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26|回复: 4

[原创] 星空下的回望与追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5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17-1-5 09:33 编辑


星空下的回望与追寻
——读阎润文诗集《诗巷》手札


    对阎润文的诗集《诗巷》的等待,我深有望穿秋水之感。9月初,就得知他的诗集出版。后来,他叮嘱我写篇书评,并将电子书发与我。可是,我对电子书很戒备,即使读了部分作品,还是找不到阅读的感觉。虽然有一次曾跑到成州地界,但他要照顾孩子无法出门,也没有目睹这本书的风采,对他的歉疚之感也越来越浓。只有打印一份书稿,对书中的132首诗歌,才有了近距离接触。

    润文是我师范时的学弟,在“蓝雨伞”诗社成立之初,我们相识至今已是25年的时光流转,但都没有丢下对缪斯女神的虔诚追随。他最初被分配在成县偏僻的乡镇做“孩子王”,之后又考到金城兰州进修,对诗歌的营构有了质的飞跃。在日渐崛起的陇南诗坛,他并不属于活跃分子,但他的诗歌写作并没有停滞,时有并不逊色的诗歌见诸报刊。在经过岁月的沉淀后,他捧出了这本诗集,给略显萧瑟的秋冬增添了一抹亮色。

    诗集《诗巷》分“我把问号拉直”、“一种声音”、“给老师打分”、“一个诗人”等四辑。“我把问号拉直”一辑收录诗歌50首,应该是触动了他的心灵并对生活的觉察、体认、顿悟、思考和喟叹、感恩等为基本元素,立足于纷繁骤变的生存土壤,通过敏锐的发觉、殊异的视角和“情”与“思”的碰撞,写下附着了个体心智的诗行,不仅有生活的根系,还有有别于众人的质地,这也是我对他的诗歌发声的理由。“我接近经营了一生的诗歌”(《接近》),这是他一直以来诗意言说的源头,他更贴近的是内心真实而不可拒绝的感受;“书本啊,尘世如此空茫\人类真实如初\让我怎样走进现实”(《书本说》),这是他对现实世界的质疑。一个人的困境,或许无关世界的痛病,但“大雨溅起的水泡\破了又涨起,涨起又破裂”(《雨一直在下》),对他而言就是整个人类的困窘。在寂寞汹涌的年纪,用一本书相伴是消解生活的隐痛,用“一条河在书页里\从这一页流向另一页”的诉说,是心灵深处感念的促使。他敏感地捕捉到“花儿落地的声音”,“谁在敲门推窗见月\只有夜的影子在月下徘徊\慢慢走向自己的心脏\在月光中消瘦”(《弯弯的月亮》)传达的心绪,可以触摸到他的情感倾泻中的阵痛。在现实面前,他发出“已失魂落魄\已焦头烂额\已无法忆起儿时的摇篮\只好给自己\画上大大的问号”的叩问,而要走出困境并绝处逢生,唯一的选择就是“把问号拉直”。“又一次注视落日\又一次在诗中写到黄昏\又一次看到黄昏中的鸟\越飞越慢,再也\载不动流失的时间”(《黄昏》),这是面对黄昏时的心境,潜藏在物象背后的隐性信息,更多的是对现实的质疑,悲观心境的表达。对“自我”的诠释,则是“倘若还在深秋,连同枫叶\被深深埋进耕植多年的书页\发黄甚至霉烂\天空,大地\愿被你们深深埋葬”(《我》),内心的律动与渴想的碰撞,执着与真诚的交织,促使他迎接悲情式的结局。产生这种心理的根源,也许是“任我费劲心机绞尽脑汁\只是做着徒劳的应付”(《一场梦的背后》),或许难以预料的凶险让他满怀忧隐,处境让他深感痛惜。在这种心境下,他更多的是在星空下回望和追寻,当一切烟消云散后,就有阳光来收拾雨季的残局,“用太阳的手指\扶一朵微笑\遥望夜空,一颗心\在星光下默默上路”(《用太阳的手指扶一朵微笑》),也就会诞生“永远地,在心底露出微笑”的情感体验和生命自觉。

    “一种声音”一辑收录诗歌43首,是他对撞入眼帘并触响了心之琴键的事物发出的感悟、思考和情愫,也有对发生在视域里并引发其博大悲悯情怀和强烈忧患意识时的担忧、牵念和悲叹。在面对诸多的困惑时,他总是遵从灵魂的牵引,低吟浅唱,悲愤情切,让阅读者感受到其心灵的脉动和洪流之声。“我将这首儿时的歌谣\轻轻埋进农家院落”,是与童年做最后的诀别,而“徐徐的风儿抖开幸福的翅膀\让向阳的日子载满赞美和歌唱\最初的花朵在我眼前怒放\我伸开双臂\拥抱属于自己的温柔”(《一朵花开》),昭示了新生活的开始,对未来充满憧憬与希冀。曾经“乡间的小路”已经远去,但对故土的深情依然深挚,“它站在那里,直立着,醒着\山握着它\农人背靠着它\一棵树\幸福地长着”(《一棵树》),“树”的意象传达出炽热的情感,它不仅守望着故土和家园,还和“农人”的关系难以剪除,依恋深情让人泪水泉涌,就像“我向着月光的方向望去\月亮船中的故乡\在我的眼中晶莹”(《一直月亮船中坐着故乡》)依恋之情到了无可替代的地步,因为他深爱着哺育了自己童年的故乡,而对于安身立命的祖国,他也投注了热望和爱戴的真情,当“玉树”遭受地震的摧毁后,他作为诗人的善良被唤醒,心灵的疼痛骤然而起,“我清晰地感到\生命的肋骨\正拍打着我脆弱的灵魂”(《远方》)。在黄渚经受泥石流后,他来到重获“光明”的地域,欣喜由此而来:“我看到了光明和光明携手相伴\我看到了从绿色土地上走来的人\他们稳健的步伐\被八月的阳光静静地掩护”(《来到被光明占领的黄渚》)。当然,对于亲人的思念,也是离家在外的“游子”无法摆脱的功课,当清明抵临的日子,他“穿过清明的门廊\送上我绵绵的思念”,睹物思人,寄托哀思,悲痛更加葱茏,就连“满山的迎春花\像一团团温柔的火\驱赶我无边的哀思”(《我思念的人,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此外,他还常常俯下身来,以爱怜疼惜的目光观照微小卑微的事物,他在“桃花开在枝头\却微笑在我的心里\桃花灿烂的季节\我激动得无法呼吸”(《桃花》);他的心灵更善于聆听,把自己放置在悠扬的琴声中,心绪的嬗变如影随形,“树叶枯萎于灰白之中\灯是坠落的月亮\摇晃地悬挂在每一根弦上\忽明忽暗\灼痛我黄昏的心事”(《一种声音》),可以从中读出蕴含其间的痛楚和酸涩。“二胡声”、“乐器”等意象,也潜藏着他真切的情感。他最终还是“提上灯笼上路”,为自己的人生选择了一条新的征途。“多么像内在的群山仓促地逶迤\一切,婴儿般出现\破土,破土,到处是生命在破土”(《凝神对绿色的眺望》),新的希冀激励着他迎迓接踵而来的人生幸福。

    “给老师打分”一辑收录诗歌17首,应该是他对生活细部的真实写照。他从事的职业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素有“蜡炬”之喻的行当。至今,他已在三尺讲台耕耘播种了二十余年,其间的冷暖甘苦、喜乐烦忧、见闻偶感等,都被他杂糅进凝练的诗行。作为他的学长,我不但能读到其中融渗的诸种滋味,还能在阅读中碰撞出心灵的共鸣。“给老师打分”也许是他的换位思考,从局外人的视角审视这一神圣而高尚的职业,并从中汲取和咀嚼出教书育人的乐趣。在人生理想层面,他对职业的理解和体认是“我像齐格弗力王子举起奥杰塔一样\把童真高高托举到云空\我看到他们苏醒的灵魂\永远地,在水底露着微笑”(《给老师打分》)。他的使命是神圣的,也是重担在肩的。“我看见他们活蹦乱跳的姿态\就想起春天\我用爱抚的双手\轻轻抚慰沉甸甸的谷穗”(《走上讲台》),这也是他执着奉献的动力,他也更加明晰“我负载阳光的使命和四季的花朵\敲响第一束霞光\我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我用双手把白色的种子\深深植入黑色的土壤”(《我在校园散步》)的责任,他的生命就在唤醒、塑造与培育具有健全人格并茁壮成长的“生灵”。“爱”是博大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他挥洒的更多的是爱的阳光和雨露,就连淘气的孩童们留在墙上的蜡笔画,他也能从中发现奇妙的创造力,并为此感到难以抑制的喜悦,“行走在画满童趣的墙角\溪流从袖口伸出手来\握住一片阳光”(《画在墙上的蜡笔画》)。他也热爱阅读,“走进书本的时候\我如同漫步于天上人间\那繁星样的文字\默默地定格于我的心灵深处”(《读书》),从书中获取美好的心理体验,也为从事的职业增添知识的储备,他把这种不改初衷的理想当作“点亮一盏盏生命的灯”的工程。因此,他对校园,对教师,对学子充满深厚的情意。走进教室,他会“把教室绵长的日子\踩成一个个脚印\开出一朵朵笑靥”;“这个校园看起来像个美丽的花园\仿佛它是我的命运,使我迅速复活”,这也是他人生的终极追求,更是他对人生写下的生动注解,“老师是一只飞翔的鸟\常在不规范的童真里飞翔\巡视着童稚气的幻想\在老花镜里审视生命的闪光部分”,从中不断获取到从事这一职业的幸福感。

    “一个诗人”一辑收录诗歌22首。在教育行业里扎根,他的灵魂深处有一颗以诗为属性的果树。在我的体验中,诗人的生活注定会清贫,但是诗人的灵魂却在自由地高歌和舞蹈,因为他不仅能和灵魂对话,而且在和现实的对抗、砥砺、冲撞与和解中,汲取到更多的顿悟和感受,人生也就充满了复色和多元。在他的眼瞳里,那些对诗歌同样钟爱的诗人,也是他膜拜和进行心灵对话的主体。在有关的地理标签上,他怀古思今,追念被时光淘洗后依然光芒灼然的古代先贤,在古同谷的杜甫草堂,他的视野里是:“草堂中的杜甫多么遥远\唐时的同谷多么遥远\我怀抱着诗卷\看见唐朝的鸽子\从草堂门前飞过”(《走进飞龙峡》)的景象,感怀杜公入蜀途中遭受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让人感慨簇生的际遇,“当我的灵魂融入\你无边的诗海\仿佛徜徉于清波翠绕的涟漪\你携着家眷  抑郁的眼睛\簇拥在我的心窝\漾起一腔生命的水珠”(《站在峡口》)。他对古典诗词的偏爱,使得他经常和我国古代诗人通过作品进行对话,像“你带长铗,在风雨中奔跑\四下挥舞剑锋”的屈原,“大江东去,逝者如斯\今夜的月光静得舒服”的苏轼,“斩不断三千尺的瀑布\斩不断疑为白霜的月光”的李白,“残阳直铺水中\乱花渐迷人眼\我看见,新燕正啄食春泥”的白居易,“不绝的雨滴\穿过梧桐滴打在芭蕉叶上\把往事中的片断重新翻捡\帘卷西风,比黄花瘦”的李清照,“缘于月下的一次敲门\从唐朝活到了现在”的贾岛,他都有极为精彩的诗意注释。对于自己,他的书写也诗意丰沛,情感的表达借助物象和意象的融合陈述,“我将月亮比喻成岁月的缺口\我将在月光中领略生命的开始与结局”,所传达的是对人生的重新思索。他的诗歌理想,就是发现“千万个春天在浮动\千万座家园在浮动”的动人场景,进行具有独创新的情思倾诉,他更喜欢“蘸着冰冻的黑夜写诗\我只想用滚烫的语言\把夜熔化”,从而被诗歌的光芒照耀和温暖着。

    由于年终岁末琐事繁极多,加之理论水平的确有限,对诗集《诗巷》的评介仅停留在浅表层次,未能真正和渗透在诗歌中的情思进行心灵对接,这篇读后感也显得引用多于论证,诚望润文和读到这篇小文的读者不吝赐教。

   
发表于 2017-1-5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诗看评,是一种双重阅读。一路看下去,如果找不到一点可以共鸣和驻足的地方,会感到失望。如果有心动的地方,就像一个女子有一点动人之处,就会唤起好感和喜爱。体恤文字,梳理思路,是接近和关怀,也是欣赏和祝福。祝两位新年都有精进,写出自己也会喜欢的作品。
 楼主| 发表于 2017-1-6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17-1-5 09:51
读诗看评,是一种双重阅读。一路看下去,如果找不到一点可以共鸣和驻足的地方,会感到失望。如果有心动的地 ...

感谢万里山水版主的评阅,顺颂新年好!
发表于 2017-1-9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一部诗集进行梳理,需整体与重点兼顾,让读者通过文评对原作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就诗歌而言,诗人的成就,特点,风格等都应有所交代。
所以说,写诗评,还是选择几首诗更适宜。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7-1-9 14:55
对一部诗集进行梳理,需整体与重点兼顾,让读者通过文评对原作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就诗歌而言,诗人的成就 ...

谢谢版主的评阅,尤其是建议,给我启发很大。顺祝安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19 09:12 , Processed in 0.06505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