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337|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的流生思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11 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17-6-12 19:03 编辑

                                          我的流生思维
                                           ——凑趣高考

    上高中学理科的儿子有次为一个事情跟我争了一会儿,最后没啥结果,他脱口而出一句话,说我是典型的文科生思维,经常会有一些弱爆了的想法。


    这让我想起了另外的一件事。某次我在一个还算正式的场合开会,领导在上面用他那极富逻辑性的理科思维论述着他的意见,我和邻座的一个同行山高水远地闲扯。那哥们忽然也来了这么一个问题,你是学文科的还是学理科的?我一愣,我只听说男科和妇科,还有文科和理科?他到底没憋住笑出了声,招来了不小的回头率,那个学理科的立马一本正经起来,我顺道也把腰直了起来,装作啥事都没发生。


    我当然不懂什么男科和妇科,但是,我也的确不是什么文科和理科,如果非要正经地回答这个问题的话,我既不是文科也不是理科,因为上学分科至少是读专科以上的事情,我没经历过那个,在文科生和理科生之外,我只能属于剩下的那个门类,我把它称为流生。


    我就是一个高考之前的流生。非要帖标签的话,我的思维就应当归结为流生思维。


    没参加过高考还能有碗饭吃的,多半和我一个款式,无非是初中的时候成绩还好,中途遇到了中专和中师截了一个道儿,抄了一个铁饭碗儿,也算是衣食不愁。经年之后,忽然发现当初那拨成绩还不如自个儿的家伙们反倒因祸得福,多半考上了大专、大学乃至于名校的,再过几年,当官的当官,发财的发财,至少也能留在城市,抑或是找个当官的老丈人捡个娇滴滴的城里姑娘,下一代基因突变,彻底逆袭。反观自己,怀才不遇啊!境遇坎坷啊!悔不当初啊……等等,颇有以泪洗面的闺中情态。


    这当中有不少是因家庭经济跟不上的,多少有些令人同情,实际上,这只能是寒门子弟的选择,原因很简单,早工作早独立,也是常规思维,不是什么罪过。我却不完全是这个原因,我家姐弟二人,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父亲在镇子上有个加工厂,供养个大学生绝对不在话下。他的顾虑是担心以后我的学习有变化,要是考不上大学岂不亏死?再者,他不大愿意把唯一的男孩放在外面,就在眼前晃悠的好;还有一个他心里的小秘密,他指望着我回家之后,讨个农村姑娘,那样的话计划生育就松一点,没准能生俩娃,生男孩的几率就大一些——他从来不说这个,但我的洞察能力早就瞄到了他这个不大见光的想法。当然,也没有什么好指责的,原本落实在地方上变异的计划生育执法就是有些扯淡的事情,再者一个农村大爷有些局限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你可能会问我当时怎么想的,我那年十四周岁,是个还没长开的孩子。


    然后,就这么悠悠地毕业,悠悠地回到农村,悠悠地晃倒现在,如今悠悠地抽烟喝酒扯淡,终于把眼袋悠出来了几厘米,把脑门上悠出了一堆白发,至于今后,那就接着悠吧!


   我的一帮同学如今也都是丢四本奔五的年龄了,当然,和全天下所有的同学一样,成长是什么?成长就是分化。这拨人也成功分化了:当官了,发财了,考研了,读博了,离婚了,续娶了……这都是台面上的情形,背地有没有傍大款、包小三、违法乱纪那就不知道了。不过这也只是少数,大部分和咱一样,奔赴在祖国的广袤的田野上,和拖着鼻涕的农村娃娃们战斗着,或者说是彼此消耗着(因为现在还在农村上学的娃儿基本上就是在消耗,无论是自身条件还是家庭条件好点的都进城了),精力转向了自己或者是他人的孩子上了。


   有段时间,估计也是曾经的中专生,现在混好了,回想起自己不堪的经历,开始控诉了。我就记得一篇网文《一代中专生的悲情:我那么优秀,却只能生活在底层》曾经火热地流行在我们圈子里。相似的经历,中肯的分析尤其那里面涌动的对于这拨人真诚的同情让我的同学校友们感同身受。我那几天手机一开,眼都炸了,但是我轻轻地扫了一个大概,没有任何只言片语。


    同样,每逢高考季,两个话题:一个是类似于高考的感受,有痛说家史的,也有端碗鸡汤的,都有话说;还有就是高考作文,就从来没说过好。这个时候,我类似话题的兴趣也是越来越小,无奈有时为凑个谈资顺道看看,最主要的是自家的小崽子也快高考了,多少还是会留意一些,不过,不论对错。


   好像是8号晚上,我抠手机玩,抠出了这么一行字:有没有参加高考,有没有考好,都不影响你脚踩大地,仰望星空,问题在于你是否足够努力或者说你运气是否足够好。这一行字抠完之后,我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这句话里有没有唯心的成分,我自己有没有当真跳了出来?回答是肯定的,不惑之际,我已释然。


    我们紧盯着高考,无非是时间太过长久的患得患失。按照所谓理科生的直线思维来讲,因为错过了第一步,然后便丢失了第二步、第三步,我们现在不大认可的境遇完全是因为没有高考导致。可是事实上是这样吗?显然不是,人一生那么长,怎么可能会因为一张试卷定夺,它仅仅只是一个起点上的差异,有影响但还不至于只是一锤子的买卖。现在心急的家长喜欢说什么起跑线,说竞争有多激烈,早期的鸟儿有虫子吃等等,都有道理,但是我们又都在无意中忽略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起跑当真那么重要吗?没有的。也就是开始那么一小会儿跑得拥挤,接着就三三两两地掉队了,这个世界上的人大多都是说说而已,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很少,况且还有跑错方向的,你要是坚持,在后半程的路上是很寂寞的,问题是你能不能坚持,你做不到,干嘛埋怨高考呢?还有,早期的鸟儿是有虫子吃,可是你为什么就偏偏是鸟儿而不是虫子,虫子比鸟多多了,虫子的冤枉跟谁说去。


    我没有取得所谓俗世上的成功一点都没有什么心里负担。应该在很早以前,我就觉得性格和命运之间虽然不是绝对的对应关系,但是影响是很大的。我相当佩服一个同学的毅力,我们当时不学英语,可人家毕业之后,他一年过英语四级,随后两年考研成功。还有一个哥们,据说一边当着老师,一边直接奔高考去了,第一年考文科不行,掉头第二年考了个理科,全市第三名,要知道我们几乎就没怎么上过高中的课本哎!一般人行吗?不行的!吟风弄月、伤感人生,人人都能鼓捣几句,像那般的头脑风暴是刮不动的,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的非常毅力还有天分所决定的,没有什么可比性。


    再者,我了解那拨有志青年当中不少人的拼搏历程,当时,他们几乎是把学生搁置不管的。从早上咽下最后一口饭开始就手不离书,上课时间需要学生去喊,课上得不知所云,更别谈什么备课和批改作业了。几年下来,学校领导或者老师同学恨不能烧高香将他们送走。他们的成功多多少少是以牺牲部分学生的成长为代价的,只不过现在混好了,也就变成了励志传说了。我妻子初中时候的老师现在据说已经是国内小有名气的数学界领军人物了,但是她不认可他的教学,妻子说自己教书比那人至少认真一万倍。当时的农村,师资严重缺乏,每个老师的工作量是非常之重的,我自己的经历是尽管我还不算认真也几乎没有什么空闲的时间,指望每天晚上挤那么点时间去对付一场轰轰烈烈的高考或者考研读博可能性为零。而对于学校来讲,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个年轻的专业的老师,结果盼成了学校的多余人,究竟是教育之殇还是人性之殇?


    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了。这注定是一个很难两全的事情,教育需要人,每个人又需要更大的舞台,谁能掰扯得清楚?只是我们在全力美化成功人士的同时,尽量垂首瞟一下真正站在教育最底层的平凡人,他们许多人没有成功并不完全是因为能力和运气,有的是因为良心和灵魂在起作用,你现在吃肉你慢慢消化就可以了,就不要再使劲地搭嘴。


    假使我这种毫无头绪的思维因为其发散而被称为文科生思维的话,那么我再延伸一下,就是我们这一代中专人其实现在并不是最糟的,将来也不是最糟的,我们只是一个很正常的际遇。我们之前的更多的知识分子,一句话就背井离乡,从城市谪居农村,意气风发,干劲朝天,他们在农村待了十年二十年,有得彻底扎根。他们和当地的极少的高中生、初中生组成了我们的民办老师队伍,乡村医生队伍,还有电影放映员等等,半生耗尽老来尚无着落。我们自然会对他们报以同情,可是问题的另一面是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就会脱节,我们的乡村医疗就无法保证,他们以微弱的文明之光让农村的孩子早一些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他们有着不可替换性。而他们绝大多数连个考试的机会都没有,谁替他们喊冤?能不嫌弃就不错了。


    对于知青政策,尽管相关的书籍我看了不少,但作为后辈还是不大好评说,只能讲有历史原因,局外人和当事人看法是不同的。把这件事直接划到高层领导上也不大准确,是在单线条地看问题。每个人都是时代当中的人,他们可能有些遭遇,但的确福泽了更多的农村人,尤其是孩子,是播种者,随后就应该有一批人去继续拨这个灯芯,比如我们这些虽然读书不多但是毕竟是接受了系统教育的中师生和中专生。


    这是我们存在的合理性。


    同样,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当真就能欢呼雀跃人人幸福吗?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们的下一代可能比我们更悲情。就拿读书来讲吧,人人都能上大学,读书的区别意义仅仅局限在少数的一些名校上,又与大众无缘。如同我们这一拨人,很多人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原始学历是中专和大专之类,他们将来更不愿意提及自己上的是哪些大学以及所谓的大学。而且,他们就业渠道非常狭窄,毕业即失业,初出校门时还能大口喘气,几趟公务员一考,几个工作一招瞬间就能蔫吧。至于创业,那多半又是个美丽的笑话,没有启动资金,没有圈子的庇护,也就扑腾两下偃旗息鼓,最后的结局是啥?是打着创业的幌子不务正业而已。


    而且,这一代孩子因为从小养尊处优,是个人形就觉得自己是个帅哥,是个丫头就都叫美女,在形体可以美颜之后心理继续美颜以求自我安慰,成天抱着个手机,深陷“巨婴”的瓶颈,能不能走出来真要看造化。


    况且,我们谁都默认但不大甘心的一个事实是,即将到来的时代是个社会裂变的时代。在经过了几十年的财富积累之后,社会的分层已经清晰,已经形成的阶层逐渐固化下来,从下层挤入上层,抑或是从上层掉到下层的可能性都越来越小。第一批富裕起来的人可能还只是暴富,还存在着诸如“五世而斩”的情形,而如今的富豪们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文化储备和人脉保障,他们深知教育重要性,他们在抢占社会财富的同时更急切地抢占着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在钱多的前提下,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健康和下一代下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事实上,他们做得相当成功。


    这不是什么宿命,这是科学,也是富人起码的精明。洛克菲勒家族、摩根家族至今绵延不是他们的基因总是那么强大,曾国藩家族、梁启超家族以及西方文化史上的赫胥黎家族也都不是什么奇迹,他们突破了我们的另一个版本的“历史周期律”,渠道是财富加教育。


    中国现在的富豪们也是例证。柳传志的女儿柳青,宗庆后的女儿宗馥莉,碧桂园杨国强的女儿杨惠妍都是名校的背景,属于顶级的精英;即便是一天到晚都不安生的王思聪也很会利用自己的财富和因财富而累积起来的人脉网络大量的顶级人才,保证了自己的风生水起;再者还有那些不愿意在媒体面前露面的大佬们的孩子,比如马云的儿子,李彦宏和马东敏的孩子,潘石屹的孩子,他们怎么可能会差到哪儿去?


    反观我们绝大多数的孩子在“全面发展”“快乐教育”“个性成长”的美丽废话忽悠下,吃不得苦,受不得气,动辄跟老师家长同学们干仗。绝大多数的孩子要么上个二本三本或是大专高职,美其名曰上大学,实际上是继续呆在下层,为着顶层的孩子打工做体力和思想上的准备,将来为城市的美丽挥洒汗水,送牛奶、跑快递、扫大街(我不是对这些职业有所歧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我说这是个阴谋论有些夸大,但是,不是这么回事吗?他们掌控着资源,操纵着城市的房价,你能有几分机会?你的孩子还能有几分机会?


   这些孩子可能也会很优秀,但是,他们的境遇是考上了大学又能怎样?买得起房对付得了丈母娘吗?一个乡村里走出来的北大学子不见得能在北京捡破烂大爷的女儿面前直起腰,因为大爷家回迁了两套房子是他五百年的工作换不来的,这就是操蛋的现实!何况,又有几分机会考上顶尖的大学。


   我老娘看我儿子上学辛苦,就对别人说我们当时能考上学校是因为别家孩子不学才给我们留了条路,现在的孩子上学才叫真辛苦。所以,即便我只是一个小学老师的身份,但我时常觉得比现在孩子们幸运。


   弗朗西斯福山在九二年的时候写过一本书,叫做《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他因为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就觉得历史将会终结,观点争议很大,那事关政治我们不谈。但是最近几年写了一本《最后的人类》,却颇受好评,他不仅仅认可了社会分层和阶层的固化,而且认为将来改变历史的只能是科技,包括分子生物学和人工智能。今年人工智能战胜围棋天才,让他的理论与正确之间又近了一步。至于我们始终认为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人类是因为人工智能没有感情,是受人操作的,这显然架不住现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验证,如同周濂所说,其实所谓灵感不过也只是反复训练过后的自然反应,至于快乐和忧愁从生理学上的解释通过技术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我们还可能会说机器人不会写小说和诗歌,在理性思维者的眼中,一来这些东西实在是没有什么用途,其次只要愿意人工智能肯定会搞定。


    我的问题是,这些资源只能会是属于谁?身上长了一个癌细胞可以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克隆而痊愈,一般人能玩得起吗?未来的世界对于普通的孩子来讲,真的并不是那么可爱。


    对于有志青年来讲,趁阶层之门尚未彻底封闭之前,你似乎还有一点点机会,这个狭窄到不能再狭窄的渠道中至少包括高考。不过,你得有足够的拼搏精神加上还算不错的运气作为保障,那将会与快乐无缘。


    历史并非永远向前的,就像不是每个人都会越来越好一样。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既然知道了过去和未来都不大可爱,那么无论什么样的境遇也就应该力求云淡风轻,少些遗憾。人生没有如果,如同你永远不会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惦记着他处的风景,可能就会错过了自己的拥有,毕竟我们还没到一无所有的境地。


    回到一开始我和儿子争论的那个问题,我说既然分子生物学已经证明了二十万年以前所有的人类都来源于同一个非洲母亲(也即线粒体夏娃),那么这个母亲是怎样生下第一个孩子的呢?儿子怀疑我的智商,有凑我的冲动。


    进了小区,我看着保安,告诉儿子一个段子,这世上有三个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到哪儿去?足够高大上吧!谁说的最多,就是眼前这几位保安。


   儿子几乎崩溃。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6-11 17:38 | 只看该作者
老爸的希望和你的经历和我相似。
人工智能早几年已经能够写诗和小说了,看看机器写的清平乐《咏菊》:相逢缥缈,窗外又拂晓。长忆清弦弄浅笑,只恨人间花少。黄菊不待清尊,相飘落无痕。风雨重阳又过,登高多少黄昏?
曹植还没伸脚,它就原地成诗了。
3#
发表于 2017-6-11 17:4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阶层明显也不错。这样至少可以节约社会资源。阶层已经出现,不承认,反而让许多人产生不切实际的梦,他们为这个梦浪费了大量精力和物力,最终还在原层晃悠。
4#
 楼主| 发表于 2017-6-11 17:45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7-6-11 17:38
老爸的希望和你的经历和我相似。
人工智能早几年已经能够写诗和小说了,看看机器写的清平乐《咏菊》:相逢 ...

这情形也算有代表性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17-6-11 17:46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7-6-11 17:41
其实阶层明显也不错。这样至少可以节约社会资源。阶层已经出现,不承认,反而让许多人产生不切实际的梦,他 ...

许多事情真要是整明白了,也就没多大意思了。北岛那时候还吵吵:我不相信,现在连个北岛都没了。
6#
发表于 2017-6-11 17:57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最后,我也崩溃了。
7#
发表于 2017-6-11 18:27 | 只看该作者
读这一孔理论,俺跟你儿子一起崩溃。
8#
发表于 2017-6-11 18:31 | 只看该作者
你这情景真和俺有点相像啊,农村人混出头不容易。知足常乐吧!
9#
发表于 2017-6-11 18:38 | 只看该作者
有没有参加高考,有没有考好,都不影响你脚踩大地,仰望星空,问题在于你是否足够努力或者说你运气是否足够好。

这句话说的现实。能参加高考是在挑战自己,考上了是一种幸运。但 是否能很认真很努力的走完大学之路,脚踏实地的走上人生之途,就看自己的悟性了。
10#
发表于 2017-6-11 18:5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之前的更多的知识分子,一句话就背井离乡,从城市谪居农村,意气风发,干劲朝天,他们在农村待了十年二十年,有得彻底扎根。他们和当地的极少的高中生、初中生组成了我们的民办老师队伍,乡村医生队伍,还有电影放映员等等,半生耗尽老来尚无着落。

如果不是这一部分人才的自我牺牲,恐怕也不会造就那么多如“祁同伟”那样的学霸们走出乡村,走向城市成为社会的主流人士。无论是根正苗红还是以权谋私,必定他们走出了自我。但也是在站在那些生活在最基层的人肩膀上才显彰出来的。
11#
发表于 2017-6-11 19:04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有志青年来讲,趁阶层之门尚未彻底封闭之前,你似乎还有一点点机会,这个狭窄到不能再狭窄的渠道中至少包括高考。不过,你得有足够的拼搏精神加上还算不错的运气作为保障,那将会与快乐无缘。

一孔老师以锐智的目光分析人生的进与退,得与失。人生没有如果,走上一条路,就会向着既定的目标行进。惦记着别处的风景,可能就会错过了自己的拥有,毕竟我们还没到一无所有的境地。欣赏一孔老师这淡定中的释怀。赞同老师的观点!
12#
发表于 2017-6-12 08:35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流生啊,我也是流生思维啊,只是思维没有这么深而已。
早年的不甘,到后来的释然,再到如今的超然……说起来简单,其实是个很煎熬的过程。
只有一点所见不同:留在城里借娶个娇滴滴老婆改变命运者,那个老婆未必长的都是娇滴滴的,只是性格可能是娇滴滴的……我见过两人,原来女方主动追都不同意,后来在下层受气受不过,又同意了,结果……就平步青云了……
13#
发表于 2017-6-12 08:55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是对这些职业有所启示(歧视)~
看到最后,我也崩溃了,再翻回去瞅瞅~先占个座
14#
发表于 2017-6-12 08:59 | 只看该作者
一孔老师多少还算是一个流生,多少还冠了一个名。
那我算个啥呀:L
15#
发表于 2017-6-12 09:00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最后,我彻底崩溃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00:44 , Processed in 0.16980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