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sjby 于 2017-3-7 09:09 编辑
闲无事,翻宋词,翻到张先的《千秋岁·数声鶗鴂》。其词曰:“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凝残月’或作‘孤灯灭’)。”读罢,才知道,人们经常道及的“心有千千结”,出自此词。 琼瑶写过一部小说,名《心有千千结》,后改编为同名电视剧,风靡一时。我所知的“心有千千结”,来自此书此剧。《心有千千结》里,江雨薇情感纠结之时,想起张先的《千秋岁·数声鶗鴂》,“试着把这词揉和了自己的意思,写成了另一首小诗:问天何时老?问情何时绝?我心深深处,中有千千结。千结万结解不开,风风雨雨满园来,此愁此恨何时了?我心我情谁能晓?自从当日入重门,风也无言月无痕,唯有心事重重结,谁是系铃解铃人?”琼瑶将小说定名为《心有千千结》,多少可以看出她对自己这首小诗的喜爱。 心有千千结。其实,就是有心结。只不过结得又多又重,柔情万般,百转千回,深不可解。有此千千结者,当为细腻之女子。春风跆荡之时,暗生情愫。空闺夜深人静,思念征夫。相思相见知何日?为伊消得人憔悴。心有千千结,只适用于女人。 但心结,就不同了。凡有心者,皆有心结。古人认为,人之思考在心,左右情绪者,自然是心。凡与思考、情绪相关的字,都有“心”符表意。心结一词,其源即此。查《汉典》,引《国语辞典》解释:心结,是“存于內心的芥蒂或纠缠难以纾解的想法。”心结一词,很是形象:把你思考的器官“心”,挽起来,系紧打“结”,只要你解不开,就会纠缠不止,令你郁郁难欢。每念所及,都在结上,念至其结,欢颜倏逝,越念越结,越结越念,终至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结,亦称疙瘩。打个结,就是系了个疙瘩。疙瘩二字,病盖表意,示其与病相关。心有结,虽无生理病象,却是暗生心疾,也需医治。所以,《红楼梦》有诗:心病还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琼瑶也问:唯有心事重重结,谁是系铃解铃人?宋人惠洪《林间集》载:南北朝时期,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只是,系铃人、解铃人,却难寻。即使找到,也无从说起,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况且,心有结,嘴亦会打结。嘴打结,就结巴。胸有万语,嘴却呐呐,想说说不出,有前言无续语。结巴,岂能恺切陈辞,爽利表白?岂能一泻千里,尽吐衷肠?结巴,或许应该写成节疤。节疤指植物的分节处,有突起,也指树干上的疤,也有突起。方言将树干上突起的疤,叫树疙瘩。这些疙瘩,对于光洁的树干来说,就是结。随着树木生长,它也越长越壮,越长越大,虬曲斑驳,陆离杂乱,侵噬树干,扰乱年轮,把茁壮的树木折磨成废品,不成材,而成柴。嘴有结,言说不畅,心有结,郁郁难欢,不正如树有疙瘩有节疤吗? 只是,心结这个形象非凡的词,证之以人体结构和器官分工,却显得有些苍白。现代科学证明,人之思考,在大脑,左右情绪者,亦是大脑。你有千千结,可以。但干心何事?你那些来来去去,起起伏伏,扰你清静,乱你夜梦的结,都在大脑。于是,心结,成了脑结。心有千千结,当是脑有千千结。想及此,一笑,再笑,笑不可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