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1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古韵翩跹靓扮你的流年——圣文的诗词赏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21 1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康乔华 于 2014-11-21 13:59 编辑

             古韵翩跹靓扮你的流年

                              ——圣文的诗词赏读

                                 康乔华

    在赏读女诗人圣文的诗词作品中,我感觉她的许多诗词文字都极为成功地描绘了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自己宁谧的心境,同时,她还将诗笔扩触到更为广阔的生活领域。那些对自然和大地的情感和向往,使她的生活阅历与情感体验变得丰富又深厚。我从阅读她的诗词文字里发现,圣文对自然是很敏感的,有时甚至胜过树梢和野草对风和阳光的敏感。因此,她的诗词文字多半都与自然与大地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纠葛。她的每一首诗词,几乎都散发着大地气息和自然草木的味道。可以这么说,女诗人圣文是大地与自然非凡的感受者。她明白自然与大地不是文景诗色,不是文之闲笔,诗之闲句,而是诗人本身滋养灵魂的土地与草木,是诗人脉管的血源的魂灵的栖息之所在。她在诗词中融入了“写真”和“传神”的绘画思维和理念,喜欢写真感情,真景物和真境界。并且她在语言所营造的氛围、词与物对立和交融里,表达出对事物的深入理解和内在情怀。

    或许,正是基于这种深刻理解和审美体验,她才会在她的诗词中,以自己独有的诗情表达方式去感悟草木,书写大地,让自然植物性在她的诗中遍地生根,四野开花。让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成为诗人本身灵魂的植被和呼吸的肺脏;让虫鸣蝶飞,成为她和她诗词情感的动脉和静脉。让草成为思考,让水成为血液,让树木成为诗人的骨架,让白云成为人们日常的梦境和诗人日常的思绪。在《七律•青山绿水》中,诗人写道:“叠嶂重峰出翠烟,香风吹过楚云天。通幽桥上游人往,若比蓬莱醉谪仙。”在《卜算子•花》这首词中,诗人在描写有关花的自然景象中,由眼前的美好情景自然引出一通有关人生哲理的感喟:“五彩秀霓裳,馥郁芳菲妩。四季如春万朵香,扮靓长街府。娇雅万人迷,蜂蝶轻盈舞。君子闻花醉梦憨,却叹霜风苦。” 从这两首词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所描写的景色,恰如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间诗话》)这就是说,诗人以宁静的心境去观照外物,“自我”好像溶入客观世界,这时写出的意境即是无我之物我两忘的境界。下面,我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来逐篇解读圣文的《七律•雅和秋韵》、《七律•马年咏马》、《七绝•九曲桥》、《七绝•初秋》、《凤箫吟•赏秋悟语》等这几首诗词作品。

    在《七律•雅和秋韵》中,诗人圣文通过自己看到的见闻,抒写秋天的景象和由此带来对光阴流逝的感怀之情。从起句“云消雨住看朝阳”可以看出,诗人是在一个秋天的“云消雨住”的时间里,凭高而望,而眼前那些令人凄冷清凉氛围在自己的观望之中渐渐弥漫开来,那些凄凄的衰草和烈烈的劲松,它们所连起来的景致是迷离而又壮阔的。诗中的“凄凄”、“烈烈”等词句的运用,既属客观,亦属主观,很自然地流露出秋意的清冷情形,同时,这种表达也从侧面反衬出诗人在那刻的心境。或许,她的心境也是随着时令的转变而变化的,在这样的氛围里,她的“孤寂与凄凉”也油然而生。这片“孤寂与凄凉”的心境,在诗中又以“朝阳”、“衰草”、“劲松”、“飞花”、“梧桐”,“落叶”、“蟋蟀”等景物来相互映衬,加深诗人情感的流露与表达。

云消雨住看朝阳,回首西楼九月凉。
衰草凄凄辞夜色,劲松烈烈浴华章。
飞花暗笑梧桐老,落叶明言蟋蟀伤。
待得春风晴好日,千红万紫锁苍茫。

                ——《七律•雅和秋韵》

    可以看出,诗人所目见的景物,在动与静的描写中,突出秋天最具特征的景致。而这些景致的安排与出场,诗人是颇具匠心的。“草凄凄辞夜色,劲松烈烈浴华章。”这句表明诗人在回首之中,正是被眼前的景致所吸引,这种景致同时也是在渲染出诗人所置身的环境,是一种凄清的气氛。由于这种氛围的存在,就有了触感诗人内心的句子:“飞花暗笑梧桐老,落叶明言蟋蟀伤。”使人不禁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因此,这两句诗触发出诗人内心那种孤寂怅惘的愁思。在这里,诗人伤秋怀远之情,并没有直接说明,只是点染了一张淡彩的画,气象清远,婉而不露,让人思而得之。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诗人将典型景物与特定心情结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最后两句“待得春风晴好日,千红万紫锁苍茫”,为诗意的深化与情感的流露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表达了诗人的豁达胸怀。也就是说,面对这个秋天带来的凄凉的气氛,即便自己的心境再怎么感到孤寂和失落,诗人还是要把这片秋天的心境化为美好的希望。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圣文的另一首《七律•马年咏马》则以马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马的高尚品德和勤奋精神,以寄托自己的青云之志。

跌蹄千里任疆腾,踏遍山川古道横。
浴血跨栏挥壮志,冲霾涉水放豪情。
嘶风赤兔忠魂烈,啸月乌骓义气行。
叱咤沙场诚所愿,何须绿草伴终身。

                   ——《七律•马年咏马》

     诗起句一开始就直接点出马的性格和气势:“千里疆腾”、“踏遍山川”等,此诗的着眼点在于“壮志”和“豪情”两个词。诗中“踏”、“跨”、“冲”等字的运用,就使马的行为化为有意的行动,诗人把它与人的作为联系在一起。接下来,“嘶风赤兔”、“ 啸月乌骓”、“叱咤沙场”等这些动态的景象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把自然现象写成了有意识的活动。这样一来,马的形象在诗人的笔下也就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她的《七绝•九曲桥》和《七绝•初秋》这两首诗词作品。

    《七绝•九曲桥》这首诗构思婉曲,情趣深远,画意甚浓。“九曲回廊碧水湾,遥遥接应北南边。”这句起笔就引人入胜,这样的境界是清澈幽深而又令人向往的,在这里,九曲桥、回廊曲槛以及碧水湾是相映成趣的,它们在北南边遥遥相接。诗中的一个“接应”词的运用还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若是站在桥上,就不会有“接应”的感觉了。接下来景致是青云、白塔和千年寺等,这些景致在诗人眼里连起来,就连出了一幅九曲桥的美妙景观。

九曲回廊碧水湾,遥遥接应北南边。
青云白塔千年寺,古韵风来落彩笺。

                   ——《七绝•九曲桥》

    诗的尾句“古韵风来落彩笺”逼真地表现出诗人心驰神往的情态。与此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理想境界追求之中的舒适惬意心情。全诗如画笔一般,玲珑剔透,由远而近,由实及虚,不断地变换角度,展现景物,但又不作繁腻的描写,淡淡几笔,略露轮廓,情蓄景中,趣在墨外,就象一幅写意画,清远含蓄,耐人寻味。

    在《七绝•初秋》中,诗人句句都是以秋来立意,诗中虽然是写初秋的景象,但寥寥数笔就给读者以满眼风光的印象。

霞天晚韵彩霓裳,燕雀翩跹恋水乡。
九月微寒时令转,此番秋意谪诗行。

               ——《七绝•初秋》

    起句直接就写出了初秋晚霞的美丽景色,之后诗人又以第二句抓住“燕雀翩跹”视觉形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和展现晚霞的情景,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由此可见,诗人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令人叹绝。由描绘“晚霞”、“燕雀”到映衬出九月的季令,这中间实则是一个时间上的衔接,“微寒”与“秋意”相映衬,意味着诗人一直置身在黄昏的情景里,蕴含着诗人对秋天的喜悦、热爱之情。在这里,诗人抓住眼前呈现的景色,写出了初秋的气候的变化情况,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于是,初秋在诗人心中便是一片美好的境界。全诗格调清新,自然可喜,读后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她的一首词:

晚秋晨,和君途旅 ,初阳普照如春。
疏枝垂柳荡,高天云水幕,净无尘。
小园芳菊簇,翠竹新、月季缤纷。
却只叹、残荷悴影,雁过消痕。

乾坤。香山无限好,醉枫林、沐浴香薰。
望江舟目远,霞空沉欲落,暮色昆仑。
时光轮四季,春冬夏、岁月更新。
怅易老、红尘退却,赋墨耕耘。

                  ——《凤箫吟•赏秋悟语》

    这首词是诗人在秋天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层层铺叙,情景交融,意境辽阔。词句中描写的景象都带上了诗人的情绪色彩,她把秋景与个人的心绪结合在一起,映衬出内心的情怀。上片写诗人与朋友在秋天旅途中的一幅美好景象,所描绘的情景给人一种洁净如玉,一尘不染的美感。这时诗人的心情也是舒适爽意的。下片触景生情,处处睹物感怀。通过回忆,对照,在深化词意的过程中透露出诗人心情的变化。尾句“怅易老、红尘退却,赋墨耕耘。”说明光阴流逝飞快,青春不在,如今人已老了,却只有赋墨耕耘自娱自乐,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无限感慨。

    诗人圣文是诗梦文学音画网的一名版主,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她对音画作品的一番感慨,她说那些经过编辑的,伴着优美旋律的音画,更是她关注和欣赏的重点。因为它会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经过编辑的作品,文字的精雅、意境的美好、音画的炫染、嫣然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诗情画意;或水墨丹青、或梦幻迷离、或清新典雅、或古色古香、或宏然大气,这些音画风格都会让她陶醉,让她迷恋,让她心旷神怡。我想,她对音画作品的这番感慨文字可以用来诠释她的诗词风格,典雅、清新、炫染、浑厚、凝重,古色古香、迷离恍惚,再加上追求韵律与节奏的音乐效果,便形成了她的诗词自身鲜明的艺术特色。

2#
发表于 2014-11-22 06:13 | 只看该作者
圣文对自然是很敏感的,有时甚至胜过树梢和野草对风和阳光的敏感。因此,她的诗词文字多半都与自然与大地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纠葛。她的每一首诗词,几乎都散发着大地气息和自然草木的味道。可以这么说,女诗人圣文是大地与自然非凡的感受者。
3#
发表于 2014-11-22 06:15 | 只看该作者
在这里,诗人伤秋怀远之情,并没有直接说明,只是点染了一张淡彩的画,气象清远,婉而不露,让人思而得之。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诗人将典型景物与特定心情结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
4#
发表于 2014-11-22 06:20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词写作,是有难度的写作;致力于此而又写出水平,贵在坚守,贵在悟性。这样的评论,给读者开拓了思维,也是对作者的推崇与推介。
5#
发表于 2014-11-24 00:00 | 只看该作者
古诗词难写需尽得文字功底方见其神彩,诗词之评介更是斟字酌句的考量阅读,也是对原意境的分解与再次组合,可见其难度。康老师的解读有自己的见底,令阅读原作和了解作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值得学习。
6#
发表于 2014-11-24 18:01 | 只看该作者
在总述、分述和散点透视上很见评者的不凡功力。
7#
发表于 2014-11-24 20:00 | 只看该作者
圣文的古诗词很有底蕴。古诗词不必现代诗,要出新要有一定功底。但圣文的这些诗词无论从意境的渲染还是表达都独具风采。康老师的评论也很见功底。小妖学习。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8:25 , Processed in 0.05825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