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社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137-139页的课文《爱迪生救妈妈》几年前已有人提出质疑,近期凯迪网络发表了两篇有关《爱迪生救妈妈》的文章(附两篇文章网址链接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12173390,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2179370&boardid=1)先后被推荐至首页,引发了读者关注和热议,正反双方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围绕“1847年出生的爱迪生7岁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1886年,也就是说,爱迪生小时候,根本还没有阑尾炎手术。”这一时间上逻辑错误展开争议和辩论,具体观点及内容文章及跟帖中皆一一例举,其主要核心正方观点是该情节是虚构,有“误人子弟”之嫌;反方观点是该故事其实来自于1940年的一部美国电影《小汤姆爱迪生》。且电影上映后,今天可以直接查到出处的评论已经不多,具体到其中救妈妈的情节是为虚构这一点,可以看到两份证据: 在转引的一篇当时美国《新闻周刊》的影评中,作者明确提到这里是虚构的; 本片出演男主角少年爱迪生的,是当时只有20岁的米高梅红人米奇•鲁尼。他晚年在回忆录《人生苦短》(LifeisTooShort)中关于《少年爱迪生》里的这段情节写道:"……你们大概可以想到,这是戏剧化的情节。毫无疑问编剧们发挥了自由想象……" 《少年爱迪生》电影开头的一段声明:“在所有的主要情节方面,它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反方引述这段文字的目的在于今天中国小教课本中的故事并非中国人杜撰而是美国人编造自创的。 实际上,针对这一质疑,早在2009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就曾发布《关于〈爱迪生救妈妈〉的说明》公告作出回应: "历史上,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推进,英文中关于阑尾炎这种病症存在多种表述方式。而我们在处理中文版的故事时,是为了表述的方便,以阑尾炎这一表达方式来指称这样一类的病症。" 在19世纪中叶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急性阑尾炎在医学文献中并没有统一学名,治疗手段也未形成标准,逻辑上不能肯定地说就没有做切除的。 事实上,早在1735年就有明确记载,法国外科医生ClaudiusAmyand曾给一个因吞咽异物导致阑尾刺穿的男孩做了成功的切除手术;而19世纪在美国和加拿大,对何时出现切除阑尾的治疗方式也并没有定论。质疑方举出1884年实施、1886年发表手术记录的"第一例"阑尾切除术,严格来讲,只能说是这种疾病被命名为"阑尾炎"之后的第一例。 雷金纳德•菲兹(ReginaldHeberFitz),"阑尾炎"一词于1886年由他在著作中引入当然,质疑的依据不够严谨,不代表"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因此就成立。事实上,仅是它在中国流传的版本里,细节也不一致。 正方的观点中有一段话值得注意:也就是说,咱们的教材把电影里的情节当成了发生在爱迪生身上的真事,这显然属于事实性错误。但是,我注意到,出版社的回应也挺有意思:“我们有相关的依据,也并不像媒体之前说的这是一篇不属实的‘假课文’。”“这个课文也不止有人教社一个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在用,很多出版社的语文教材也都有这篇课文,这些报道出来之后,我们又给教育部写了相关的情况说明。” 笔者以为,像教材《聪明的爱迪生》中的表述方式至少是容易误导学生信以为真是不争的事实,既然已经知道美国人编的故事中有不实或容易误导产生逻辑上概念上的错误联想,为何还要继续使用它?还要为其辩护并视之为无误呢?所以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回应是明知有误还有点“强词夺理”,七八岁的孩子们学完这个故事后会怎样的理解?客观说大多或绝大多数孩子没有分辨能力,会认为课本中的都是真实的,会信以为真,会永远记住这个故事,根本不会产生任何质疑,有可能以后还会将此作为教育别人教育后人典范来运用,或许这个故事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如果这个故事颇有价值又非要把它列为教材之内,与其有这等精力“回应”和费劲的辩解,真不如把它做一修改完善,使之更接近客观真实,以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给学生教授的真正知识而非似是而非有争议的东西。如若修改,愚以为并非是扛山背河般的艰难,以专家学者们之水平和能力完成此事应当说举手之劳吧。从今天现实看,问题不是修改的难度,而是是否愿意修改的态度和意向。像这样含混不清似是而非的教材不能说有意误人子弟,起码是客观上起到了混淆真相的作用。再则,用这种思维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对他们以后的思想以及思维方式方法都有不可小觑的负面作用,其影响委实不能低估。 这是愚想说的第一件事。第二件是博物馆文物标示之错误。 2017-03-2111:59:11来源:佰佰安全网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丰富独特,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但3月20日上午刘鼎州发表在本地自媒体“贞观”的署名文章指出,该馆“展陈中也不乏有瑕疵、错误之处,亦是数年未改”。 文章随后列举了9处陈列标识错误,包括展品命名错误、说明牌信息过时、两件文物的说明牌张冠李戴等。 例如,原本应命名为“车軎(wèi)”的西周青铜车马器,在展柜里的说明牌上命名为“车辕”;战国时期货币“平州”尖足布,在说明牌上被错标成"共’字钱”;被命名为“连弧夔龙纹镜”的展品,其镜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夔龙纹”;自称“迄今汉代金饼出土数量最多的一次”的西安市未央区谭家乡东十里铺村出土219枚西汉金饼的记录,早已被2015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285枚金饼打破等。 该文对于所发现的错误逐一考究分析,并根据史实及文物的定名原则进行了修正。作者还表示,客观地讲,错误在所难免,但是及时发现并更正才是最好的弥补措施。“不要让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文物蒙羞,也不要让渴望求知的观众受到错误信息的误导。” 官方:已召开管理工作会议,积极整改 3月21日上午,陕西历史博物馆外宣科一名工作人员回应澎湃新闻称,对于网友提出的问题,20日下午陕西省文物局已同馆方召开管理工作会议。当晚,馆方召集多名专家教授到展厅逐一排查纠错,并在21日上午就有关学术问题开会进行研究论证。 “展厅基本陈列已经8年没有改造。”上述工作人员指出,刘鼎州提出质疑,“有些是学术有争论的问题,有些是工作人员疏忽牌子放错了。”但他表示,馆方虚心接受网友的批评指正,有失误的地方及时纠错整改。 上述教材和文物两个方面问题,教育部门和文物部门的回应和态度截然不同,结果自然也是各异。笔者要说的是,虚拟要看虚拟什么,某人激动时没泪流满面可以虚拟称之落泪,但若某年代还没有发明飞机虚拟成某人彼时乘坐波音747那不叫虚拟,那是违背常识常理的胡编乱造。虚拟应有度,就是不能违背常理、常识和逻辑,否则,那不叫虚构,而是虚幻或者编写神话或科幻小说。 更值得重视的是,这俩类问题出错造成的影响和后果。试想,一个人幼年接受的课本知识,有多少人即便是成人后去质疑它?就是相关部门在以后年间修改勘误了,当初的学生又有几人能知晓,又有几人有机会更正大脑深处的童年记忆?很有可能这些人会带着孩童时代的记忆度过此生。历史文物知识与此同理,参观者内行凤毛麟角,外行者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怀疑进而质疑那些解说词和标示的真伪,理论上参观者应当确信无疑,并坚信终生。这种具有高深学问的知识在国家一级博物馆里咋说观众应当咋信。出错以后纠正起来比较简单,可要纠正早前参观者心里之谬误几乎是难于上青天。原因很简单,人一生有多少次机遇参观同一博物馆?能二次重访者怕也寥寥无几吧?那么他或她首次参观获得的信息以后如何纠正呢?绝大多数应当说将带着从博物馆的标准正确知识度完此生了。因而说这俩问题虽然不是什么重大政治问题,但其带来的影响和造成的后果对于受众而言也是非常严重的,是深远的,且自我纠错的可能极小,就是相关部门做了改正,他们中知晓者也是少数或极少数,这些错误会影响其一生的。非但如此,他们还会将此错误信息进一步传播甚至教育他人。 世人常说什么什么都可以出错,什么什么不能不敢出错,这个“不能不敢”中就包含着课本和博物馆的解说词和标示。因为这类问题出错的效应是长远长久的,甚至当事人一生都无法自我纠正的。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个人二次进学堂或博物馆学习参观同一内容的几率太小了,而把以前所接受的“知识”会记忆和使用一生。 这类问题马虎不得,必须较真儿! 2017.03.25.1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