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1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唐太宗与曹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26 2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戏笑九宫 于 2016-11-27 11:19 编辑


  随着曹妃甸建设的不断升温,曹妃甸这个小岛倍受全国人民的关注,曹妃甸的传说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曹妃甸到底有怎样的故事,根据当地的传说,笔者综合提炼,写成以下文章,以飨读者。

  唐贞观19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体察民情、巩固边防,在大臣魏征等人陪同下,以圣天大将军的名号出行,到东部地区巡察。

  这日,天色将晚,李世民等乘船沿滦河南下,到达了蚕沙口。这蚕沙口是海运避风之地和海河转运码头,为江南商船去河北必经之地。因蚕沙口为渤海湾中之湾,浪缓滩平,往来商船多避风于此。

  吃罢午饭,李世民和魏征下了几盘棋。此时,天气比较燥热,李世民对魏征说:“老爱卿,你与朕到大海深处巡游一番如何?”魏征当然同意。

  君臣二人坐船行驶在大海上,举目观看大海风光,风和日丽,波光粼粼,海天一色,间或海鸥展开银色的翅膀在海面上盘旋鸣叫,渔人的小舟挂着点点白帆往来如梭,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正在君臣二人说笑间,忽然见到渔人的船只纷纷返航,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李世民和魏征正诧异,就听到从

  西北方向传来了阵阵雷声,滚滚乌云接踵而来,海天相接处变得迷迷蒙蒙,浑浑澄澄。风头刮过,呼呼有声,海浪越卷越高,真是惊涛骇浪。紧接着,电闪雷鸣,大雨如注,船身剧烈地摇晃起来。魏征连忙传令:“快找码头停靠,以防不测!”

  正在这时,从西边驶来了一只小小的渔船,船上有一个小伙子,高声叫道:“将帆落下,逆水行船。水有水道,你们快随我来!”

  在渔家小伙子的引导下,李世民的船靠泊在了小岛,领航的小伙子却没了踪影。

  其实,这小伙子是女扮男装的女儿身。她姓曹,乳名娴儿,是蚕沙口渔家的苦孩子,从小没了娘,与老父亲曹老汉相依为命,靠捕鱼为生。曹老汉为了生计,也为了减少麻烦,便让娴儿女扮男装出海捕鱼。

  李世民和魏征便向小窝棚走去。到了近前,只见一个小伙子正在窝棚前修补渔网。一看这小伙子正是领航的渔郎,魏征连忙上前说道:“小后生,我们要感谢你呀!”魏征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来。

  娴儿说:“在海上引航救险是我们渔家的本分,你要是给钱的话就是瞧不起我们渔家人了。”

  李世民摆手制止了魏征,说:“你姓甚名谁?”

  娴儿说:“我姓曹,叫娴儿。”

  李世民点点头:“哦,娴儿。这个岛屿叫什么名字?”

  娴儿回答:“叫珍珠岛。”

  说话间,魏征发现旁边有一眼水井,这水井的井壁高出地面半尺余,井口呈六角形,井沿上放着一个葫芦瓢。井水涌到井口,清澈透底。他顺手拿起水瓢,舀了一瓢水,尝了一口,感到格外的清爽甘冽,沁人心脾,不禁啧啧赞叹说:“好甜的水呀!万岁尝尝这水,非比寻常。”

  此时,就听到屋内有人说话:“外面是谁呀?”

  娴儿回答:“爹,是官军来了。”

  李世民和魏征走进屋内,看见曹老汉躺在床上。他瘦骨嶙峋,古铜肤色。寒暄问候:“老人家,你们生活在这孤岛上,不觉得寂寞吗?”

  曹老汉说:“不寂寞,不寂寞,习惯了,你们初来乍到,可能有所不知,这里可是风水宝地呢。”老汉说话瓮声瓮气。

  魏征问:“有什么风水,因何称作宝地,老人家是否可以告知一二?”

  曹老汉说:“那我就说说,算个瞎话(故事)儿吧。”——

  很早很早以前,这里并没有海岛,是一片大海。北岸有一叫蚕沙口的小渔村,村内有个小伙子叫桑大川,自幼父母双亡,且无兄弟姐妹,同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共同生活。小伙子手脚勤快,心地善良,人们说起来都竖大拇指。有一天,天上王母娘娘的七个闺女闲着没事,就偷偷地下凡了,游游逛逛,来到了蚕沙口。四姑娘爱上了桑大川,姐几个回到了天庭,四姑娘却与桑大川结婚过上了日子。王母娘娘知道了,派天兵天将来捉拿。他们把四姑娘捋到天空,突然把她脖子上项链扯断,一颗珍珠掉下来,落到这里,就变成了这个珍珠岛。你们不是看到了门口的那口井吗?为啥甘甜,因为那是珍珠的孔呀!有着仙气呢。

  曹老汉说得津津有味,李世民魏征听得如傻似呆。李世民等人在小岛上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李世民刚刚洗漱完毕,杨太医就匆忙跑来报告,说有几个军卒突然染上了一种怪病,上吐下泻,肠胃绞痛。杨太医说,从症状上看,似是水土不服。我用了威灵丹、葛藤根、求必应,还有犀牛角等,可是适得其反,军卒的病情反而更厉害了,微臣也束手无策。

  这时,有人来报,说捉到一个下毒的奸细。他揣了一包药,要撒进锅里,说着把一包药呈上。

  杨太医接过药,用手捻了捻,用鼻子嗅了嗅,说:“启禀陛下,从样子上看,倒是像砒霜,不过,色稍淡些,又不像是砒霜。”

  魏征下令:“带奸细他进来。”

  押进来的原来是曹娴儿。曹娴儿说,蚕沙口我家祖传世医,我想用我家的药方为你们的兵卒治病,可你们却说我下毒想害你们。这不是砒霜,是蛤粉。治病的偏方。你们官军就知道打仗,我告诉你,这蛤粉就是把文蛤壳烘干碾成的粉沫,再用我家门前那水井里的水冲成汤,就能医治水土不服,上吐下泻。

  “

  这不可能!在下已将《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先人经典烂熟于心,从没见过这样的药方。”杨太医说。

  魏征对李世民说:“古语说,求贤问山野,民间确实有偏方治病,我们不妨就有病乱投医吧。”

  李世民拍板传令,让曹娴儿到军营治病看看!

  说也奇怪,病患者喝下药汤不多时肠胃绞痛便有所缓解,而且也止住了吐泻。小小文蛤皮能治大病,太神奇了,船上军卒都交口称赞曹娴儿是个神医,就连杨太医也对曹显儿刮目相看。

  用完早膳,李世民带上魏征,去查看军卒的病情。一路上,见小岛上人来人往,热闹起来,人们仨一群、俩一伙,有的扛着渔篓,有的抬着渔网,有的去提古井甘泉水。实际上,这小岛对渔民来说,是避风港,也是驿站,还是汲取淡水之处。

  李世民和魏征来到军船上,见患病的军卒一个个脸上露出笑容,并都夸赞娴儿神医妙手回春,非常高兴,安慰大家好好养病,过两天就扬帆起航。

  李世民回到寝帐休息,魏征却乔装成渔翁,头戴斗笠,混杂在来往的渔民之中。原来,他想的是曹娴儿,曹娴儿在他心中是个未解之谜,他没有喉头,说话声音清脆,而且胸脯也不像一般男人那么扁平,他怀疑娴儿是个女的,可又为什么女扮男装呢?……

  魏征问一个上了年岁的渔民:“那曹娴儿是男是女啊?”

  老渔民说:“当然是个姑娘啊。”

  “那她为什么女扮男装呢?”

  老渔民说:“自古以来,按当地风俗,女人是不能上船出海的,可是,曹老汉病在床上,这孩子只好女扮男装出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魏征频频点头。这个谜团终于解开了。魏征告诉唐太宗,曹娴儿是个女的。

  “那她为什么要女扮男装?”唐太宗问。

  “圣上久居宫中,不知海上渔家风俗,自古以来,女人不得出海,因此,曹娴儿才女扮男装啊。”

  “噢,这姑娘也够苦的啊。”李世民慨叹道,“一个女儿身尚且不能正大光明地显露出来,可怜可悲啊!”

  “是呀!”魏征应和着,也对曹娴儿的境遇表示深深的同情。

  李世民稍稍沉思一下,问魏征:“老爱卿,你看曹娴儿这人怎么样?”

  “聪明美丽,果敢忠义,乃女中豪杰也!”

  “好,朕要啦!”

  魏征大吃一惊,问李世民要她干什么?李世民说:“封她为嫔妃呀,带她伴驾东巡。”

  魏征坚决反对地说:“圣上,不妥,不妥。”

  李世民问:“有何不妥?”

  魏征说:“作为圣上,有多少后宫佳丽也不足为怪,可是,须得要讲究门弟,否则,影响圣上的英名。这曹娴儿不过是一个渔家女子,难以到宫廷大内。而且,圣上此次出巡,并未以天子名义,难免有顺手牵羊、强娶民女之嫌啊。人家万一不愿意,告到州县,说是官军将领如何如何,州县不明根底,追查下来,追到陛下头上,有损陛下的圣名呀!”

  这番话,对李世民也有触动。李世民知道,作为君王是应该克制自己的私欲,只好说:“老爱卿,你的话朕考虑考虑,此事就容当后议吧。”

  李世民在小岛上逗留了几天,突然部分军卒又得了一种病:白天啥事没有,到了晚上就两眼一抹黑,什么也看不见了。

  杨太医检查了几个军卒的眼病,说军卒们患的是青盲。魏征问:“青——盲?好治吗?”杨太医说轻则一月两月,重则半年,久治不愈还会导致失明啊!”

  “啊?”魏征大吃一惊,又问,“这病有没有药可医治?”

  “有。”杨太医说,“微臣看来,须得用空青方可医治。空青是一种宝贝,无论何种眼疾,用它一抹立马就好。据说空青这宝石几千年才发现一颗,世上根本找不到呀!”

  “你这不是废话吗?”魏征大吼一声,“既然没有,你说它干什么?你这个庸医!你作为御医,就该尽职尽责。”

  这时,杨太医眉头一皱,说道:“也许那个曹娴儿会有办法医治。”杨太医说这话,自有他肚子里的小六九,皇上和丞相不是信得过那曹娴儿吗?她能治好上吐下泻,一脚踢屁上了,把这球再踢给她,这回就不见得那么轻而易举了。

  曹娴儿来了。曹娴儿听了,说这病叫雀盲眼。因为常吃鱼虾,我们在海边的人都不得这病,有个偏方,用海鳗肝和海带能治。

  魏征说:“那就试试看。”

  曹娴儿说:“海带好找,随处可见,找海鳗就不那么容易了。”

  “怎么个不容易?”李世民问。

  曹娴儿说:“往东走百八十里远有一个月牙礁,我跟我爹去过,那里常有海鳗出没。”

  魏征说:“那就让军卒乘船去捕捞就是了。”

  曹娴儿摇摇头,说不行。月牙礁,鬼门关,十人去了九不还。这月牙礁大船进不去,小船绕弯弯,潮涨不见影,潮落才现形,风大浪急,暗流涌动,非常危险,最可怕的是那里有硕大的海蜇成群游动,要是被海蜇蜇了,可就麻烦了。不过,为了给你们治军卒眼病,我豁出去了,我亲自闯一闯月牙礁!

  “好,我跟你一块去!”李世民说。

  “啊,你去?万万不可!”魏正急急摆手摇头。

  “有何不可?”

  “你你你......”魏征没料到,唐太宗敢冒风险与娴儿去闯月牙礁。他知道,这是曹娴儿对他的诱惑。可作为丞相,他怎能让他冒此风险呢?他左说右说,阻止唐太宗。可唐太宗主意已定,非去不可。

  “曹娴儿为了我众军卒的眼病不怕危险,那我就怕吗?我就不如一个普普通通的渔女吗?不要再说了,这是朕的圣旨,你敢对抗吗?”

  魏征一声不吭了。

  曹娴儿说竖起拇指:“好样的,我佩服!明天你跟我一早出发!”

  次日黎明时分,漫天的星斗掉进海里,如鳞鱼般一闪一闪。极目远眺,海天一色。李世民和曹娴儿驾着小舢板出发了。

  曹娴儿紧握船桨,眼望前方。她站在船头,唱着渔歌。歌声在浪尖上跳动,传出老远老远,唐太宗听着,心里话,这女子不但聪明伶俐,还有如此美妙的歌喉,难能可贵呀!

  突然,天气大变,风声呼呼,浪涛滚滚。曹娴儿连眼也不眨一下。凭着娴熟的驾艺和海上避险经验,左躲右闪,劈波斩浪,舢板像一片树叶,在浪尖上出出没没,唐太宗紧紧抓住娴儿,真是惊心动魄呀!

  由于风浪太大,方向难以掌握,只得尽量保持平衡,随风飘流,也不知飘流到了什么地方。此时正在落潮,海水急剧下降。突然,舢板不动了。曹娴儿一看,舢板在一片浅滩中搁浅,寸步难离了。

  李世民焦急地问道:“娴儿,这是什么地方?”

  曹娴儿仔细扫视了周围,辨别舢板所在的位置。突然她发现,这里离月牙礁不远了。她高兴地告诉李世民,前面一道潮沟,过了潮沟不到一里就是月牙礁了。当前,必须携带捉拿海鳗的器具,游过潮沟,捕到海鳗再游过来,等待涨潮舢板才能离开此地,返回小岛。娴儿叫李世民在舢板上等着,她去捕捉海鳗。李世民哪里肯听,他要和娴儿一起游过潮沟,同去捉鳗。曹娴儿拗不过他,只得答应。

  曹娴儿背上网具、鱼篓、鱼钩,牵了李世民的手,跳进深深的潮沟。李世民的水性也不错,但比起曹娴儿还是略逊一筹。他俩一先一后游过潮沟,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迅速朝月牙礁跑去。

  月牙礁已全部裸露在海面。这月牙礁真像一个月牙。面积不过十几丈,砂石参半。礁上大洞小洞,洞洞相连。洞里面鳗鱼成群结队,数不胜数。李世民在曹娴儿的指挥下,端着鱼篓,曹娴儿熟练地利用鱼钩,鱼挂,不大一会工夫就捕了半篓鳗鱼。娴儿说够了,快回舢板,等到涨潮咱就回岛。曹娴儿背上鱼篓,拉着李

  世民离开月牙礁,进了潮沟,向小舢板处游去。

  潮沟的水有一丈来深,有五六丈宽,冰凉冰凉。曹娴儿叫李世民在前,她在后。游到潮沟中央,一只炕席般大的海蜇朝李世民游来,李世明不知这是何物,眼看就要将他裹住,曹娴儿大喊一声“不好”,用力推开李世民。李世民被他推走了,漂远了,而她却被海蜇裹住了双腿。她拔出腰里的匕首,往海蜇身上乱刺。最后,海蜇漂走了,而曹娴儿的双腿却被海蜇重重地蜇伤了。

  曹娴儿强打精神把鳗鱼篓放舢板上,告诉李世民,她被海蜇蜇了,她要死了。她嘱托李世民,把鳗鱼带回去为军卒们治病。她无力再支撑,她靠在李世民的怀里。李世民拥着她,她觉得一股暖玲通向全身,好温暖。李世民的胸膛是那么的宽大,坚实,她仿佛在茫茫的黑夜中找到了靠山。有这个靠山,她什么也不怕。突然,她浑身不自主地颤抖起来。

  李世民紧紧抱着曹娴儿:“娴儿!娴儿!你不能死呀,不能死呀。朕告诉你,朕不是什么将军,朕是当今皇上呀!你为大唐作出了贡献,你是巾帼英雄。你不能死,我要带你东巡。”曹娴儿也紧紧抱住李世民:“别说了,我死得值。我死后,你把我埋在这个小岛上,我能看到你东巡回来......”娴儿说着微笑了,她微笑了,但她闭上了眼睛,永远闭上了眼睛。

  涨潮了。潮水越来越大,小舢板已漂了起来了。李世民驾着舢板向小岛驶去。

  得知娴儿被海蜇毒死的消息,所有官兵都非常悲痛,曹老汉更是泣不成声。小岛上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为了缅怀娴儿的功绩,唐太宗封他为妃,为世世代代不忘这位巾帼英雄,唐太宗在此建议三层大殿,塑曹妃金身,从此,珍珠岛更名为曹妃甸(殿)!”

  有人说曹娴儿成了神仙。直到今天,她与渔民合力,搭救海上遇险的渔民的事迹数不胜数。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20:52 | 只看该作者
      本来把第一段的错字改了,“不断升温”多个”回“字,“称”了人们茶余饭后......应该是‘成’了,怎样色故事,应该是怎样的故事。可是一发又变回去了,还是我缺少经验,不得法,对不起读者朋友,请原谅。

点评

这次我可代劳,望先生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16-11-27 11:00
先生可在原作上点“编辑”二字做修改,这不会影响作品是加精比对。另外,先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中财发文排版、加版权操作,可喜可贺!但要多与大家交流互动。  发表于 2016-11-27 10:59
3#
发表于 2016-11-27 11:3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篇取材历史民间传说的小说,构思层次合理,文章脉络清晰。小说入题较快,以曹妃甸这个地名追溯其来源开笔,层层展开了叙述与描绘,情节写的风生水起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中凸显婉转迂回,细节细腻逼真非常感人,一个花木兰式的传奇巾帼人物曹娴儿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几个历史人物与主人公的刻画相辅相成,塑造很是成功,足见作者文笔功底。此作最漂亮的除情节精彩之外,人文历史背景、景物衬托穿插巧妙应时应景,读者如身临其境般感同身受,又像是真实的历史故事。小说主题爱国爱民、域名解析等,主旨展示中华巾帼不让须眉这一主题立意,更兼具了历史上贞观之治之历史渊源、中华民族之优良传统等多重立意,寓意很有历史、人文地理、社会意义、教育后人、民族优秀品质传承等多种价值,至于其文学艺术效果我想是不需要再次点赞的。小说结尾,以主人公之大爱奉献精神点明主题立意,又兼具着首尾呼应的艺术效果,韵味无限。好小说!感谢先生多次赐稿支持梦游太虚,辛苦!
4#
发表于 2016-11-27 12:16 | 只看该作者
先生敏思多才且勤奋。一篇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小说,好读。赞。
5#
发表于 2016-11-27 16:1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问好!
6#
发表于 2016-11-27 16:34 | 只看该作者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6-11-27 11:38
这是一篇取材历史民间传说的小说,构思层次合理,文章脉络清晰。小说入题较快,以曹妃甸这个地名追溯其来源 ...

点评的真好真到位,问好老师,问好文友。
7#
发表于 2016-11-27 21:29 | 只看该作者
最次品味研读复习,第一自然段最好加个“题记”,因为与正文关系不大,个见。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8 07:50 | 只看该作者
九宫先生说的很对,谢谢。
                                    河边谷
9#
发表于 2016-11-28 08:01 | 只看该作者
有历史厚重感。
10#
发表于 2016-11-28 10:39 | 只看该作者
构思层次合理,文章脉络清晰。
11#
发表于 2016-11-29 20:51 | 只看该作者
加精理由:
这是一篇取材历史民间传说的小说,构思层次合理,文章脉络清晰。小说入题较快,以曹妃甸这个地名追溯其来源开笔,层层展开了叙述与描绘,情节写的风生水起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中凸显婉转迂回,细节细腻逼真非常感人,一个花木兰式的传奇巾帼人物曹娴儿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几个历史人物与主人公的刻画相辅相成,塑造很是成功,足见作者文笔功底。此作最漂亮的除情节精彩之外,人文历史背景、景物衬托穿插巧妙应时应景,读者如身临其境般感同身受,又像是真实的历史故事。小说主题爱国爱民、域名解析等,主旨展示中华巾帼不让须眉这一主题立意,更兼具了历史上贞观之治之历史渊源、中华民族之优良传统等多重立意,寓意很有历史、人文地理、社会意义、教育后人、民族优秀品质传承等多种价值,至于其文学艺术效果我想是不需要再次点赞的。小说结尾,以主人公之大爱奉献精神点明主题立意,又兼具着首尾呼应的艺术效果,韵味无限。本周此文作者多次发文梦游太虚,兼顾鼓励作品加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00:29 , Processed in 0.06553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