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民运动会”到“足球特色学校” 我们乡不办全民运动会,已经有二十几年的时间了。遥想当初,我们乡可是每年都要轰轰烈烈地举办一场全民运动会的。当然,那些年,各乡镇都会举办运动会,但多是举办中小学运动会,而让普通老百姓也参加的全民运动会不多,我们乡是较为特殊也较有代表性的一个。 那时的运动会场面很是宏大的,因为本乡光中学就有两所,每所都有七八百人;而小学则有十几所,每所都有二三百人。所以只靠学生运动员和学生观众,就可以撑起很大的场面。只是那时举办运动会的乡一中操场还不够大,所以不但各校运动员代表队要限定人数,甚至连观众代表队也要限定人数。 而农民代表队则例外,除各村运动员要限定人数外,观众是没法限定的。所以每当运动会召开,整个一中校园人山人海,不只运动场外,甚至绿化林中,乃至墙头上都坐满了人,真可谓“场面空前,声势浩大”,一场运动会总要举办上两三天,如今人们谈起来,还是颇为神往。 只是这一切早已成了历史。如今,尽管中小学每年(上边规定“每年”必办,实际未必“每年”都办,只是运动会材料“每年”都做)都会举办一场运动会,但那只是在自己校内,规模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农民们参加运动会也彻底成了历史,似乎他们终其一生,都再没有驰骋赛场的机会了。如今,只是一些年过花甲的老头子和老太太们,偶尔还说起他们当年运动场上的风姿,而听众们,也只能从他们眉飞色舞的神态中进行想像了。 何以当年那样的运动会再也不复存在,而且永远没有复兴的希望?只因为当年执掌本乡的那位爱好体育的王书记早已远去,先是调任,后是升职,再后是退休……如今,是仅仅活在老一代村民们的记忆中了。自从二十多年前,王书记一走,全民运动会一事便宣告终结,从此彻底退出本乡的历史舞台。 以一人之爱好,竟可对全乡有如此大之影响乎?当然了,这种事放在中华大地,谁也不会怀疑。而类似全民运动会之类的,不过都是小意思,试想当年,伟大领袖一句“知识青年要到农村去”,便在整个神州大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同样,伟大领袖在“五一六”通知里加了一句“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便成功发动了史称“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只说与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的学校教育,多年来便一直没有轻折腾过,比如说,某时某刻某领导一句话,“要抓及格率”,学校和老师们便会专门开始辛辛苦苦地狠抓处于及格边缘的几个学生,而置其他及格无虑者于不顾;某时某刻某领导一句话,“要控制学生流失”, 学校和老师们便会屁颠屁颠地对学生们连哄带劝,甚至连续家访,给家长摆事实讲道理,力争“一个都不能少”,把濒于流失的学生留在学校;某时某刻某领导一句话,“要素质教育”,学校和老师们便会匆匆忙忙把从来都不入流的体、音、美捧上神坛,大量挤占语文、数学课时间,轰轰烈烈地搞起“二课”(第二课堂简称)活动……这种事经历得多了, 人们也都习惯了;这种事经历得多了,人们也就麻木了。 如今,往事已矣,历数曾经,一宗宗一件件都成了过往烟云。近两年,最流行的则是“足球进校园”活动,从而也催生了许多典型的“足球特色学校”,本乡中心小学即是一例。只在两年前,只要一下课,校园内还是清一色混乱的的追逐嬉闹,或是玩拍画,或是弹“溜溜”,或是跳皮筋……时下,是早已被一大片满地乱滚、满天乱飞的足球取代了(不过我校起步较晚,还没有搞过那种在网民中被传为笑柄的“足球操”)。 当然,“足球特色学校”本没什么不好,就如当年“二课”活动搞得风起云涌时,各地纷纷涌现的五花八门的“特色学校”一样,都没什么不好。就如那些“双语特色学校”,“艺术特色学校”,“武术特色学校”,“京剧特色学校”……等等,都没有什么不好。甚至如媒体曾报导过诸如全体骑独轮车上下学的“独轮车特色学校”,还有以打坐代表间操的“打坐特色学校”……都没有什么不好。或者说,无论哪种“特色学校”,只要认真地搞,只要真正地搞,只要不摆样子、走形式,总比死气沉沉没有一丝“特色”的学校好出很多。问题只在于,这样的“特色”未必都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长爱好而制定的,其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某时某刻当政的某位领导个人爱好而定的,因一人之偏好,而影响整个学校的学生,甚至决定整个地区、整个国家的“特色”,其实是一件很可悲也很可怕的事情。 问题还在于,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是严格划分“学区”的,也即对学生进行严格限制,必须“分片儿上学”,那么,也就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们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特色学校”的权力。比如,对于那些体质不好、肢体协调性差、甚至得了小儿麻痹连走路都不利索的学生们,诸如“足球特色”于他们而言,又有什么意义? 而最可悲甚至可怕的还不在这里。 让我们把目光穿越回遥远的先秦,吴王阖庐喜欢击剑,所以举国练习,结果使一大批老百姓脸上留下伤疤;楚灵王喜欢细腰,所以宫人争相减肥,结果导致许多人因饥饿至死。这便是“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 还有我们的“国粹”京剧。京剧之所以流行,完全是因为慈禧酷爱的缘故。就我本人而言,虽对戏曲也有些偏爱,但总以为诸如黄梅戏、豫剧、越剧的唱腔都远比京剧好听,甚至川剧、豫剧与之相比也不逊色;若说“国粹”,似乎有着六百余年历史的昆曲远比只有二百年历史的京剧更有资格,然而这些戏曲,却只因为“上无所好”而被遗弃了。若只论其存在历史的长短,甚至诞生了三百余年的东北二人转也可以与之一争高下。说到这里,一个滑稽的画面浮现脑际:如果当初慈禧不是喜欢京剧,而是偏爱二人转(那时还没有“二人转”的名称,一般都称为“蹦蹦戏”),结果举国追捧,使以“说学逗浪唱”见长的二人转成了“国粹”,又该是怎样的一种场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