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竹书纪年》的黑白人生之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2-20 1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竹书纪年》的黑白人生
正文开始前先说说这本书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第一个是版本问题,古本《竹书纪年》东周部分以晋魏纪年,学习者根据需要,依年表需要推算就行。可转换为周,鲁,齐,秦,等国纪年,并不存在两种不同纪年的版本。
今本《竹书纪年》东周部分以周王纪年,而小注以魏晋纪年,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转换纪年即可。这是程平山先生在《竹书纪年考》里提到的,我认为如果今本《竹书纪年》的作者将古本《竹书纪年》的魏晋纪年改为周纪年招到许多学者的批评,就这一点来说我点小题大作了。
程平山在《竹书纪年考》中说,《竹书纪年》并没有很多版本,他说无论是《汲冢古文》,《竹书》,《汲冢书》,《竹书纪年》其实都一样。荀勖,和峤,杜预,司马彪,卢无忌,王稳等人称为《纪年》束皙称《古文》,续咸称《汲冢古文》,陶弘景程《竹书》等。总之,都是五个基本要素的不同组合,都是围绕汲郡墓葬出土的古文竹书《纪年》而来,所以,根在这,也就不必由篇名而怀疑是不是一本了。
我也看到些不同声音,王国维认为,汲冢《竹书纪年》失于两宋,这个今本二卷是后人收集,较多采用《史记》,《通鉴外纪》,《路史》等整合成书。并不是汲冢原书,到上海嘉定人朱右曾重新考正,引用古书写成一本《汲冢纪年存真》,王国维在罗振玉的大云书库读到后,心情舒畅,随后写了一篇《殷先公先王考》,他的思想来源一是出土文献研究古史的论著,在就是朱右曾对今本一一驳斥的观点,他认为还不够,又加以补充。来源《王国维校补本原序》。
朱右曾,上海嘉定人,字尊鲁,清道光十八年(1838)戊戌科进士。朱右曾说,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人,把一些残文,依照《史记》,仿资治通鉴纲目为今本纪年,真假错杂,不分清白,要知道,只有真古文才可信。与今本根本不是一回事,最大可疑,他列举了十二条。
这个十二条我在网上看到有人全部否定了,但我看都是简单几笔带过,并没有论证。这里不做评论。简单说说朱右曾这个十二条,
一说篇目不对,很多书上,像《晋书·束皙传》:《纪年》十三卷,《隋书·经籍志》:《纪年》十二卷,《新》《旧唐书·文艺志》:《纪年》十四卷。《今本》只有四卷。
二说就是前文提到的纪年法不对。
三说,古本全用夏正,今本全都抄袭《春秋》。等等。
简单说一下这个纪年是怎么回事,夏,商,周,都有自己的纪年法,略有不同,夏正,商正,周正,夏正也就是夏历,民间称为阴历,农历,是以正月为岁年,而商正是以十二月为岁年,周为11月岁年。纪年分三类,年号纪年,公元纪年,干支纪年,帝王纪年是以皇帝或者王的年号纪年,汉武帝之前没有年号,用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干支纪年至夏朝就有,干是天干,分甲,乙,丙,丁等十个符号,支是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符号,把他们按顺序匹配好,六十为一周,循环记录。
公元纪年很简单,分公元前,公元,公元前是倒序,公元是正序。《竹书纪年》今古两本有一定不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2 23:43 , Processed in 0.05868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