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32|回复: 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土怀旧系列之十八:乡村里来的上海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9 2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乡土怀旧系列之十八:乡村里来的上海人
        文/于文华
     人是有记忆的。

     时光的堆积、岁月的磨练、风雨的锻打、生活的烟尘,不断日积月累、积累丰厚着人的记忆。而某个不经意的思绪、某次偶然事情的触动、某个熟捻人物面孔的记起,都会情不自禁地让人产生一缕缕怀旧的念头——这念头会牵引着我们,重新走进昨天的时光隧道,回忆起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思索起往日的一个个场景,犹如黑白照片,虽则定格在过去,但脑海的沟沟坎坎里,却始终珍藏着那些难忘的日子。

  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在街上的学校就读。每天每天,我走过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抚摸着乡人温厚宽和的目光,咀嚼着树木河流清风庄稼的气息,吸吮着牛羊骡马以及植物土地的呢喃,渴饮着饱蘸美好理想信念金色阳光银色月亮的光芒,播种收获着我青春梦想的点滴酸涩些许甘甜几多苦闷……
  
  有一天,我发现一个身材高挑、打扮艳丽的女人在窄窄的乡街上走路。她绝然不像一般的乡里人,无论外观抑或行为举止和我们生活的地域格格不入,显得从容、稳重,慢条斯理,又透着某种特别的说不出理不明的韵味。她一手举着一把花雨伞(其实,严格意义上应该是阳伞),一手提着一个手工编织的竹筐,筐里随意放着几把绿菜、三五个胡萝卜,好像平常普普通通的菜蔬,因了与众不同的她,而有了超然物外的色彩。好奇心极盛的我,那天上课老走神,使劲想她来自何方,是做什么的,为何和乡村司空见惯的其他人不一样。要知道,在六七十年代的乡村,大晴天的撑一把雨伞无所事事地走路,穿一身色泽华丽的衣服,绝对是另类与出众的表现,被当作有伤风化的举动,轻则被人议论纷纷,说重点要是上纲上线则是要挨批斗的。
     
  上学的中学门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河,那时节还经常流淌着清凌凌的河水。简陋的木桥边,是几家店铺,一间是那对上海夫妇的住处兼小百货店,旁边是一间理发店。不几天,墨水用完,同学约我到一个小店买一种“蓝水精”——一个小小的纸包里包着的东西,放到蓝水瓶里,加点水,就和商店里的墨水几乎一模一样,写起来照样流利。我惊奇地发现,店主就是那天我无意碰见的女人。她的头上是像鸡窝般的烫发,脸颊雪白雪白,而嘴唇又血红血红的,嘴上还叼着一根香烟,和我们村子里的女人更是天壤之别,模样也极为吓人,就像小人书与童话里我们看到的狼外婆,我们匆匆忙忙进去,简直是落荒而逃跑出。同伴说,她是“吃人婆” ——你看她的嘴唇那么血红,听说还经常吃癞蛤蟆。(事实上是以讹传讹,上海人吃的是田鸡,她向村子里的人要过几只癞蛤蟆,感觉不像她们的田鸡,就再没有考虑吃的意思)。当时街上只有公社商店,而她则经营着一个极小的店铺,里面陈列着她从上海带来的一些文具用品,在那个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她能够名正言顺地经商,到现在我都是百思不得其解——在集体国营经济时代,为什么公社单单对她网开一面,让她“一花独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何她能够做小买卖而不怕运动打击……至今仍是我心中的不解之谜。她出售的无非是铅笔刀、田子本、铅笔、纸张和女孩子的雪花膏、风油精之类的小商品,而她的铅笔产自上海,外观显得美观大方,色彩多种多样,可以随便挑选,写起字来又格外顺手,尽管有些怕她,但可以买到公社商店没有的心爱文具,所以又不得不时常光顾。其实,看见我们走进,她一般是细声细气,和颜悦色地和我们说话,不像想象中传说里的那么可怕,反而有些可爱。因为她递给我们铅笔本子之外,不时送我们几粒“豆豆糖”——像豆子一般大小,花花绿绿的未加包裹的糖,感觉极为甜美!顺便不问一问我们家住哪里,姓啥名谁,多大了几年级之类的话语。但想起种种传闻,天然的恐惧,加上农村孩子的胆怯、羞涩,孤陋寡闻,我们一般是问什么答什么,拿上东西就走人。当然,对她的免费馈赠,却是坦然接受。大概她家中无儿无女,对我们乡村孩子,更多的是一种母亲般的疼爱,是一种来自大地方人的大度和宽容。而我们,则显得小肚鸡肠,常常本能地排斥,不敢轻易地走进店面,除非万不得已才跨进她的门扉。

  那女人虽说上了年纪,但穿着整洁、时髦,又会收拾打扮,梳妆的模样齐整,衣服的色彩更是非同凡响,有别于那时的单调贫乏,和乡村灰头灰脸又不加收拾的乡下女人相比,简直无法相比。后来进一步确证她是和丈夫一同来自天堂般的上海,就更让我们奢望和产生无限的遐想——那是多么遥远多么美好的地方,旧时是十里洋场,灯红酒绿,解放后是摩天大楼,车水马龙……啧啧,真了不得!他们竟然从神仙般的所在,到我们这般贫穷的地方来,就更让人佩服。长大后才明白,他们是为了减轻城市压力,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天南地北来支援边远地区的建设,主动到西部落后农村落户。当时,从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往全国各地抽调输送了数十万计的家庭,极大地缓解了城市粮食、交通、就业、住房、购物等危机,有效支援了国家建设与经济发展。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后来陆续回城,但有些人现在仍然居住在农村——他们的后代已经和居住地水乳交融,无法也不愿离开他们的“第二故乡”了。再后来到县城的高中参加补习,发现了许多来自四川成都、湖南长沙、云南昆明等大城市来支边的老师,他们一个个满腹经纶,才华八斗,讲起课来既风趣幽默、妙趣横生,又体系完整、头头是道,使我们得益匪浅,收获颇丰,也奠定了我县教育体系的初步规模与基础,为以后基础教育持续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我的老师中就有两位,18岁满腔热血来支边,找了个靠近火车站的县城,想干些年就打道回府。但直到退休,儿女大多在甘肃,社会关系和生活习俗已经完全西北化,而在长沙的亲戚与各种关系已经淡漠,况且他们“人老珠黄”了,原来的居住城市也不想接受,只能在西北默默老去了。

 和女人一同来的男的是位理发师,相比而言,就和村子里的男人毫无二致,不长出门。时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头发梳的齐齐整整,经常干干净净。说他是理发师,是他的手艺有别于乡村的剃头匠。记得小时候每次理发,我都要哭鼻子。不是我不懂事和乖巧,实在是因为大伯与父亲的技术太差,理发工具粗糙差劲。大伯的那把剃头刀又老又笨,一看见头皮就感觉发疼。他常常把我的头颅强行用大腿压住,在黑布裤子上磨几下就下手,父亲则按住我扭动的身躯,就像杀猪般死死按着,而我疼的一个劲跳弹着。这样挣扎常常是徒劳无益的,结果是我的头皮剃成一道又一道的口子。有口子也不怕,大伯把脚下的细土抓些,随手按住流血的地方,再继续不慌不忙地剃头,反正头剃不完是不松手的。现在想来都有些害怕,两个大人,按住一个小小孩童,用一把生锈的剃头刀,使劲在头皮上刮,疼痛难忍,痛哭流涕,而大人们为了省事省钱,夏天经常把我的一头黑发,剃成和尚般的光头,根本不考虑我的感受和美观。哭闹、反抗、逃跑,最后换来的是越来越多的长长短短的血疤。上海理发师的到来,无疑是我们乡村孩子极大的超级享受。

  理发师和大伯之类的乡村剃头匠有着本质的区别。一进门,他会将雪白的一块布单披在我们身上,然后招呼我们坐在一个大大的专用理发转椅上,就是不理发,这样坐坐,也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他对人一律一视同仁,没有孩子与大人的区别,也没有工人、干部、农民的势利眼,尤其格外喜爱给我们学生理发。转椅轻轻一转,面向一块大大长长的镜子,以谦和而亲切的话语问我们理什么发型,是平常头还是小平头,是三七开还是中分式。这些都不大懂得,只说是随便,理好就成。他手里举着一把手推理发工具,动作极为轻柔、感觉极为舒服。雪白的布单,明亮的镜子,友善的面孔,客人般的待遇,和家里强行按住、疼痛难忍的理发,简直无法用贫乏的语言形容。接着他用一把飞快的小剪子修饰一番,转椅不时轻轻转动着,剪刀“擦擦”响,刀起刀落间,不觉意间发丝纷纷落地,而一个小平头已然理好。还不急,理发的上海男人拿过来一块温热的毛巾,敷在脸上,将脖子里钻进去的碎发擦干净,再将耳朵后、脖颈里的汗毛刮刮。心想这下离完了吧,他取走毛巾,再拿小刀将脸上、眉毛、前额收拾一番(这叫净面,如今的理发师哪有这样的技术),擦点香油,用他温和的大手按摩一番,才取走布单,唤醒就要沉浸到甜蜜梦想里的我们——到上海理发师那里理发,是我们求之不得、梦寐以求的事情,他收费低廉,对我们学生收的就更少,我们等不到头发长长就想去理。

  那对上海夫妇在我高中毕业后不几年返回了他们熟悉的故乡,而他们在贫穷的西北边陲留下的影响却是那样深刻——也许他们并不知道,在许多乡村孩童幼小的心灵深处,种植下一种叫做向往美好的情愫,并且一直萌芽、绽叶、结果,尽管我没有如愿以偿走进大城市,但我故乡的许许多多同学,有的漂洋过海远在澳大利亚、美国、瑞士、英国留学工作,有的生活奔波在上海、天津、重庆等大地方,梦想成真,不能不说当年没有被上海女人呵护过、感染过,被来自上海的理发师精心服侍过、照料过。

 许多年过去,那剃头刀的疼痛与理发剪子的温柔以及那上海女人的宽厚平和,在我心底一直积淀着、感动着。它使我珍惜生活中的点滴温暖,时刻明白:只要一个人心灵中始终有美好情愫的存在,他的生活就一定是阳光明媚的。
               (全文3590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20:32 | 只看该作者
 老革命遇上了新问题,由于疏忽,没有转换,结果第一次粘贴出错了,敬请尊敬的版主把第一次粘贴删去!
   第二次的第一段还是没有后退两个,非常抱歉,给版主添麻烦了!
   还清尊敬的版主与各路文友提出批评指导意见,先表示诚挚感谢!问好各位!
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20:4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左中美文友的评论:(因为发了一个没有编辑好的帖子,所以粘贴在此)

    人是有记忆的。所以,那些经久的往事才总在我们的生命里,挥之不去。

   继续拜读文华厚重、真情、感人的乡土怀旧系列。
  感谢中美女士第一个支持与评阅,问好!
4#
发表于 2008-7-19 20:46 | 只看该作者
对这两个上海知青在贫穷的西北边陲生活的描述是非常清晰的,文字的朴实,更使人物形象得到了温润而清明的表达。理发的过程写的非常精致,犹有身临其境之感。对于有那个年代生活经历的人来说,这样的怀旧就显得是一种心灵的滋养,是一种心智的启迪。我们从畴昔中甄别出有价值的线索来,还原往事的真相,成为重新认识今天的一条通道。这就是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始终留存着一小块温润而柔软的地方。好文,精华支持!

某个熟捻(稔)人物面孔的记起。。。不长(常)出门。。。心想这下离(理)完了吧。。。
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20:56 | 只看该作者
永生版主的确特别认真、细心,当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改特别称职,每一篇文稿都细心认真浏览,而且点评的头头是道,令人佩服、汗颜!
  特别衷心感谢永生先生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与厚爱!以后我要反复仔细核对后在发帖,这是最起码的文字功底,给先生添麻烦了!
  再次致以诚挚谢意!问好永生先生!
6#
发表于 2008-7-19 21:0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于文华 发表
永生版主的确特别认真、细心,当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改特别称职,每一篇文稿都细心认真浏览,而且点评的头头是道,令人佩服、汗颜!
  特别衷心感谢永生先生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与厚爱!以后我要反复仔细核对后在发帖,?..


客气了。这是应该做的。我始终在想啊,读你的文章总能得到许多的启迪。
7#
发表于 2008-7-19 21:37 | 只看该作者
那对上海夫妇在我高中毕业后不几年返回了他们熟悉的故乡,而他们在贫穷的西北边陲留下的影响却是那样深刻——也许他们并不知道,在许多乡村孩童幼小的心灵深处,种植下一种叫做向往美好的情愫,并且一直萌芽、绽叶、结果。
我觉得这才是点睛之处呢!问好于老师!
8#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22:3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范廷伟 发表
那对上海夫妇在我高中毕业后不几年返回了他们熟悉的故乡,而他们在贫穷的西北边陲留下的影响却是那样深刻——也许他们并不知道,在许多乡村孩童幼小的心灵深处,种植下一种叫做向往美好的情愫,并且一直萌芽、绽叶、...

   感谢廷伟 先生独到的见解,的确,我想说的是上海夫妇给乡村及乡村孩子一种美好的向往,一种心灵的启迪!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22:4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寂寞沙洲文友的评论:亲切朴素的文字,学习,更是佩服杜版主的敬业精神,很感动!
    非常感谢先生评阅,因为这个是粘贴错的,所以我粘贴在这里!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22:4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文友潇湘珍珠的评论:只要一个人心灵中始终有美好情愫的存在,他的生活就一定是阳光明媚的。有一个在街边摆摊的女人,不管什么时候看到她,都是清清爽爽、精精致致。
   因为我把一个错粘贴也发在中间,所以让文友。。。。我粘贴在这里,非常感谢!问好1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22:5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QUOTE]最初由 于文华 发表
永生版主的确特别认真、细心,当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改特别称职,每一篇文稿都细心认真浏览,而且点评的头头是道,令人佩服、汗颜!
  特别衷心感谢永生先生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

     先生特别认真,其精神的确叫人佩服之极。以前,我一直当作熟捻(nian)看待。今天查了字典,才知道是“熟稔”(ren),因为我的搜狗输入法,我自认为应该不错,但电脑是默认了我的选项。
   看起来有些学问没有人的点拨与指点是不会明白的,所谓灯不点不亮,话不说不明白事理。
   再次感谢支持与厚爱,问好!
12#
发表于 2008-7-19 23:12 | 只看该作者
只要一个人心灵中始终有美好情愫的存在,他的生活就一定是阳光明媚的。
真诚的感悟。看到你与杜版的对话,明白真情无处不在。问好极认真的杜版,问好美文的文华。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23:3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雪后 发表
只要一个人心灵中始终有美好情愫的存在,他的生活就一定是阳光明媚的。
真诚的感悟。看到你与杜版的对话,明白真情无处不在。问好极认真的杜版,问好美文的文华。

    的确,真情无处不在,及时的回帖与认真的评阅也是一种真情的流露!
  感谢雪后文友的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与无私厚爱,说真的,只有文友的赞誉与指导,才使我信心百倍,努力前行!问好朋友!
14#
发表于 2008-7-20 08:16 | 只看该作者
下乡知青,时代的产物。在老师的笔下两个上海人栩栩如生,让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代。好文。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7-20 08:2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邓荣河 发表
下乡知青,时代的产物。在老师的笔下两个上海人栩栩如生,让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代。好文。

    感谢荣河先生认真、细致的评阅和关注、支持!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5 07:23 , Processed in 0.29539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