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13|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何当共剪西窗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7-24 1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孙凌凌 于 2017-7-24 17:39 编辑

  何当共剪西窗烛

  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李商隐到泾州(现甘肃泾川县)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王茂元一见到李商隐,交谈过后,就对李商隐产生了怜爱之心,随后就把自己最小、也是自己最喜欢的女儿嫁给了李商隐。婚后的李商隐夫妇,伉俪情深,矢志不渝,和世上许多郎才女貌夫妻一样,平日里把玩诗书,诵词作赋,浸淫在书香之中,自得其乐。一双儿女的降临,更增添了夫妻无限的快乐。

  然而,李商隐是个自尊心极强、感情极为深沉、丰富的人,虽然岳父位居高官,但他决不因为做了王茂元的乘龙快婿就完全依附岳丈生活,他决心要用自己的才华去独闯世界,用自己的睿智来支撑起属于他自己的家。他的妻子王氏也丝毫没有带着官宦小姐的优裕感而盛气凌人,自跟了李商隐后,就过上了相夫教子的平凡的、普通家庭主妇生活。她爱李商隐的才华,爱李商隐对爱的执着和专一,以及对自己那种知冷知热,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她当然愿一辈子守护在丈夫的身边,“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但丈夫的心思她最懂,丈夫的志向她最知,丈夫的秉性她最解。当李商隐提出要出去闯荡世界的时候,她内心虽然有些心疼丈夫,几多不舍,几多担忧,但她还是用行动,义无反顾地支持丈夫远行,她相信自己的丈夫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完全能够开辟出属于他自己的天地。

  但是,正因为这场对李商隐来讲是很纯洁的婚姻,却被冠以政治的色彩,也让李商隐一辈子都陷入了朝廷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不能自拨。牛李党争的阴影,无时不刻地笼罩着他的身心,如影随形, 让他“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让他永远在漂泊的路上,永远在漂泊的途中,过着居无定所,患得患失,贫困潦倒,终其一生。为了生存,为了肩上的责任,更为了那心中一息尚存的政治抱负,倔强的李商隐再次选择了远方,选择了远行,选择了漂泊。然而正是这远行、远方和无尽的漂泊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

  但即使这样,他对妻子王氏的爱从未有过半点懈怠,切肤之爱,至诚至真,我们可以从他的诗作中得到印证。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隐诗《端居》)

  他只身来到巴蜀之地,做了一名幕府书记,相当于现在的作战参谋。俗语云“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更何况按照唐代官制,幕府人员并非朝廷命官,俸禄都很微薄。李商隐人微言轻,面对上峰,只能察言观色,惟命是从,哪里还敢有违拗的言行,期间所有的委屈和不满,也只能往肚子里咽。

  一天繁忙的公务总算是结束了,他来到自己的住处,深深地伸了个懒腰,疲惫的筋骨稍微得到放松。一阵凉风透过窗户袭来,他打了一个寒颤,抬头凝望悬挂天际的明月,思念的情绪立刻窜至心头。时令正是深秋,秋月已透露出了寒光,从天而降的月色,将大地上的一切包裹了一层淡淡的秋霜。思念妻子的情愫再一次膨胀、发酵开来。是啊,好长时间没有妻子的来信了,得不到爱妻的音讯,近段时间以来,老是在做梦,梦见自己手持妻子的信札,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在妻子温暖玉润的怀里沉湎,放逐那颗因漂泊带给自己的空虚和寂寥。一次次梦中相会,一次次醒后泪浸孤枕,一张床上躺着一个孤独的人,面对秋霜冷月,白天那台阶上碧绿的苔藓和那迷人性感的红叶,在这凄冷的秋风、迷蒙的雨色、朦胧的夜月笼罩之下,变得暗淡模糊,乃至苍白。处在这样阴冷恶劣的气象中,真是够折磨人的,但是比起思念故乡,思念爱妻娇子的情绪而备受折磨的程度,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得不到爱妻的音讯,那是一种断肠碎腑的痛彻,是深入骨髓的凄凉。爱妻啊,你何时才能给我来封信啊!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诗《夜雨寄北》

  盼望着,盼望着,物换星移,不觉又是一年的秋季,妻子终于来信了。爱妻信里所言,那种思夫之情,也不亚于自己在这幕府中的念妻之情。妻子说,白天带着两个孩子,做饭、陪读、游玩,时光被打发得也很快,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但到了晚上,当哄孩子们睡下之后,移烛西窗,独自坐下,望着那摇曳的红烛,任凭那烛芯一次次烧焦炭化,被燃成可爱的灯花,也无心去剪。夫君你不在身边,我无心去剪,唯有眼泪和烛泪一起,在寂寞长夜里,在思念的情绪中相视对流。夫君,你若在,我们还可以共剪窗花,我伴你读书夜话,在你累的时候,还可以做你最爱吃的宵夜,让你在灯下读诗作文,夫唱妇随。可如今,你远离故乡,羁绊异地,一个人的寂寞两个人的错,两个人的寂寞,又该是谁的错?夫君啊,有多少次不眠之夜,灯下缝补针黹,满脑子都是你的音容笑貌,一不留神,针就会扎进为妻我的手指,那种钻心的疼痛,我忍一下就过去了,可这寂寞的日子,一天天真难熬啊!我至亲的夫君啊,你啥时候回还啊!

  看着妻子泪水浸渍过的信纸,他知道在写这封信的时候,爱妻肯定是含泪而书。李商隐顿感眼前一片模糊,鼻子一酸,眼睛一热,大颗大颗的泪珠,夺眶而出,滴落下来,打湿了妻子的来信,自己的泪和妻子的泪痕叠加一起,似乎一下子为这一张薄薄的信纸增加了千斤之重,他颤抖的双手再也托不住,信纸竟然掉落在地上了。他用衣袖擦去了眼泪,重新拾起信,再次读了起来。有多少话要对爱妻说,爱妻,你问我啥时候回家,身在异地,人在官场,回家的日子哪里是由我说了算!收到你的信,正是雨季,整个巴蜀之地全被淅淅沥沥的雨笼罩着,一连几天的大雨,涨满了大大小小的河池。我思念你的心情,也同这绵绵秋雨一样,缱绻缠绵,相思的泪水,也同样涨满了巴山的河池。不过,看到你的来信,得知你们母子平安,这使我的内心多少有些慰藉,但我精神上和生理上的折磨,时刻在吞噬着我,它们让我沉浸其中不能自拨。世道险恶,人情凉薄,妻子你的微笑与怀抱是我的灵魂与肉体的唯一退守,多少次遍体鳞伤之后被你的温柔治愈。我多么想此刻,对,就是此刻,连夜回到你的身边,回到我们温暖的家,与你相拥而坐,手捧诗书,品茗吟诵,共剪窗花。那时候,我会把巴山夜雨以及我平日里我对你的相思之情,都倾诉与你。今生能与你相识、相知、相爱、相守,我知足了。你是名门闺秀,能屈身下嫁我一个寒门书生,我真是前世在佛前烧了高香。对你的珍惜和怜爱,我这辈子疼你不够,来生若果我们还能做夫妻,我会加倍呵护你。

  然而,收到妻子来信不久,妻子就在抱憾而逝。这首《夜雨寄北》,就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李商隐的心路上奔走,妻子还没来得及读这首饱含甜蜜、酸楚、期待、无奈的诗句,带着对李商隐的无限眷恋走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何当共剪西窗烛”,永远停留在“何当”的层面, “共话巴山夜雨时”里夫妻的 “共话”只能由李商隐“独语”,美好的相聚,定格在李商隐的心中,成了李商隐永远的痛……

2#
 楼主| 发表于 2017-7-24 17:18 | 只看该作者
然然姐姐,我回来了,夏安。
3#
发表于 2017-7-24 18: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边 于 2017-7-24 18:16 编辑

首先语言很好。做到这点也不易。凌凌写此是激情饱满的。
4#
发表于 2017-7-24 18:19 | 只看该作者
让他永远在漂泊的路上,永远在漂泊的途中,过着居无定所,患得患失,贫困潦倒,终其一生。

——  ——
这句有病啊
5#
发表于 2017-7-24 18:23 | 只看该作者
从始叙起,多泼了笔墨,也好,能让读者读个明白。
6#
发表于 2017-7-24 18:23 | 只看该作者
孙凌凌 发表于 2017-7-24 17:18
然然姐姐,我回来了,夏安。

啊,抱抱亲爱的凌凌,想你!
7#
发表于 2017-7-24 18:25 | 只看该作者
凄美的爱情故事,由凌凌娓娓道来,更令人唏嘘不已……
8#
发表于 2017-7-24 18:36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忽然显出小女子凌凌的政治识见。不过凌凌为李商隐强词夺理:若为爱情,那他为什么不站在老丈人的一边,施展他的才华?他就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才站在了对立面的。凌凌也说“更是为了那心中一息尚存的政治抱负”不是吗?“虚负凌云万丈才”,这是不是又是凌凌凌字的出处啊?
9#
发表于 2017-7-24 18:43 | 只看该作者
在妻子温暖玉润的怀里沉湎,放逐那颗因漂泊带给自己的空虚和寂寥。

—— ——
那颗什么?真有病!
10#
发表于 2017-7-24 18: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边 于 2017-7-24 18:52 编辑

处在这样阴冷恶劣的气象中,真是够折磨人的,但是比起思念故乡,思念爱妻娇子的情绪而备受折磨的程度,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 ——
这句更臭,病得更重。欣赏这首诗,要着重在青与红的对照上。其实上联已有了一个不易被察觉的对照:两与空的对照。俗语说:得双份的得双份,打光棍的打光棍。
11#
发表于 2017-7-24 18:53 | 只看该作者
唉唉,好好的一对相爱的人。
空惹一屁股骚,老丈人干什么吃的。
12#
发表于 2017-7-24 20:09 | 只看该作者
多缠绵痴迷的爱,也经不起距离,受不了时间的疏离!空留——何当共剪西窗烛的  喟叹。
13#
发表于 2017-7-24 23:21 | 只看该作者
李义山的无题诗证明诗人也当是情种。
14#
发表于 2017-7-24 23:25 | 只看该作者
凌凌出镜,真好!
大凡患得患失的人,命运都好不到哪去。凌凌抓住了这一点,可以随心所欲地说了。有一点,患得患失恰是中和之人,没有大起大落。
15#
发表于 2017-7-25 11:46 | 只看该作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

最喜欢这几句。文章有故事、有史料,雅俗共赏,还有营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9 17:03 , Processed in 0.05010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