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142|回复: 8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下墓人(首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3-29 0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香薰古琴 于 2017-3-30 16:34 编辑

  短篇小说:下墓人(首发)

  1

  “发达他干爹,你干儿子嘴馋了?”

  女人牵着四五岁的孩子,眼神早已伸进厨房,迅速瞟了一眼,皮筋一样收回来。牵着儿子的那只手使劲往马二怀里送,那孩子却扯着娘的手死活不肯往前走一步。

  今天是王家老太的丧事。马二把手里的簸箕扣在台阶上,挤过那些碰一下就吱吱扭扭摇晃的油桌子,桌上滴下来的油水正好蹭到他的后背。他从一只大铝盆里抓起一把油炸红薯,赶紧用另一只手托着。发达妈期待的脸上绽开灿烂的笑,三步两步迎上去。刚要接过来,旁边涌过来五六个孩子,围着马二“干爹、干爹”地叫着,发达妈拽着儿子一溜小逃到了墙角,还不忘回头对马二说“一会厨房的泔水,给我家的猪留着哈!”

  马二折身回厨房抓了一把花生米,分散给这些干儿子。

  马二结过婚,女人生孩子那天就没了。他后来一直未娶。没有女人,马二的光景像没有开垦过的滩地,乱石荒草没有一块平整的。一件蓝褂子不换季不脱,领子袖口也像抹了油的车轴似的,磨得发亮。偶尔裤子被树枝什么的挂破也不理会,任那片挂开的破布片枯树叶一样地扇,最后口子越开越大。

  那年月条件不好,老人们说孩子生下来粉嘟嘟的,容易被天上的娘娘看中了拿去做童子,总是给孩子起个贱名。后来有精明的人做一身衣服、拎斤点心找马二认了干爹,据说这个效果比给孩子起名狗栓、狗剩、猪管、狗管之类的还好养活。马二前前后后认了二三十个干儿子和干女儿,后来还认了几个干孙子。村子里上学的、刚学走路的、怀里抱着的孩子基本都是马二的干儿干孙子。

  马二有个好友,就是村里的毛校长。毛校长眼镜一圈一圈,干农活手无缚鸡之力。马二在马路上捡了粪直接倒在毛校长的田间地头,雪天拉一车棉花杆堆在毛校长的山墙边。马二早年读过书,又跟毛校长密切,所以起个名对他不是难事。村里孩子叫毛发展、陈发达、王发挥、陈科技,陈科研,李科学等等都是马二给干儿子起的名。甭说,马二其名还挺有时代感的。

  2

  这已经是王家老太倒身的第四天了,马二从早上第一个来,到昨晚上最后一个走,忙出忙进地检点亡者刮脸、梳头、含钱,一切就绪然后喊一声“开始入殓!”

  打墓、入殓、出殡到下墓,几时起灵,何时下葬,别看马二光棍一根、半年不洗澡,一身邋遢劲,王家老太的儿子对马二交代的事情那是言听计从,一声一声喊着“马叔”,点头如老母鸡啄米。

  我们这地方人们不知道县长是谁,提起马二那是家喻户晓的。红白喜事,是马二的主场。但送葬这件事,村上人就忌讳不少,一般是帮忙的不少,近身者寥寥。说白了,抬灵柩、下葬的活儿晦气,谁家有个老弱病幼的都怕把这些晦气带回家。

  众人都在配合他。

  马二选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在选好的地皮上拉尺寸,坑道一丈五,棺窑两米八,在墓地坚守三天,直到满意了才回家。

  王家老太放了头七该下葬了。马二下墓,主家放心。众人在上面放绳子,听马二在下面喊着“左一点,右一点,”直到灵柩稳稳当当放在四脚。马二自己的屋子乱七八糟,收拾墓窑可是一丝不苟,他放好供品,点上一盏灯,然后拍拍灵柩说一声“我该上去了,需要啥给我托个梦,我找你儿子。”

  马二下墓纯属邻里帮忙,对亡者不分贵贱多敬重待之,分文不取,下墓成了招牌。如果村上同时死了人,都要提早或推迟等着马二。完了喊着“马叔、马爷”给马二包个利身钱,再送些熟猪脸、点心和半瓶酒。

  下墓这活终究不体面。那些打鼓的,吹唢呐的,包括经营纸扎花圈的,好人家的闺女都不嫁给这类人家,门头太低。马二下墓没有搭档,总是收不到徒弟。他有酒喝,有肉吃,村里人见面老远就跟他打招呼。

  这日子倒也自在。

  3

  王彩凤的男人在兰州做事,年关才能回来一次。家里掏粪、垫圈、挑水的活儿马二基本都承包了。这天,马二忙完王家老太下墓的事,村上的人发现马二胡子刮干净了,头发也理成寸头,脸色亮堂了不少,腿上还穿了一条崭新的蓝裤子。“快嘴巴”捂着嘴巴,双腿弹花锤一样跑进毛校长家,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说:“马二有相好的了。”

  毛校长从镜片上面翻着眼睛,淡淡地说:“你关心这些干什么?腿快嘴快,有能耐给马二找个女人算你有本事。”

  “快嘴巴”立刻换了口气笑着说:“马二早该有个女人了,找到的老婆不一定比这个称心。”

  王彩凤确实不丑,脸蛋红扑扑的,黑绸子般的短发。男人不在家,女人难免有些风流佳话,被“快嘴巴”嚼舌头多年。轮到马二进出王彩凤的家门,“快嘴巴”却什么也不说了。

  马二焕然一新推开了王彩凤家的铁门,从怀里掏出来一块今天下墓撕下来的铭旌布,交给王彩凤:“你想给谁就给谁。”

  “你看科技妈贪心的样子,恨不得用铭旌给自己做个大裤衩!”王彩凤把铭旌布锁进柜子,转身给马二舀了一碗小米粥。

  “不吃小米粥,我今天想吃你这碗粥。”马二接碗的手在女人的手上抹了几遍。

  “看你指甲长的,你弄干净了再来。”王彩凤转身走进了里屋。

  村里有些风俗,是老一辈人遗留下来的。据说灵柩上的铭旌能辟邪。那铭旌是盖棺定论之物,上面有亡者的生平简历,马二下墓程序完毕,避开铭旌上的字,“呼啦”撕扯一块,临上来的时候揣在怀里。村里的婆姨变着法子跟马二套近乎,把讨回来的铭旌量体裁衣做成肚兜、小鞋,再小一些的布块做城香囊,包一粒蓖麻籽或者槐豆之类的挂在腰上,再小的布条缝成项链套在脖子上。老人孩子或者体弱之人基本都有一件铭旌布料做的护身符。马二就是他们的福星。

  王彩凤把马二弄回来的铭旌布适时送给村里的女人辟邪,所以深受婆姨们的拥戴。有一年换届选举票数遥遥领先,后来还当了村妇女主任。

  马二和王彩凤下田干活,他在前面拉着,王彩凤在一边推。村里人看到马二大冬天骑在屋脊上给王彩凤的房子扫雪,夏天飚着膀子给王彩凤挑水,都心照不宣呵呵地笑着。

  马二有个女人管着,人也整齐不少了。

  4

  时间就像风,一遍一遍刮着,人脸上就起了折子。一遍一遍吹着,人的腰身就像树干一样皮糙了,身子倾斜了。马二下墓三十年,渐渐地走路蹒跚,下墓也有些力不从心了。他的数不清的干儿孙在他的庇佑下茁壮成长,上大学、就业、结婚,人生一帆风顺。

  有一天村里响了一上午的炮声,毛发展和陈科技两个人成立的“利群理事会所”开张了!门口巨幅版面赫然写着承办红白喜事,酒席每桌218,舞蹈五人组600,打墓下葬3500,灵棚租赁费日200元等等。收费项目明码标价,吸引了村民围观。年轻人更喜欢方便快捷一条龙服务的理事会。毛发展和陈科技开张以后生意盈门。

  马二打墓三天才能完成的事,毛发展的推土机一小时搞定。他还创新了墓穴全程露天作业,水泥地面,瓷砖外墙,起重机吊车下墓,一系列机械自动化。马二依旧跑前跑后忙活,站在一边“往左,往右”指挥。驾驶员只看毛发展的手势。马二一瘸一拐走过去,尘土弥漫,对着驾驶员喊“再往左一一点,慢点轻点!”

  陈科技拿着手机走过去虎着脸说:“这是机器,会伤人的,不想活了!”然后朝一群身着白色孝服的亲属说,“这事交给我,我就会负责的。不满意不要钱。”

  马二只能打扫一些撤后的战场,吃饭的时候人们往往忘记了他。送葬都是汽车,下墓是推土机,主人会给他说“你年纪大了,不要去了。”

  喜事的泔水也不用挑给财迷的女人,村里有了下水道,直接排污了事。

  王彩凤的男人退休回到家乡,上田里人家夫妻双双,马二知趣地独来独往。理事会红白喜事毛发展都包了,马二也插不上手,他很长时间没有什么去处。就背一只破篓子,在崖边挖些枸杞根,路上捡些塑料瓶,去垃圾车里翻些铁丝,或者纸箱子之类的。马二的衣衫还是一如既往分不清底色,袖口和领子一如既往地油亮乌黑。头发不理,中间也渐渐落光,成了地中海图案。胡子不刮,像一团烧黑的蒿草。戴一顶周边翻卷上去的黑帽子活像村里烙饼的锅盔。多日不洗的脚趾头露出来。村子人遇见他都捂嘴巴走路,等他过去连忙用手扇着空气,当面叫他驴儿,背后喊他马克思,还有的喊他萨达姆。

  5

  这个冬季雾霾漂洋过海,像魔瓶冒出的黑烟从城市漫到乡村。宏大制砖厂老板宋百万的老娘就在这个时候去世了。毛发展和陈科技日程排得满满的。这家过生日,那家结婚,可是宋百万这桩生意来得紧,属于临时加塞。他俩急忙调兵遣将,把最宽敞的灵棚用汽车拉过来铺排。宋百万的手下坐在大门口,凡是前来吊唁和帮忙的乡亲每人发放50元雾霾补贴,赠送一只一次性防雾霾口罩。门口拥堵,有人高喊着“雾霾补贴每人五十,大家不要急,不要挤,先排队!”队伍排到巷子外面很长,像一条游动的黑蛇。

  毛发展两个人忙前忙后,排放鲜花,整个灵堂布置得比国家领导人去世还要高雅庄严。所有人带着口罩,蚂蚁搬家一样进进出出。鲜花、牌匾,各类花圈挽帐绵延一公里不止。

  下葬那天,当宋百万看到老娘的墓穴白砖红瓦像个地下小别墅似的,激动得热泪长流,他立刻让助手取出5000块钱递给毛发展,声音哽咽:“这次太辛苦你们了,这么大的雾霾让你们连累了好几天。这是五千块钱先拿着。”

  毛发展一听急忙推辞:“下葬费用是三千五,这个我不能多要您的钱。”

  宋百万一双肉肉的肥手把钱摁进毛发展的怀里说:“现在一切都在涨价,你们这样的优质服务,家属满意,大家省心,早该提价了。什么也别说了。”

  毛发展只好把钱装进口袋,说:“宋老板,那恭敬不如从命,我去忙了。你仗义我也不小气,我赠送两棵青松。让老人家永远安歇。”

  墓地停放了两辆推土机。吊车启动,宋百万老娘的棺木像码头上的集中箱一样悬到空中,寻找合适的位置下落。陈科技在一旁打着手势,棺木时左时右,最后轻轻地放进了地下别墅。两辆推土机听到毛发展的指令,像两只活泼的兔子一左一右,很短的时间全部工序完毕。

  墓地的花圈堆成了山,冲天的烟火逼得所有的人后退了数百米,连家属都顾不上哭泣,提起孝服就往后跑。花圈一直烧了近一个小时,墓地烟雾缭绕,所有人带着防雾霾口罩,还用手紧捂鼻翼。陈科技和众人担心引发火灾,指挥推土机把隐患全部掩埋。

  这时,毛发展和众人从车上抬下来两棵带了一坨原土的青松。植树本是开春时节。黄土高原的冬季近几年暖冬效应,地下只有少量冻土。众人把两棵青松种在坟墓两侧。陈科技早已经从车上扛下来一桶纯净水,哗哗的清水浇灌着两棵傲寒挺立的苍松。

  6

  那天晚上,毛发展和陈科技几个人搓麻将一直到天亮,才各自回家大睡去了。本以为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毛发展突然被一阵鞭炮声叫醒了。这些年,他唯对鞭炮声比较敏感,没有听说谁家有喜丧之事呀,大白天谁会发神经放炮?他睁开眼睛,翻身坐起。扭头透过窗户一看,都日升三竿了。他伸手在枕头边抹了一把,抓起手机就拨号:“科技,这鞭炮声挺近的,谁家办事啊?”

  “哎呀,听说马二死了。啥时候死的不知道,这鞭炮是毛校长放的。”陈科技在那边声音混沌,肯定是倒在枕头上打的。

  毛发展还没有睡醒,倒在枕头上继续回味昨天的牌局,他对着手机大骂昨晚对面的牌友手太臭,放了一碰,把他到手的牌错过了,结果一晚上运气都没绕回来。陈科技赢了钱,哼哼哈哈地敷衍着。

  这个冬天雾霾就像烈酒,方圆百里充斥着二氧化硫的气味。大家窝在家里能不出门就不出门。马二每天依旧背着一只破篓子,像无数流浪汉一样,穿着龌龊的棉衣,鼻子底下、脖子里黑乎乎的,戴了一顶雷锋帽,手里握着一把小铲子沿着大路往城郊挪去。下午把捡到的空瓶子和废钢筋背回来。可是这几天毛校长隔着窗户瞅了几次,都没有看到马二的影子。早上毛校长穿了大衣,到马二的两间屋子一看,立刻惊傻了。马二躺在土炕上,嘴巴微张,脸色蜡黄,早没有了声息。

  毛校长大呼:“马二死了,大家快来呀!”喊了半天,只有“快嘴巴”步点紧凑跑过来问;“毛校长,马二啥时候死的?咋僵硬了都不知道呢?”

  毛校长哆嗦着拉过马二的破被子盖在他身上,说了句:“你快去通知人,我先买一挂鞭炮,弄点动静。”

  “快嘴巴”把围巾往脸上拉了一下,遮住半个脸,嘟囔一句;“这雾霾咋更厉害了呢?”她紧走了几步,站在大路上左看右看,不知道该先通知谁。她突然想起什么,小跑到一家红漆大门,摸着门环紧急敲打:“彩风,彩凤快开门!”

  半天才听到脚步声,王彩凤穿着大衣看见是“快嘴巴”,一脸厌恶地说:“正准备出去,啥事?”

  “驴儿死了!”“快嘴巴”拉下围巾,说完这句话,气喘不停。围巾像个捂了个刚出锅的热馒头,冒出一股股的白气。

  “死了你告诉我干啥?他的干儿子满村子都是,你去喊别人呀!”王彩凤转身就朝院里走去,“快嘴巴”瞪着她的背影嘴巴一开一合,骂人的话噎在喉咙里,翻出来,又使劲咽下去。

  她站了一分钟,才蔫蔫地从一堆破砖乱瓦边侧身过去,不小心踩中了半截砖,差点摔倒。她走进一家半开的大门:“发达妈,在家吗?”

  “我在剥蒜,”发达妈打开门,伸手去拉“快嘴巴”的手,“这雾霾天不在家待着,快进来。”

  “顾不上进去了,驴儿死了。”“快嘴吧”用脚拢着地上一堆蒜皮。

  “太可怜了。”发达妈这才明白“快嘴巴”来的目的,“我剥完蒜就去,你先通知别人啊!”

  “快嘴巴”一家一家地通知,累得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脚,揉着腿。年龄不饶人了。马二的干儿干孙子不少,二三十年过去,干儿子上学、立业、打工,也没有几个留在村子里。“快嘴巴”起身走回马二家,看到院里稀稀落落站着五六个人。马二死的时候没有预兆,也没有给自己准备寿衣寿木之类的,来人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这时有人提议找村长,算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快嘴巴”早忘记了刚才的腿酸,拔脚向村长家里小跑而去。

  村长来了就是有办法。他蹲在地上,一圈人也蹲在地上,围着他开始商量捐款是按照人头还是户数。村里大约一千多人,每人三块钱就把马二葬了。可有人提出问题,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外出打工的人,还有刚出生的孩子也平均吗?一时间大家陷入沉默。

  “先把毛发展和陈科技叫过来,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很快有人拨通了电话,不一会毛发展吊着肚子走了过来。这几年他发福了。

  村长首先发话了:“发展,你看看驴儿这事需要多少费用,大家商量着把这事办了。”

  “昨天你也看到了,五千块钱。”毛发展用手剔着牙,看样子刚吃过早饭不久。

  “发展,驴儿这事呢,是个特殊情况,不能和宋百万相比。”村长站起来,跺跺脚下决心似地说:“大家先自愿捐款,看看情况再说。不够的村委会拿出一点钱补贴。这事我还得跟村委会的其他人研究一下。”

  毛校长马上接过话来说:“我捐五百。”

  “快嘴巴”也挤过来说:“我没有钱。我捐一百。”

  毛发展沉默了半天说:“本来现在一切都涨价了,原计划提价五千块。因为丧葬费三千五确实出不来,但是大家都自愿捐款,就按三千五算。其余就当我和陈科技两人的捐款。这也是干儿子的一点心意。”

  天黑的时候,毛校长点了一下钱,只有1270元,还差很多。但是总算能给马二买一身寿衣和一副薄棺材。

  村长说能节俭就节俭,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灵堂是花架子,是做给活人看的,没有什么实用价值。那些纸扎花圈有两个就够了,毛校长送了一个花圈,马二的外甥从河南赶过来也做了一套花圈纸幡,这就够了。最近雾霾猖獗,国家也在治理,我们也要为蓝天碧水工程尽一点绵薄之力。唢呐也不请了,移风易俗是时代风尚。另外他转告大家,每户必须出一人帮忙,不收礼金。除去捐款,丧事的缺额村委会全部承担。

  马二放了五天就出殡了。几个白服孝子都是河南来的外甥。

  “这么大的雾霾,也不发雾霾补贴。至少发个口罩嘛。”有人嘟囔着。

  “现在有推土机,也用不了那么多人。我还有事,墓地去了也帮不上。”

  雾霾太大,看不清人的脸。有的人开始慢慢散去。

  毛校长站在马二的灵柩前,用一只话筒对着帮忙的人群喊:“大家能去的就去。驴儿虽然没有孩子,但是谁家的孩子都认他做过干爹。村里七百多户人,谁家的老坟在哪里,驴子不知道啊?哪个不是驴儿下墓的?”

  “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不放假咋回来呀?”

  “那都是陈年往事了,难不成记一辈子?”

  有的人义无反顾地回家,有些人的脚步慢慢停下了。

  马二葬在一片墓地边,推土机轰隆隆响,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所有作业。人们头也不回地走了。只有毛校长回头看了一眼,雾霾吞噬了田园和一切,什么也看不见。能见度太低了。

  王彩凤一大早就去了超市。家和超市周年大酬宾。一楼是首饰,二楼是女装,三楼是男装,四楼是童装。她扶着电梯一层一层地逛,最后在地下超市买了二斤羊肉。原价30元,活动价23元。回家包一顿饺子,今天是个节日:大寒。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3-29 08:14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3#
发表于 2017-3-29 08:25 | 只看该作者
古琴的小说始终以描写人性和细节取胜,这篇也是,粗略的读了两边 ,作者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社会人生做了深层次的挖掘,提升,并在细节上进行了巧妙的衔接与打磨。不仅感叹语言的魅力,在给文章延续了阅读价值的春天。这让读者在体会人性深度刻画的同时,也为对方打开了长时间青松一样挺拔在视觉上的审美质感。读后,一个活生生的马二在脑海扎根了,这就是小说赋予人的美的享受,一篇很成功的佳作!
4#
发表于 2017-3-29 08:26 | 只看该作者
上茶
5#
发表于 2017-3-29 08:31 | 只看该作者
灵动的语言!细腻的人物刻画!时代的变迁。还没细读,不敢轻易留评。先点个大写的赞!
6#
发表于 2017-3-29 08:39 | 只看该作者
古琴的小说始终以描写人性和细节取胜,这篇也是,粗略的读了两遍,作者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社会人生做了深层次的挖掘,提升,并在细节上进行了巧妙的衔接与打磨。不仅感叹语言的魅力,在给文章延续了阅读价值的春天。这让读者在体会人性深度刻画的同时,也为对方打开了长时间青松一样挺拔在视觉上的审美质感。读后,一个活生生的马二在脑海扎根了,这就是小说赋予人的美的享受。
7#
发表于 2017-3-29 08:48 | 只看该作者
来晚了,来晚了,上茶,上茶!!!
8#
发表于 2017-3-29 08:5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老师,不晚,正好。
9#
发表于 2017-3-29 08:51 | 只看该作者
上午就在古琴家坐着,不走了。
10#
发表于 2017-3-29 09: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7-3-29 10:02 编辑

眼下就要到清明节了,人们用各种方式寄托对亡者的哀思。媒体中在议论网络祭奠、微信扫墓这些时尚。
马二代表了农村墓葬的一个时代,在那个慢节奏的岁月里,逝者为大,人们有足够的时间表达哀痛,因此殡仪十分繁杂。由于忌讳,下墓人备受敬畏,拥有令人艳羡的特权,其中还衍生出不少“猫腻”。
社会快速进步,马二带着他的农村传统葬仪随着旧时代被淘汰,金钱推翻了特权。新时代讲究快节奏,讲究经济效益,以至于他本人都不可能依照旧仪式下葬,而且丧葬费还要靠乡亲们凑钱。
新的葬仪也有问题,那就是金钱决定一切,逝者的意愿被生者严重忽视,机器一推了之取代了繁琐的仪式,如此,亲情、哀思也就被一推了之了。
以上是解读。两处商讨:
“一会厨房的泔水给我加猪留着哈!”——加,家。
“女人生孩子那天就没了。”——“女人生孩子那天,娘俩就一起归了西。”表示孩子也没保住,马二是鳏夫。


点评

草舍老师心细,点赞!  发表于 2017-3-29 12:15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09:49 | 只看该作者
接受草舍煮字建议,下午上班把两处不规范句子给修了。
精心解读,一并致谢!
12#
发表于 2017-3-29 10: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izhu 于 2017-3-29 10:27 编辑

“一切就绪然后喊一声“开始入殓!”请注意标点哦!
推荐阅读理由:一个下墓人的生平随着时代的变迁,他的墓葬招牌由盛而衰,活灵活现的风土人情及细节描写,新旧两种下葬仪式的碰撞,在对比中,凸显了旧葬仪那寒酸中的无私人情味和新葬仪的奢华而利欲熏心味,抨击了人性的丑恶。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提高,而旧时代的雷锋精神不应该淹没在尘埃里。所以,很期待即便是在人间的”大寒“节气,也有一丝暖温着人的心灵。小说语言鲜活,人物刻画逼真,洋洋洒洒一部人情冷暖图。值清明节来临之际,祝愿逝者天堂安息!作品推荐阅读!
13#
发表于 2017-3-29 10:46 | 只看该作者
zizhu 发表于 2017-3-29 10:23
“一切就绪然后喊一声“开始入殓!”请注意标点哦!
推荐阅读理由:一个下墓人的生平随着时代的变迁,他的 ...

紫竹老师慧眼!
14#
发表于 2017-3-29 11:04 | 只看该作者
先占位置,在细品……
15#
发表于 2017-3-29 11:07 | 只看该作者
雾霾下一曲小人物的悲歌。雾霾笼罩的不是天空,而是人们的心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9 03:09 , Processed in 0.05061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