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71|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漫谈的人材也寥若晨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19 0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某天旁观中医大夫给人瞧病,最后下了两个字的诊断:不寐。我才知道,不寐原也是病名。被下诊断的人乃一苦楚愁肠的中年男,无论怎么哀求,大夫就是不予理睬,直言医不了。其人走后,大夫说他病于自亏,无药可解,全在自律。这是生理上也是思想上的毛病。信息时代,常有失眠人者,夜半心猿意马,踉踉跄跄书中自寻颜如玉,通常我作如是观。书翻累了,扫扫微信,逛逛论坛,几十分钟又打发过去,而终究可有理想的艺坛人事入得法眼?迅翁《书信集·致山本初枝》:“内山书店经常去,但不是每天,漫谈的人材也寥若晨星,令人感到寂寞。”话说得有些曲高和寡,但以传播知识或受教学习的角度,提倡自律的阅读和有效的漫谈很是必要。大抵,喜欢灌坛子爬格子的人亦都是浸染爱书藏书之人,这方面的信息掌故知道得不少,唯是藏书爱书以及评论大家翁贝托·艾柯的一句妙语最为蛊惑:“爱书藏书是一种手淫现象,只属于个人,很难找到能够分享同一种激情的人。”诚如鲁迅的寂寞和艾柯的孤独,文学上大约是不需要医治的。

  出于洁癖,一般不大喜欢买旧书。叶恭绰《遐庵小品》是一例外,如是散书人古剑先生的精短题跋:“读这种书要有求知欲”。叶恭绰祖籍余姚,集书画家、收藏家、政治活动家于一身,早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后留学日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后致力艺术运动,至老不倦,是中国现代书画大师,重要的美术活动家和组织者,其最显著的政治成绩是申请保护了袁崇焕墓。他的《遐庵小品》成书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辑《学林杂议》《诗词品裁》《字画题识》《金石漫记》《文房四宝》《文物考古》《古董鉴藏》等十辑,差不多是艺品大全。我略翻书目,暗下决心求知一把,岂料都是难以消化的硬骨头,一路下来,第八辑《古董鉴藏》里的两帧古铜印照和两只犀角杯,私下里很是值得发挥一记。

  两帧印主都是艺坛大家,其一是宋陈简斋铜印,其二是元末明初杨廉夫铜印,民国三十三年叶恭绰得于上海。有意思的是清袁枚袁子才在《诗话》里有记宋简斋这方铜印,而袁枚号亦为简斋,这一宋一清的两个简斋又都是诗人。若我假论书香翰墨,两简斋都绕将不过。平生藏一书法大家朱复戡弟子任佐予老先生的书法,即宋陈简斋诗句“客子光阴书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又十几年前以清袁简斋“小步闲拖六尺藤”句,网小步一名临屏练填词内功,亦是对红袖添香夜读书的一种窥望,更是为学而持亦步亦趋的心态。

  《古董鉴藏》里一藏品记明朱舜水犀角杯。顾名思义,犀角即为犀牛之角,作为中国传统酒具中最为珍贵的一种,犀角杯曾在历史上风光无限,文人墨客好赏玩。朱舜水的该犀角杯仅刻铭文四十五字,皆篆文,四十五字篆文有几处方块空白,可见该犀角杯之年久。朱舜水家乡余姚同叶恭绰祖籍,乃明末遗民,有抗清复明之志,南明亡后流亡日本,改本名朱之瑜为朱舜水,舜水是他家乡的一条河,这名的本意属于怀乡。梁任公将他同黄梨洲、顾亭林、王船山等列为明末清初五大儒师。流日后,朱舜水凭学问得以驻留讲学,滞于鲁迅《藤野先生》有记的水户,终客死江户,埋于东瀛。黄遵宪咏朱舜水有句:终身耻食兴朝粟,更胜西山赋采薇。确是傲骨。朱舜水遗物稀少,叶恭绰说得此犀角杯颇为廉价,有捡个大便宜的乐观。朱老先生虽凭一身学问得日本学人高级礼遇,然则,其弥留之际却以家乡余姚话示人,足见其思乡之心,遗憾侍人均不解。知堂老《卖糖》文说与舜水先生虽是隔县,当能了知余姚方言。余姚也有卖与小儿的夜糖与炙糕,舜水先生不曾说及。知堂长老喟叹:“岂以说了也无人懂之故欤。”这个故事载日本大儒原公道著《先哲丛谈》卷二,是书记载凡江户时72位儒学大家的传记,中国的朱舜水列其中,足见地位。

  明眼人看得出来,知堂老“岂以说了也无人懂之故欤”差不多是借朱舜水事浇自己块垒。“文遇知音”确是咀嚼不清的文学命题,又新文化运动后之于小品文、随笔的师承以及谁称得上大家的问题,在周作人身上,则甚至纠结于他 “汉奸”的交流,我则想起他《卖糖》文的背景,亦为续接上期《“味道”的文化延伸》。《卖糖》是周作人于1938年2月创作的一篇短文,署名知堂,时发表于同年9月1日的《宇宙风》。这篇短文篇幅不长,写得情趣盎然又别有深意,恰如空所谓的“有真性情和天然去雕饰”。此文的节点是在抗战爆发后、周作人正式落水之前,因此对此文的赏析,不但我之联想成此一小文,或有助于大家对这一时期周作人心态与为文的理解,澄清读周作人文章后些许不确定的交流。我想说的是,任何一个时期的作文都有局限性,且于大环境和个人境遇不可分割,后人如何理解和评判,则需要客观上对历史真相的了解和主观上对人格理性的同情。诸君明白,历史上看似盖棺定论的很多人事,都在逐步翻案。

      
35#
发表于 2018-5-18 11:53 | 只看该作者
周作人在北平沦陷时没有离开,是受托看守学校。但他出任伪职是个污点。
我主张对非大奸大恶之人,未必都要以人废言。
34#
发表于 2016-3-24 08:28 | 只看该作者
点精理由:闲庭信步之间,听风弄月之时,一水总是能将众多的文人轶事温和地道来,恬淡,陶然,理性,儒风。阅读之际,遥望清茶一缕,穿越古今,沉浸其间!

33#
发表于 2016-3-23 09:05 | 只看该作者
赞老师的文采,对于很多文学的东西,确实有重新评价的必要。为什么对文字的东西都要用政治观点取舍呢?
32#
 楼主| 发表于 2016-3-22 16:15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6-3-21 11:19
读书是读心,交友亦是交心,论坛两者兼而有之。
论者辩也,正有之,反有之,正反之间便是心之辩道。
心有 ...

承接《遐庵谈艺录》说与你,“岁月”错纵,美的经历大约都要经过大浪淘沙。我记得我写过陈之藩的《在春风里》。今天早上,沐浴早春的空气,一句春风化雨竟使得心情分外愉悦。多少年后,我们在文字中变老,这笔下的墨香就是遥远的问候。
31#
 楼主| 发表于 2016-3-22 16:13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6-3-21 10:34
昨日还有一层意思,今日补充。
先生之书,多有看中,但非专业藏家,书价即是一个坎。一本两本,尚且无碍 ...

董桥说,他找了多少年都找不到叶恭绰的《遐庵谈艺录》,黄俊东看到了,说自己有找给他看。两个人都是先生的好朋友,我是在他们的往来书话中得到这些信息,因之,先生的这本书出来,没有犹豫就拍了回来。事实证明,怎么都没有跟错。董桥得书后感慨,事德骏烈,先人清芬,可谈的还有很多。我这帖也是联想之一二,说明一个问题便收,要谈的文坛掌故却还有很多。当年叶先生将唐拓《曹娥碑》慨赠张大千,分文不取,一解大千困厄,令大千感动之至。“始信今日有古贤”,大千一生待友至诚,受叶先生影响很大。也因之,散书、赠画等任何形式的文化牵连,建立友谊的同时,亦是对世界观、价值观的提升。我相信,在韩羽的《读信札记》和陈小翠的《翠楼吟草》册页里,我们能共鸣学问之外的很多宝贵东西。
30#
发表于 2016-3-21 11: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柳藏 于 2016-3-21 11:21 编辑

读书是读心,交友亦是交心,论坛两者兼而有之。
论者辩也,正有之,反有之,正反之间便是心之辩道。
心有爱憎,世人多因爱而生恨,却少因恨而生爱,如拳之向内,人性使然。
倘若撇开这些,我便是在野外,春有山花解语,夏有凉风采信,秋有硕果拾遗,冬有冰雪传情。
与人之交,若与野之谐,喜则喜矣,却难当永恒。唯愿云舒云卷之时,尽撷山花之烂漫,朝霞之喷薄,星河之灿烂。
29#
发表于 2016-3-21 10:34 | 只看该作者
一水 发表于 2016-3-20 11:08
先生散书,对我的触动不小,老先生也顺势忠告:“看过的书就不要买了”。可是,我也没听,台静农全集出来 ...

昨日还有一层意思,今日补充。
先生之书,多有看中,但非专业藏家,书价即是一个坎。一本两本,尚且无碍,五六七八本,本本皆爱,非书生之能。矛盾之处在于:愿先生之书,本本高价,当也为今日买书一安慰。是否?
生命如此绚烂,生活如此安宁。水,你懂的。
我舍不得了。
28#
发表于 2016-3-20 18:55 | 只看该作者
社会大环境,往往决定了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27#
发表于 2016-3-20 12:28 | 只看该作者
一水 发表于 2016-3-20 11:29
九宫好,坦白我读过你上期的“文遇知音”后没能抽出时间来在帖子里交流。而论坛的帖子,没有特殊情况是不 ...

朱舜水流亡日本,是被称为大儒的人士,受到高级礼物,可谓有所知遇……
这又让我想起洪承畴,他当初背离国土,也受到皇太极的知遇之恩:此乃真主也……于是清盛了。
26#
发表于 2016-3-20 12:25 | 只看该作者
对了,一看到犀角杯,我就想起了妙玉。当初她就把玩过这玩意儿,还被我无情批判过,说她不是真的洁癖,更无慈悲之心。而今看来是我错了,那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不是每个人都把玩得起的……
25#
发表于 2016-3-20 11:49 | 只看该作者
边读边思考,长知识,
24#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1:46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3-19 21:12
看完此章,我倒是很想与水水和一曲,这样一唱一和,就不寡了。
只是,有时觉得“寡”也是一个好词,比如少 ...

然然,今天春分,我实在是很惦记你家的菜园子。别数星星了,摘点鲜菜打包过来最实惠。

点评

我昨天弄了几个图图,发浮光掠影了。之前的片片,仅当怀念。  发表于 2016-3-21 13:33
23#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1:38 | 只看该作者
一孔 发表于 2016-3-20 10:23
没了?好容易进去了,意犹未尽啊!生活的妙处往往就在于做无用的事情,度无聊的时光,日后反觉得好了。

今早跟某交流,我说日本文学研究中国的禅简直就是特色,无论川端,芭蕉,还是森鸥外,一休就更不用说了;而欧洲哲学人几乎只拿中国的道教来说事。兄弟,你的无用说,很在道上。
22#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1:33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6-3-19 20:01
曲高必定和寡,像我这曲低但是曲怪的还觉得有些和寡呢,何况曲高的呢!
姐姐行文,便注定了和寡,不过江 ...

文学上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亦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22 07:34 , Processed in 0.09674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