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8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种在《诗经》里的植物(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6 0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种在《诗经》里的植物(三)
  
  许许多多的植物,被远古时代那些不知名的诗人们种进了《诗经》里,在那一行行熏染了历史云烟的诗句里,鲜活着、生动着、氤氲生香。心里的一爱一恨,脸上的一笑一颦,天地间的一呼一吸,草木的一萌发一飘零,都在叠印在诗句里。虽然相隔了几千年的时光,但因了这层阅读,因为诗句里那些千年不曾枯萎的草木,我们,竟然与古人有了心灵的契合,交流。
  
  ——题记
  
  1、《周南•关雎》荇菜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诗经》里最经典、最脍炙人口的句子。出自《周南•关雎》,写男女间那种爱慕与追求。
  
  如果《周南•关雎》仅仅是描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男欢女爱,倒也没有什么精彩之处。妙就妙在“荇菜”这一意象的出现,诗的意蕴一下子就丰盈了,诗的韵律一下子就生动了。感动古人那种对爱情强烈追求之余,我们还记住了“荇菜”这种植物,记住了这经典的诗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荇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蒴果椭圆形,可食用。
  
  在那一片开阔的水域,生长着一种叫做“荇菜”的植物,茂盛、绵延无际。细长柔软的茎,匍匐在水底或者泥土里,滋生、蔓延。短的枝,从长枝的节处生出来,枝枝蔓蔓漂浮在水面。一片片的叶,圆圆的、绿绿的。像浮萍,也像睡莲的叶。黄的花朵,从水面,从绿叶伸出,亭亭玉立,鲜活可爱。微风过处,绿的叶,就泛起一道道碧痕,像是皱起的一碧江水;亭亭的花朵,左飘右荡,飘浮不定。年轻女子,在那河之洲上,袅袅娜娜,采摘着那些“荇菜”。
  
  菜是黄花绿叶的“荇菜”,人是采摘“荇菜”的窈窕淑女。此情此景,岂不如画吗?那个痴情的男子,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再难忘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谓“窈窕淑女”,是那个采摘“荇菜”的袅娜身姿,那个掩映在黄花绿叶间的窈窕身段。是那采摘的优美身姿,让青年男子痴迷了。
  
  资料上说: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窈窕:形容女子心灵仪表兼美的样子。美貌曰窕,美心曰窈;美状曰窕,善心曰窈。《楚辞•九歌•山鬼》诗曰:“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陆机《吊魏武帝文》说:“陈法服于帷座,陪窈窕于玉房。”查遍所有资料,“窈窕”一词无非就是形容一个女子由内而外的美。
  
  可是,在《周南•关雎》里面这个女子的“窈窕”,我却看出了一种劳动的美。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在“求之”、“思之”、“友之”、“乐之”的前面,却都有着“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这里面并没有描述女子的体态容貌,描写的是一种劳动,一种蕴含着无与伦比的韵律的美感。“长长短短的荇菜,左手摘右手采。长长短短的荇菜啊,采了左边采右边。”这不是在描写劳动之美吗?
  
  在古人的眼里,劳动是美好的,劳动着的女子就他们心中的窈窕淑女。
  
  “荇菜”这一意象,对诗的意蕴、意境起到了渲染与深化作用。有人说,“参差”两字,“寤寐”两字,大有深意,有不解的味道。包含了和谐的意思,其中没说的话,就是要懂得自己,敏悟万物,然后顺着自然的情势而行。感觉有点高深。我倒是觉得“参差”、“左右”一写形态,一喻心情。用参差不齐的“荇菜”,一左一右的动作,暗喻爱情的飘忽不定,难以琢磨。所以才会有青年男子的“辗转反侧”。荇菜对水质的要求很高,是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所居,清水缭绕,污秽之地,荇菜无痕。《颜氏家训》里有:“今荇菜是水有之,黄华似莼。”的句子,也是训导族人,行世要有清澈之心。那么,“荇菜”在诗中,是否也象征了那采摘荇菜女子的纯洁与高雅呢?
  
  因为有了植物,诗的情景,诗里面的人物,就离泥土近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古代劳动人民最基本的生活状态,真切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这样的诗,才有活力,才不朽。
  
  植物入诗,其意义就在于植物与生活,与劳动息息相关。而诗中的“淑女”,则是劳动中的人。男子寤寐以求的,应该是那爱劳动,用自己窈窕的身段,将劳动过程诗意化的女子。而非闺阁里面淑女。这样,诗的意蕴,诗的格调,就自然不同了。
  
  植物,来自于泥土;淑女,来自于劳动。而诗歌,则赞颂着劳动的美。这样的诗句,应该是最具有魅力的。
  
  2、《卫风•伯兮》飞蓬,谖草
  
  “飞蓬”这一字眼,在我的眼里,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美。可在《诗经》里面,却是蕴含着沉重的感伤,让人无法释怀。
  
  《诗经》写到植物的篇目很多,这些植物大多为着“兴起”的作用。而《卫风•伯兮》这首诗,却直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喻人的头发乱如蓬蒿,借以表现人物很糟很沉重的心情。这样直接用喻的手法,在《诗经》里,少之又少。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丈夫从军远征,妻子在家日夜悬念。食难下,夜无眠,哪还有心情梳妆打扮呢?满头青丝如风吹之蓬草,纷乱如麻。“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丈夫出征在外,风餐露宿,卧冰踏雪,刀锋喋血,生死难料,我又为谁而容呢?不是没有洗发的膏沐,是没有那沐浴的心情啊!思念之情,因为一个“首如飞蓬”,愈加显得深重了。
  
  在古代,发饰是女人容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曹植《洛神赋》说:“云髻峩峩,脩眉联娟。”元代乔吉在《扬州梦》第二折有句云:“高插鸾钗云髻耸,巧画娥眉翠黛浓。”苏曼殊的《东居杂诗》之十三有这样的句子:“酡颜欲语娇无力,云髻新簪白玉花。”宋代张先《西江月》词:“体态看来隐约,梳妆好是家常。”金人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把盖头儿揭起,不甚梳粧,自然异常。”可见女人重视梳妆的程度。古代妇女讲究梳洗头发,梳头一事是每日必备的功课,女子若连头发都无心梳理,其情绪之低落可想而知。
  
  “首如飞蓬”。古代女人如此重视头发修饰的情形之下,“首如飞蓬”,自然是异常之事。“首如飞蓬”,用“飞蓬”写心情之遭,就非常贴切地写出了人物因丈夫出征在外那种百无聊赖,食不甘味的思念之情。《诗经》以后,飞蓬在诗中作为野外飘零,身不由己的象征物,“首如飞蓬”也成了思妇自怨自艾的一种语词。后世李清照的“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杜甫的“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都继承了“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之意。
  
  《诗经》那些无名的诗人,在运用植物入诗上,真得是无人能比。用一个平平常常的“飞蓬”意象,就写出了人物情何以堪的哀伤来。
  
  在我看来,“飞蓬”还应该是一个很美的意象。
  
  “飞蓬”,也叫狼尾草。生命力极强,随处可生,随处都可以生长。李白有诗句曰:“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写出了人生状态,有沧桑,更有豪情。李白的另一首《送友人》里面的“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就写的既苍凉悠远,也道尽了凄凉之苦。虽则凄凉,却不失美感。
  
  这个世上,有忘忧草吗?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卫风•伯兮》里那个思念丈夫的女人就希望这个世上有这样一种草——“谖草”。
  
  萱草既可入药,又可作菜肴。北方人唤作黄花菜,广东人叫做金针;《本草纲目》载曰:“今东人采其花而货之,名为黄花菜。”黄花菜始见载于《诗经》,《古今注》载“欲望人之忧,则赠以丹棘(萱草)”,故名忘忧草。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曹操的诗句里,我知道男人为了忘忧,可以去饮酒。女人呢?“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女人在忧愁的时候,在寻找一种叫做“谖草”的草。“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酒,无法为男人疗伤,愁上加愁。那么,谖草就可以让女人忘记忧愁吗?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内心深处的忧愁无法排遣的时候,任何类似“忘忧”的东西,恐怕都是无济于事的吧。
  
  相思之深,相思之切,无药可医。“愿言思伯,甘心首疾。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浸入骨髓的病痛,即便是那种可以忘忧的草,就可以医治的了吗?
  
  “飞蓬”、“谖草”两个意象联袂出现于一首短诗里,所叠加起来的是忧上加忧,愁上更愁。一个写形貌,一个说心情,我们所感受到的是主人公那种刻骨铭心的相思,那种痛不欲生忧愁。
  
  何以忘忧?既然酒无法让一个男人忘记忧愁,谖草又怎可能让一个情入膏肓的女人,忘记对丈夫的刻骨相思呢?谖草,无非就是那断水的刀,那消愁的酒。“飞蓬”与“谖草”,让人物内心的波澜,表现得更加充分而浩荡。
  
  “飞蓬”、“谖草”两种植物,在《卫风•伯兮》这首短诗里的作用,无可替代。
  
  

2#
发表于 2016-12-6 08: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万里山水 于 2016-12-7 09:08 编辑

也许在诗经时代,身边的植物只是一种常见的情形,但是后人看到,可能就多了一些审美的趣味和考证的缘由。从诗经里挖掘题材,赋予新的理解和感受,就像是在宝库中罗列心爱之物,这既是对于民族的艺术积淀的探究,也是个人审美的探险和发现。欣赏,体会。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07:55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16-12-6 08:51
也许在诗经时代,身边的植物只是一种常见的情形,但是后人看到,可能就多了一些审美的趣味和考证的意味。从 ...

有道理,只因为随手拈来,所以才韵味无穷。
谢谢万里来访。
4#
发表于 2017-5-11 15:10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好的文字怎么就错过了呢?翻出来再读,受益非浅,学习!
5#
发表于 2017-5-16 08:30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16-12-6 08:51
也许在诗经时代,身边的植物只是一种常见的情形,但是后人看到,可能就多了一些审美的趣味和考证的缘由。从 ...

嗯,可能当时是一种常态,如今读来,就不同寻常了。问候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 11:24 , Processed in 0.09547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