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2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散文笔记 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6 1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十七

  《三国志》中有一句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人们引用这句话时,有两种说法。有人说这句话是刘备说的,也有人说这句话是陈寿说的。

  其实,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这句话是刘备临死前对儿子刘禅讲的,说它出自刘备之口当然没有问题。然而,这句话又出自《三国志》,《三国志》的作者就是陈寿,说它是陈寿说的也有道理。刘备是不是真的说了这句话,我们后人不得而知,只能从陈寿的书中读到。陈寿完全有可能是借刘备之口表达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你能说史书上的话一定是真实的吗?我看未必,有的很可能是带有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

  三十八

  《古文观止》的编者在评论李密的《陈情表》时说它“无一字虚言驾饰”,今天看来这个说法过于绝对。我们不能否认,《陈情表》写得真挚感人、催人泪下,可是结合具体的问题,再联想当时的时代背景,说它“无一字虚言驾饰”,恐怕就不妥了。

  李密说:“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这里将晋朝夸得无比美好,还说自己特受优待,这不是“虚言驾饰”吗?作者还反复强调自己因为老祖母而不能做官,完全是这个原因吗?显然不是,他是在观望。当然,我们并不是否定李密的人品,毕竟他也是无可奈何,乱世中首先得独善其身。

  三十九

  叶圣陶先生写过一篇散文《藕与莼菜》。里面讲了自己在上海大都市里,长期吃不到像藕、莼菜这样的家常菜,引发了对故乡的无比思念。

  乡愁始终是我们这个民族从古到今丢不掉的情结。故乡的美食也能够勾起我们的思乡之情,而且会与日俱增。我前面讲到的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也是这样。汪曾祺就说,故乡高邮的咸鸭蛋比别处的好,油多,不像有的地方,入口像嚼石灰。他通过盛赞故乡的鸭蛋来抒发对故乡的热爱。

  四十

  高尔基写过一篇散文诗《鹰之歌》,借一个克里米亚牧羊老人之口,讲了一个鹰的故事。鹰受了伤,可是在临死的时候,它依然展翅飞翔。蛇不理解鹰的想法,还嘲笑它。中国现代作家丽尼也有一篇《鹰之歌》,写出了鹰展翅高飞的雄姿,最后这只鹰同样死得很悲壮。

  这两篇散文都是借鹰托物言志,鹰象征着战斗的勇士。在革命时期,尤其需要这样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不失美丽。

2#
发表于 2016-11-6 11:24 | 只看该作者
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受益匪浅
3#
发表于 2016-11-6 11:51 | 只看该作者
短小而富于思考的文字,引领读者在文学的海洋里遨游。问好!
4#
发表于 2016-11-6 20:56 | 只看该作者
李灿对古诗文很感兴趣吧,很多举例都是古诗文,深入思考,得出自己的看法,值得学习
5#
发表于 2016-11-6 22:3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这样点点滴滴的积累,无论写还是思,都如此认真细致地对待。欣赏并问好!
6#
发表于 2016-11-6 22:40 | 只看该作者
通过阅读这几篇作品,增加了在特定语境里理解古代汉语的知识,对乡愁的表达与理解也有了新的观点,对鹰这种动物象征意义有更为新颖的理解!
7#
发表于 2016-11-6 23:00 | 只看该作者
分析散文背后的真实情形,既探讨了成文的意义,又表达了作文观点,语意明确而不失深刻。拜读,问好!
8#
发表于 2016-11-7 10: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6-11-7 10:33 编辑

  非常赞叹赞同这样的观点:乡愁始终是我们这个民族从古到今丢不掉的情结。故乡的美食也能够勾起我们的思乡之情,而且会与日俱增……
   其实,想起了母亲的美食,就是想起了故乡的一山一水,就会生出一丝一缕的思乡情结……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9 13:35 | 只看该作者
更正:三十七
《三国志》中有一句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人们引用这句话时,有两种说法。有人说这句话是刘备说的,也有人说这句话是陈寿说的。

  其实,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这句话是刘备临死前对儿子刘禅讲的,说它出自刘备之口当然没有问题。然而,有人认为这句话又出自《三国志》,《三国志》的作者就是陈寿。其实,我认为这句话还是刘备说的,说它是陈寿说的是不对的。《三国志》原话没有这句名言,是后来裴松之作注时才加上去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 15:19 , Processed in 0.04936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