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3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7-8 2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过一位主持人曾严肃地纠正过对这句话的“误解”,他解释是:不孝的表现有三,眼中无父母排在第一。又强调:无后,并非没有后代的意思。
        我一直以为“无后”就是“没有后代”!带着疑惑,事后我便查了查解释,答案各有说辞。
        此话全句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按那主持人的翻译,应为:不孝的表现有三,眼中无父母排在第一,舜不告诉父母而娶妻,这便是眼中无父母,但君子认为他如同告诉了。
        舜似乎有他的特殊情况,这儿不说了。
        此话语出《孟子》,那么我们可以综观一下《孟子》,再下结论也不迟。这里我摘录了一些(前面是原句,后面是翻译):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眼中没有父辈没有国君,就是禽兽。)
      “长幼有叙  ”(长辈和后辈有等级次序。)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一人如失去父母之心,何以为人乎。  ”(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便不配做人;不顺从父母,便不配做子女。一个人如果失去了顺从父母的心,怎么能成为人。)
      “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孝子的最高境界,大不过尊敬父母。)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世俗所说的不孝的人表现有五:四肢懒惰,不赡养父母,这是一不孝;赌博嗜酒,不赡养父母,这是二不孝;追求物质金钱,只顾妻子儿女,不赡养父母,这是三不孝;顺从眼睛和耳朵的欲望,使父母蒙羞,这是四不孝:喜欢逞强惹事,危及父母,这是五不孝。)
        孟子传承孔子,那看孔子怎么说: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顺父母和尊从兄长,乃是仁爱的根本。)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 (父母所爱的,儿女也应当爱;父母所尊敬的,儿女也应当尊敬。)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懿子问有关孝的问题,孔子说:“没有违背父母。”)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父母活着时,按礼节侍奉父母;父母死后,按礼节安葬、祭祀父母。)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不去远方,即便去了也要让父母知道方向。)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三年没有改变父辈的信仰,可以说是孝了。)
        再如《礼记》中的“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的表现有三:一是尊敬父母,其次不能使父母蒙受羞辱,第三能是够赡养父母。)等等。
        不胜枚举。综览毕,本人觉得“眼中无父母”的解释比较贴合孟圣人的原意。但反过来,“没有后代”的解释也讲的通:假若舜真的认定父母怕他绝后,然后先斩后奏“尊父母为先”,“有后”再说。不过,这也多半是现代人的心理吧。孟子甚至孔子等儒家经典通篇似乎都没有表达那个意思。
       但为什么“没有后代”的解释那么盛行?也许是以讹传讹,“谎言说了一千遍、一万遍就成了真理”;或者说,是现代人在阐述自己。
        一男孩和一女孩,两厢情愿,但女方父母却不同意,或者甚至男方父母也不同意;然后两人私奔了,不顾双方父母生活在了一起。我想,这大概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吧。
        想起了一句“百善孝为先”。那么反之,不孝、“眼中无父母”就算是大恶人了。然而,我又想起来一些十恶不赦的罪犯,及一些黑道人物却在关键时刻很讲孝及义等,且似真心流露,这---[摊手]
2#
发表于 2017-7-8 21:33 | 只看该作者
“无后为大”解释为“无子嗣最重大”来自朱熹对此句的注解:“于礼不孝者有三事:阿意曲从,陷亲于不义,一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也。三者中无后为大。”可见此种解释并不是“以讹传讹”,而是很严谨的被普遍接受的一说。
3#
 楼主| 发表于 2017-7-8 22:36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7-7-8 21:33
“无后为大”解释为“无子嗣最重大”来自朱熹对此句的注解:“于礼不孝者有三事:阿意曲从,陷亲于不义,一 ...

问好!您百度一下,还是语出孟子。孟子之后就有争议,你那句出汉代人赵歧所做的《十三经注》中的意思,之后朱熹可能也有注解,还有清朝一位叫阮元的。总之即便是这一句,用“眼中无父母”或没尽后代之责来解释也很妥。因为没有子嗣就在孝本的意思里所包括,孔孟也反反复复表达的是孝本这个最大,这样理解我感觉广义一些。求原意,只能问孟子。我想我写的文章当下人都会解释错的,还别说后人了。
4#
发表于 2017-7-8 23:10 | 只看该作者
存疑!一个是行为,一个是结果。
5#
发表于 2017-7-8 23:34 | 只看该作者
季淋 发表于 2017-7-8 22:36
问好!您百度一下,还是语出孟子。孟子之后就有争议,你那句出汉代人赵歧所做的《十三经注》中的意思,之 ...

挺好!都是严谨的说法,但不“讹”。典籍自古争议就多,且各有道理,你的说法也是其中一说。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典籍的原因。
多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6 02:01 , Processed in 0.05103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