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柳藏 于 2019-7-2 11:28 编辑
清晨六点多,床上陪巧宝宝。鉴于她会抢书,便拿了两本书打发时间。
一本是菜篮的,一本是陈晓卿的。果然,巧宝宝不一会儿便来抢。只好看另一本。她一会儿又来抢,那就捡原来那本读吧。如此交替。幸好都是短篇,基本不怎么影响阅读。
两本书都谈美食——最接地气的人间烟火。轮番阅读,别有一番趣味。
菜篮号称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纵横欧美、韩日、港澳台、中国大陆,遍尝天下美食,阅人无数,著作逾百本。他的文章,大多是流水式的,粗线条,名士、趣闻、奇遇点缀其间,富有镜头的跳跃感,令人身临其境,不胜艳羡其人生风流。偶尔流露的人间沧桑叹喟,把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瞬间拉近。
身为央视品牌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工作闲暇提笔著写的《至味在人间》,和他的节目一样,走平民路线,着眼于传统传承。无论是街头巷尾的烤薯、卤煮,还是深山藏匿的至美上味。通过一点点的挖掘,再以超空间、跨地域的大幅度转换模式,进行还原,或解构重组,让美食不止在于舌尖,更是包含人生百态,人生百味杂陈。短短千余字,风淡云轻,或沧海桑田,横贯百年。
不止于吃,便文而化之。
宴席有“硬菜”,阅读需“硬核”。今天我读到的硬核,是陈晓卿篇中的“镬气”二字。
所谓“镬气”,即是起锅时,蒸腾的热气。锅盖揭起,蒸汽翻滚,四下弥漫,食材的成熟芳香四溢,最容易勾起人的食欲。镬气是静中之积郁,芬香的释放,恰如女子之长成圆润、花之绽放娇研、兽之疾走矫健。
陈晓卿以不少的事例,援证“镬气”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推导出厨房务必离餐桌近的至理——近了,便能更大程度的保留“镬气”,让人们更好的享受美味,从而拉近心的距离。
我想起小区门口的“椿记清汤粉”,当年几个老阿姨在经营,每天都是人挤人,摩肩擦踵,人们宁可排队、拼桌、顶着高温,也要吃这家的清汤粉。而后来的经营者,虽然也是一样的招牌,门面还装修得更宽敞、洁净,最终却开不下去。其实味道相差并不大。最关键的是,老阿姨们每天都是亲切的笑脸,细心的服务,举着加汤勺在问侯,让人感觉亲切。那些蒸腾的灶台,喧闹的叫唤,甚至拥挤的窄小,却正好形成了类似于“家”的、热闹的“镬气”,因此留住了人们的心。
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少相似的经历。在不起眼的街巷深处,一间简陋的小店,挤着熙攘的人群,每个人都吃得不亦乐乎,脸带满足的愉悦,不远处便是热气腾腾的灶台,和店主分身乏术的身影。反观一些酒店、餐馆的交际应酬,卫生清洁,光线明亮。环境纤尘不染,空调温度适宜。桌面上大碗小碟大杯小盏海台匙筷餐巾,每个人都是完整的一套。餐车从遥远的厨房,坐着电梯到达,再经过窗口依次把菜肴递上桌。“镬气”基本上已流失贻尽。吃个饭更像是进行一项工程,或者一场交易,履行亲情、友情之间的公事公办。
据说,欧人一般不喜欢请人回家吃饭,除非非常信任的朋友或亲人。或许这和中国人的理念是相通的——能共享“镬气”的,必须是至亲至信之人。其他人,更适合留在酒店。
巧宝宝当然不懂我正在进行的思想,又来抢我手中的书。每天同吃一锅饭,同进一桌餐,这是需要积累几辈子的福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