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5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种在《诗经》里的植物(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13 1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种在《诗经》里的植物(二)
  
  许许多多的植物,被远古时代那些不知名的诗人们种进了《诗经》里,在那一行行熏染了历史云烟的诗句里,鲜活着、生动着、氤氲生香。心里的一爱一恨,脸上的一笑一颦,天地间的一呼一吸,草木的一萌发一飘零,都在叠印在诗句里。虽然相隔了几千年的时光,但因了这层阅读,因为诗句里那些千年不曾枯萎的草木,我们,竟然与古人有了心灵的契合,交流。
  
  ——题记
  
  1、《秦风•蒹葭》里的“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自《诗经》始,一说起“蒹葭”,人们自然会想起这首《蒹葭》,想起这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自《诗经》里这首借助植物来表达爱情的诗篇流传以后,人们就将“蒹葭”与爱情联系在一起,再分不开了。
  
  《秦风•蒹葭》是一首著名的爱情诗。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堪称写相思,写离别的经典之作。写爱情,伤别离的诗作很多,但让人印象如此之深刻的,少之又少。而这首《秦风•蒹葭》之所以让人耳熟能详,我以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诗里有了“蒹葭”这样一个意象。一首爱情诗,用一种叫做“蒹葭”的植物作为标题,这本身,就标新立异,就夺人眼球。而“蒹葭”在诗中所起到的渲染、隐喻、推进的作用,也无可比拟。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飘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霜者露所凝也。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故曰“未晞”、“未已”。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蒹葭之形,之状貌,与人之内心,之焦灼,相得益彰矣。
  
  所以,一提起《秦风•蒹葭》这首诗,首先想起的,应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然后才应该是“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景与情的相映相融,可见一斑。
  
  这首诗写了爱恋中的一个痴情的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切,曲折动人。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成就。这一切,得益于“蒹葭”这一意象的选用。
  
  全诗由“蒹葭苍苍”起兴,把一片水乡清秋的景象与凄婉、惆怅的相思情感交织在一起,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出了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王夫之在《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是诗人客观之所见,但诗人把这样的景蓄意裁入诗中来,又何尝与诗人的情没有关系呢?它正是与诗人困于离情别绪之中的凄婉心境相一致。这样的情景相照,是把实情实景与想象幻想结合在一志,用虚实互相生发的手法,借助意象的模糊性和朦胧性,来加强抒情写物的感染力的。
  
  “景生情,情生景”。这就是所谓的情景交融。做到这一点,景的创设尤为重要。
  
  《诗经》里的蒹葭,就是现在的芦苇。词条解释为: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因为这首《秦风•蒹葭》,芦苇这种植物已经成了古今文人墨客最钟情的植物。那种若飘、若止、若有、若无;那种相思益甚,其情益坚,的特质,最终,成就了一首“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位佳人,在水一方”。也成就了那一种普普通通的植物——芦苇。
  
  蒹葭,也是不平常的。在中国,蒹葭是爱情的象征,是浪漫的,也是苦涩的;在西方,蒹葭则是会思考的,是哲学的。
  
  蒹葭,因为《诗经》,将注定苍苍在文学作品里。
  
  2、《卫风•氓》里的“桑”。
  
  桑,很早就被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认识,所使用。与人们的生活、劳动建立起了很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人民很早就有在房前屋后栽种桑树和梓树的传统,因此,常把“桑梓”代表故土、家乡。桑出现在《诗经》里面,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卫风•氓》的作者,应该就是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妇女。农村四周的自然景物,是她每天所接触、所熟悉的,诗人触物联想,便歌唱起来。
  
  那些诗歌的作者长期在田间劳作,衣袖间熏染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触景生情,抒发生活的喜怒哀乐,甜酸苦辣的时候,那些最熟知,寄予最深厚情感的植物,自然就会入诗来,抒情咏怀,表情达意。最好的诗,应该来自于最真实的生活。
  
  同《诗经》里面许多植物一样,在这篇《卫风•氓》里面,桑的作用,也是“起兴”,象征,隐喻。桑的茂盛与凋谢,与诗歌里面人物命运,息息相关。
  
  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起兴,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是起兴,比喻弃妇面容憔悴与被弃的痛苦。第三章的“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是对喻,喻下两句“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六章的“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是反比,比氓的变心是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这些,对于塑造形象,突出主题,加强诗的思想意义,都起了积极作用。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在诗中,诗人用桑的茂盛喻人的青春年华。以鸠食桑葚比喻自己年少无知过分迷恋爱情而受到伤害的沉痛教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桑的凋谢,比喻自己已经年华不再,感叹生活的艰辛与爱情易逝。桑的由盛转衰,让人伤感,而生活的悲凉,就在桑的一盛一衰中间,一览无遗了。通过桑的茂盛与凋谢,来渲染爱情、婚姻的美好、不幸的经历。这一点,与《诗经》里另外一首《小雅•采薇》中,用“薇”的生长过程,来表现戍卒们艰苦而漫长的戍边生活,有异曲同工之妙。
  
  植物入诗,不仅很好地起到了“托物抒情”的作用,也让《诗经》里那些最初的,最简单的诗歌创作,手法更加丰富,内涵厚实而富有情趣,充满了浓浓的泥土气息。《诗经》在恰当使用植物借物抒情上面,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引领作用。
  
  像稍后的屈原,在其《离骚》里大量植物的运用,就很好地起到了借物抒怀的作用。例如《楚辞•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后来,历代文人墨客都将植物入诗,且成为经典。如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宋人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等等,简直是举不胜数。从植物入诗这一角度来说,《诗经》是文学的滥觞,当不为过。
  
  各种各样的植物入诗,并且能够让植物生辉,诗句隽永,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最耀眼的珍珠,我们这些喜爱《诗经》的人们,应该认真玩味。
  
  3、《桃夭》里的“桃”
  
  这首诗选自《国风•周南》,是女子出嫁时所演唱的诗歌。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在《诗经》所有表现爱情婚姻的诗歌里面,这首《桃夭》是最具喜庆色彩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桃夭》里面的首句。孔疏曰:“夭夭,言桃之少;灼灼,言华之盛。桃或少而不华,或华而不少,此诗夭夭灼灼并言之,则是少而有华者。故辨之言桃有华之盛者,由桃少故华盛,比喻此女少而色盛也。”这里用桃花来比兴,显然不仅仅是一种外形上的相似,春天桃花盛开,又是男女青年结婚的极好季节。在我看来,迄今为止,形容少女之美的句子,就没有超过这“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真的佩服古人,佩服《诗经》里那些籍籍无名的诗人。多么巧妙的心思啊!
  
  用“桃”来形容少女,无论色彩、形象,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还真没有比这“桃花”更加贴切的了。“夭夭”,美盛貌。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读过这样的诗句之后,谁的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唐代张南容《静安歌》里有诗句云:“夭夭邻家子,百花装首饰。”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寄扇》则说:“补衬些翠枝青叶,分外夭夭。”恐怕都是借鉴了《桃夭》的写法吧。“灼灼”鲜明貌。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唐代杨衡《寄赠田仓曹湾》诗曰:“芳兰媚庭除,灼灼红英舒。”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桃夭》一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言过其实。
  
  此诗一经通过《诗经》流传,“桃花”一词,就与女子姣好妩媚的相貌,相映成趣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后来的诗人们把桃花写入诗词里。或咏物抒怀,或比拟描摹;或悲或喜,或歌或咏。“桃之夭夭,有蕡其实。桃之夭夭,其叶蓁蓁。”桃的一花一朵,一枝一叶都具有了美好的象征,经久不衰了。
  
  植物种进了诗行里,那些花花草草,就一花一朵都妩媚,一枝一叶总关情了。那些我们熟悉的,不熟悉的植物,在《诗经》里生根、生长、绽放,必然会结出累累果实。这些果实,在《诗经》这片沃土不断再生,滋养了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6-11-13 20:46 | 只看该作者
芦苇、桑、桃。这些起初为爱情的载体、喻体,在历经数千年的风霜雪雨后,其最初的本真寓意还是那样的楚楚动人,处处感人。到底何于?
读完老师的大此文,我深感,阅读和文字对于一个大千世界的事物而言,就是记住和祈福,就是赋予其神的秉性,佛的禅意!
3#
发表于 2016-11-14 11:13 | 只看该作者
远离现代文明的痕迹,古人生存的年代植物们更像是生活在一片自由天地里。无论用于景物的描述还是起兴,比拟,都恍若天成,组成文明向往和喜爱的样子。欣赏,体会。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14:35 | 只看该作者
日尧月 发表于 2016-11-13 20:46
芦苇、桑、桃。这些起初为爱情的载体、喻体,在历经数千年的风霜雪雨后,其最初的本真寓意还是那样的楚楚动 ...

谢谢朋友来读,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14:36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16-11-14 11:13
远离现代文明的痕迹,古人生存的年代植物们更像是生活在一片自由天地里。无论用于景物的描述还是起兴,比拟 ...

说的是,在植物认知上,似乎古人比我们更彻底一些。
谢谢阅读。
6#
发表于 2016-11-14 19:34 | 只看该作者

评论得真好,学习体会。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07:45 | 只看该作者
云曦璎珞 发表于 2016-11-14 19:34
评论得真好,学习体会。

欢迎光临评论版,请多多指教。
8#
发表于 2016-11-17 10:05 | 只看该作者
植物种进了诗行里,那些花花草草,就一花一朵都妩媚,一枝一叶总关情了。

有厚度的文字,学习,每每读诗经,总是不求深解,向老师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4 07:48 , Processed in 0.13530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