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杂谈】读书有什么用? 有一个孩子坐在院中读书,读得津津有味,仿佛正品尝着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旁边有一头猪见他那么着迷,便想到书一定特别美味,于是便趁着男孩上厕所的间隙,跑过去大嚼一通。结果刚嚼了两口,便狂吐起来:这是什么破东西?还没有烂菜帮子好吃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读书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书中的美好。 不过这一道理同样可以用在其他方面。比如打麻将,比如跳广场舞,比如登山,比如K歌,比如跑步,比如踢球,比如喝茶……比如明朝皇帝,有的爱炼丹,有的爱做木工,有的爱到处跑……后人多不理解。那可是皇帝啊,“朕即国家”,要什么没有?为什么就偏偏爱好这些东西呢?其实,这种事本身没有什么奇怪的,我们不理解他们的所做所为,就和那头猪不理解书中滋味是一个道理。 南朝梁元帝简直是个书迷,而且还不是只会读死书的那种。他不但搜集阅读了大量书籍,“博综群书”,而且“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能够把所学化消化吸收,然后外化为美文博论,绝对是个“会读书”的主儿。然而怎样呢?他还是当了亡国之君。江陵城破之夜,他一把火烧掉了收藏的十四万卷典籍,并感叹:“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把亡国怪到读书上,真是叫人大跌眼镜! 这个故事说明,有些好读书的人往往不肯去分辨是非,把什么都往读书上赖。升官是因为读书,发财是因为读书,娶了漂亮媳妇是因为读书……反之,丢了官赔了钱娶了个母夜叉也是因为读书。 不过这一道理同样可以用在其他方面。比如同样是亡国,周幽王是因为好色,商纣王是因为残暴,卫懿公是因为玩鹤,宋徽宗是因为爱书画……似乎帝王的某一缺点就可以导致整个王国的崩溃一样。当我们把这一点无限放大之后,就往往忽略其他更重要的乃至不太重要的因素了。 有个段子说,一个男生去找先生算命,先生算他27岁结婚。男生立即反驳:我都三十多了还没有女朋友呢!先生不解,问他是什么学历。男生答:博士。先生大加感叹:真是知识改变命运啊!事实上,学历高者普遍结婚晚,但结婚晚主要是由于选择了事业优先,又干读书什么事呢?毕竟有很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就结婚生子的,更何况博士?没有女朋友,大抵是因为自己不会讨女孩子喜欢,和读书多知识多何干? 三国时,孙权曾劝吕蒙读书,吕蒙还真听话,回去便开始攻读。结果没过多久,吕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从此便留下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后来,吕蒙继鲁肃任东吴大都督,奇袭荆州,取得了足以光耀一生的辉煌业绩。这读书的效果似乎也太明显了些。孙权劝吕蒙时曾举自己和光武帝刘秀为例:“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孙权自己则是:“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还有,那位魏武帝曹操更是以爱读书闻名……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似乎都可证明:读书对一个人的塑造或者说改变作用相当强大,甚至可以强大到脱胎换骨的地步。 不过这一道理同样可以用在其他方面。爱因斯坦的司机跟着听了几十次报告,就可以冒充爱因斯坦上台演讲;一个洗头房里的三陪女被副市长看中,辗转成了公务员后又当上了局长,大会上发言照样会满口冠冕堂皇;《西游记》里的强盗刘洪冒充陈光蕊上任当了十几年官也没被发现,可见他身份转变得有多成功……塑造或者说改变一个人的条件有很多,读书只是其中一个,甚至谈不到是最重要的一个。白岩松曾说:有了央视这个平台,就是把一只狗放到话筒前,也会成为一只名狗——当然,狗肯定是不会读书的,就连《聊斋》里成精的狗也不会。 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事实上,因为读书而变得不“愚”的本来就不是愚人。而真正的蠢蛋读了多少书还是蠢蛋,只是蠢的方面和程度不同而已。“善读之”或许“可以医愚”,可是放眼天下,真正敢说“善读之”的又有几个?曾有高学历的美女,照着菜谱给老公做菜,可是油刚一下锅就四处飞溅,汤得手脸都是大泡——书里可没教她要等刷锅后的水珠全部干掉了再倒油。书里教她的水比油的沸点低之类的知识对她来说基本毫无用处。 同样,把一些人称为“书呆子”,认为是读书把人读呆了、读傻了,如此判断也有失公允。《聊斋志异》里的“书痴”郎玉柱,虽然不懂得为什么“凡人男女同居则生子,今与卿居久,何不然也?”然而这并不是读书的错,乃是他读得太死,居然“实信书中真有金粟”,真的相信《劝学篇》里说的“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都是实有的缘故。 问读书有什么用?其实就如问喝酒有什么用一样。王羲之喝酒能写出《兰亭序》,李白喝酒能吟出“诗百篇”,吴道子喝酒能画出《嘉陵江三水三百里图》,张飞喝酒能智擒严颜,武松喝酒能醉打蒋门神……而高晓松喝酒则因醉驾把自己送进监狱,张云雷喝酒从高铁站台上跳下去险些送了性命,我喝酒则觉得头痛眼花胃肠内翻江倒海,觉得此身非复为我所有……若问读书有什么用?则大抵近似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