8#
发表于 2018-10-24 09:37 | 只看该作者
来到书话版,发现我来到了幼儿园
这两本我都没读过,去搜索加入了书架,读的时候把此文作为提示。
问好柳
9#
发表于 2018-10-24 09:43 | 只看该作者
因为生命之恹恹,恰如灵魂之跃跃。

读书确实是把思想读活泛了,这是我读的有限几本的感受。
10#
发表于 2018-10-24 10:15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8-10-24 08:36
放在时空的天秤上,我们该如何凝视自己呢?
西方说人的灵魂21克,中国算命术说至尊5钱命,好一些的四钱 ...

其实是想说阅读经典,有限的空闲,选择性读还是必要的。这两天读了两本很边缘的书,《克洛岱尔情结》《童年的许诺》,大抵是为拓展夏多布里昂《墓畔回忆录》。

说了也许不相信,迅雷刚会用,是梅边介绍《隐于书后》逼出来的,不然,我很少网络看电影。一股脑载了好几部与文学名著沾边的电影,重温了一遍纪念茨威格的《布达佩斯大饭店》。

很多年前,看电影《重返20岁》,把生命以12年为一周期来计划,再去掉童年的一个周期,人生可用不过短短5个有效周期,所以说白驹过隙,我们的生活或需存在主义的提示。
11#
发表于 2018-10-24 10:28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10-23 17:08
今天本来想些《斯通纳》刚写了第一行:斯通纳是个好人。然后来了一堆事,放下。
下午看到你写的,只短短几 ...

关于《斯通纳》和《大卫科波菲尔》,我们读过都会有自己的感概和共鸣,三变此文即是。

抛开斯通纳对学术的执着,其中年婚姻危机以及对生活的隐忍,何乎不是我们小人物的真实写照;狄更斯笔下的小科波菲尔一出场,就赚足了读者的同情心和眼泪,文学场内,无外都是我们的开门七件事。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11:33 | 只看该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发表于 2018-10-24 09:37
来到书话版,发现我来到了幼儿园
这两本我都没读过,去搜索加入了书架,读的时候把此文作为提示。
问好 ...

小龙女谦虚了啊。
论坛就是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有在线会议室功能,却无会议般的八股、压抑和约束。能在书话版和朋友们交流,分享好书,实在是开卷有益,精神之养分满满。
期待你更多的分享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11:35 | 只看该作者
一水 发表于 2018-10-24 10:15
其实是想说阅读经典,有限的空闲,选择性读还是必要的。这两天读了两本很边缘的书,《克洛岱尔情结》《童 ...

《墓畔回忆录》还是停留在开头,但也就是开头十几页其中的一句话,启发我写了一篇《打井》。文字的触类旁通,或者移花接木,着实妙不可言。假如生活是荒漠,那么阅读就是掘井之锄,每一锄都充满希望。何等愉悦。
14#
发表于 2018-10-24 15:34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8-10-24 11:35
《墓畔回忆录》还是停留在开头,但也就是开头十几页其中的一句话,启发我写了一篇《打井》。文字的触类旁 ...

很有兴趣想读读,连接一下如何。
15#
发表于 2018-10-24 21:35 | 只看该作者
“一位优秀的写作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细腻的心思、耐心的描摹、艰苦的建设、精心的装饰和老天的厚爱。”
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6 15:51 , Processed in 0.06147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