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何也 于 2017-1-16 10:01 编辑
天气渐渐进入了严冬。看着无雪的天空里淡淡的雾霉,就想起小时候的小米汤。
小米,在老家叫金谷银。金的,表皮深黄,粗粝,有点沙,圆滚滚的。银的,外表泛白,浅疏,有点瓷,扁噜噜的。记得奶奶经常说,黄米是山顶的地里长的,吹风多。白米是沟里长的,潮气重。可能是因为经常行走的山上,风大,干燥,耐黄米生长,当时的小米也不像现在这么稀罕。
但童年时代的我,见到的小米更多的记忆还是在年节的时候。
秋季的场里,到处是一扎一扎的谷堆。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看长辈们打碾。谷子、糜子是简单的植物,经过长时间的晾晒,很容易在石碾子的打压下脱粒。大人们的说说笑笑,和连枷声、驴叫声一起,在谷物的上空飘来飘去。满场的芳香。我们在旁边偷偷地用小石子搓来搓去,试图早日见到金黄的米粒。但一般都只能等到傍晚,才能喝到米汤。那是母亲用柴火烧熬的,甜香。香甜。小米干饭并不常做。“太费米了”,老爸常说。一顿干饭,要喝好几顿稀汤呢。
白米大多是用糜子碾的。糜子作为主食,一直陪伴着我的童年。从秋天到第二年春末,一日三餐里总有一餐,是用它熬的稀饭。那时的口粮,主要是玉米,白面很少,且还要交公粮。父母每天面对着正长身体的四个孩子,白米掺和青菜熬成粥不啻是粮食最好的替补。
1978年,在老家以北的大地湾遗址开始挖掘。从一期文化层灰坑中采集到了碳化稷。稷,别名粢米,糜子米。这种黑色的碳化物为研究中国北方六万年来粟黍农业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让先人们没想到的是,糜子,或谷子,这种速生丰产的农作物,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改变了北方大陆的人口和自然资源配置。
当年的西北大地上,广袤,无污染,节气恒常。麦收之前,所种的叫谷糜,麦收之后种的,叫茬糜。盛夏时节,满山满洼柔软的绿苗,在微风里飘来荡去。绿叶附着在泛紫的杆子上,匍匐于地面。鸟雀飞来绕去,从一个梢头到另一个梢头,寻觅着能够裹腹的食物。秋收时节,满眼枯黄。地边的草人,晃来晃去,鸟儿早已是见怪不怪的。至今我都记得这样的场景,一层一峦的山地里,枯黄一片,割完码好的谷物摞成一个个圆堆,蔚为壮观。
冬天的早晨,磨堂里总会响起石磨的声音,那是母亲在推磨。有时,我们都会轮换着去推。但坚持不了多久,都会头晕。糜子磨成的面,老家叫糜面,可以烙成馍馍,也可以掺上玉米面贴饼子,或者蒸窝头。白中带黄,热的时候吃,粘粘的,有种甜味。但不容易消化,胀肚子。糜子也可以酿甜曲,我们当地叫二蜜水。甜中带点辣,绵绵柔柔的,喝多了,头会晕,冒着一股很浓重土腥的谷物味。但平时见不到,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呡几口。
今天的孩子,已经很难理解谷物这种和黄土缠绕在一起的植物对一个地域甚至是文化的影响。其实老家人从前的许多特质都与谷物相关。比如,形容一个人不守信,就会说一句歇后语,“谷子杆杆顶门呢——不算数”。“学农”“学工”的时候,加工过猪饲料,把谷皮和剁碎的青草和在一起,就会闻到甜不叽叽的味道。往往是猪吃了,好几天都没精神。
但我们常常用谷杆子截成的木棍棍玩一种叫“拨竹棍儿”的游戏。我们那里竹子少,就用谷杆代替。拨的时候,不能动,一动就算输。玩的时间长了,谷杆会油光发亮,给人一种极大的成就感。谷杆的另一个用处,就是盖房时用来做衬板。防潮,防虫。去年在伏家洼采访时,还见到过元朝的一处庙宇莲花寺,当地人讲“文革”拆建时还从屋顶上拆下来过谷杆。
该说说我们家的小米汤了。
小米汤,城里人叫小米粥。对此,老家有不同的烧煮方法。我妈是郭家山长大的,翻一座不大的山就到我家。她大户人家出身,所以烧米汤爱加玉米胗子。妈妈的米汤做的斯文,她力气小,先要把瓦坛子里的小米拿出来晒晒,挑出破碎的颗粒,再放进大锅里。金黄的米粒、浅黄的玉米粒和清水交融在一起,煞是好看。尤其是水开了冒泡泡时,满锅罩着一层香味。
奶奶嫁过来后,爷爷主外她主内。我们家在她那代算是远近有名的家户。堡子周围的平地都是雇人耕作,一年的糜谷粗粮要好几个粮栓囤存。“大跃进”后,家道破落不堪,但温饱还勉强对付。印象中,奶奶做饭干净利落。上锅,烧水,洋芋削皮,待水开后平放手心,伸直手臂,菜刀一收一缩间,一块块洋芋就落入了滚水中。然后再下小米。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般,让我想起成都街头的“三响炮”。
其实,不论是玉米胗子,还是洋芋,都是因为人多粮少的缘故。奶奶和妈妈她们一辈子都要强,总看不惯掉米粒。我们吸溜着,边喝边瞅着另外的碗。“把碗舔了,都跟你们说多少次了……”舔碗,那份记忆是心酸的,但有趣,舔不好满脸会挂上汤汤。现在的小孩听来都是天方夜谭。
真正喝上纯正的小米汤是在每年的腊月八。那时的腊八还没现在讲究。这一天,我们都早早起来,帮爸妈打扫卫生。老家叫做“扫房”。也有的人家是在腊月二十三“扫房”。等到尘土慢慢落下,冬阳晒进上房,炉子上的米香也就弥漫开来了。老家的说法是,腊八喝米汤,糊涂过大年。节日的米汤讲究不稠不稀,但要喝饱喝够。一般用的是黄米,看起来喜气,喝起来香甜,特别是入口,光滑,黏稠,质感淳。
县城边的粮食市场上,每逢集市就有很多卖小米的。他们大都推着一个轮子的车,老家叫推车儿。推车上架着小米,布袋口张开,黄灿灿的。遇到市管会的,都四散开来,往河滩上跑。小米最好是用瓦坛子装盛,隔潮,不起虫。要不,时间长了味道发苦。所以家里一直都是用瓦坛瓦罐装粮食盛面。瓦性,透气,瓷实,土生土长。
小米汤,算不上美食,但温饱之需后,却能慰藉心灵。我们这一代人的口舌之欲源自于食物匮乏的童年,也源自于一种梦想的天性。几十年过去了,时光已然在这碗米汤里深深埋下了温暖的记忆,虽历经风雨也难以改变。
汪曾祺先生曾经写过一篇《葡萄月令》。“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我的“葡萄”则是小米汤。清冷的早晨,喝上一碗小米汤,就着咸菜,就想起了老家树林里的落雪。那一刻,我粗粝而柔滑的感觉里,就和遥远的老家靠的更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