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袁达清 于 2017-1-9 15:30 编辑
1955年,我的父亲从军四年后,考入四川大学。成为我母亲的同班同学。1959年大学毕业,母亲随同父亲分回云南昆明就业。因当时双方父母均已不在人世,这张结婚照就成为了我们家的第一张全家福。
1973年,我们三兄妹聚齐的第一张照片,也是第一次举家前往照相馆拍的全家福。摄于会泽国营照相馆。(因为父母家庭成份较高,加上要求大学生支边,所以在昆明工作两年,他们便要求调往县城会泽。)
1973年春节,拍于会泽县金钟山。每年春节,父亲总要带领全家去金钟山登高。
1983年夏,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父母回到昆明工作。这一年,大哥、二哥均有了女朋友。
1995年夏,我家四只虎(我妈、我大嫂、我侄儿、侄女)去北京游玩,我们戏称为四虎闹京城。他们回到昆明那天,一家人赶至火车站迎接。摄于昆明火车站。
1998年春节,莹漾第一次出现在全家福中。摄于宜良万福寺。
2001年春节,举家前往福保文化城过春节,此举省去了做年夜饭的辛劳,使得过节真正得到了放松。此后,连续三年在此过春节。摄于福保文化城。
2004年春节,再一次到照相馆拍全家福,这也是全家十一口人最后一张正式的全家福。摄于国际照相馆。
生日,于我们而言,除了庆祝一番,还是家人聚集一堂的理由。
父亲的最后一个生日,是在医院度过。现在重看照片,有些忧伤,但也有些欣慰,毕竟他给予了我们这么多的快乐。
总说快乐的时光易逝,唯有忧伤恒久。可是当我再一次翻阅这些照片,依然感受到了当日的快乐。
父亲母亲带我走了许多地方,每一次回望,快乐都依旧;每一次重新抵达,都像是加深过往的记忆。
我特别感激的是,在我加班或出差的时候,父母便来带莹漾出去玩耍。比如有一次,我要到海南出差,莹漾特别向往,父亲打听到昆明有个度假村,里面有人工沙滩,特意带了她去游玩。木华到北京进修的时候,父母担心我与莹漾寂寞,每周均安排了节目,花开看花,果熟摘果,顺便爬山玩水。
如果说莹漾性情还不错,那都得益于她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父母成婚多年,一直同甘共苦,因家庭成分不好,没有少受苦。落实政策后,他们总算苦尽甘来,不放松自己工作的同时,也懂得享受生活,省内、国内再到国外,一面观光一面学习。
最让我感动的,是父亲到美国,于唐人街看到一个囍字。多年后,在与母亲同到美国的时候,特意把母亲带了去,拍那个囍字。
此次我参与晒全家福的照片整理到2007年为止。因为2007年初夏,父亲离世。这是他与母亲的最后一张合影。摄于昆明世纪城科技园。这是省科技厅给专家们的殊荣:获得部省级科技二等奖以上的专家,可以减免七万五于此购买楼房,有人报了名,转手便白捡七万五。我父母均能获此殊荣,但夫妇俩只能享受一套。有人在背后说,让我母亲和我父亲假离婚,占这个便宜。此语传到母亲耳中,母亲愤道:敢来我面前说,看我不扇他(她)两耳巴子!
有的往事,从来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在记忆里淡忘;有的情感,从来不会因为世事忙碌而在内心里淡漠。
“深知身在情常在,怅望江头江水声。”照片只是一种记录,更绵长的思念,更细腻的忧伤,以及无法忘却的快乐,在经历过的岁月中,也在自己的血脉里。 (我今天整理了一天,总算粗略地整理出部分照片,现挑几幅上传。感谢中财此次晒全家福的活动,重温了那些难忘的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