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99|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心中的一束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12 1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文字闪耀生活 于 2017-4-17 18:36 编辑

                                                                          我心中的一束光



       春风渡飞花,鸟雀闹喳喳,清明柳正斜,细雨坠黄花。夜沉寂无声,故亲入梦程,相对语哽咽,泪湿悲亦生。

       人生如梦如幻,光箭若射若飞,抹去眼角的泪,枕边竟湿润一片。听窗外雨滴答答,声声唤起思亲情,午夜惊梦再无眠,阴阳两隔相见难。掐指算来,姥姥离去已经二十七年,每每忆起,不由感伤涌上心头。

       昨日,发小在电话里,说了好多好多关于姥姥的往事,我未曾想到,儿时伙伴心中姥姥的形象竟是那么的深刻。我自豪有这样一位亲人,让我的童年安享快乐,让我很小就懂得了做人的诸多道理。她教给我善良,礼貌,教给我上进和坚强。她最爱说的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

       世界上的人都说母爱最伟大,我也有一个能力很强很出众的妈妈,但是我们兄妹却说:“我们享受的母爱是姥姥的爱。”姥姥把所有母亲能给我们的爱都无私的奉献出来,她不断的告诉我们:“你们的爸爸妈妈要工作,你们要上学,家里的事应该姥姥做。”姥姥的童年是在清朝的时光里,也算是名门望族的家里专门为她请了私塾先生,她朗读时的声调像极了电视剧里的旧时学生,一手毛笔字相当的漂亮。这样的家庭不知怎么会培养出姥姥这么勤劳的人?她说:旧时女人缝补求连就是本分。姥姥的女工自是精巧,绣荷包,五彩的粽子,都是记忆中的温馨。

        从我记事起,没看见姥姥有过闲时候,瘦瘦高高的身影,一双尖尖的三寸金莲,晃来晃去的里外忙活。她说:“这样你们爸爸不用挂记家,妈妈什么心都不用操。”姥姥干净,怕我们干不好,几乎任何事都不让小孩插手。参加工作后,我才发现,自己家务活什么也不会。姥姥跟前除了上学就是玩,到点钟一时不误就端起饭碗。姥姥的观念里学而优则仕有着极深的影响。姥姥不让我们干家务,就是想让我们把心放在学习上。但凡是学习的事都特别关心,学校老师只要从门前过都会主动报我们的成绩,学校里的老师们都知道我家有一个当家的姥姥。

       小孩子总会有淘气的事情,姥姥在批评的时候就会指责:“你们是读书人,受过教育的。”姥姥的教育,记忆最深的就是不能惹是生非,还要循规蹈矩。在一个经历了几个朝代的老人身上,封建的意识当然很重。孔孟之道也是颇有教化。姥姥时常评论爸爸:人到无求品自高。因为小,我只理解成爸爸不求人应该是美德。所以自己几乎没有张嘴求过谁。

       我们家孩子无论和外人有什么争执,姥姥都说我们:“不要和人家比,他们不懂事,你们应该知道啊?”因此,弟弟长大后说姥姥的教育很偏颇。弟弟说:“本来我挨了欺负,姥姥还怪我,理由是‘人家怎么不来打我?还是你有错。再打你就往家跑’”。姥姥一直在教育我们,反思反省自己。弟弟的童年受了很多委屈,受欺负就知道往家跑。其实我们懂得,姥姥的地主成分多少让我们受到点影响。我们家的成分本来是中农,弟弟在文革时才三岁,出去有小孩子称他:小地主。在弟弟的性格中也是有了一定的创伤,若不是弟弟很聪明,或许一辈子消沉下去了呢。在那个年代,不招惹是非应该是明智的选择。姥姥对我们的爱,使我们对姥姥只有崇拜,一点也没因政治的压力有所动摇。

       姥姥也算是官宦人家的小女儿,想必很娇贵。直到二十一岁才嫁给姥爷,一个土地主家里。妈妈还没出世,姥爷就去世了。姥姥命够苦的,和一个寡妇妯娌,各带一个孩子,老公公是守财奴,每年过年吃一顿饺子,都怕油放多了。妈妈说自己是吃剥削饭长大的,她受的教育决定了思想认识。由于有姥姥的开明,妈妈早早就参加了革命工作。记得妈妈说过:参加革命的大都是活不下去的穷苦人,富裕人家有文化的人是认识到社会制度不好才背叛家庭的。现在想起来才知道母亲说的就是她自己;我的堂舅十几岁就参军南下了,也是受了母亲的影响。舅舅后来告诉我说,母亲经常彻夜不眠领导妇女做军鞋,如果姥姥不支持,母亲哪能做到?

       我们远离家乡,大院里千户人家,过年时来家里拜年的人特别得多。妈妈总说是因为我家有老年人,才来那么多人。其实想起来姥姥很爱帮助人的,没有好人缘谁会来拜年呢?文革时有人提出把姥姥赶回老家,于是有人出面说:“老太太的女儿可是有文化的,别让她拿着文件找来。她家的事可得有把握再办。弄不好就被动了。”结果另一个老人本来也是和姥姥的条件相同的,在贴出赶回老家的布告当夜上吊自杀了。这其中也有来自家庭的冷漠,儿女为了政治上的进步,与老人划清界限舍弃了亲情。我一想起来就觉得悲哀,那位老人的孙辈也很出息了,但是他没见到。

       我们家的孩子把亲情看得特别重要,时时准备保护姥姥。姥姥还受益妈妈的懂政策,好口才,关键时刻颇有舌战群儒的气魄。姥姥的一张选民证就是妈妈的武器:“这就是公民,有选举权。”在那个特殊年代,妈妈姥姥的胆量不小,也是源于她们坚守的善良。在别人落井下石争取政治资本的时候,她们却在帮助被赶走的人解决经济上的困难,而这些都曾让我很担心,在她们派我给押送回家的人送火车上的食物时,我都是战战兢兢的。其时,我也从中学到了她们的正直善良和大义。

       由于受着家庭的熏陶,我们这些晚辈才更爱姥姥,那年大地震,哥哥本来在外面,却跑进屋里抱出姥姥,姥姥直挣扎,让哥哥自己跑。后来姥姥一再嘱咐哥哥如有地震发生,别管家人,出去一个是一个。我时时都能感到姥姥身上智慧的闪光,姥姥很爱国,她常讲小日本侵略中国时盼着光复的心情。对新中国的制度,对共产党的人人平等,妇女解放大加赞誉。我当时的感觉是,如果没有文化的人是说不出来这样的话。

       姥姥九十岁,发现有肿瘤,对大夫说:“有什么话直接跟我说,我自己做主。”乳腺癌后期的太多痛苦,姥姥从没哼过一声。她的坚强让我们特别的吃惊。姥姥总说,人要嘴上留德,去世前少受点罪。但是老天爷没看见姥姥的积德行善。她老人家在去世前还说了好多感谢全家人的话,并且向妈妈交代了所有后人的生日时辰。

       姥姥对爸爸的好,胜过亲儿子,困难时期有好吃的妈妈都排不上号。爸爸的好名声让姥姥很自豪,妈妈也是晚婚,二十四五岁终于等来了爸爸。是姥姥包办的,那年代,志同道合的夫妻不多,我父母一生和睦很幸福。

       姥姥还总是对我们恨铁不成钢,期望值特别高,除了爱说:“文化大革命把你们耽误了”就是说:“还是要学习呀,艺不压身。”我们都觉得自己没做到更好,对不起姥姥的教育。倒是爸爸单位里还有大院的人们都夸我们家孩子有家教,聪明什么的,算是赞扬吧。第一个觉醒的是妹妹,她对姥姥说:“别总说我们不好了,你看我们四个,俩大专生,一个厂长,还有一个个体户,外人都夸,自家人还总说不好?”在八十年代,我家孩子说说这样的话应该是没人反对的。姥姥笑着说:“我心里知道。”是的,我们家老人也是有毛病的,从来就没夸过孩子不说,还把我们教育的连善意的谎言都不会说。

       姥姥八十多岁的时候,和重外孙干了一架,哥哥的孩子刚上学,从小又没多在一起待过。临时来住几天,写“口”字的最后一笔从右往左连下来写,姥姥发现了,大怒。孩子不服气,姥姥很失望地说:“一代不如一代”妈妈都听不过去了:“他将来出息不出息的你也看不见,别那么认真。”我这侄子后来也算是很优秀了,可惜姥姥不知道。姥姥八十一岁坐火车来我家住了四个月,她说每个孩子家都考察了,死了也放下心了。

       今年春节时,同学发来微信是关于家教的很多条,注明:你都做到了。我想了想,回复:“姥姥告诉的比这还多。”后来我又转发到朋友圈,师傅回话了:你的所作所为,已经看到了你们的家教。不敢夸自己多有修为,但是姥姥的言行影响了我的一生。父母给了我们兄妹比较富裕的生活,姥姥管教了我们的一言一行。到现在为止,我牢记姥姥的话:不能笑话人,不能说过头话。即使人家害过你,他出了事,你也不能幸灾乐祸。不能瞧不起人,能办到的事尽量帮忙,人家张嘴不容易。对穷人,不能嫌弃,要饭的来了,没多有少别空着走。女孩子不能传闲话,不能爱小便宜,说话要有深沉。长辈来做客,不能平着坐,要低一些。送客人的时候,应该走在长辈的后面。姥姥的所有言行我都记住了,现在有些事要灵活一些,时事变迁,也是为了保护自己,但精髓已经吃到了骨子里。

       小时候头一次听到“苗条”,很吃惊出自于姥姥的口中,头一次听说“藕断丝连”,别人家的妈妈都不会说的话。后来,古典文学故事不断地从姥姥的口中叙述,我知道了很多别的小朋友不知道的故事。翻开姥姥的包裹,有妈妈织的一块毛活,钩的一个花样,用诗词绣的一个枕头面,还有棉花絮就的一块样品。姥姥的精神世界挺丰富,妈妈的第一次作品都被姥姥保存下来。

       文革时,她守着收音机听新闻,发出疑问:“上面说的挺好,怎么下面这么乱?”“一个国家学校都关了,国家还有什么希望?”姥姥看到了文革结束,整日欢心,笑容常在。那么老的年龄,双眼皮一点不耷拉,眼睛炯炯有神,柳叶眉就像描的一般,没一根白发,洪亮的嗓音,慈祥的话,无论走出多远,我都会想起那亲切的面容。姥姥的皱纹里带着日月沧桑,也换来了我们的成长。后来,姥姥经常把孩子们买来的各地特产用小手绢分成好多份,送给老人们,与她们共同分享,除此之外,姥姥是不会串门去的。感觉她似乎还有一颗少女一般活泼的心。

       现在想起来才领悟,姥姥是多么浪漫的一个人。每天早起下楼散步,一直坚持到不能出去。她常自己拄着拐棍到电影院看电影;电视上演京剧,姥姥跟着字幕看。长期头发梳的光光的,总是精精神神。如果不是小脚,姥姥肯定会旅游去,因为她常说:多看多长见识。她在我探家的时候,不让我干活,叮咛我准备考试,这些我以为一般的妈妈可能都不在意。

       我想想自己是多么的有福气,童年时比同龄的孩子多玩了很多,多享受了很多,多得到了很多的爱,那都是姥姥用她的劳动为我们创造的。还记得姥姥早晨拉着我的手:“起来吧,邻居家的姐姐都到大学课堂上了。”晚上,姥姥给我讲着故事入睡;那样的日子永远没有了,有的只是我的怀念和泪水交融着。姥姥是我心中的一束光,一直伴随着我。


2#
发表于 2017-4-12 14:04 | 只看该作者
母仪天下,多么神圣庄严的词汇!老人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无声地注入到晚辈的身上,成为晚辈的行为准则,一代一代就这样过来了,而那些“姥姥”们,也因着后代的传承得到了永生。
3#
发表于 2017-4-12 14:14 | 只看该作者
题目恍然熟识,一想,哦,与立红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4#
发表于 2017-4-12 14:17 | 只看该作者
文姐的勤奋令我汗颜,规律是,一般在周三四发新贴,几个版块间都有其身影,不得不点赞啊!

点评

我也汗颜一个。  发表于 2017-4-12 20:33
5#
发表于 2017-4-12 14:19 | 只看该作者
字里行间,就让这一束光照亮了整个人生。对姥姥的怀念跟感激之情妖然纸上!这就是生命传承的光芒。
6#
发表于 2017-4-12 14:27 | 只看该作者
文姐用朴实的文字,将自己对姥姥的怀念跟感激之情写的淋漓尽致啊
7#
发表于 2017-4-12 15:35 | 只看该作者
因为姥姥的善良,正直,睿智,博学,勤劳,坚韧,而使后辈受益良多,并且也使姥姥自己的生命得到了延续,令后人永世难忘。文字老师笔触细腻,娓娓道来,引人共鸣。
8#
发表于 2017-4-12 20:35 | 只看该作者
我母亲十五岁成了孤儿。我没有姥姥姥爷,逢年过节,我都会问妈妈,怎么不用小推车接来一个老太太呢?那时落后,我老家邻近的人家都是用小推手车去接妈妈家的姥姥。我纳闷有新鲜,问过之后妈妈就哭。姥姥,亲切而陌生的词。
9#
发表于 2017-4-12 20:52 | 只看该作者
“上面说的挺好,怎么下面这么乱?”“一个国家学校都关了,国家还有什么希望?”——有这种认识,应了那句著名的唱词:这个女人不寻常!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21:09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4-12 20:52
“上面说的挺好,怎么下面这么乱?”“一个国家学校都关了,国家还有什么希望?”——有这种认识,应了那句 ...

一八九八年出生的,相当地不简单。记着普查房屋,她一人在家,非等我妈回来不可。人家说不担责任。怕说错话。老奸巨猾呀!
11#
发表于 2017-4-12 22:18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后想了半天,始终找不到适当的语言来表达,还是借用吴显萍老师的话吧:因为姥姥的善良、正直、睿智、博学、勤劳、坚韧,而使后辈受益良多,也使姥姥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
问好文字老师!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4-13 10:17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7-4-12 14:04
母仪天下,多么神圣庄严的词汇!老人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无声地注入到晚辈的身上,成为晚辈的行为准则,一 ...

谢谢老师点评,姥姥的事说不完,幸好有江天这个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4-13 10:18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17-4-12 14:17
文姐的勤奋令我汗颜,规律是,一般在周三四发新贴,几个版块间都有其身影,不得不点赞啊!

你们的质量比我高啊!我再不勤奋,更完蛋了。你们的都是精品,我羡慕着呢!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4-13 10:19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4-12 14:19
字里行间,就让这一束光照亮了整个人生。对姥姥的怀念跟感激之情妖然纸上!这就是生命传承的光芒。:victory ...

是的每想起就好多的话要说,谢谢你来听。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4-13 10:20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7-4-12 14:27
文姐用朴实的文字,将自己对姥姥的怀念跟感激之情写的淋漓尽致啊

谢云馨留评,上好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5 20:31 , Processed in 0.06061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