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慕寒 于 2017-6-1 11:38 编辑
总觉得把想说的话都写了,但是回头读读,又觉得没说到点子上,求各位老师吐槽指正,本人大心脏,欢迎拍砖!
5月29日,新闻爆出孔令辉欠新加坡某赌场200余万人民币,被追债。当天,孔令辉微博发布声明称自己被亲人连累,本人并不知情。
5月30日,官方决定召回正在坐镇杜塞尔多夫世乒赛的女队主教练孔令辉进行调查。
作为教练员个人,国外赌博没什么过错,欠债也是个人的事情,但是,这位孔指导,是有国家公职人员,还是dang员,这样的行为,有欠妥当。
孔令辉微博声明一出,新进国乒女队教练员肖战即转发并声称“清者自清!不要被混淆视听,更不要让有心之人得逞。赢得冠军就是最有力的声明!”。第二天,国家一队退役球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双冠军、现任江苏省队教练员陈玘即在微博表示,“都不用理会这些人,没事儿找事儿!唯恐天下不乱!关注世锦赛,祝比赛顺利!”。
如果说,陈玘的声援是半遮半掩,那么肖战就是赤裸裸的唯金牌论。抛开事件本身未经调查不谈,孔指导做得对不对不谈。金牌能否成为一面挡箭牌?这显然是不行的。
但是为什么两位国乒教练、包括孔令辉本人,出了事情第一想到的是金牌呢?
也许,他们的成长、生活环境里,除了金牌,没有其它,金牌是天。伤病就医采取就近原则、身体有问题找封闭、甭管轻伤重伤就是不能下火线,这些似乎是国乒的传统了。在他们眼中,金牌代表国家荣誉,没有什么比让国歌奏响、国旗升起更加了不起的事情了。正因如此,牺牲自己的打法体系,全力以赴当陪练,模拟国外运动员的打法风格;在役老将传帮带,将自己的“绝活儿”传给小将,同时还有面对小将的挑战与冲击;到了年龄,为了金牌,还要坚持坚持再简直,直到把同龄“外敌”耗到退役……这些现象,在国乒队屡见不鲜。
这样的氛围,这样的环境,要说金牌是他们的天,也不足为奇。我们可以说金牌不是唯一,可以觉得他们的视野有些狭隘,但是我们不能不敬佩那些敢于追梦的赤子之心,不能不为了那些默默无闻的甘愿奉献而感动。他们的梦,和追求,也许站在局外的我们不懂。
讲到这里,并没有为孔指导和两位声援者开脱的意思,事情尚无定论,我等只能吃瓜围观。其实,除了奥运会,大部分人并不能了解乒乓球世界杯、世乒赛的意义。甚至亚锦赛女乒丢金,都没有引起更大的舆论水花。
中国乒乓球队雄霸世界乒坛、视冠军为囊中物、让各国乒乓球运动员闻风丧胆的同时,他们面对的,还有国内市场的冷漠。乒乓外交热潮褪去,“国球”之说渐渐无人提起,过于封闭的圈子,过于难以出头的职业前景,过于低迷的市场,让乒乓球在中国渐渐门庭冷落。
一方面,一群人一腔热血,抛弃一切为金牌;另一方面,群众慢慢认同,金牌不代表国家荣誉。热血数十年,用整个青春来挥拍,却没有换来想象中的掌声欢呼,我想,在失望的同时,国乒要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转型,如何让更多的人,放下球拍的时候也能有饭碗可端。当然,不仅是国乒,体育项目都应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金牌,对大部分人来说,真的不那么重要,也许仅仅只是赛后几天之内的谈资,但是对于那些为了这个目标付出了一切的人,金牌,也许就是一切。有个运动员曾说,如果可以拿到2020的金牌,那么用健康甚至生命去换,也是值得的。当我们站在一个看客的角度,用自己的经历和眼光,去衡量这些金牌,也许就是跟他们在用两种不同的语言对话。
我们尊重每一位竞技体育运动员对于职业生涯顶尖认可的追求,我们也同时祝福他们,有更加精彩的人生。金牌很重要,这体现了一个运动员职业生涯的毕生追求;金牌也不重要,每一个看客都不能用别人的金牌证明自己,国家的公平正义法制民主也不体现在金牌上。金牌不是挡箭牌,同时也不是看客们敲敲键盘就可以弃之如敝履的工具。
附一个中新网新闻的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