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夜檀 于 2016-12-28 18:11 编辑
确切地说,我并不认识水上勉。尽管简介上的他,有着花白的头发,手上夹着烟,额面上有生活的痕迹——皱纹。
这个日本的、据说名气很大的作家,对于寡陋的我而言,他是那样的陌生。因此,我能够研究并且可以提的也许恐怕只余下这“皱纹”了。
拥有一本有着和一个人历尽沧桑生活后,面上纵横交错爬满了皱纹一样有故事的书。这实在是羞于在诸多人面前启齿的。
——《五号街夕雾楼》就是这般的模样:
这本小说的封面很简洁:身着和服的女子,她手中扬着百日红的花(或者,并不是百日红,许是别的花瓣。但做为读者的我认定了是百日红,是因为夕雾楼里那位叫片桐夕子的女子,她提到过百日红,那是长在墓地上的花束。第二页就是作者水上勉先生的照片。)
内容的页角微卷:一本书的品相决定且仅且决定的只是书的身价,而不是书本内容。这是书品与书品本身的区别。或许有的读者读到这里会疑惑地觉得怎么会出现两个拗口的书品。其实要理解或者解说起来,却是要颇费点功夫与口舌:
第一个书品指书保管的好坏,一本书从新购到二手转让,到货卖都难免会经历曲折种种,最后很有可能导致成了孤品,一旦被购你就再难寻到了;
二,自然是指书的价值了。一本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往往都带着生活本身的种种坎坷磨难,这就如一个历尽沧桑的人,面带皱纹。条条都那么印象深刻,充满了生活给人留下的印迹。
就书的价值而言,她是应该有反映生活层面的纹理的。就象我买这本书时,吸引我的不是书面的成旧,而是故事本身。
《五号街夕雾楼》是《五号街夕雾楼》与《湖底琴音》两个故事合集中第一个故事的名,用这个名来做为这部小说的全名,我也曾暗自揣摩过作者的用意,或者与故事本身反映的社会问题有关:故事说的是一个农村女子片桐夕子与一个叫栎田正顺的和尙之间的经历,他们一个去夕雾楼当妓女,最后得肺病,受不了精神上种种打击,服过量安眠药死去;另一个因为生活中的种种不幸而烧寺自杀。他们象飘泊在凶涛恶浪中的一叶小舟,最后被罪恶的浪头所吞没。一个一个带着满腹哀怨离开了人世。
相较于《五号街夕雾楼》,《湖底琴音》这个故事就显得长了许多。
《湖底琴音》描述了缫丝女工栂尾作的不幸遭遇。阿作出生于若狭地方一个偏僻小村。她给引荐上余吴湖畔的西山村喜太夫家当缫丝工。在共同劳动中,阿作渐渐同来自常神村的男工松宫宇吉产生了感情,可是,不久宇吉被强征入伍,到金辎重运输队看管马匹。阿作也被送到京都的三弦琴师纹左卫门家当女佣。纹左卫门在京都曲艺界颇负盛名,他家实际不缺佣人,只是迷恋上阿作的美貌……故事的结局是爱着栂尾作的宇吉把栂尾作的尸体扛到余吴湖畔,装入丝箱,紧紧搂抱着她,双双沉入湖底,以死殉情。奏出了一曲令人怆然泪下的哀歌。
故事说到这里,我要强调的“皱纹”是水上勉先生的作品调子的凄凉。
作品读着读着会觉得喘不过气来。日本作者惯有的那种极力控制着忧伤的情感,恰似一个有满肚子苦水的人哽咽地轻声诉说自己的不幸,更像蚕在吐丝,在不知不觉中轻轻地把一颗心缠住,使您觉得心头沉重。
末了,如果还有人问我是否认识水上勉,我会答:他是一个人,额角爬满了生活的皱纹。而自然而然地忘却他的“名闻天下”,忘却他的“著名”。
最后,亲爱的读者,希望您与我一样,尽量地连这本小说一起忘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