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4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文献名邦之西云书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2-12 1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久前的一天,我又再次造访了座落于大理古城中央、曾经闻名整个云南甚至全中国的古色古香的西云书院(即如今的云南省一级中学大理第一中学所在地),还未到达大门前,便有一股股芳馨逸人的兰花清香飘然而至,钻入我鼻孔乃至于肺腑之中,给人一种舒适雅致的感觉。
进了高大气派、颇有大理民居风格的大理一中校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正中央镶嵌有“西云书院”四个古体大字造型如同大理民居之照壁的一座大照壁,照壁的背面正中镶嵌着用大理石雕刻的清代云南提督杨玉科撰《西云书院碑记》,照壁背后是四合院形式的古建筑群,亦即西云书院旧址。原建筑座西向东,为一组沿中轴线纵向排列的一进四院建筑群,南北两侧建花厅。现仅存四合院及南花厅。南花厅,又名“湛园”,园内立有鸢飞鱼跃坊、桂堂、左右逢源坊、石桥、曲水流觞、游廊诸景和诸多古树,另存有清代岭南名诗人、书法家宋湘题写的《种松碑》,一山一池,一亭一榭,都保留有我国古典园林的风格和大理地方民族的艺术特色。
据史料记载,其最大规模时是一进四院的晚清建筑群,原为清代云南提督杨玉科的私人府第。杨玉科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因镇压回民杜文秀为首的大理农民起义受到清廷赏识,授予“头品顶戴,赏穿黄马褂,封二等男爵,任开化总镇,记名简放提督。”同治十二年(1873年)四月,杨玉科下令拆去杜文秀帅府的内城宫殿,选定地处城中丰乐里建造其私宅,大理知府为了讨好杨玉科,竟废弃原丰乐里的原明伦堂、杜公祠、中和书院、崇敬书院、府学署、府仓房,强令57户居民搬迁,筹集上等建材,征工派匠修筑了这所大型宅第。杨玉科宅第的建筑可分府邸和花园两个部分,整个建筑群严格依照封建宗法礼教的传统,按轴线左右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府邸为三进四合院,大门向东,形制为垂花门,门内迎面建影壁,使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影壁前后及庭院四角砌有花台,分植山茶、丹桂、腊梅和玉兰。进入大院依次为门厅、过厅、大厅,最后一院为住房,系二层建筑,楼上宛转相通,俗称“走马跄角楼”。三院的左右纵轴线上,分别布置为客厅、书房。内院正殿前为大理石板地和雕栏,房屋用穿斗式木结构,并使用斗拱和彩饰,房顶铺琉璃瓦。府邸四周为封闭式砖墙,三进庭院都栽种花木,陈设盆景,构成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府邸房舍全部共有130多间,堆山凿池,育花养鱼,有如林园,占地约40亩。从建筑规格的等级制度来说,超过了明、清以来“朝庭”对府第的规定。杨玉科有点自知之明、怕“树大招风”,住不多久就改报自己的籍贯为湖南,准备携家远走“避风”。光绪三年(1877年)杨玉科把这所宏大的府邸捐赠给大理府作为“迤西书院”, 从此办学不缀。后改名“西云书院”, 因为杨玉科号云阶,取其“迤西杨云阶创设”之意,故取名西云书院,是清代滇西最大的一所书院。凡迤西25属,各给名额生员3名,另设20机动名额。由府、道、县轮流月课,成绩列前茅者奖。书院设山长(即今校长)一人,选大理府内所属各县有德才的人来担任。下设学长一人,由学员共同推荐,山长决定。再设书办一人,具体管理试卷、名册、考试事宜。书院还设正总管一人、副总管二人,负责处理教学和日常事务,正、副总管的人选由迤西道所属的五府三厅各属轮流选派。学生来源于大理、丽江、楚雄、永昌(今保山)、顺宁(今临沧)5府和永北(今永胜)、蒙化(今巍山)、景东3厅的鹤庆、丽江、剑川、太和、赵州、云南(即今祥云县)、邓川、浪穹、宾川、云龙、永北、蒙化、景东、楚雄、镇南、姚州、大姚、定远、广通、安南、保山、腾越、永平、顺宁、云州等25属。有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杨玉科当时先趋利而后避害的举措,成就了这座素以“滇西最高学府”著称的西云书院。“鸟语花香,潭影绰约,昔日将军歌舞地;榭曲廊回,泉韵悠扬,今朝学子弦歌声。”佚名题写于南花厅的这幅对联可以说是这段史话的写照。
戊戌变法后,书院改办为迤西高等学堂,1911年后相继改为云南省立第二中学堂、云南省第二师范学堂及云南省立大理中学。今为大理一中校本部,建筑格局大体上还保持着我国明、清王府式的宅第,花园建筑规格和布局,是现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古建筑群,环境幽静,景色宜人。院内现存光绪三年(1877年)杨玉科撰《西云书院碑记》。云南教育界不少名流曾在校执教;先后还有7位英、日等国的国外友人在校供职。1950年改为人民中学,后又改为云南省大理第一中学。大理一中现在是云南省24所重点中学之一,被命名为 "云南省一级完全中学"。学校沿用30年前制定的“读书养气,敬业乐群”的校训至今,传承着西云书院首任山长陈席珍题写正厅的“读圣贤书当朝,处作纯儒,出为循吏;以天下任共勉,心存利济,学就天人。”办学宗旨,制定新的校风为:团结、活泼、勤奋、进取;教风为:严谨、博闻、至诚、奉献;学风为:多思、善问、遵纪、求实。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一个多世纪以来,从西云书院到大理一中“弦歌不断”,学校人才辈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革命和建设人才。清末到民国初年,云南留日学生多出于大理西云书院,他们有的参加了辛亥革命;从1912年正式办“云南省立第二中学”起,共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初、高中毕业生,办学成绩得到社会的公认好评,尤其建国后为高等院校和地方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民主革命时期,该校许多校友贡献卓越,名垂青史,例如: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张伯简,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起人之一王复生,曾在延安、东北、内蒙开展党的工作,受到当地人民爱戴的施介,中共云南地下组织首任省工委书记王德三,在东北长期坚持抗日斗争的“白子将军”周保中,哲学家艾思奇,著名爱国将领杨杰。文教科技界著名校友有:翻译家罗稷南,教育家寸树声、张海秋,史学家马曜、刘尧汉,热带作物学与国际生态学家冯耀完,医学专家刘正全、吴天祜,文艺理论家张文勋,哲学家杨贵昌等。真可谓如佚名题写于书院大门的:“西南灵秀钟苍洱;云汉文章射斗牛。”因此,这里既是历史悠久的学府,又是典型的大理古代建筑,在研究云南教育史及古建园林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被列为第一批大理白族自治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我依依不舍地从满庭满院书声琅琅、鸟语花香的书院中漫步出来,身心仿佛穿越了百余年的时光隧道,婷婷袅袅萦绕着如同满园花草般浓郁的幽幽书香,于这满院满楼浸淫了学识积淀和人文氛围的馨香雅致中,又平添了几分书卷气和充实感,也深为史称文献名邦的家乡大理曾有过并且将继续拥有如此优雅恬静、古色古香的学府壮观和学习环境而引以为豪!

2#
发表于 2017-2-12 20:06 | 只看该作者
版面有些乱,段与段之间空两行,段首空两格,这样更便于阅读。
3#
发表于 2017-2-14 15:57 | 只看该作者
信息量很大的一篇游记。
4#
发表于 2017-2-14 16:12 | 只看该作者
您的句子太长了,读着叫人有些上不来气。这样的句子应该用来写历史小说,如《白鹿原》那样的感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2 04:36 , Processed in 0.06393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