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4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一个人做点坏事并不难(4)四、销赃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22 0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港 于 2017-6-22 09:32 编辑

                      四、销赃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县道如果不进城继续下行,就会并入另一条通往平原地区的另一个县的县道。平原的县通常都要比山区或半山区的县富裕,他们会买得起小拖拉机,而且也需要用来耕地或者搞运输。这个相邻的县相距大约有一百多里路。

    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嘛。这一百多里,他驱车带着姐夫和那辆破自行车,刚偏晌就赶到了,县城外面的集市,包括在路上买油加油的时间,当时的柴油价格论斤不论升,农柴每斤为六分九厘五。呵呵,只从开天辟地有了两大巨头(中石油、中石化),柴油价格高歌猛进超国际接鬼,还时不时出现加油难。

    马克思说过,从商品转化为货币是惊险的一跃,这一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生产者本身。同样,从赃物转化为现钱是更为惊险的一跃,如果不成功便成仁。销赃绝对是一门科学,充满睿智深邃。如果说盗窃需要本科学历的话,那么销赃至少要求硕士研究生水平,而且还必须是统招绝对不能是在职攻读。

    之所以要舍近求远异地销赃,是出于以下三点考量:中国特色,最怕协调,尤其是两个省的两个县之间,通常这种协查都会无疾而终,尤其是偶发案件。再就是这是个集散地,周边很多地区都到此来买卖。第三嘛,他曾经来过,当然不是销赃,只是好玩。请记住销赃的三原则:跨区域、有买家、还熟悉。不过,是你熟悉环境而不是环境熟悉你,否则,……

    在加油的时候没忘记花了三元钱买了个摇把。没有摇把的拖拉机就像今天去兜售没有车锁的车一样。

    计划经济时代最大的特色是匮乏,什么都缺乏,以至于有的砖家曾断言:过剩是资本主义的颓废而短缺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所以,票证几乎无所不在。馒头要粮票,衣服要布票,煤球要煤票,火柴、闹表、收音机……要工业券,但是,还得要钱。因此,最滑稽的事情是,尽管这些票证都是无价证券,但是都有自己的以人民币为单位度量尺度。举个例子,想买个棉猴(时髦时装,那个时候),棉花票用完了。这好办,私下里加钱啊,就像现在的高考,差几分,怎么办?好办,加钱啊。买拖拉机需要指标和批文,这反而刺激了二手市场的繁荣,在那个平原县城的边缘逐渐的骡马市场自发组成扩充了拖拉机交易。旧拖拉机是很抢手的,尤其是几乎是崭新的旧拖拉机。

    一个农村中年人(队干部,通常是大队支书)领着一个开拖拉机的知青是潮流的,没人怀疑。陆续有人围拢过来,又散开,断断续续有人出价,最高出到了三千元,也就是新车的价格,但是主谈的姐夫,偷偷地用眼角余光瞟了一眼,他轻微地摇摇头,姐夫按照预案,旋即提出要五千元。这是在敲诈!来人终止谈判,愤愤地走开了。这么好的价格为什么不出手呢,姐夫心里存疑,但是姐夫知过就改,再也不打问心中的困惑。而他,是清楚原因,因为这个买主是本地县的(交易市场所在县的)。他在等,直到日头开始西斜,终于等来了所要等的人。一个风尘仆仆急冲冲黝黑的身上打满补丁的中年人,怯生生几乎不抱什么希望的凑了过来,结结巴巴地打听一下价格。按照他的指导,在路上反复演练过那样,姐夫王顾左右而言他,旁敲侧击很快就套出了来人的何处,是更远处的另一个县的村庄,连他也不知道的村庄(闲暇时看地图是他的爱好之一,虽然绝大部分地区他永远无缘无法涉足),但是在来人炫耀的自我夸奖中,他知道在他们村子附近有煤矿,而且来人买拖拉机并非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毛主席语录),而是为了搞副业,下巷道拉煤。他放心了,以几乎看不出的动作,微微点点头。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价格。来人很寒酸地解开衣服,露出怀里的钞票,只有两千元。讨价还价是个很冗长的过程,姐夫要求两千五,买家砸锅卖铁也只有这两千元,最后,反复协商,以两千一百八十元成交。买家交上这两千元又解下了腰带,布做的腰带,用牙咬开了缝线,夹层中还有最后二百元。请记住,百元大钞是八十年代才开始发行,那个时候最高面值是十元,工农兵,数到第十七张的时候,就数不下去了,又开始磨叽,最后给了一个炼钢工人(五元)握手言和。2175.00元,一台9.5成新的拖拉机的成交价。这个价格有点偏低,买家会认为占了便宜,占便宜卖乖的事儿,有,但很少。买家是隔壁的隔壁的县,是平原县,比较富裕,拖拉机虽不普及,但却不稀罕,多一台少一台,不会令村民啧啧;之所以前面一个主儿出到三千还不卖,那是因为这个主儿是邻县,可能会到咱们县去收购点土产,开着拖拉机。尽管被发现的概率,哦,概率就是可能性,嗐!就是被抓着!不大可能,但是咱也不能冒险啊。而那个买家是用来拉煤车,在巷道,就是地底下的洞子里,整车进去绝不会囫囵的出来,报废拉倒。绝对没有被找到的可能。再说啦,那个隔壁的隔壁的县是隔壁的省,跨省追捕?为了一台拖拉机?……虚心的姐夫被上了一堂课。

    销赃的最高阶段是确保赃物永远不被发现,失主和公安。那个年代的优越之处在于,拖拉机等,还没有那麽多的收费单位,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文件材料。二手货,就是钱货两讫即可。再说啦,当时盗窃拖拉机的绝无仅有,就有点好像现在有人偷飞机多少有点匪夷所思。是啊,眼下,有谁听说过某某航空公司的波音被盗了呢。

    回去的路上,姐夫骑着那辆破自行车带着他,每经过一个村镇,都要停留下来,到村里的供销社(相当于现在的杂货铺、商店)买一点零零碎碎的日用品:肥皂啦、毛巾啦、油布啦、火柴啦,等等,每次都是用一张大票,十元的大票。当年的火柴二分钱一盒(每盒一百根,亲眼目睹过老乡买火柴时,把盒中的火柴倒在柜台上一根根地计数),卖火柴的时候,姐夫(当然是在他事先的指导下),颤巍巍地翻出来衣服口袋,在小土坷垃碎烟末之中,找出珍贵的一分钱,然后无奈地“饥寒之色可掬,抑天长吁”,敞开怀,从贴身的汗褂儿掏出一个叠的整整齐齐的小布包,打开,里面有有一张,只有一张人民的币,十元。姐夫试探地询问掌柜的,能不能用一分钱买半盒火柴。售货员看穿了乡下人的狡黠,凛然拒之,告之,有足够的零钱可以找开!于是乎,一盒火柴伴随着一把零零碎碎的毛票,姐夫回到了躲在村外掰去棒子的包谷(玉蜀黍、玉米)地中的他,将零碎的票子交给他,再拿回一张大钞,然后在下一个村庄,如法炮制。

    交通沿线的村中来个邻村的外乡人,尽管不认识,但不会引人注目更不会有人记得。不过,要是个知青,城里人,很引起短时间的骚动,总会有愿意八卦的老娘们相互探听,这是那个村的哇?当年这些村庄还保留着古老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除了下乡的干部,来个城里人就和如今个别还没有引进外资的落后地区看到老外那样。所以,他很谨慎地留置在村外。

    这样如此屡次三番的重复,使得姐夫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大。这些当然都是所需用品,可咋不就一站式办齐呢?多啰嗦啊;换了这么多零碎票子,多麻烦啊。唉,知青长叹了一声。耐心地解释原因。首先,在任何一个村子的供销社,一下子买走几天的营业额(还得假定能配齐货,记住,那是个精神原子弹处处爆炸但物资却极其匮乏的年代,卖方市场),如果有人(例如公安)询问,是可以回忆起来的,在平素里都是毛八分的交易额(多为盐巴、火油等)的情况下这种大宗买卖毕竟很凤毛麟角的呀。再就是,咱筹措资金,就是搞钱啊,为了啥,不就是为了缴纳医疗费,就是给医院送钱嘛。医院很贪心也很多心啊。要是破衣烂衫的山区老农一下子掏出整整齐齐厚厚的一搭子钱,十元大钞,绷紧阶级斗争这根弦,医院收下你的钱回头就会把疑虑报告给“群专”(群众专政指挥部,文革中的组织,类似城管,不过要牛X得多,不但可以抓人打人还可以定罪收监)。反过来说,要是哆哆嗦嗦从褡裢中摸出一包零碎的破烂的脏兮兮的小票子,大家都会以为那是穷帮穷,发扬阶级友爱的结果。知青对姐夫,复员兵、村里的民兵连长谆谆叮咛,不要过早暴露我军实力啊。早年抗战期间,彭德怀彭大将军发动百团大战,虽然歼敌两万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战绩,震惊中外。但是也过早地暴露了我军的实力,“刺激”了敌人,引起日伪军的注意,导致日寇转移主要作战方向,进行了更加残酷疯狂的大扫荡,致使我军损失严重啊。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谨小慎微防人算计。虽说不招人妒是庸才,但是可以不招妒而自己做得招妒,那就太傻了。总之一句话,做事要不落痕迹。尤其是所坏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姐夫感慨,自己还是读书少了,虽然在部队的时候,肯定学习过“雄文四卷,为民立极”(郭沫若),但可惜,没有学用结合到怎样卖掉和如何使用偷来的拖拉机的赃款上。

    即使是阶级不复存在的今日,斗争依旧。要是几个民工打扮,带着满身的水泥砂浆,灰头土脸,昂首走进天上人间,跟手摔出厚厚一叠崭新联号的大面额的美钞或欧元或英镑,指名要头牌花魁作陪打炮,估计是嫖不成的,妈咪会偷偷报警,以给相好的警官立功受奖的机会。所以说,盗窃有风险,花钱需谨慎。

    沐浴着西下的夕阳,他和姐夫带着沿途各点所采购的物品离开了公路,拐上了进山的羊肠小道。之所以不再沿着公路前行是出于两个原因:当时的公路都是穿村而行,大致上讲,越是靠近那个隔壁邻县,交通流量相对来说越大,反之亦然。正值秋收结束,一年之中最闲暇之时,无论批林批孔的政治风暴多么猛烈,仍打不破乡下闲散的日子。众多的乡民,围拢在一起,缩手袖间,懒洋洋地蹲靠在南墙跟下,吸着旱烟,无聊的扯淡家长里短。过路的任何的行人尤其是偶尔偶尔出现的车(含拖拉机),会引起短时间的骚动。那时节,虽然中国人民翻身当家作主已经二十多年了,一代人已经长在红旗下,但是古老的村庄依旧唱着过去的歌谣。生产队里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驴车,和当年支前时的驴车相比只是加装了滚珠轴承和换用了橡胶轮胎。当然,间或会有几台拖拉机作为点缀,藉以批判林彪的“国富民穷”的谬论。他上午驱车经过时,歪歪扭扭拙笨的蛇形会给沿途村民留下印象,如果日暮途穷之时再原路返回,会留下更深的印象,会成为闲谈碎语的话题,会延续好几天或者直到另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出现。虽然在县委大院里长大的他,耳濡目染知道官府的作风,有十分把握这些流言蜚语很难影响到隔壁县拖拉机失窃案的协同调查,但也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啊。在解放战争期间,北平,就在由守转攻的重大转折之际,我党情报战线遭受了一次重大劫难。起因竟然是因为一个国民党特务因为和老婆半夜吵架,一气之下,跑到单位上网监听,结果阴差阳错竟然发现了正在发报的我党的秘密电台。要知道,我党的地下工作者个个都是人杰,对敌斗争经验丰富,考虑问题周全,但是百密还有一疏,预案中怎么也不会想到特务晚上不和老婆做爱反而和老婆吵架,而且还竟然被老婆赶出家门,而且国民党的天上人间夜总会估计这个级别的小特务是无缘踏入的,百无聊赖只好去单位上网,结果给我党造成重大损失。所以,无论什么阶段,谨慎小心永远不为过。

    另一个要转进山区的原因是,天色将晚,尽管“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山区景色的确是很令人浮想联翩,但是他和姐夫都没有伟大领袖的情怀,没有心情领略大自然的魅力没有心思欣赏山景。奔波一天,舟车劳顿,真的有点疲惫不堪心力交瘁。仗着那时候年轻,要是如今,早就犯了高血压了。是啊,该找地方过夜了,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嘛。不过,在何处过夜可是颇费踌躇的。那个年代,自给自足的乡村经济,虽有驿路却少有客栈,连干部下乡都要派宿到农家(著名的“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两个来路不明的外乡人日暮路遥之际,冒昧叩荆扉借住山家投宿,求一暂可栖身草舍,实属不易。当然沿途还有公社,有招待所,但是一想到要介绍信还要登记,唯恐敬谢不敏不及。所以,只能进山寻找歇宿之所了,那里不会有犬吠,不用填写表格还没有民兵查夜。

    现在,露营是很时髦的户外运动,有钱人的消闲。过去,风餐露宿却是乡农山民日常生活。无论是采药或者砍柴或者纯粹是农作,到达目的地耗费两三个时辰并不不稀罕。即使是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大部分时间也是浪费在路途。所以,出外劳作,尤其是捕猎(小动物,例如黄鼠狼、野兔等)时,三五日不归是常事。野外生存既不浪漫也非难事。

    他和姐夫在峡谷谷底之中很快地找到了一个悬壁下的凹洞,趁着落日余晖,姐夫麻利地砍回来一大抱茅草,松松软软散发着清香,胜过席梦思。集市上估衣摊淘来的旧棉被和旧大衣,足可以低于秋夜的凉意。之所以要在谷底扎营,是为了取水方便,潺潺溪流在谷底的乱石之中流淌。在这种以丘陵地貌为主的山区,地表水和泉水或地下水,都只有在谷底才能找到,山坡和山顶是没有的。作为对比,想想三国的马谡和国军七十四师的张灵甫,唉,他们之所以失败,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参加上山下乡啊(呵呵,戏说也。对照,恢复高考后,有题问,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答曰,没有抓农业学大寨)。那个时候,还没有实行菜刀实名制,随身带有砍刀是民俗。

    繁星璨、北斗寂、天地静,苍穹之下的了篝火如同沧海一粟,非常渺小,但是能给疲乏的旅人带来莫大的温暖和安慰。欢快的火舌亲吻着闪烁银色的铝锅底部,熏成炭黑色,水在沸腾。几乎转瞬之间,路上买的两只小公鸡就呜呼哀哉,被放血拔毛开膛破肚,被囫囵投入水中,上下翻滚,等着被大快朵颐。

    趁着这功夫。他要向姐夫部署下一步的行动。虽然我们首战告捷,但是正如毛主席说过的,夺取政权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以后的任务会更艰巨。怎样稳妥的开销,花钱治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他跟姐夫说,他是绝对不能露面的。小县城很小,整个城关区常住也就是不到两万,几乎没有流动人口。他这个“林彪死党”、前县委书记的长子,大概也可以算作“第一公子”吧,呵呵。现行话语,“公众人物”,认识不认识总会被认出。如果发现和他们在一起,会引起街谈巷议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所以,绝对不能让别人、任何人知道其中的关系。只能是靠自己了。

    说实在的,姐夫虽然在外当兵三年,村里也算是个头面人物。但是要在两眼一抹黑的县城里,看病就医,单枪匹马(老丈人和小舅子是无法指望,这还是他们爷俩首次进县呢)闯龙潭虎穴般的医院,自有些胆怯。但是,心里咂摸着知青的言传身教,摸摸怀里的人民的币,又恢复点信心。别样不说,那两千元钱总是真的(当时还没有和台湾搞啥子三通,假币尚未盛行)。只要凡事思前想后,符合身份,低调不要惹人注目,车到山前必有路!

    好!他赞赏姐夫的决心。不愧在大学校锻炼过(“人民解放军是个大学校”-毛主席语录),抱着必胜信念,敢于面对强敌,不惧恶战大战。他循循善诱,耐心指教:历来都是医院大门朝南开,有病无钱莫进来。白衣天使们的良心都是红的,非要病号出血不可。没有钱是不看病的,但是假如钱多了,也看不好病。医院会琢磨着怎样帮助你花掉这多余的钱。虽然住院押金是多退少补,不过补是司空见惯,而退是凤毛麟角,因此,每次医院催缴住院押金时,一定要催缴两遍后(俗话说“在一在二不在三”,要是三番五次拒交住院押金,院方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啊),再磨磨蹭蹭由老丈人去缴纳。要摆出可怜兮兮的样子……这时,姐夫插嘴,这点有把握。老丈人旧社会逃过荒要过饭,虽然风吹散哎嗨哎嗨哟,共产党来了晴了天,依儿呀儿来吧哟,但是看病依旧是座山。可怜相根本不用装,那是发自内心的。总之,要让医院感觉到,虽然筹款有困难,但是还有钱。这样才能有可能把钱花在刀刃上,既不滥用民帑,又能对症下药,因为毕竟病号付得出医疗费。

    虽说是小县城,不过占地可不小,那时都是平房,鲜有楼宇,容积率即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的比值极低。在县医院后面的小巷子里的健康旅馆,是一个很大的院落。房间很多,也很便宜(相对于现在),每天五毛钱。姐夫进城之后,去号一间屋子,位置要偏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尤其是有可能打持久战的时候,不能爷仨都躺在候诊室的长椅中过夜,一定要休息好。列宁同志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不要吝惜,按照他的估计,以井底之蛙的眼光,看病有一千元就够了。就他所知(实际情况如此),县里的中心院,最高病例没有超过七百元的。作为参照,当时的二级工(相当于美国的中产阶级)每月工资为32元5角。钱不是问题,需要顾忌的是怎样花钱才不会惹麻烦。

    那时节,自来水还是高端消费,只有党政机关和家属院以及要害部门和医院才有,连学校都没有自来水。县城里有三口井,水质不好,城里居民只要略微小康,多是买水吃,还记得那位驼背的老者,每日推着独轮车,一边一个汽油桶,大号汽油桶,就是现在路边烤白薯的那种铁桶,自行车内胆改成的放水管,五分钱一担,两桶,水筲。当年没有城管,也没有收费站,所以城外的甜水井只要愿意下力气,肯走上五里路,随便。

    姐夫点点头,知道了。姐夫保证一天挑水两担,一担自用,另一担送给旅馆老板(时称管理员)。厨房,就是灶间,很简单的在室外搭个席棚子。柴草当然也可以购买,一毛钱一担。但是姐夫和小舅子可以轮流到城外的山中砍柴,照例匀出来给旅馆管理员的。是的,姐夫明白,在灶间所炊的食物肯定是杂粮番薯之类,绝对不会有荤腥。姐夫或小舅子会利用上山砍柴或出城挑水之际,在城外做熟,秘密带入……知青非常赞许地点点头,群众的悟性是非常强的。想当初,就是靠着这种群众的智慧,共军土包子战胜了国军洋墨水。

    他告诉姐夫,他要去探望父母。不过因父母是异地两地干校,虽都在周边县,但是奔波下来恐怕得需要两三集(大约两周)的时间。这样,十五天之后开始,从城南出城进山的路口向东拐,大约三里路,有个废弃的磨房,周边乱石滩,人迹罕至。他会从日高三杆等到偏晌午,每日都会去等,不见不散,以了解情况。在此期间,希望姐夫发扬我军独立作战的优良作风,遇事和老丈人小舅子商量,集体研究决定。哦,还有,所有这一切都不要让女人知道,记住,这是为了女人,为了保护女人。这一条是纪律,明白吗?

    姐夫凝睇不语,庄重地点点头。跟手从褡裢中掏出酒瓶子,用牙咬掉瓶盖,倒满两个搪瓷缸子,递过一个自己端起另一个,肃然为礼,一仰脖,先干为敬。

    只有红白喜事才能买的烟卷,有钱了,也买了几盒,敞开抽。牛肉罐头、沙丁鱼罐头、水果罐头……冰箱在民间出现还要自此十年以后,罐头是唯一不需要票证的物品,但也是绝对的奢侈品。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不但是绿林豪杰英雄大侠彰显豪气,也是广大贫下中农最大的憧憬。今晚就是共产主义啦,吃吧,喝吧,抽吧(烟卷,不是海洛因),……喝完了这杯,请进点小菜;人生能得几回醉,不欢更何待;来来来,喝完这杯再说吧!

    他放下缸子,以和他年龄及其不相称的单调压抑的静穆深沉,悲怆凄凉地说道:如果,是说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就说是受他指使。不管怎么说,虽说走资派进干校,落地凤凰不如鸡,但鸡也算是是飞禽啊,总不会归类为两栖纲蛙科动物(例如蟾蜍,俗称癞蛤蟆)吧!毕竟,干部子弟(含下台干部子弟),肩头宽些,多些担待,他有把握。三结合中还有若干曾经的县委书记过去的老部下,当然,这并不是说,就此可以肆无忌惮,但是执行政策的时候留有余地总是肯定的。但是他们爷仨就不同了,肯定会从重从快。

    姐夫泫然泪下。

    次日清晨,熄灭残火,把吃剩的鸡骨头罐头瓶子卷烟烟盒等等与普通山民身份不符的残留物挖坑埋了起来,上面洒上浮土,还移植了若干草皮,只需几天就会一切如初,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姐夫已经掌握了保存自己的本领。

    “只有有效的保存自己,才能大量的消灭敌人。”(毛泽东《论持久战》)

    轮流骑行带人,中午时分,已经赶到了离城二十多里的地方。在三岔路口,他和姐夫分手了。姐夫要步行进城,用不了两个时辰(不超过四个小时)就会赶到城里,天黑之前。而他,骑车转进邻县,干校。


2#
发表于 2017-6-22 00:33 | 只看该作者
描写细腻,心理活动多,画面感很好。如在欣赏一部电影。辛苦了。
3#
发表于 2017-6-22 07: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昨晚睡得早,有失远迎。见谅
4#
发表于 2017-6-22 07: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来,飘飘敬茶
5#
发表于 2017-6-22 07: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邀请您参与太虚同题小说征文,肯赏脸
6#
发表于 2017-6-22 08:15 | 只看该作者
引经据典,细节描写细腻,欣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19 22:28 , Processed in 0.07974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