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其来有自 于 2017-5-8 18:37 编辑
提起做饭,是现在大多数年轻人的短板,不会做饭-----年轻人似乎不屑于这种灶台之上的打拼。拿女人来说,再好的厨娘也断然是没出息的,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外”强更重要,厨房不是判定个人成功与否的必然要素,不出去闯荡江湖,终老于厨房,简直于白活无异。 人过四十,我实在想不出比做饭更害易的事了,着实不理解年轻人居然会把做饭视为一大难事,或许只有过了四十岁,一个人才会真正明白:厨房,情结所在。 《孟子》书中有云:食色,性也,既然如此,对厨房一点感觉都没有,算不算人生的一大缺憾呢。
"为什么鸭蛋不能腌成全是蛋黄的?",一次,办公室里那个天真的女同事一脸茫然地向诸位求解,此言一出,四十岁上下的人集体哑火,其中有两位大姐四目相对,交换了一下眼色后一致认同一一一这个姑娘还不傻,好歹还知道咸鸭蛋黄远比蛋清好吃得多。
莫非真的连鸡蛋的结构也不晓得?这样的姑娘,你还指望她下得厨房吗?非要苛求一个远离人间烟火的姑娘在厨房里舞刀弄铲,现在你该知道有多么的不现实了吧。
单纯以不会做饭来定性年轻人“不靠谱”,是会犯众怒的,但说起厨房里的事来,少男少女们真的比大叔和大婶们无知得多,这是事实。
虽不会做饭,但说起吃,比起大叔、大婶来,年轻人的味蕾似乎更发达,象捕捉流行时尚一样,他们的味觉同样前卫。美食入口,年纪大的人,重在先品,后回味,他们似乎在找寻食材带来的那位厚重;年轻人则不然,他们似乎更在乎瞬间感受,或甜,戓辣,只要反应强烈,就属珍馐。
在年轻人看来,烟熏火燎,厨房绝非一个好去处,热恋中的少男少女,浪漫一下,偶尔也为心仪的人进一次厨房,纵使再烂,大不了权当“黑暗料理”嘛,一碗面,爱意满满,再难吃,也得吃下去。 “黑暗料理”,我在三十岁之前好像没怎么听说过这个词,想来是伴随新生代一步步走来的吧。
记得小时候,做饭烧菜都是模仿和照做的,按部就班,无法想像现在的年轻人,完全以我为主。一次,我有幸得见读大四的外甥女在厨房“一展拳脚”,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随心所欲”,真正的“境由心生”,而且完全百分百自信的那种,在过来人看来,整个过程都是胡来————她只知道不放盐,菜会寡淡;油少则炒出来的菜一定会不香;还有放醋太多,是会酸的。
我想她还不太明白为什么同样的一道菜,每个人做出来的味道都不尽相同?那是因为所谓烹饪,不只是机械性地在操作那么简单,是要凭感觉的。
说到年轻人不擅做饭,有个例外,是谢霆锋。《十二道锋味》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年轻人对厨房的看法,是否于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厨房新潮流呢。在谢霆锋的厨房里,每道菜品都是大手笔,只是观众会生疑,色相是不错,味道呢?或许这有点儿邪恶,但不管怎么说,放下麦克风,脱掉戏服,同样的80后,谢霆锋能将厨房里的油盐酱醋玩弄于掌股之间,已经很了不起了,如果能给年轻人带路,让烹饪成为时尚,老爸老妈们何其快哉。
说到天赋,各行各业不乏其人,但对于大厨来说,恐怕少有。不难想见,这个世界大概没有几个第一次上灶,就能将人挑剔的味蕾满足到极致的人。如果有,我更愿意相信那也不过是一只侥幸撞上“死耗子”的“瞎猫”。 诚然,名厨中不乏“少壮派”,相对于“天赋”说,我更执迷于相信他们在厨房的那份坚守,不甘平庸,当然还要潜心研究,若非这样,厨神从何而来呢。
老话讲:出得厅堂,下得厨房。说到此,年轻的你,有没有一点儿想下厨的冲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