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02|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王家人与古枣树传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11 1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海军 于 2017-4-15 13:50 编辑

     说起枣树在大柳镇石庄村的百年老宅里有这样一棵200余年的古枣树,虽经历风风雨雨每年秋天依旧果实累累,它树干笔直顶部分成五个树杈,像人的左手一样伸向空中。树枝刚健繁茂,傲风凌雪,气势不凡。就像它护佑着的王家人一样时刻传播着高尚的品质与节操。
     石庄村是一个有着500年村史的老村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分为石东村和石西村两个大队。村中的坐地姓氏有石家,于家,段家等,可能是老石家人来此村生息时间较早一直沿用石庄村村名。清乾隆年间王家俩兄弟搬来此地居住。但村中的王家分为“上岗王”和“下岗王”,据老辈人讲下岗王家原先用“汪”字后来改为“王”字。
      村里老辈人讲石庄王姓始祖是北京密云人,明永乐二年皇帝下诏命令今北京密云一代民众南迁,于是随众乡邻举家老小,长途跋涉一路向南迁居到今宁津城“北五胡同”村。经过十几代人的辛勤耕种繁衍生息发展成村里有名的大户人家,王氏后人时刻也秉承先祖忠厚仁义的立身之本,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一直被众乡亲津津乐道。
      清乾隆年间王家后人中有两个小哥俩,二十啷当岁长的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平时喜欢舞枪弄棒早就练得一身把式,因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平时也爱打抱不平。一次八月十五集会上因为看不惯富家少爷欺负孤儿老小,上前多劝几句。没想到招来一顿暴打,王家俩兄弟哪里受过此等窝囊气,出手还击结果把富家少爷打残。众乡邻劝解与此等霸道人家摊上官司不是咱平常百姓承受的住的,也不要连累乡亲们赶紧远走他乡吧。
      遂连夜奔走一路向北三十里地来到了今“李满村”,长时间奔走,饥渴难耐,天刚明,敲开了李满奶奶庙的山门,饭毕后,道长问明二人奔走原因,二人如实相告并请道长指点迷津。道人领俩兄弟上了玉皇顶,面向北方随口道:
                奶奶庙北一片红,俩伍枣园藏英雄。
                生根发芽千秋载,忠厚仁义辈辈传。
哥俩向北忘去,在东北角方向有一片一片红晕,二人谢过道长出村向东北方向走有三里有余,经打听此村正是石庄村,因”石”与”十”同音村里人也戏称”俩伍村”.是一个三面环水的小村庄,河水经村东大湾流入家南大湾,再经过村西大湾沉淀后由小水沟流入家北水塘。成片的原始枣林就在水塘的周围及北面的洼地上自然生长。王家兄弟二人见此地是个风水宝地,又经道人指点遂决定在此安家兴业。由于二人是犯案出逃不敢说是亲兄弟,商议决定此地水湾甚多,与水有缘,就一个姓汪,居住在水塘西头地势较低有个岗子也成下岗儿汪家,后经几代人又改回王姓都称“下岗儿王家”。
      另一个用本姓王,住在水塘东侧地势稍高后称“上岗儿王家”。也就是我们家老祖顯臺。在紧挨水湾东侧的高地上生长有两棵婆枣树,一南一北,南边那棵树干笔直,枝叶挺健着伸向云霄,像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伸展着双手。北面一棵树身不高但很粗壮,树杈像是人的手形伸向天空,枝叶也更加繁茂,周围有好多它的根系小树,此树更像是一位小脚女人,身材不高却能撑起一片天。
       在那个逃难岁月里,身无分文饭无一口,王家老祖是吃树上的婆枣度过了一天又一天,老年间种地都是靠天吃饭,粮食几乎不够一家人口粮,青黄不接时多是吃婆枣充饥。就这样一辈又一辈的王家人在此地扎根发芽繁衍生息,老枣树用它的甘甜的果实哺育了无数王家后人,为了感恩老枣树的养育,感怀先人的忠厚仁义,王氏后人把老枣树保护一代又一代。
                     

2#
发表于 2017-4-11 15:11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文友光临散文版!
   
3#
发表于 2017-4-11 15:14 | 只看该作者
       请文友注意一下排版格式:段首空两格,段间第一行。如是原创首发,文尾请加版权。这在中财是很关键重要的一步!
      在论坛首页有置顶帖:【指引】会员常见问题。此帖中三楼第五图,即是讲版权如何添加的。可以参照。
4#
发表于 2017-4-11 15:15 | 只看该作者
   全文文字厚重、大气,将一个乡村的历史、人文与古杏树有机糅合,难能可贵,且文采飞扬,可见文字功底不错!
5#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15:43 | 只看该作者
于文华 发表于 2017-4-11 15:14
请文友注意一下排版格式:段首空两格,段间第一行。如是原创首发,文尾请加版权。这在中财是很关键 ...

不好意思老师,刚刚进入不太习惯。请老师多指点。谢谢。
6#
发表于 2017-4-11 22:39 | 只看该作者
慢慢习惯着就好,首发文加版权,非首发文请转非首发版面。
7#
发表于 2017-4-13 16:49 | 只看该作者
文中写了枣树与一家人的源渊,有历史感,也有人情味。欣赏!问好!
“王家老祖是吃树上的婆枣度过了一天有一天”,里面的“有”字应该是“又”字吧。
8#
 楼主| 发表于 2017-4-15 13:49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7-4-13 16:49
文中写了枣树与一家人的源渊,有历史感,也有人情味。欣赏!问好!
“王家老祖是吃树上的婆枣度过了一天有 ...

已改正谢谢老师。
9#
发表于 2017-4-16 10:1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王家人,古枣树,想起我家老屋院子里那棵枣树。厚重大气的散文,欣赏学习。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4-16 22:55 | 只看该作者
素离歌 发表于 2017-4-16 10:13
我也是王家人,古枣树,想起我家老屋院子里那棵枣树。厚重大气的散文,欣赏学习。

看来王家人与枣树有种特殊感情。谢谢来访。
11#
发表于 2017-4-16 23:39 | 只看该作者
王姓一家的历史很厚重,但表现力还是弱了,仅仅在传说的层面,内涵不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5 03:52 , Processed in 0.05305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