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江南铁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关于文学批评的话题——与老榆木文友商榷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7-5-26 08:43 | 只看该作者
江南铁鹰 发表于 2017-5-25 22:18
当然不等于所有批评都是棒喝,请看清原文的含义。

原文提到“十分需要的就是“棒喝””,只是根据这个,认为稍偏激而已。我只是觉得是“需要”而不是“十分需要”。
32#
发表于 2017-5-26 09:48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7-5-26 08:43
原文提到“十分需要的就是“棒喝””,只是根据这个,认为稍偏激而已。我只是觉得是“需要”而不是“十分 ...

必要的时候,就要举起大棒,一击中的。
33#
 楼主| 发表于 2017-5-26 10:40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7-5-26 08:43
原文提到“十分需要的就是“棒喝””,只是根据这个,认为稍偏激而已。我只是觉得是“需要”而不是“十分 ...

在当下的文学论坛,真是十分需要。时下的文学论坛不仅作品良莠不齐,而且回复千篇一律说好好。作者老虎屁股摸不得,谁说了缺点,就似乎是别有用心,这种文学批评的现状,令人堪忧。真的是这些作品十分完美到无懈可击?还是我们少了说真话的勇气,或者作者少了敢于直面自己缺陷的勇气?无论是谁,无论谁的大作,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甚至是错误,有些恐怕还是比较大的问题。尤其是对绝大部分的初学者,一般的文学创作爱好者更是如此,便是许许多多的所谓精品,也是漏洞百出,可究竟有多少人在实事求是,而且十分尖锐地指出来?
34#
发表于 2017-5-26 14:29 | 只看该作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赞美都将被海浪淘尽。然后真正的批评不会,比如有一天我收到一个短消息写着:”往实里再扎扎,别停留在温情的表层。”忽然很顿悟,我也不会忘记。
35#
发表于 2017-5-26 14:30 | 只看该作者
不吝惜大词很词一味的忽悠,往往杀人于无形。
36#
发表于 2017-5-26 14:40 | 只看该作者
有底线的批评将伴随文学向前。
37#
发表于 2017-5-28 20:26 | 只看该作者
文学批评要中肯。
38#
发表于 2017-5-31 08:07 | 只看该作者
精华理由:文学的真诚就是这样产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使我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点评

此文精华后,被更多文友确认文学批评就是对文学现象的批评,容易以讹传讹。  发表于 2017-6-16 00:23
原文及跟帖,错误理解文学批评中的“批评”含义,首先要知道古籍是竖排版,批注写在书眉,所以批,就是眉批;评,文章开头和结尾的述评和总评。简言之:文学批评是对文学的研究、评价和解释。不是现在的“批评”之意  发表于 2017-6-16 00:21
狭义的文学批评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是文学鉴赏的深化和提高。不是现在语意里的“批评”。厘清误导,有利于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  发表于 2017-6-16 00:19
39#
发表于 2017-5-31 08: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阅读了——人心内就是这样,有的时候就难以理解的,而文字永远是那样的纯真无私和透明,一目了然。心有灵犀……
40#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15:0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版主精华鼓励
41#
发表于 2017-6-16 00:58 | 只看该作者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7-5-25 08:17
原文不知道,但是这篇商讨文学批评的文章,是很好的杂文。

毛纶父子修改过的《三国演义》的流行,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反而较少受人注意,有少数研究工作者甚至把毛本《三国演义》作为研究罗贯中思想的依据,从而造成了某些误解。例如,有一种看法,认为罗贯中从尊刘抑曹的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一味丑诋曹操,极意美化刘备。但在实际上,这恐怕是把《三国演义》中所体现出来的毛纶、毛宗岗的思想,与罗贯中的思想混淆起来了的缘故。(以上为百度)不仅是《三国演义》,现在流行的四大名著版本都是经过文学批评家加工后的。包括《金瓶梅》等。在普通文学爱好者中普及正确的文学批评观念,不以讹传讹,其难度主要来自于这种想当然一直是绊脚石。反对了你“认为”,请理解。
42#
发表于 2017-6-16 09:04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7-6-16 00:58
毛纶父子修改过的《三国演义》的流行,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反而较少受人注意,有少数研究工作者甚至 ...

我记得一个调解节目里,一女当事人对于前男人曾经的一句承诺穷追不舍,说他当初发过誓,承诺过要与我天长地久。调解员说如果总拿一句所谓的誓言当真经,那是要死很多人的。
43#
发表于 2017-6-16 09: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7-6-16 09:48 编辑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6-16 09:04
我记得一个调解节目里,一女当事人对于前男人曾经的一句承诺穷追不舍,说他当初发过誓,承诺过要与我天长 ...

是的。大学生跳楼了,偏执的错误观念“是要死很多人的”。文学成人少误认多,也就理所当然了。
44#
发表于 2017-6-16 17:02 | 只看该作者
我倒是觉得,作者不是老师,没有义务去科普正确的概念,尤其是对于这个类型的文章来看。
45#
发表于 2017-6-16 19:09 | 只看该作者
慕寒 发表于 2017-6-16 17:02
我倒是觉得,作者不是老师,没有义务去科普正确的概念,尤其是对于这个类型的文章来看。

很对,文学爱好者不需要懂得文学常识,更不用产生正确面对文学批评的观念,勿论文字学常识、文学审美、创作规律和艺术手法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00:40 , Processed in 0.04588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